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燕至北
大庆市语文兼职教研员,国家及省市级赛课、说课、教学设计等多个一等奖获得者;“整本书阅读”东北地区推广及教学实践者;为黑龙江省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做示范课,为大庆市高三模拟考试教师总结会做考试分析及写作教学讲座;国家级教研课题主持人;语文报、67书系原创试题作者、《原创考卷》独立命题人、《教学考试》特约通讯员、三家高中生读写杂志特约撰稿人,参与编著《审题立意通关》;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学考试》《新作文》《作文通讯》等国家级、省级教学、教研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张丽
审校:孙梦霞、洪田立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偶像练习生》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五个月内微博粉丝破千万;《创造101》中堪称“话题流量担当”的杨超越,在节目播出期间登上热搜不下20次。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已成为许多人信奉的法则,“流量明星”也被粉丝和资本捧上了神坛。
材料二:2018年被称为“大师陨落”的一年。国学再无饶宗颐,宇宙再无霍金,评书再无单田芳,漫威再无斯坦李……有人评价“大师已去,妙音犹存”,有人感叹“大师言归正传,下回再无分解”。这是对大师的肯定与缅怀,更是公众在“流量文化”的娱乐喧嚣中,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
在“流量经济”“快餐文化”的大潮中,面对“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敢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这是一则时事组合性质的材料,核心是两则材料的比较,且在两则材料后有出题人的简单总结。两则材料一是命题人对“流量明星”被粉丝和资本捧上了神坛的思考,一是对2018年所陨落的大师的肯定与缅怀,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这是考生感悟和思考的基点,考生不得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在‘流量经济’‘快餐文化’的大潮中”,这句话暗示考生在审题立意时不得脱离时代背景;面对“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暗示考生立意的大方向。
2.价值判断限制。命题人对第二则材料带有明显的价值评价倾向,“有人评价‘大师已去,妙音犹存’,有人感叹‘大师言归正传,下回再无分解’。这是对大师的肯定与缅怀,更是公众在‘流量文化’的娱乐喧嚣中,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无论是辩证立意、主次立意还是非此即彼型立意,考生都需要对“大师”“精神的厚重”“厚积薄发”或“精深钻研”做出正面肯定,审题立意行文时不可在第二则材料的价值判断上与命题人对立。
3.思维限制。“面对‘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这句话暗示考生构思时要立足整体材料进行比较,进行辩证立意,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这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做出思考,不能偏颇、片面、狭隘。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进行主次立意:传承大师精神比关注娱乐碎片更重要;也可进行非此即彼立意:不贪求浮华、急功近利,而要潜心钻研,厚积薄发;还可进行综合立意:既要积极融入时代潮流,又要努力塑造高贵灵魂,等等。
2.对两则材料的价值判断是见仁见智的。命题人对第二则材料给出了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已成为许多人信奉的法则”的大前提,因为有这个前提,命题人对“‘流量明星’也被粉丝和资本捧上了神坛”这一现实并未发表过多否定意见,即命题者并没有要完全否定流量时代,而将流量明星与大师对立起来。考生在对两材料的思考取舍上可见仁见智,但不得与命题人对第二则材料的正向评价相对立。
3.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在论证过程中,考生需要援引正例或反例以支撑论点,基于“以上材料”前提下的联想和思考都是自由开放的。
4.文体开放。“有人评价”“有人感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引导语暗示考生可以感性陈述,也可理性思考,若从思维展开的深度去考虑,以写成议论文为宜。
解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也可称其为有限前提的材料作文。材料所给的事例既是评价对象,也是引子,还是论据范围限制的范例。考生若只偏重一则材料,大谈“流量明星”“快餐时代”如何如何,或仅仅围绕“大师陨落”“新青年”行文,罔顾两则材料的比较关系,都是不够全面准确的。若只是将两则材料对立,罗列“观点”+“材料”,而没有恰切的分析,也不是最佳行文规范。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融入时代的同时需塑造高贵灵魂。
2.时代的“快”和精神的“厚”从不矛盾。
3.保持理性,不被浮躁之风掩埋。
4.不急功近利,厚积薄发以达大成。
5.借力流量文化,传承大师典范。
……
偏题立意:
1.坦然面对生命的逝去。
2.做理性网民。
3.大师之大在成就之大。
4.新时代需要奋斗。
5.不可C位出道。
……
高考提分必看的课程!扫描上方二维码可免费试听
范文展示一
轻舟可乘浪,远行需巨帆
燕至北下水文
流量时代大浪翻涌,潮头明星自是万众瞩目。左有蔡徐坤五个月微博粉丝破千万,右有杨超越频上微博热搜,被粉丝和资本捧上神坛。有人为之站台,力赞“快餐文化”“流量为王”;有人痛心疾首,为“大师陨落无人问,流量明星天下知”而黯然伤神。时代大势非个人所能抗拒,在“流量文化”大潮下如何为人、做事则需每个人认真思考。
时人诟病流量明星,大多非议其成名之速、作品之寡、名利收益之丰,而将经年深研、才高品淳的大师与其进行比较。比较之下,有识之士不免生出对时代浮躁的担忧:当时代的“快”疾速席卷之际,精神的“厚”是否还为人不疑、为人推重、为人操持?当流量明星呈现给世人“娱乐成名天下知”的榜样后,是否还有人愿意在其他领域皓首穷研?当轻舟乘势直上万重高峰时,艨艟巨舰的建造者是否会撇下工具,急欲登舟,以至于经年之后再无远航大舟可行?
