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看三毛了?——从三毛看30年女性和爱情观的变化(三)

发布时间:2024-12-30 22:33

第一篇在这里。

第二篇在这里。

第三阶段的想法:三毛真的是个幸福的个案吗?她算进步女性吗?

第二篇的总结是,今天的女性,对三毛式的“不顾一切自由的爱”不再那么感冒了,相反这三十年的经历和教训,让她们更倾向于“在爱中保持自我”。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把三毛放在了女性进步的对立面,但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三毛自己就是自己努力挣脱束缚,也帮同时代女性挣脱束缚的进步女性。

虽然我们是把三毛的作品当成爱情故事来分析的,但整如很多同学提到的,三毛的写作远不止爱情。作为那个年代的觉醒女性,她努力追求自己的所梦所求(爱情只是其中一部分),让女性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在她之前,一个律师家庭出身,家里衣食无忧,自己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跑到世界的尽头去过一种波西米亚式的生活,价值观是“只要自己开心就行”,是会被看做堕落,矫情和不负责的(很不幸,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这么评价她)。但在她的故事里,这种生活惊喜不断,乐趣无穷,充满了自由和肆意,让当年尚比较保守的读者,都很难不尊重她的选择。

在那个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先锋的解放。

何止三毛,其实连看上去更俗套的琼瑶,其作品在那个年代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宝岛也经历过政治和社会风气非常严厉紧缩的时代,后续逐渐放松,逐渐出现了琼瑶这样“把个人幸福放在首位”的人本价值观作者,对当时苦闷的女性,甚至大部分民众来说,这完全是一阵自由的新风。

当然了,先锋意味着稀少。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三毛就是一个特殊的,幸福的个案:

她的原生家庭物质充足,对她的选择支持,使她可以大胆做自己;在遇到荷西之前,她的爱情也全情投入,但都和对方擦肩而过,还有一任男友自杀。最后她很幸运遇到了荷西,一个理解她爱着她的人,两人选择了一个自己心仪的地方,过自己追求的日子,虽然只在一起当了6年神仙眷侣,但非常幸福。

个案和例外的确少,但永远都有——无论社会保守还是开化,环境舒适还是恶劣,都有不顾一切追求和享受爱情的人,这对她自己来说是求仁得仁。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这是绝对的个人自由。她没伤害谁,又没扯着嗓子喊“不结婚人生没价值”,也没骗人把糟心的婚姻写的很美好来完成自我催眠——

等等,真的没有过一点吗?

在几个月以前,我是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的。我们今天对三毛婚姻的整体理解,都还是琴瑟和鸣,鹣鲽情深,荷西不幸去世让人间空留遗憾。但在另一个荷西还活着的平行宇宙,他们大概率地会继续持续这美好的婚姻。

但几个月前,看别人发了一段以前没看过的三毛的文字。虽然不长,但透露出了一些和大众印象中不同的,他们婚姻的另一面。

她抱怨荷西不关心,不照顾她,她的牙疼死了,但他回来倒头就睡。她悲愤地想着,丈夫这个事物,大概也就这样了,反正不会比父母更爱你。但接下来她又有点沮丧地说,可是他不出轨,每个月上缴薪水,已经算好丈夫了,自己还图什么,有点怀疑自己现在的失落是不是对的。

说真的,其实我真的吃不准自己当年到底有没有看过这段,很可能当时是看了,但根本没往心里去。

有同学提到她描写荷西家人和自己家人相处不愉快的场景,也可视作对荷西和婚姻的一种抱怨,这段我倒是记得,但印象已经很模糊,至少比其他情节模糊,大概率当年看了也不会当成大事:

“哪家夫妻不吵架”“生活就是有这么多琐碎的事情啦”“可能一时气头上写下的”,因为——“最重要的是,他们平常真的很恩爱很甜啊!”

人年轻时,对这种甜真的是毫无抵抗力的。年纪大了,看到的憔悴女人多了,才能听明白,上面那段抱怨虽短,但和绝大部分吞下了那颗糖衣苦胆,最后幻灭的女性,所抱怨的内容,甚至抱怨格式,都没有什么不同:

明确知道丈夫有各种毛病让自己伤心,这些毛病多了已经不是个表象层问题,经常指向他无能,自私,冷漠的内心;

但是,他似乎又满足自己常年被规训的“好男人的标准”(这个标准可宽松了,各家各户按需上下调整,有的是不出轨上缴工资,有的是不赌不嫖就行,有的是嫖了没得病就行,有的是活着就行);

