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流量高就能当男一号?男一号很考验气质的

发布时间:2024-12-30 04:03

最近,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国漫《哪吒》上映19天,观影人次破亿,创造动画电影新纪录。而号称筹备多年、斥资3.6亿的《上海堡垒》刚开始“逐梦科幻圈”,就落得惨败。在票房艰难破亿之际,无奈致歉。

《上海堡垒》输在哪里?为市场敲响了怎样的警钟?为剖析相关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知名编剧汪海林先生。

【采访/吴立群】

观察者网:《上海堡垒》扑街,原著作者、导演也通过微博致歉于那些不喜欢电影的朋友。从反问“这是烂片”到说出那句“辜负了你的等待”。您怎么看《上海堡垒》的这些表态?

汪海林:我觉得判定一部电影是不是烂片,不光要看一些硬性的技术指标,还要看它的文化效应。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会是社会心理的一个发酵场,成为某种社会情绪的聚集之处。这也是电影和其他产品不同的地方,它是一个精神产品,具有复杂的精神内涵、社会学内涵。

对于他们的道歉,我觉得首先可能需要做总结的是投资方。因为影片的成绩涉及到最初项目的评判问题。其实从故事上来讲,《上海堡垒》的叙事并没有新鲜之处,和三四十年前的科幻电影没什么区别。在故事形态上以及人类跟外星文明之间的关系论述上没有升级,也没有新的角度。所谓的IP也是十几年前在网上就已经产生了。到今天的话,它本身的新鲜感、独特性,得不到保证。

在创作过程中,我看到江南说制片人对他做编剧是不信任的,那么他就主动来做,写了一稿又一稿。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制片人一开始的判断是理性的。你是一个好的作家,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成熟的编剧。

作家江南

作为一名职业编剧,他对产业的形态,对于各种市场最新信息,对于技术能够达到的水平,对于最新的表演风格是什么,一定是清楚的。而如果不是行业内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比如说喜剧有了周星驰以后,我们就说喜剧有前周星驰和后周星驰的风格。你如果再用前周星驰风格表演喜剧,那么和现在市场端对接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在国产片里,喜剧传统的演法是冯小刚、葛优式的喜剧,但到开心麻花产生了以后,通过台词对白带来喜剧效果的喜剧形态就发生变化了,转而通过快节奏、动作性强的表演风格来营造效果。

对于这些变化,你不在这个产业内,就不知道现在市场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编剧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需要大量一线工作的经验来支撑。所以我觉得这个影片还是有点想当然了。

之前还有个插曲——前几年,鹿晗和关晓彤宣布恋爱了以后,受关注程度特别高,也就是说流量特别高。他们网文圈聊天说鹿晗现在关注度这么高,还有谁能用的动他?江南就很得意地说我的《上海堡垒》就用了他。

《上海堡垒》剧照

看这个,你就会发现网文圈对于电影行业就完全隔了好多层。行业内部的人都很清楚,这场恋爱对于鹿晗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商业价值是打折扣的,而且会迅速往下衰减。可一般人就觉得当时他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特别火。所以,江南当时做出的评判甚至是个完全相反的判断。那么针对这整个片子的制片思维来说,这种误判,甚至是反判还有很多。

另外,从创作上来讲,如果剧作有极强的创意性,那么成功的概率也会很高。反过来,我们看到一些国外的类型片,比如《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等等,它们可能并没有表现出颠覆性的创意,但凭借着引人入胜的节奏、台词,演员相对扎实的表演,依然能够得到观众的好评。但《上海堡垒》在这两方面都很一般,创意一般,创作上也是一般。

当然,从工业化水平上来讲它并不差,所以制片方听到烂片评价的时候很生气。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讲,这个东西没有太大意义,倒还不如做一两场真正打动人心的戏。那么这里边就涉及到表演的问题了,我始终觉得“小鲜肉”是不可能完成表演任务的。

观察者网:您之前在讲座和文章中也屡屡批评“小鲜肉”现象。您觉得这部片子惨败应该归咎于此吗?

