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

发布时间:2024-12-30 18:08

李景隆(生卒年不详),小字九江,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22] [35]

李景隆自小长相清秀,读书通典故,深得明太祖喜爱。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伐,功败垂成;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军大败。次年,建文帝特授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于德州再誓师北上,合兵60万,再次被燕军击败。 [35]

建文四年(1402年),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军营请和,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同年六月,朱棣即皇帝位。授李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任监修。永乐二年(1404年),各部官员接连弹劾李景隆,遂被褫夺爵位,抄没家产,软禁于家中,永乐末年死于幽禁之中。 [35]

早年经历

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的看重,并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时袭爵曹国公。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1]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李景隆因是朱允炆心腹,深受亲近信任。不久,周王朱橚被告发谋反。朱允炆派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包围周王府,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2-3]

率军征燕

靖难之役战略图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大败长兴侯耿炳文。黄子澄向朱允炆推荐李景隆,建议让他接替耿炳文。八月,朱允炆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4]

同年九月,李景隆兵至德州,调集各路兵马,进驻河间。朱棣对李景隆非常轻视,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却率精锐兵马援救永平,后又奔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李景隆闻讯,率军围困北平,攻打北平九门。朱高炽只是凭城坚守。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 [5]

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击败都督陈晖所部,而后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会战。他率精骑为先锋,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座营寨。燕将张玉列阵进击,直抵北平城下。城中守军也鼓噪杀出。李景隆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南军各部尽皆南奔。十二月,李景隆撤回德州,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 [6-7]

兵败召回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却因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朱允炆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在今河北雄县境内)。结果再次被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8]

同年十月,朱允炆将李景隆召回南京,但却并未治罪。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朝廷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黄子澄惭愤不已,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朱允炆对此一概不听。 [9-10]

开城迎降

明皇蜡像宫中的李景隆迎降蜡像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朱允炆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朱允炆不准,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此时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11-12]

同年六月,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史称明成祖。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为此愤愤不平。 [13-14]

受劾圈禁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上疏揭发李景隆,称他在建文年间曾“至邸受赂”。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朱棣不予追究。后来,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朱棣遂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15]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上疏奏道:“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朱棣遂褫夺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李景隆曾绝食十日,但却始终未死。他最终在永乐末年去世。 [16]

李景隆早年以知兵著称,多次赴湖广、陕西等地训练军队,负责与西番的茶马贸易,曾参与明军北伐。 [1] [17]后率军抓捕周王,协助建文帝削除周藩。 [2]靖难之役时,担任朝廷讨燕大军主帅,多次与燕军展开大战,前后统兵近百万。 [4] [8]燕军渡江后,他主动开门迎降,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 [11]朱棣继位后,以公爵受赏,位列靖难诸功臣之上。 [13]

李景隆统率五十万倾国之兵北伐时,燕王朱棣不惧反喜,笑道:“李景隆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之兵托付于他,纯属自坑。汉高祖大度知人,擅长任使,英雄都为其所用,也不过只能将兵十万。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赵括之败必能重现。” [18]同时,朱棣又指出李景隆此次用兵的五大弱点:

1.

治军无军令军纪,上下不同心。

2.

南军将士不适北地霜寒,粮草军备不足。

3.

贪功求胜,贸然轻进。

4.

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刚愎自用,没有威信。

5.

所部尽是乌合之众,混乱无序,多是谀佞小人。

他笑对众将道:“李景隆有此五败,此战必败无疑。” [19]

朱棣:①“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20]②“李九江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数子皆匹夫,徒恃其众耳。” [21]

查继佐:“若九江果累社稷,废一以兴一,使非太祖家事,陇西坐其孙以不祀,岂岐阳肖子哉?卒之系私室,饥以死,社稷存而徒累其家,何益也?夫王琏直陈治舰,且截北师,燕王原之不杀。而速驾金川,蒲伏密款,他日亲论曹国公,谓包藏祸心,九江即忠泣鬼神,义昭日月,百口不夺,夫谁信之?惜乎金川遽开,使北平无仰攻环壁之劳,燕为饶得耳!” [34]

张廷玉:①“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②“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③“明兴诸将,以六王为称首。非独功茂,亦由其忠诚有以契主知焉。……论者谓诸王之遗泽,隆替有殊,然而中山有增寿,与岐阳之有景隆,追溯先烈,不无遗憾。荣遇之弗齐,亦安见其有幸有不幸哉。” [22]

李景隆夫妻像

蔡东藩:①“景隆仅优文学,素未典兵,安可寄以干城之任?子澄误荐,建文误用,宜其丧师覆辙也。” [23]②“南北战事,一误于李景隆,再误于盛庸,白沟河之战,燕王矢尽剑折,逸走登堤,景隆不麾军追擒,使燕王得遇救杀回,转致败溃,是景隆之咎,固无可辞。” [24]

李景隆曾在永乐年间监修《明太祖实录》。 [25-26]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22]

《罪惟录·卷八上·启运诸臣列传上》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壬午殉难》 [33]

网址:李景隆 https://mxgxt.com/news/view/594983

相关内容

李佳隆合作拍档
李隆基、杨玉环与李瑁:一段宫廷爱情的背后
央视二套聚焦隆基股份 分布式光伏前景广阔
他可是李隆基啊?
娱乐圈最新八卦:黄景瑜、吴奇隆、魏大勋等纷纷登场!
《一路成年》武隆取景拍摄, 梁家辉、徐锦江等大腕云集, 仙女山再掀综艺热
李隆基和武则天的关系
图里琛尿遁、李卫护乾隆
震惊!黄景瑜背后故事曝光,吴奇隆情感危机?魏大勋秦岚分手内幕叹息!
图里琛急遁、李卫护乾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