所以最后气闷下来,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坚强,太矫情了。

怀疑归怀疑,日子久了,最终还是会幻灭。只是所谓幻灭,并不是一瞬间完成的,常常是数年里,在数个时间点上一步步加深的。

正因为幻灭这是个持续数年,不断摇摆渐进的过程,所以旁观者听这些女性们抱怨,也很难判断其抱怨的情况,到底是以下中的哪一个:

A她一时的情绪上来了,气话较多,这种情况一般对事实有夸大,问题没那么大。

B她积攒了很久的痛苦和压力,终于爆发,说出了这段婚姻的真相,一般还是长期被隐瞒的真相,深挖还可以挖出更多的问题。(当然越到后面,B可能越多)。

三毛写的这段,到底是以上AB里的哪一种?作为外人,我们该怎么判断她家矛盾的严重情况?今天早已不得而知。但她在若干年前,其实已经写出了幻灭的一些端倪,所以被怎么解读,更多是不同时期的读者心态的事情。

三十多年来,女性读者的成长,让大家更不容易忽视这些端倪了。如果今天有聪明的年轻一辈,重看三毛的书,除了还像我当年一样被澡堂黑泥汤吓到外,更有可能会对这段亮起小红灯吧?并更早猜到一种可能:

“三毛也许并不是少有的幸福个案,可能只是无数个不怎么幸福的普通一员。”

如果这种可能属实,那下一个深水区问题就是,她到底有没有美化自己的感情和婚姻?

有同学补充说,连三毛的妈妈,都觉得女儿女婿的感情写得有些夸张了(我没看到过原文,如果有同学有,求投递)。而在三毛去世后不久,宝岛有个叫马中欣的,干脆就直接高举高打地花力气论证:荷西根本就不存在,是三毛编出来的。还为此专门写了本书(豆瓣4.4分····)

荷西倒不大可能是编的,但是我一直记的,是当年有人反驳这个马中欣,说他这么魔怔地非要把一个既成事实说成是假的,是因为一种可笑的爹味心态:

“作为男性,他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怎么会有女的敢随心所欲地去做任何事,也完全不能理解女性可以为爱付出一切,并彻底享受其中的心态。这太超出他的认知了,所以他只能否认,说这是假的,这不存在。”

这段非常有意思,点出了两个很重要的事:

第一个是:男性受的情感教育,和女性受的情感教育,两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对此女性们一定要十分清醒。

虽然,男权社会炮制了一整套机制,来鼓励女性追求爱情,但其实是鼓励女性服下“爱情为糖衣奴隶婚姻为本质”的苦药,但其实在各位爹味男内心,根本是非常鄙视爱情的,并觉得追求爱情是个低级的神经病行为——哪怕这种行为客观上对他们的骗局更有利。

他们自己绝不上这个当,但却希望女性深深相信,然后又进一步鄙视相信爱情的女性,更进一步找到自己更高等的证据。

有男的这么魔怔地拒绝爱情,对应着的,就是必有被规训的女性,会以一样的魔怔投入爱情。

在这种魔怔里,她把眼睛睁到最大,努力发掘这鼓励里的每一份惊喜,每一点感动,每一丝神迹,并真的沉溺其间,真的从内心感受到了巨大的快乐,真的在很多时刻做到了求仁得仁。只是某天午夜醒来,那无法回避的,无所不在的真相还是袭击了她。

这样的女性中是否有一位叫三毛,丝毫不重要,只要知道这样的女性无处不在就是。有没有女性足够幸运,在世界上真的只靠信仰和追求爱情,不做其他考虑就得到了幸福,也丝毫不重要,只要明白这样的女性少之又少就是。更要记住:那些不幸运,全心投入了感情,但最后幻灭了的女性们,她们是我们不幸的姐妹,也是某个时刻的我们自己。

进步女性三毛也可能在受男权的苦,上男权的当,这是常态。因为我们每个女性,脑袋里面都从小被灌满了毒药,要吐好多年都不见得能吐干净,我们的生活中,总能无处不在地发现自己沿着规训路径去行动的案例。

之前写过,连果尔达.梅厄这样全世界最早在现代国家拿到最高权力的女性,都尚且无法逃避母职惩罚,甚至差点为此错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三毛或者别的女性,他们对爱情的投入里,有被男权规训的成分,这很正常,也无需为此抹杀她们作为进步女性的意义。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进步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说远点,世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永恒的真理,真理都有时代性,追逐真理那个过程,才是真理本身。这些进步女性们,她们爱过,活过,挣扎过,斗争过,胜利过,失败过,这本身已经足够令人感动和尊敬。