汪海林:一些人说,“小鲜肉”经过锻炼以后能不能成为好演员?我说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出名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他们大多数又不是学表演的,他们被追捧、被归类为“小鲜肉”主要是靠颜值而不是靠演技。

与他们形成对比的是“老戏骨”。“老戏骨”年轻的时候就不是“小鲜肉”,而是“小戏骨”。比如说陈道明年轻的时候就长得很帅,对吧?但是他年轻时候你可不能叫他“小鲜肉”,而得叫他“小戏骨”。他在中戏演《屈原》的时候,是演A角,我们的副院长当他的B角。他是靠长得帅吗?不是,他必须要演得好。

年轻时的陈道明

在电影大银幕上,考验演员演得好不好,完全就看你这90分钟的表演能不能撑住全场。我们甚至知道有一些很好的演员,他只能演男二号、男三号,他可能演不了男一,就是在于男一那得是特别的一种气质或者是表演风格才能够撑住场,所以不能说这个人有流量有粉丝,他就能够演好一个男一号。

我觉得对于《上海堡垒》一个比较可惜的地方在于,制片机构是有制片经验的,我看到他们宣发已经很努力了,一开始看到宣传片有鹿晗效果不好,马上就把鹿晗剪掉了。后面的宣传也不再突出鹿晗,这是很敏锐的,但依然没有用。这个戏是输在内容上。

观察者网:这次《上海堡垒》的经验或许就是告诉我们,靠流量明星、流量作品做电影的模式是有问题的,也是一部分观众所反感的。

汪海林:我觉得就影片现在的情况来看,它折射出了一个行业现象,也就是说这几年互联网思维带动的流量意识进入影视行业后,带来了剧烈的行业转型,也带来了剧烈的对抗。其实包括我们这一部分传统影视从业者,也与这种所谓的新思维在激烈地对抗着。

对抗的核心就是说一个文化产品,或者说一部影视作品,它应该如何评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争论焦点。流量思维是一个产品思维,或者说它是一个数据思维、财务思维,而不是一个作品思维。

两者在算法上是完全不同的。流量思维是以流量的高低来兑换一种付费能力的可能性。它认为流量和付费能力画等号。对此,我们认为流量和影视作品的成功,并不画等号,甚至流量高低和商业性也不画等号。

因为我们是更多地从影视行业的从业经验来看这个问题。我们见过太多的新鲜算法,但这些新的算法最后都是会回到传统的电影市场上,也就是to C市场,要靠观众一张一张电影票去兑现。只要观影模式不变,电影院还依然存在,算法再怎么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我一直批评“大IP+小鲜肉”的模式,这部电影如果需要总结经验的话,我觉得首先是要总结这种流量思维带来的问题。他认为“大IP+小鲜肉”,两个累加以后,会得出一个更高的付费能力。但实际上大家看文化产品的付费结果非常复杂。

粉丝可能会影响一部分票房,可现在各种数据也已经证明了粉丝对票房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高投入的影片的票房非常有限。也许一个小投入的影片,你用了一个好的流量明星,因为你成本低,可能粉丝的贡献能够体现出来。

我们也一直在揭露流量造假的问题。造假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说粉丝数量以及舆论上产生的效应,是被大规模放大的。再一个就是说他的粉丝当中能够转换成“消费者”的比例是被放大的。有些人是粉丝,但是他不会为明星专门去冒着烈日、冒着大雨去影院买一张票来看。很多人没有到这个程度。很多粉丝在网络上做键盘侠的时候,他可能会是一个很激动的人,但是他实际并不会真正付费,这种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

当大家进入电影院的时候,观众是他的第一身份,粉丝的身份退居到第二了。第一身份显然更重要,就是说观众的评判更重要。

《上海堡垒》剧照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观众评判的问题,我们也看到针对鹿晗这次的表现,网上有许多调侃、批评。是不是可以比较乐观地预计“大IP+小鲜肉”的模式会很快被市场淘汰?

