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这片海域,常有近百头中华白海豚出现
“看,它们在前面,成群结队,真是奇观啊!”近日,记者乘坐渔民船只来到雷州湾海域,先后看到约40头中华白海豚在海面嬉戏。
“成群中华白海豚畅游雷州湾”的消息,很快广为传播。
“亲眼看和看照片是两回事,在宽阔的大海上,当看到中华白海豚跳跃,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感悟保护的价值,才知道所有发展,都不应该伤害到它们。”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主任王学锋由衷地说。
成群中华白海豚在雷州湾撒欢。吴东俊 摄
“在这片海域
经常有数十头甚至
近百头中华白海豚成群出现
这一生态奇观就在我们身边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杨锋说。
这里虽没有珠江那么大的河流水系,但是雷州湾和湛江港形成两个半封闭的内湾,汇集了附近诸多小型河流,形成优质的庇护场所,为白海豚提供了面积可观的栖息地。湛江海域的岸线结构复杂,也使得白海豚在这里形成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
2005年,中国权威鲸豚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开亚对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考察,首次确定雷州湾是中国沿岸中华白海豚十分重要的栖息地。2007年,湛江建立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市级自然保护区。
从周开亚带队考察至今
近20年间
生活在雷州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
不仅数量为世界第二大
且种群稳定壮大
“青壮年”成主体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因其很少进入深度超过25米的海域,所以成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
偶然与必然
“豚”丁兴旺背后,有保护接力
中华白海豚正在水中嬉戏觅食,不时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浪花。
3月16日,杨锋再次带队出海,此行的任务,是在合适的地方安装摄像头,争取让大家可通过直播看中华白海豚。
杨锋深知
中华白海豚之所以能成生态奇观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徐信荣是周开亚的助手,从2005年起,就扎根雷州湾,观察中华白海豚。根据他和团队的监测和推算,雷州湾中华白海豚有近千头,种群稳定壮大,以青壮年为主,年轻的白海豚不断出现,“豚”丁兴旺。“种群结构合理,雷州湾是中华白海豚的‘庇护所’。”徐信荣认为。
近年来,从中华白海豚分布的海域来看,大部分海域的种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情况,“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种群能保持稳定,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奇观”。
湛江市级雷州湾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示意图。王学锋教授团队供图
王学锋带团队对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进行了近6年的监测,截至目前,团队监测识别的中华白海豚达600多头。
在王学锋看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因素复杂。雷州湾中华白海豚数量能保持稳中有增,说明湛江的海洋生态保护完好,发展对环境没有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如果不好,它们早就跑了,而且是成群地跑。”
种群与系统
“它们好,说明生态系统好”
近年来
在广东沿海海域
中华白海豚的身影频现
这一生态奇观所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是这群“水中精灵”的美
折射的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
有效修复和保护
站在东海岛的高处远眺,雷州半岛,生态多样。腹部最大河流南渡河,全长88公里,流域面积1444平方公里,淡水河流的注入,为雷州湾带来大量海洋生物和养分。
金牛岛红树林。
“首要的是渔业资源丰富,雷州湾是天然的渔场,白海豚有充足的食物。”王学锋认为,中华白海豚之所以能长期在雷州湾繁衍生息,既离不开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离不开渔业资源的保护,“尤其是禁渔期,通过跨区域管理等,防止渔船偷捕。”
“禁渔期,本地渔民肯定不出海。只要有鱼群,就容易找到白海豚。”吴华新、吴华雄和吴华许三兄弟是东海岛的渔民,常年在附近海域作业,待白海豚就像家人一样。
吴华雄说,中华白海豚很聪明,渔船拉网时,渔网附近有鱼吃,它们会紧跟着船,“最近时,伸手就能摸到它们。”
吴华新和弟弟吴华许一边回忆起与中华白海豚的互动趣事,一边打开手机相册看中华白海豚的照片。
研究表明,中华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很少进入深度超过25米的海域,主要栖息地为红树林水道、海湾、热带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
湛江三面环海
优越的海洋生态系统
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
理想的栖息场所
如今,湛江正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为抓手,加快“红树林之城”建设。
“红树林是最好的海洋生态之一,对一些受严重侵蚀的地方,我们要设法去试验,寻找合适的树种,让它活起来,改善海水水质,为与白海豚有关的海洋生态链提供坚实支撑。”杨锋说,他们还在做有关红树林的保健和生态价值研究,希望以此激发群众力量,让更多人守护红树林。
春天的金牛岛,海水清澈,海风温润,红树林枝头吐出新绿,成群鹭鸟在林间飞舞。
被誉为海洋“热带雨林”的珊瑚礁,也为丰富渔业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雷州半岛徐闻县灯楼角沿海一带,分布着我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保存最完好的现代珊瑚岸礁,近年来再现生机。
湛江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湛江全面落实国家、省有关海洋生态的保护举措,为保护珍稀动物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创造条件。
2023年
湛江生态环境保护多项工作
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5.8%
超额完成省下达的92%目标任务
创近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保护与发展
频繁开船观赏,会不会打扰它们?
