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子公司获一亿美元融资,又一创新药利刃出鞘?
来源丨晨哨并购
作者 | Kevin
5月8日消息,瑞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华盖资本旗下医疗基金及其管理的首都大健康基金共同领投,楹联健康基金、张江浩珩、清科产投、翰颐资本跟投。
瑞石生物专注于全球创新药的开发和商业化,注重临床产品管线和临床研发的差异化和独特性,致力于为全球患者研发可负担的创新药物。本轮融资的资金将用于推进瑞石生物在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全球临床开发。
不过本次融资事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瑞石生物的孵化者和大股东——恒瑞医药。
2021以来,恒瑞便深陷争议之中。集采失标、核心产品推广受阻、高管动荡、高瓴离场等一系列负面消息,让曾经为这家公司疯狂的投资人们冷静下来,并开始对其进行价值重估。
但在危机之下,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仍在不断增长。旗下瑞石生物的本次融资,也是其创新药业务正稳步推进的明证。
瑞石生物:恒瑞创新的缩影
本次获得融资的瑞石生物,是由恒瑞医药在2018年初投资一亿美元孵化成立。其董事长便是恒瑞医药灵魂人物孙飘扬,董事张连山则在恒瑞任副总经理兼研发总裁,坐镇创新药业务。
但该公司的创始人兼CEO王敏,却不是“恒瑞人”出身。她最早在加拿大Dimethaid制药公司工作,负责关节炎新药的临床实验,并兼管北美和欧洲共同体的产品申报。其后受聘于加拿大Warner Lambent Parke-Davis 制药公司,负责心血管新药的临床开发。后加盟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在中国工作10多年期间,她曾在拜耳担任医学事务副总裁,并先后于葛兰素史克和武田制药任职,领导负责多项全球新药在中国和亚洲的临床开发和上市,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王敏不仅在医药产业领域经验丰富,还曾经在启明创投担任投资合伙人。正是担任投资人期间的经历,让王敏对行业发展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依靠着业内的影响力与在大量头部医药企业的工作经验,在恒瑞的支持下,王敏拉起了一支具有葛兰素史克、默沙东、武田等国际药企工作经验的团队,迅速瞄准了自身免疫的前沿靶点JAK,并引进了恒瑞的一款在研JAK1抑制剂SHR0302。
瑞石生物所专注的JAK1是细胞质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由JAK1在内的JAK家族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炎症等过程有关,且多种血液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均与其息息相关。
目前,JAK1是一个热门靶点,2019年全球JAK1抑制剂市场规模约为55亿美元,预计2024年和2030年将快速增长至192亿美元和305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及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4%和8.0%。
中国JAK1抑制剂自2017年首个产品获批以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约为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和2030年将快速增长至100亿元人民币和481亿元人民币,2019年至2024年及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2.2%和30.0%。
在明确的目标指引和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带领之下,瑞石生物快速推进管线,目前已经建立有4种在研药物均为国家I类新药,并有多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其中4项已经入三期临床阶段。
这样一家拥有核心研发能力且临床成功指日可待的公司,如今收获更多融资,也能够理解。
实际上,将这家辛苦孵化的子公司“解放”出来获取融资,正是恒瑞医药在困局之下进行的众多尝试之一。
恒瑞医药:困局、坚持与求变
恒瑞正处于多事之秋。
2020年1月,恒瑞医药宣布人事调整,孙飘扬宣布卸任公司董事长一职,接棒的是在总经理职务上履职17年的周云曙。但是才过去不到两年,2021年7月,孙飘扬再度回到董事长位置。
频繁换帅只是恒瑞医药高管变动不断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该公司财务总监周宋、副总经理张月红辞职,再到最近副总经理兼首席医学官邹建军离开恒瑞前往君实生物,高管力量的相继出走,为恒瑞的发展埋下阴影。
而比起高管层的动荡不断,给恒瑞带来更直接影响的,是国家集采的失标。
