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书》:弄堂里的读书岁月
“最早我住在石库门弄堂里,因为住不下,中间隔一下,就住阁楼里,一抬头就要碰到天花板。我那时候没有书橱,直接放在床上,时间一长,书占的位子比我睡的还多,一碰都是书。” 5月25日,海派作家、书法篆刻家管继平做客“静安讲坛”,围绕其读书随笔《管中窥书》,与读者分享他在石库门弄堂里的读书记忆。
管继平自幼爱好读书,在少年时期曾有过一段在上海石库门弄堂的读书岁月,先后出版了多本回忆老上海弄堂生活的散文集。《管中窥书》是他的一本读书随笔,收录了关于文人书法、印章、故居和读书等随笔约50篇,自出版以来,多次重印,颇受读者喜爱。
现场,他从“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开始说起,通过鲁迅、胡适、刘文典等名人的读书经历,阐述了何为读书的“三味”“三馀”和“三月”,并分享了他本人在读书过程中体会到的趣味。
回忆起少年时在石库门弄堂里的读书光景,他用“一窗明月半床书”来总结,这也是他曾出版的同名随笔集,并撰写了一副对联:“难寻旧日一窗月,不悔少年半榻书”,来记录那时候的“窥书”之趣。
那时他经常在阁楼里刻印章,一直到夜深人静还乐此不疲。有一次我刻得正起劲,一只老鼠突然闯了上来。“它可能以为我也是老鼠,想你的声音倒是蛮响的。”管继平打趣道。他也被这不速之客吓到了,一人一鼠四目相对。后来渐渐习以为常,他甚至还用篆刻刀亲手消灭了一只。管继平曾问朋友有没有类似经历,对方回答因为蚊子厉害,所以就穿了高帮套,因为痒得不得了,伸手进去,结果摸到一只老鼠。
管继平
“看来我们那代读书人,多多少少都跟老鼠打过交道。现在年轻人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了。”在管继平看来,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状况,往往过了这个时代,就再难体会到那种滋味了,“但往往正是这种滋味,能给你带来刻骨铭心的经历、记忆,滋养你的生活。”
他在弄堂生活了将近30年,对弄堂生活非常熟悉,所以很多文章都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那段独特的记忆,“包括打牌、烧饭,什么故事都有,甚至洗澡都有。”那时有人在楼上看风景,专门看洗澡,他在文章里引用卞之琳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来表达虽然是弄堂生活,但也具有诗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过了这个时代,往往就过了这段风景。”他感叹道。
管继平一生嗜书,年轻时逢书便买。1980年代,有一天他回到家,看到晚报上登了一条消息:“南京东路今天梁实秋散文诗集发行”。他筷子一放,立马又出门,把四本梁实秋的书全都买了回来。那时他对梁实秋异常着迷,出一本买一本,有朋友到香港,他必托其代买,几乎把梁实秋的书买了个遍。
“我喜欢的作家,我非要全部读一遍才心安,否则就觉得肯定错过很多有趣的事情。但后来重复出版的现象越来越多,就不买了。”在管继平看来,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就会从中窥探到很多不读书者无法体味到的乐趣。
现场
谈及本次讲座的主题,他引用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写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以“看月亮”为喻阐述人生的三种境界,所以,窥书也好比窥月,都有三层境界。
“窥书之乐在于毫无功利,甚至也毫无目的。”管继平认为,网络时代有各种便利和好处,其中之一是人人都可以出头,借助发达的网络,已经很少会有怀才不遇的事了。但网络时代也是“双刃剑”,它使得每个人都不够安心,“我们大家想真正沉下来埋头做学问,都做不到。”
责任编辑:
网址:《管中窥书》:弄堂里的读书岁月 https://mxgxt.com/news/view/6337
相关内容
让图书馆更接近“天堂”的样子行知读书会|穿街走巷中的上海记忆
新星社五月新书试读!
世界读书日丨通过书籍,他们与中国结缘
江南温故 | 闲读书,忙读书
正观漫读|岁月无惊
60多年以书为友,家里藏了三万本书
典耀中华·成长读书汇一周岁了!
百读不厌 百炼成钢——小书迷读《我们的语文》有感
海南大学教授海滨:推荐一本有戏、有法、有知的好书|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