新增的“中华白海豚IP”,让湛江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激发“生态+”效应的呼声渐涨。
今年春节,东海岛、硇洲岛共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中华白海豚走红后,不少人慕名而来,旅游发展迎来了好时机。”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温观寿认为。
湛江拥有“五岛一湾”的独特景观,
特呈岛、南三岛、东海岛、
硇洲岛、南屏岛如五颗璀璨的明珠,
把湛江湾拥抱在怀中。
当前,湛江抢抓机遇,
让“鲜美湛江”文旅品牌加速出圈,
推动滨海旅游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
特呈岛正加快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目的地。
一些担忧也随之而来——
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开发旅游景区,频繁开游船去看,会不会影响白海豚栖息,这些也要研究。”杨锋坦言,来湛江看白海豚,不一定都出海看,也可以在陆地上看直播,吸引更多人来共建白海豚家园,既发展海洋旅游经济,也提升白海豚的保护水平。
2007年,湛江正式建立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市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多位专家认为,尽管市级层面的保护力量还比较薄弱,但对保护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
雷州湾白海豚观测路线。王学锋教授团队供图
近年来,不少爱豚人士呼吁提升自然保护区的层次。减少人类活动干预,让白海豚家族有更舒适的环境发展壮大。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将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周开亚和徐信荣均向记者重申了这个观点。
徐信荣建议,湛江要注重城市发展与海洋保护的有机结合。如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提高市民的认识;建设海洋公园,利用好“海上大熊猫”活名片,打造有序规范的生态旅游景点。
“有人担心升级了保护区,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杨锋认为,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绿色工业和旅游发展等完全可以成为共赢的典范。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王学锋建议,可以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经过详细论证,科学划定中华白海豚的繁殖、活动等保护区域,实施常规监测,动态保护。
中科炼化附近海域鸟群聚集。聂冬生 摄
在水产养殖与红树林保护上
湛江也探索出双赢之路
为了既发展水产养殖
又避免伤害红树林
湛江积极开展
红树林种养耦合系统模式研发与生态示范探索
目前已选出6个较适种红树
近20个较适养水产
纪录片《湛江生物多样性》的片尾如此阐述:“雷州半岛,从来就不是中原文明印象中的世界尽头。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来说,它是一个极其繁忙的迁徙和交通要道,是多样生态的交汇之处,是生命的中心。”
“湛江打好中华白海豚之城这张名片,是可以实现工业与生态共赢的,我们有信心。”徐信荣期待道。
来源:南方+ 湛江发布
网址:湛江这片海域,常有近百头中华白海豚出现 https://mxgxt.com/news/view/640665
相关内容
“中华白海豚通人心,有灵性”【中国科学报】海南中华白海豚有独特“方言”
Angelababy与中华白海豚
海上大熊猫现身:网友拍到中华白海豚逐浪嬉戏厦门湾
揭秘冬季海洋生物:白腹海雕与中华白海豚的生存与繁衍
你知道中华白海豚这个...
Angelababy带小海绵出海,偶遇中华白海豚,母爱与公益同行!
杨颖带小海绵坐船看中华白海豚,小海绵又蹦又跳,母子俩好养眼
杨颖资源回升,参加环保活动观赏中华白海豚,带儿子小海绵同行
【涨知识!中华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