娱乐时代之所以被称为“快餐文化”,在于它极强的可替代性。一代代流量明星前后相继,后浪推涌前浪,前浪转瞬便消失在新观众的眼前,湮没以至无闻。流量并不为名声奠基,它只是拥舟之水,待下一浪头涌来,新的轻舟登顶,旧舟便再无行远之可能。值得忧虑的是:观众往往只注意到一拨拨的轻舟彩旗招摇,从而跃跃欲试,再无人愿意修巨舰,厚积而薄发。长此以往,巨舰何在?时代的中流砥柱何在?名实相符的大师何在?
欲成巨舰,精神之厚需要推重,理性之思不可不存。当我们慷慨融入时代潮流后,仍需努力塑造高贵灵魂。需知作品是名声之基,不可虚立“人设”,只图一时名利;品行是行远之基,不可随波逐流,在追随中虚掷半生。域外有霍金身陷一隅,仍思接宇宙;斯坦李苦心孤诣,画纵漫威宇宙。国内有单田芳一生钻研,将评书“末技”带入千家万户。厚积薄发值得坚信,专注于事业本身才是为人、做事的题中之义。时代巨浪翻涌,除娱乐外有众多领域值得投身;想要高蹈远行,必须致力精深。
青年当胸怀慷慨,思虑远大。投身时代而不为浮躁表象所惑,修艺修身而成有用有为之人。不为轻舟高举所惑,厚积深研,成一方行远巨舟。
范文展示二
时代需要流量,更需要大师
齐志伟下水文
一面是流量经济下话题担当的C位明星,一面是娱乐喧嚣下妙音犹存的已殁大师,这时代从来都是如此,就像既有远在江湖流浪的大师,也有高居殿堂的小丑。众语喧哗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发问:这时代究竟需要什么?
尼采说过:“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捧上了神坛的流量明星的确会在水面泛起涟漪,但荡漾之后,水面终归于平静。而真正使水面呈现持续美丽的必为那“可怕的深度”。这深度正是我们在喧嚣之中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这时代,需要“流量”,这是科技的显现,潮流终不可逆;但更需要大师,大师品格的回归正是让我们在科技的“一路狂奔”之下保持内心的沉潜,在“加快提速”大背景下不致偏离方向的镇定之方。
无论脚步多匆忙,也不可丢失精神的丰盈、心灵的高贵。顺时代潮流,让大师文化彰显价值。时代所需,你我谨记。
杨绛老先生直至晚年依然笔耕不辍,与世无争,站在人生边上思索人生,只为启迪后人,洒脱地写下“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正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是何等的高贵?世风浮躁之下,这样的大师精神弥足珍贵。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的高凤林焊接了40%的长征系列火箭的“心脏”,将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泵前组件的产品合格率从29%提升到92%,这是真正的大师,破解难题的背后是其对事业的偏执热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样的大师是时代所需,其精神必将烛照当下,引领未来。
然而,当社会把所有的关注点都转移到为满足大众需求的碎片化娱乐上,当人们茶余饭后思考的所有方向都是流量经济下的明星轶事时,我想这个社会迟早会陷入“娱乐至死”的尴尬境遇。承平已久的年代,也有人在犯嘀咕:生为凡人,何必去关注那些你“摸不到、够不着”的领域,那些领域自有人在,就像远离战争的今天何必再去浴血牺牲?
其实,事实远非如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大师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我们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高度。每个前进的时代都需要大师,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大师精神的滋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热衷流量,冷漠大师?
时代需要大师,大师也绝不能被抬至云端和神坛,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好一切有利条件,让大师文化在每一个角落生根,让大师品格涵养每一个个体。很多时候,人们与大师的距离感往往是因为对大师的陌生,对相关领域的不甚了解,而难以与之产生共鸣。试想金庸为何国人熟知?还不是因为其作品改编影视剧后的广泛传播,让普通人也乐意接受。所以大师也可与“流量”结合,大师也明星,这又何妨?与其大肆推出流量明星,不让将大师文化、大师品格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巧用流量,让大师不再流浪,如此,大师文化自然深入人心,照亮前途,激励人心,催人奋进。这应是彰显大师文化的应有之义。
作为时代的青年,在缅怀大师逝去之时,我们更应从大师的精神品格中汲取力量。若我们能事事以“大师品格”的要求去做,那收获的就远不止眼前的点滴成绩,我们也不会在流量之下感到空虚,更不会为大师的逝去而颇感遗憾。
因为即便他们的时代正在过去,但他们开创的世界仍是如日中天,他们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他们的逝去依然会催生新的大师,毕竟,世界属于后来人。
也许,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
公众号回复“课件2018”下载本文PDF教学课件,查看后续更多相关链接内容。
网址:如何看待“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 https://mxgxt.com/news/view/628825
相关内容
【作文365】大庆三模:如何看待“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文800字 关于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文 2019大庆三模语文作文范文
如何正确看待流量明星作文
流量明星无作品为何仍当评委?我们该如何看待?
揭秘:流量时代网红如何快速崛起与沉浮的背后
如何看待明星图书出版的“流量担当”
为何分手后的明星总能迅速走入新关系?
“发型师晓华”爆红背后的流量密码
如何看待明星?如何看待高质量的生活圈?如何看待名声?
10大明星走红后与恩师关系“决裂”, 何为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