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三阶段 但还没靠创新药养活自己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温淑萍 截至7月20日开盘前,恒瑞医药的市值达到2696亿元。恒瑞医药的高管层,如今已不再谦虚地推脱中国医药界“一哥”位置之称。
在恒瑞医药总经理周云曙看来,18年前的创新决定简直太对了。一路走来,从追赶国际创新到并肩创新,恒瑞也把自己做成了中国制药领域的龙头企业。
回顾恒瑞医药的发展长河,周云曙认为应该分三个阶段来看,从半死不活到重点发展仿制药,用一年的收入接手一个肿瘤药到上市,再到决定转型做创新药。孙飘扬乃至恒瑞医药,总想着变革自己。
截至今年6月底,恒瑞医药37个化合物进入到临床阶段,130个临床试验在中国进行。
而 7月15日,恒瑞研发的首个有效化疗新药“艾多”在北京宣布上市。这几乎是恒瑞医药转型创新的一个标志性药物。
关于恒瑞医药未来,创新和国际化仍是主基调。但机会也与风险并存。孙飘扬早已警觉的二三期临床高风险将如何回避,或许不仅是恒瑞医药的问题,也是全行业的问题。
恒瑞三阶段
周云曙,1995年大学毕业就进入恒瑞,做了十几年研发后,转做运营。
事实上多年来,在医药圈内,恒瑞医药的高管团队以“稳定”著称。对此周云曙认为,主要和董事长孙飘扬有极大关系。在周云曙眼里,孙飘扬是专心主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药品。
孙飘扬带领的高管层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医药发展中有所作为。
多年前,孙飘扬也在多个场合下畅谈恒瑞的发展,将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几乎是孙飘扬乃至恒瑞的一个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实现,恒瑞已有3个创新药在中国上市。
应该说恒瑞医药一路走来,到如今站上中国医药一哥的巅峰,也历经艰辛。
用周云曙的概括理解,恒瑞医药至今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0年-1990年,属于普药生产阶段。
1970年,恒瑞医药的前身连云港制药厂建厂,1982年于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毕业后,进入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担任技术员。
在周云曙看来,70年到90年这一阶段中,连云港制药厂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事实上,这一阶段中的大多国有企业同处于维持生存的现状,谈不到发展。
连云港制药厂发展到1990年,因技术和产品落后等原因,当时仅有加工原料药的能力,药厂经营也陷入困境。彼时,1958年出生于江苏、时年32岁的孙飘扬,从副厂长被提升为厂长。
孙飘扬的晋升,被赋予了拯救连云港制药厂的希望。
对恒瑞医药来说,一个关键性的变化是,1992年中国医科院药物所转让给连云港制药厂第一个肿瘤药异环磷酰胺。一个产品从拿来到上市还要做研究、注册,孙飘扬带领当时的连云港制药厂员工,从这一产品的技术转让开始,搭建自己的研究所。而这个转让的产品让孙飘扬花了连云港制药厂一年的收入,达120万元。
事实上,这一时期,国内很多医院没有肿瘤专科,相对冷门。大制药公司能做但不太愿意做,因为市场比较小,原料药的吨位比较少;小公司想做却有技术门槛。孙飘扬瞄准机会选中肿瘤药作为开端。今天回过头来看,他的选择依然正确。
1995年异环磷酰胺获批上市,同年通过美国FDA认证。新药上市后,立即成为中国市场的明星产品,连云港制药厂也借此成为抗癌药物领域的龙头药企。1996年,药厂营收破亿元。
1997年,孙飘扬将连云港制药厂改制,更名为恒瑞制药公司,孙飘扬任董事长。
恒瑞医药的高管们将这一阶段总结为,进入肿瘤、麻醉药领域是奠定恒瑞医药如今发展基础的阶段。
2000年,恒瑞医药登陆上交所,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确定了恒瑞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时,制药界很多同行不理解,质疑其为何建立如此庞大且如此高标准的创新企业中心。周云曙透露,当时国内很多设计院甚至不知如道如何设计一个国际标准的企业研发中心。
孙飘扬就把设计人员送到美国,到合作的企业参考研发中心设计情况,当时全套的空调系统和员工咖啡区都被搬了回来。事实上,孙飘扬彼时的国际化布局,意见意在筑巢引凤,他觉得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从仿制走到创新一哥位置,恒瑞医药用时18年,期间不断补充完善加大投入,并逐步搭建起研发体系。周云曙认为现在企业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
创新风险
如果说恒瑞的第一个梦想是实现创新药在国内上市,那么已经实现了。恒瑞的第二个梦想是把中国的仿制药出口到欧美,在此之前中国只有原料药,恒瑞第一个通过制剂药,在美国形成了规模化销售。
第三个梦想也是企业最终的理想,希望恒瑞的创新药能够真正走向国际。
周云曙称,创新产品在国内被认可“再横也是窝里横”。真正的创新如果被国际公认,那就能够去美国上市,所以恒瑞现在很多产品在美国进行临床实验。
自2000年开始,恒瑞医药着手创新药的立项工作,2003年开始第一个创新药艾瑞昔布临床申请。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2017年,恒瑞医药累计申报26个创新药的临床,其中艾瑞昔布与阿帕替尼分别于2011年、2014年获批上市。“艾多”是恒瑞医药推出的第三个创新药。