在2021年6月开始的第五轮国采中,恒瑞医药遭遇滑铁卢——恒瑞医药碘克沙醇注射液意外失标。作为恒瑞医药“三驾马车”之一的造影剂,2020年销售额近36.3亿元,占比13.09%,贡献了高达10.78%的利润比例。显然,这次失标对恒瑞医药造成的业绩冲击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核心产品——卡瑞利珠单抗也是屡遭挫折。先是因医保降价85%、进院难等因素导致销售额下滑,后来又在2021最新医保谈判中新适应症未进医保,对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压力。
在大量负面消息的影响下,恒瑞医药饱受投资者质疑,就连“时间的朋友”高瓴,也在今年3月公布的十大股东名单中悄然消失。
但是如此困局之下,恒瑞医药却始终没有降低对创新研发的投入。
2021年,该公司研发投入达6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占比已经与部分跨国医药企业不相上下。
其还在年报中一口气公布了188个在研项目。这些管线除了肺癌、肝癌等肿瘤,还囊括了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病等众多领域时下炙手可热的赛道,如激酶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DNA 修复及表观遗传、支持治疗等都有涉及。
而瑞石生物作为恒瑞医药手中一柄隐藏的“利刃”,其创新力量同样不可小觑。在其进行的临床实验成功、产品上市之后,或许能帮助母公司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而按照孙飘扬在交易相关稿件中的发言,本次瑞石生物对外融资,也是“恒瑞在模式创新方面的有益探索”。
除此之外,恒瑞医药还在进行更多尝试。无论是战略投资万春布林、天广实,还是与璎黎药业、基石药业签署引入协议,都是其拓宽研发方式的新思路。
实际上,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中国医药创新力量,正面临着更大的变局。
中国医药:冰中火焰
从2020到2022,中国医药产业坐了一趟“过山车”。
在2020年,医药政策持续发力,港股18A、科创板的红利接连爆发,优质医药项目成为炙手可热的目标,投资机构蜂拥而至。然而到了2021年,随着大量生物医药企业进入二级市场并相继破发,投资者们出手逐渐变得犹豫,赛道顿时转凉。
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医药产业与时间为伴的独特魅力,以及这个大赛道的不确定性,都完全展示到了人们的面前。
而在这一领域拼搏的一众大小公司,也到了重新审视自身的时候。
拥有深厚基础的大型老牌公司如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等,虽然实力雄厚,但与真正的跨国药企相比仍有差距;市场上一众中小创新企业,在经历了热潮、估值被推高后,也不得不面对领域内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的局面,并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
但是在相对冷却的市场中,却有着更隐秘的机会。
一方面,如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这样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全能公司,在自主研发之外,大可在市场上寻找天广实、万春布林这样的优质标的,或者直接自行孵化培养瑞石生物这样的新兴企业,作为该公司“双手的延伸”。
而另一方面,国内的医药投资机构也可以更多地探索并购方案,帮手中的优质标的找到好下家,从而丰富退出的可能性。例如近期被传探索出售的天境生物,可能便是寻找这一出路的尝试者。
不过目前,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对医药创新企业的出手次数仍有限,且部分国内生物医药创企始终以成为BioPharma为目标,将整体出售视为一种创业失败的选择。相关观念的改变仍需要时间,相应并购市场的完善有待逐步建立。但随着尝试的增多,未来或许能出现更多有益的变化,中国医药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网址:恒瑞医药子公司获一亿美元融资,又一创新药利刃出鞘? https://mxgxt.com/news/view/573691
相关内容
头顶千亿港元市值 翰森制药能否“撇清”恒瑞医药?“医药神仙眷侣”孙飘扬夫妇又双叒要敲钟了! 恒瑞医药 PK港股“医药一哥”,背后都是一家人。作者
恒瑞医药董秘回复:公司尚未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中国生物制药领投,生物制药公司礼新医药完成3亿元C1轮融资
医药界首富恒瑞制药孙飘扬家族的超强“她力量”
首富光环下,孙飘扬能否顶得住恒瑞医药的3700亿市值?
恒瑞三阶段 但还没靠创新药养活自己
恒瑞医药“换帅” 孙飘扬卸任董事长
揭秘医药界最牛夫妻档:丈夫公司为医药“一哥” 妻子公司拟赴港上市
恒瑞医药频助力豪森医药 夫妻店遭利益输送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