昨天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表了一篇全员信,松松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段:5年前的今天,七个怀揣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的年轻人在中关村北大资源宾馆的两间小屋子里开始了一段创业旅程。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从此发生了改变。今天,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每月都要使用百度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百度”这两个原本毫无意义的汉字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Robin(李彦宏)应该会经常回忆起25年前那段青葱岁月吧,哪一年李彦宏32岁,人长的又帅,又是海归人才,又有钱,我一个男的看了都迷糊。他那几年日子过的顺风顺水,他自己也说了,有一半的中国人在使用百度。
可时过境迁,如今百度七位创始团队,只剩李彦宏了。徐勇是百度的二当家,2004年底离开百度。刘建国是百度003号员工,2006年离开百度。郭眈和崔姗姗2010年离开百度,他们是同时离职的。雷鸣2003年从百度离职,王啸2010年从百度离职。为什么说是离职呢?因为除了徐勇以外,其他5个人只能算是员工,而徐勇的角色则类似于帮李彦宏找投资的人,类似阿里的蔡崇信。不过徐勇是通过李彦宏老婆认识的,徐勇和他老婆以前是同事。虽然李彦宏常提及百度7位创始人,但从我的角度来看,百度是李彦宏一个人的百度,二号人物是他老婆。
一个是创始人的认知(云计算)、一个是想弯道超车(收购91)、一个是盈利模式单一(竞价广告),这一系列操作让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掉队,一直到AI时代,都还没缓过劲来。至今大多数和百度有关文章评论底下都有网民提到这些事,不信你看看本文,评论下方都会有人提。
百度确实在AI领域有很强的积累,芯片也买了不少。但为什么AI没有让百度遥遥领先呢。我想原因有三:
(1)因为老美的开源,导致国产AI大模型百花齐放,截止到2024年年中,有100多家AI大模型备案了。所以我宁愿用自己的也不你百度的,这也是为什么李彦宏一直呼吁大家不要搞大模型要搞应用的原因了。(2)中国的“无人驾驶”全在吹牛逼,它们都是L2的,根本到不了L3。这不是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商都在自研无人驾驶,没人用百度的,这就让百度很尴尬。(3)百度投资了威马汽车倒闭了、投资的极越企业倒闭了、搞的萝卜无人驾驶抢了底层人的饭碗。“有技术,无人用”是目前百度最尴尬的,不过这也是咱们特色,想想鸿蒙系统为啥小米、OPPO它们不用,是一个道理。
第四段:当然,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也意味着我们要冒更大的风险,要承受高于同行的失败概率,要耐得住寂寞,要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甚至白眼,要不断试错,要知道哪一天方向走错了需要迅速调整方向,重新出发,甚至要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醒的认知,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李彦宏应该也知道别人不理解,遭别人白眼了。他没有蒙在鼓里,他知道,只是改变不了啥。百度竞价排名一日不消失,白眼就不会消失。所以百度急切要找到新的利润来源替代“竞价广告”,但好像都不行。
这一段是广告,咱就不分析了,他介绍了百度技术很牛逼,又介绍了AI代码工具秒哒,又介绍了百度文库转型比较成功。不过能想到,这两个团队能拿到不少年终奖了。
第六段:对于 2025 年,我们充满期待。我们意识到今天的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技术迭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坚信,大模型赋能的 AI 原生应用正在各行各业各种场景迅速普及,虽然超级应用尚未出现,AI 的实际渗透率已经不低,并且将在 2025 年继续井喷式增长。我们也期待,我们在 2023、2024 种下的种子能够在 2025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不断获得市场的验证和认可。小红书搜索、微信搜索、抖音搜索都要超过百度搜索了,核心业务不断被蚕食,而且还没广告,你说气人不气人?所以2025年百度一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搞不好AI领域还没做起来,自己的护城河“搜索”都要被蚕食殆尽。
李彦宏判断2025年AI会井喷式增长,但我判断增长是在TO B或TO G领域的,跟咱们普通老百姓(TO C)没啥关系。而且百度有一项顶尖的技能:政企公关一流。他们这个业务能力在中国绝对数一数二,而且经常有领导参观百度,你想想吧,这事儿绝对不简单。
我相信AI领域一定会结果,但是摘果子的是谁,就不一定了。
这是Robin最后一段了,别看你们天天多在诅咒百度,其实我也相信百度不会趴下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度会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
卢松松是一位自媒体人、短视频博主。也是创业者必看的账号,关注草根创业圈、科技互联网、自媒体和短视频行业。感谢您的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