如果因为三毛等进步女性“进步得不够全面”,而否定她们的价值,那就是无限抬高女性进步的成本,本质是一种“否认和抹去女性的历史和书写”的行为。和那位马某人对三毛的否认异曲同工。爹味男权的第二个重点的点是,女性的一切历史和书写,都在被他们否认,被他们抹去。

这位马某人,他面对三毛的心态,可以拆成两部分。前部分“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怎么会有女的敢随心所欲地去做任何事”,是很常规的对自由女性的不理解:这是男权禁锢女性的本能。

一个女性,做了任何超出了设定范围的事情,都被视作离经叛道,大加指责。当这种离经叛道到了一种他无法控制,也被众人所赞赏的地步,他们就会使出最后一招:否认和抹杀。根本不承认这种离经叛道发生过,是她造假掺水,欺骗大众。怎么有女人做得到,我就说没有女人做得到!

后半部分“完全不能理解女性可以为爱付出一切,并彻底享受其中的心态”,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他们其实并不真的发自内心的相信爱情,但希望女性这么做,女性真这么做了,又会得到他们的第二轮鄙视。

最有趣的是,如果一位女性高举高打地做了客观上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全心全意地爱着一个男人,这样的事迹,他们依然还是在对其进行否认和抹去。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双方理念差距太大无法理解;二来,如果这位女性的付出是希望得到回报的(无论是三毛这种希望得到爱作回报,还是他们痛恨的捞女那样希望得到物质作回报),他们一律不想做且做不到,所以这样的女性和她的诉求,都不值得提倡。

越是否认女性在爱情上的付出,越是可以帮他们逃避“不能给对方合理回报”的道德劣势,同时进一步强化“女的只认钱,哪有什么真情”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把女性塑造为软弱庸俗的,进一步达成鄙视的合理性。

总之女性不能勇敢自如地去做任何事,哪怕是勇敢自如地去爱男人。禁锢女性的一切自由,是自古以来一直在做的事,不管这种自由看上去多么微小,多么“客观上对男人有利,按理男人不该拒绝啊?”。

抹去女性的血泪史,挣扎史,奋斗史,甚至情史,只是为了让女性的声音更边缘化更无力。

前面说了,无论三毛的书里有哪些硬伤,无论她是否还符合今天读者的口味,都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代表了时代风貌的一位女性书写者,记录者。也许她的读者会变少,但这个人的历史地位,不应该被我们忘记。

一方面,三毛是很多读者的启蒙人,开风气之先,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生活,让女性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和自由的可能,鼓舞了无数女性;

另一方面,她和被自己启蒙的读者们一样,都是那个时代女性画像中的一员。这些女性都也不可避免地拖着一些旧思想的尾巴,她自己很可能也为之所苦,这条尾巴之沉重,是连她这样自由灵动的女性都没摆脱的。

“启蒙者和普通女性”这两重身份,是她自身,也是她的书中内容的矛盾点。这些矛盾点造成了不同时代女性对她作品的接受角度有所不同,态度也有所变化,也让爹味男权,既可能因为她是启蒙者而警惕她,又可能因为她是还带着软弱性的普通女性,而否定她。以上这些综合作用在了一起,构成了她风评的复杂性——当然了,时过境迁,今天阅读和评论她的人都不多了。

出于各种原因,三毛的作品也许没有机会像曹雪芹或是简.奥斯丁那样传世,看她书的人也许在减少,但作为一位进步的女性书写者,她都应该被我们牢牢铭记。每个时代女性的一切历史和书写,她们的自由和软弱,挣扎和坚持,也都该被我们好好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就既接过火把,也吸取教训,继续往前走。

网址: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看三毛了?——从三毛看30年女性和爱情观的变化(三) https://mxgxt.com/news/view/598157

相关内容

当荷西爱上别的女子,看三毛怎么做
荷西三毛的恋爱经历是怎么样的?荷西真的很爱三毛
三毛的情感历程
“三毛”演员晒25年对比照,三毛变得越来越帅气,妈妈却老了
琼瑶与三毛,没有可比性
再读《三毛传》,五次恋爱,三次婚姻,三毛感情经历全解读
三毛情话经典语录(三毛的经典爱情句子)-句子-lzdww
荷西与三毛结婚4年后出轨,三毛说要么我离开,要么三人一起生活
1979年,荷西身亡后,琼瑶逼三毛发了个毒誓,挽救了想自杀的三毛
三毛爱了荷西6年,二人的婚姻结局却很残酷,为何我们被骗了多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