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清又称α策略和β策略
本文的核心是三个名词。
CAPM模型:全称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译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阿尔法策略:又称α策略、alpha策略。
贝塔策略:又称
beta策略。
这一切的起源,来自金融资产总是波动的,不可测的。人们试图驯服这种不可测,于是有了资产定价理论。
CAPM模型是资产定价理论中的一个明星。它诞生于五十多年前。
随着它在金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CAPM衍生出来的阿尔法策略、贝塔策略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
贝塔和阿尔法的简单理解是这样:
代表医药行业的医药指数全年上涨20%
有一支叫做“栗子医药”的个股,上涨了30%。
并且,两者年内最大回撤都是10%。
为什么栗子医药有更强劲的上涨呢?
虽然不知道原因,我们可以说,栗子医药的贝塔系数带来的收益是20%,阿尔法系数带来了额外的收益是10%。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叫做“苹果医药”的个股,上涨了30%,
但是年内最大回撤是15%。
很明显,苹果医药虽然涨幅更猛,但回撤也更猛,可以理解为医药指数的放大版,
我们就说,苹果医药的贝塔系数带来的收益是30%,没有阿尔法系数。
反过来说。
贝塔策略,就是去挣贝塔波动的钱,可以直接买医药指数,也可以买苹果医药。
阿尔法策略,就是去挣阿尔法波动的钱,可以买栗子医药。
这么一说,似乎很空很假?
我们再深入一点。
一切源于CAPM。CAPM本身很简单,它认为股票收益率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无风险利率(return of riskfree),可以理解为余额宝;
另一部分是期望回报率(return of market)。
期望回报率,就是买股票比买余额宝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收益,
即:股票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 = 期望回报率
假设大盘(整体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是E(Rm),这个就可以看做股票收益率了,
无风险利率记作rf,
那么期望回报率记作E(Rm)-rf
对于个股来说,还得在这个期望回报率基础上,乘以系数β,即β×[E(Rm)-rf],
β是相对大盘的敏感度,如果β=1,意味着,个股和大盘的波动率一样,
也就是个股收益曲线和大盘曲线完全重合。
换言之,每个个股有不同的β,但是所有的β平均起来,等于1。
CAPM公式如图:
变形为
这个看起来没卵用的公式,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石,
为了更好的理解,对此公式进一步剖析,
rf是无风险利率,也是资产的时间价值,是基于无风险利率产生的收益;
β×[E(Rm)-rf]是期望回报率,也是资产的风险收益,是对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的补偿。
很明显,β实质上是对大盘的偏离,也就是系统性风险的放大或者缩小。资产E(R)承担了β倍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将会得到相应倍数的风险补偿。
但无论如何,β是锁定大盘的,是大盘的常数。
所以,我们常说的“挣贝塔的钱”,指的就是大盘整体上涨带来的β收益。大盘整体上涨,要么是因为流动性,要么是因为宏观基本面,要么是因为市场情绪(挣钱效应)。
因此,β = 宏观基本面 / 流动性 / 挣钱效应
进一步,
宏观基本面是长期收益,
流动性和挣钱效应是中短期收益,
所以β又可以分为两种:
β = 宏观基本面,即国家经济增长的整体斜率(速率) = 长期收益、多年平均收益
β = 流动性/挣钱效应,即中短期波动的斜率 = 中短期收益、年内收益
后一个贝塔是我们日常语境里的贝塔。
最基础的贝塔策略,就是买入指数ETF,择时,然后被动等待。
假如我们把上证指数看做大盘,那么沪深300、中证500、医药全指、科技指数,都可以看做β≠1的贝塔策略。
说完了贝塔,再说阿尔法。
个股除去跟大盘相关的波动收益,我们还可以剔出不明来源的“超额收益”。
起初,从业者认为,通过嗅觉和一些操作,可以攫取这些超额收益,
阿尔法策略属于主动投资(Active Investment 或译动态投资),通过预测方向来获取收益。
于是有了α,前面公式变形为:
随着人们对阿尔法的研究越发深入,从中剥离出了一个个不同的因子。
比如行业因子,老股民喜欢牛市炒证券股,证券股在牛市会明显波动加剧。
比如市值因子,40年前美国有所谓漂亮50,就是指强者愈强。
比如动量因子,前期涨幅猛的,短期内惯性会更大,“涨停板敢死队”秉持的也是同样原理。
这些因子,都和贝塔有共性:与流动性和挣钱效应高度相关。
所以又称为聪明贝塔。
聪明贝塔很大程度上,是对某种博弈心理的拟合(套利定价理论APT),谁先发现,谁就可以赚一波领先优势。最著名的例子是当年名噪一时的耶鲁基金会,而大名鼎鼎的高瓴资本的张磊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
聪明贝塔迄今不过30年,还有很大深入空间。
每当一个聪明贝塔被发掘和广泛传播,也就意味着它从α变成了β。
顺便说一句的是,老股民喜欢说的“熟悉股性”,其实指的就是聪明贝塔。
于是贝塔策略,从关注市场大盘的波动,变成了关注包括大盘在内的多个因子的波动,比如市值波动、价值波动、动量波动等等。贝塔策略,从一个贝塔系数,变成了多个贝塔系数。(比较拗口的说法是,贝塔策略就是被动暴露于不同的风险因子而获得收益;贝塔策略对尾部风险敞口很大;贝塔策略是依靠波动率带来收益)
我们不禁问了,那么阿尔法真的是等待被发现的贝塔吗?
事实上,没有阿尔法,只有贝塔?
正如同贝塔有长期贝塔(宏观基本面)和短期贝塔(流动性和挣钱效应),
同样的,阿尔法也有长短期之分。
阿尔法策略是一种主动投资,区别于贝塔的被动投资(Passive Investment 或称静态投资)。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预测方向。
长期的阿尔法,与其说是对企业的预测,不如说是对行业兴衰的预测。
当行业趋势成为明牌,长期的阿尔法就成为了一种行业贝塔。(比如地产和整体家装、厨电的关系)
网址:一文讲清又称α策略和β策略 https://mxgxt.com/news/view/625659
相关内容
华为广告策略和 oppo手机策略的不同[牛年策略会]券商股=看涨期权?首席高呼“看长做短”(独家视频)
市场营销 产品策略
策划方案编写中的竞争对手分析和创意策略.docx
策划方案的公关传播策略和品牌形象营造.docx
明星宣传策略
策划方案中的差异化竞争策略.docx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略.doc
会计公关策略和方法有哪些?
企业公关传播策略规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