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生产社群化,创作不止于演出丨业内说

发布时间:2024-10-24 14:38

在北京的秋日里,漫步于东四北大街西侧,若不经意地转入什锦花园胡同,人们便会被那浓厚的老北京生活氛围所包围。居民们坐在长椅上,沐浴在阳光下,分享家长里短。继续前行,穿过百米长的胡同,在支路口便可看到一块“红底白字”的指示牌写着“南阳胡同”,北京首个戏剧共享生活社区——南阳·共享际便坐落在此。

南阳·共享际希望打造一个给各位艺术家和其团体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

在这里,剧场不再只限于演出功能,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创意碰撞的平台。除了提供专业的剧场设施外,南阳·共享际还囊括了戏剧办公区、创意工作坊、商业空间,以及一应俱全的媒体、宣发和设计团队。这些多元化的功能区域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为戏剧工作坊和文化内容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南阳·共享际的每一层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与梦想,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文化生态圈。新京报专访南阳·共享际主理人赵禹清,探讨年轻人参与戏剧的多种方式。

以戏剧生产为中心的“戏剧大楼”

南阳·共享际这座有着四层楼高且富有年代感的建筑,自“戏剧生态”概念成型以来,这里承载着将传统戏剧文化与现代创意元素融合,为年轻人和文化爱好者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聚集地的目标。

据公开资料显示,南阳·共享际的前身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用于审核演出的地方,有舞台、化妆间、办公室和食堂。至今赵禹清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情景。“当我踏入这座剧场时,发现这里仍保留着原始的风貌。精心设计的吊顶、木质的折叠椅以及复古的地板,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走进了电影《芳华》里的某些场景。”

赵禹清后来了解到,当年建造剧场的时候,特别邀请了北京人艺的技术人员进行声场设计,最初在这座剧场里演出时,老演员们不需要麦克风或音响设备,仅凭自己的嗓音就能在整个场地中实现绝佳的声场控制,这一点深深地吸引着赵禹清。在正式接手整个项目之前,赵禹清和运营团队非常严谨地研究了这座剧场的历史背景,作为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曾经的排练及汇报演出场地,他发现当时国内对外交流的很多戏剧表演项目都跟这里有关:“戏剧与生产结合,是我在接手项目时得到的最大灵感。因此在改造和定位时,我们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一个以戏剧生产为主的戏剧大楼。”

空间内会有配合剧目而做的各类策划活动。

融生活、演出于一体的社群空间

赵禹清从小在东城区长大,他认为这里的孩子享有一个特别的福利,便是可以用学生证去北京人艺等各大剧场购买学生票看演出。“这些票价格非常实惠,因此不提供固定座位,所以通常是谁先到,谁就能找到一个相对更好的观看位置。”结合过去的切身经历,最初在考虑项目设计时,赵禹清思考观众走进剧场后,到底希望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戏剧文化?

经过改造后的南阳·共享际,已经成为一个以戏剧演出、咖啡休闲、办公、工作坊、公寓为主的多功能复合空间,尤其是二层、三层众多戏剧工作室的入驻,为整个空间注入了无限的创造力。赵禹清认为,这样一种运营规划的独特之处在于,观看完一场戏剧表演后,观众还能在这个空间里更为直接地看到自己所喜爱的剧团日常的一面,了解他们的办公方式、一部戏剧的诞生过程,还有创作者平时的工作状态,“这种对剧团幕后生活的窥探,或许是观众最感兴趣的。因为我们观察到,在北京的众多综合性艺术园区中,无论是戏剧的制作、演出还是排练环节,都未曾如此透明和公开地向访客展示。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定位:这栋楼的四层空间,每层都展示关于戏剧不同的切片,我相信会吸引年轻人的兴趣。”赵禹清认为,在场地里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访客在此停留的时间,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不同于舞台上的戏剧魅力。

在与戏剧人合作,进行空间改造的过程中,赵禹清注意到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戏剧人,他们的演出通常在城市核心区,但办公或生活环境很多会在四环以外,甚至个别剧目排练会在其他城市。赵禹清在前期进行背景调查时,许多戏剧人向运营团队几乎表达了类似的诉求,“拥有一个集办公、排练、演出及生活于一体的多元空间。”这种诉求也促成了目前大楼复合型的功能,在赵禹清看来,尽管戏剧人到处演出奔波的职业属性不会改变,但尽可能为年轻创作者长期提供一个舒适而稳定,办公与排练相平衡的环境,也许可以极大地增强创作过程中的安全感。

脱口秀在南阳·共享际演出。

串联东城文化空间支持青年创作

南阳·共享际在通过创新方式激活老城区活力的同时,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社区建设。在赵禹清看来,自己生于东城,长于东城,戏剧观的形成得益于东城。“无论我从事文化产业还是推动文化发展,都是基于对东城区有着深刻的了解,我们也深知胡同里的居民们的诉求是什么,我们不能影响到他们什么,这也成为了南阳·共享际项目运营至今的优势所在。”除了自有的“根据地”外,赵禹清介绍,南阳·共享际还与猫头鹰喜剧合作,在东四北大街共同打造了以年轻人为主要客群的NEST巢空间,经常吸引众多脱口秀演员在此演出。

南阳·共享际目前已经是满租状态,为了满足更多戏剧团队以及艺术家的需求,赵禹清复制“共享际”综合性园区以及“南阳·共享际”戏剧场域的成功经验,与金隅集团合作,在鼓楼大街地区开设金隅金台·共享际,再度打造了一个青年戏剧孵化空间,同时结合商业和文创工作坊等内容。作为“景山文化戏剧展演季”执行策划方,南阳·共享际还与77文创园、隆福文化中心等文化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东城区的文化发展。

赵禹清认为,戏剧作为一种媒介,能够激发不同领域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戏剧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变化,如市集活动、文化内容的衍生品以及影片放映等。“如果仅限于传统戏剧内容,视野未免过于狭窄。实际上,许多内容和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戏剧的一部分。戏剧内容会随着文化语境、经济环境等带给大家不同的体感,产生不一样的文化表达。”

新京报记者 刘臻

首席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

责任编辑:

网址:戏剧生产社群化,创作不止于演出丨业内说 https://mxgxt.com/news/view/61509

相关内容

天津人艺实验剧场不止周周有好戏……
2024北京戏剧嘉年华开幕
网络文学内容精品化 推动文化产业增量发展
走出校园、走进产业,2024北京服装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展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首演 探索“文物活化”的创新表达
文化中国行丨让非遗“破圈”!“白字戏”创新传播焕发生机
高新何以“百花”香? 数字文创产业激荡强劲发展动力
拓展戏曲创作空间 作品孵化计划启动
主旋律戏剧如何市场化?《人世间》:情是商业化的核心
原创话剧《京报》在京首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