汪海林:我其实大概3、4年前就做出了这个预言,这个模式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它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抓住内容本身,自然随时会被淘汰。当然这个模式可能时不时还会再冒出来,但肯定不会成为主流了。

鹿晗之前做过一些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这些都是to B市场的作品,即通过电视台购片人以数据说服他的机构和平台高价买入,甚至很多数据、口碑在播出的时候还可以造假。实际上《甜蜜暴击》在收视成绩上,包括口碑上也都是跌入了一个历史的最低点。这说明无论是to B,还是to C,市场都已经对流量作品做了判断。

其实这个模式真正甚嚣尘上的时候,也没有哪部作品真正成功过。原来很多情况都是在制造舆论,因为资本介入和商业化程度不太高的时候,电影市场也好,长剧市场也好,它都是资本可以控制的。原来之所以商业成绩不错,其实都跟市场化程度不够有关。现在操控力应该说是越来越弱了。

《甜蜜暴击》豆瓣评分2.6

观察者网: 您刚才提到了一个圈内人对于市场行情更敏感的问题。针对《上海堡垒》和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最近热映的国漫《哪吒》,网上就有一个讨论:为什么资源平平的导演郭帆和饺子反而能做出大家喜爱的作品,号称“六年磨一剑”的《上海堡垒》却让人这么失望?作为圈内人,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看法?

汪海林:是这样的,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郭帆其实有很多的实践经验,也有在电影学院进修的专业背景。后来,他拿到了刘慈欣的版权。从内容端来讲,他在影片内容上下了非常大的力气,没有把精力放在流量上,就是说他有自己的制片思维、创作思维,就没有一开始去找一个流量明星来带动他的电影。

再一个就是刘慈欣的作品本身思想内涵、故事性,也是超过《上海堡垒》的。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是一个伟大的创意。这种创意使得《流浪地球》在剧作上、在具体细节处理上的不足得到了有效弥补,所以整部影片显得非常了不起。

在整个世界的科幻电影史上,《流浪地球》都有独特的贡献。它对于人类面临世界毁灭危机的时候,提供了一种道路选择的新思路。这种创意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它的创意甚至大于它的剧作了。对比之下,江南的作品应该说在创意水平上比较一般,他就无法通过创意的独特性来取胜。

《哪咤》的情况也是这样。动画片不靠演员,但特别依赖创作人的创意能力。

《哪吒》剧照

有些电影公司是资源型的公司,资源型公司就是我人脉熟我可以搞定谁。可演员来了之后,就有待遇的问题、片酬的问题,还有档期的问题,它都会影响影片质量。越红的演员,他可能各方面的要求就更多,对于这个作品,不确定性就增加了。

就此而言,动画片如果拍的不好,编剧、导演就没有任何借口了。因为这个戏失败,你不能推到别人身上,或是找“我时间不够”之类的借口。我看到《哪咤》的制片方说到一个情况,就是剧本改了很多稿,最后就确定了这一个,他们觉得这个剧本好,然后就把它从技术上落实下来。所以这种情况下,其实卡通片对我们创作者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址:汪海林:流量高就能当男一号?男一号很考验气质的 https://mxgxt.com/news/view/583695

相关内容

《流星雨》编剧汪海林评流量明星:演技都很差
汪海林直言内地没有能扛票房的年轻演员,流量明星该何去何从?
汪海林口中的“流量明星”,都是哪些人?
汪海林老师剑指“氪金”,打中流量明星命门,肖战再次躺枪
著名编剧汪海林:警惕!流量造星可能消灭我们的优良文化
汪海林:我为什么怼肖战粉丝?因为我反对流量霸权
汪海林程青松批流量明星说了什么 汪海林内涵肖战事件始末
为什么是张凌赫?出道就是男一号,4年时间成为95后新流量
《破冰行动》女一号李墨之气质脱俗,一身白色look,气场就上来了
肖战粉丝发博造谣王一博汪海林同居?汪海林: 那祝我们幸福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