据了解,艾多主要治疗肿瘤化疗后非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这也是国内首个具有优效结果的长效G-CSF制剂,能显著缩短3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1天),同时使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相对降低35% ,从而减少肿瘤患者感染和死亡风险,进一步帮助提升肿瘤患者总生存率,提高癌症治疗的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最主要不良事件之一,临床症状伴有发热,常导致化疗药物剂量的降低或延迟治疗,严重影响着肿瘤化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这一长效药物的市场,已处于充分竞争的势态。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和齐鲁制药生产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获批上市。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显示,目前在短效制剂方面齐鲁制药的产品所占份额最大,达到39.4%。
周云曙透露,这一药物创新阶段,也是中国创新环境的初创时期,当时无论是配套还是机构、医药环境都不适应,很多基础内容需要公司自己去做,而不像如今这么好的创新环境,企业间的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确。
事实上,当年的“艾多”不断适应国家政策的调整,走到国家政策越来越确定的时期,直至今日上市。
周云曙用“从追着跑变成现在的并肩跑”总结中国药企的创新阶段。以恒瑞医药为例,从原来别人已经上市产品的再创新,到如今美国仅处于一期临床甚至还没有开始一期临床的产品,恒瑞医药就开始同步创新,不断通过创新缩小和国外的差距。
关于未来的创新方向,周云曙透露将在多发疾病、特有疾病方面布局,具体如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这些是中国人特有的高发癌种,恒瑞将在这些疾病领域的重点进行药物创新。
目前,恒瑞医药有37个化合物进入到临床阶段,130个临床试验在中国进行。去年,3个创新产品提交上市申请,分别是吡咯替尼、PD-1以及艾多。目前艾多已经上市,不久的将来另外两个新药也将上市。
新药物布局中,如何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是恒瑞医药在研发布局方面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邹建军认为,中国有接近1400万癌症患者,新发人数占世界新发癌症病例的1/4,高发病种依然是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等。
2024年免疫治疗市场可能达到340亿美元,而在中国,前一段时间仅有BMS获批治疗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产品,这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免疫治疗产品。恒瑞医药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更多的免疫制剂能在中国获批。比较五年的肿瘤生存率可以看到,美国平均五年的生存率已超60%,而中国的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
如何把更多治疗手段带给患者,恒瑞医药通过创新,给出了解决途径。
现在,整个恒瑞医药大概有25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在美国、上海、成都、连云港、南京都设有研发中心。研究阶段更侧重靶标的设定、设计化合物、评价筛选以及临床前的工作,这些属于发现阶段。一旦进入开发阶段,连云港后期研究所就会接受进行开发。此外,恒瑞医药还有一个接近700人的医学部,专门负责从前期的靶标的建立到最终的临床研究。
恒瑞,作为中国医药企业中长期大力投入研发、开展创新药研究的企业,2017年度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12.7%,净投入是17.6亿,且2017年的研发费用相比2016年增长近50%。尽管研发费用高昂,但周云曙透露,到目前为止,恒瑞还没有靠自己的创新药养活自己。中国创新的道路还很漫长。
数据显示,恒瑞上市18年来,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4.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38.36亿元,净利润则从6527万元增至32.17亿元。
虽然,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中国制药企业们,正如火如荼进行创新,风险却是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方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吕明方透露,如今中国医药市场上的很多投资人包括一些制药企业人士都误认为,研发新药中的临床一期顺利,后面从一期到二期,二期到三期就会更顺利。
但事实并非如此。
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曾经和吕明方聊天称,原来在恒瑞医药的成长过程中,也以为二期以后的风险相对较低。直至他亲自去美国考察以及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发现二期到三期的失败率远远高于二期以前。
这一后续风险已被欧美市场部分验证。那么,恒瑞医药在创新方面的挑战,将更多来自于如何降低二期临床以后的风险。
网址:恒瑞三阶段 但还没靠创新药养活自己 https://mxgxt.com/news/view/573686
相关内容
恒瑞医药“换帅” 孙飘扬卸任董事长首富光环下,孙飘扬能否顶得住恒瑞医药的3700亿市值?
恒瑞医药频助力豪森医药 夫妻店遭利益输送质疑
盘点恒瑞高管变动,他们在恒瑞经历了些什么?
迷局?孙飘扬是如何布局恒瑞医药股权的
医药界首富恒瑞制药孙飘扬家族的超强“她力量”
医药界首富恒瑞孙飘扬家族的超强“她力量”
恒瑞和豪森,两家牛逼药企的老板分别是孙飘扬和钟慧娟,夫妻关系。十年前就担心上市的恒瑞往豪森利益输送,看下来还好吧。//@...
“医药神仙眷侣”孙飘扬夫妇又双叒要敲钟了! 恒瑞医药 PK港股“医药一哥”,背后都是一家人。作者
2024年中国创新药十大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