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挖掘机”汇添富李彪的FOF投研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28 21:48

FOF(Fund of Funds)在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公募FOF更是在2017年首次获批,在这两年才开始进入快车道。

这个领域虽新,但对保险资金来说却是看家本领,汇添富FOF基金经理李彪 ,就是出身险资的一位年轻老干部,有着近15年从业经验,11年FOF投资经验。

从2008年入行以来,李彪历经券商、保险资管、公募基金三大平台,逐阶而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FOF投资框架和“选人体系”。

1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彪发掘了多位现在市场上的明星基金经理。

最近,由李彪管理的汇添富优质精选一年持有混合FOF(A类013643,C类013644)正在发行。

该基金将以积极的投资风格进行长期资产配置,通过精选不同资产类别中的优质基金,构建与收益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投资组合,在控制投资风险并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星探”李彪

李彪说,自己至少有60%的时间花在了对基金经理的调研和访谈上。

勤奋从不会骗人。

不少如今业内炙手可热的基金经理,在他们早年,名声不显、规模还小时,李彪就像一名星探一样,把他们调研挖掘出来,推荐给团队。

他现在的持仓,同样并不从众。

他的组合中,几乎很难看到规模巨大、市场热捧的“顶流”基金经理。

相反,他选择的基金经理很多并非广为人知,且不乏新人,但却各有亮点,业绩亦可圈可点。

李彪所管理汇添富养老2040、2050各季度末前十大重仓基金一览:

数据来源:汇添富养老2040、汇添富养老2050各季度报告

“守正出奇”是框架

那么,李彪具体又是怎么做FOF管理和选人的?

李彪用“守正出奇”四个字概括自己的投资框架。

任何一项投资,首先要明确投资目标,FOF也是如此。

根据预期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首先明确战略资产配置,确定组合的长期中枢。

根据不同基金经理的风格特征,按照价值、GARP、成长,或者大盘、小盘等诸多维度,选出各个类型优秀的基金经理,放入重点池,不断跟进更新。

在战略资产配置的基础上,从重点池中选出风险偏好中低、综合能力强、组合分散的基金经理,作为均衡配置的底仓,是为“守正”。

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市场、行业的判断,调整价值型与成长型基金的配置,或是将行业和主题基金作为进攻性标的,出奇制胜。

从这两年的市场实践来看,李彪的持仓变化就“知行合一”地解释了何谓“守正出奇”。

2021年仍是新能源高光之际,但到了下半年,李彪认为,今年很难再延续前几年的上涨,低估值、价值型选手可能会更为适配这样的市场环境。

于是在保持底仓的基础上,李彪一方面压减了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基金占比;

另一方面,增加了金融地产等价值型基金的投资比重。

这一调仓在今年显现了效果,相较于回撤超30%的诸多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在今年确实更抗跌,有的还能实现正收益。

但李彪仍在反思自己的操作,虽然这一调仓成功了,但配置的权重还不足,使得整体组合仍然经历了一定的回撤。

在2个多小时的深访中,李彪通过一个个案例,向我们逐渐勾勒清晰了,一名FOF基金经理在控制波动,选择子基金上的成体系应用,以及他对于今年的市场分析和基金布局。

先来看投资报提炼的访谈要点和精华内容:

1、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FOF应不应该有风格?

每个成熟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那么FOF,应不应该有偏价值型的FOF、偏成长型的FOF?

我自己的理解是,FOF不应该有一个特定的风格。

FOF的风格天然就应该是一个均衡的、动态的、对市场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风格。

2、我们的A股市场,它天然就已经波动够高了,如果再采取了一个高波动的做法,那就很容易引起共振。

比如说,今年别人跌20%,你可能跌40%甚至50%,20%和40%跌幅的杀伤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基金要取得长期比较高的复合回报,那么控制组合的波动和回撤,是非常有必要的。

少犯错,不但在市场上能活得久,长期还能赚到钱。

3、A股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地方——你承担了高的风险,但并不一定能获得高的回报。

4、一个FOF组合要控制住波动和回撤,第一点,还是要回归到投资的本源,就是你要选择好的基金。

所谓的好的基金,不是短期弹性很大的,风格很单一的。

我的底仓,就是我长期看好的那些人,是比较稳定的。

我长期看好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风险偏好偏中低,综合能力比较强,组合比较分散。

如果组合大部分或者说一半以上都是这种人,已经打好了基础,那这就是守正。

5、我们选人肯定是看中了基金经理中长期持续的收益能力。

如果能提供这个收益,要具备哪些特质?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价值观;其次要有一个合适的风险偏好,不能风险偏好过高。

风险偏好和投资价值观,和性格都有关系,这里面也要涉及到对他性格的一个了解。

然后是投资方法论。投资方法论就是怎么做选股,怎么构建组合,怎么做交易。这个方法论是不是稳定,是不是清晰。

能力就是选股的能力,组合管理的能力,交易的能力。

6、大部分时候,我是倾向于买主动选股的行业和主题基金。

因为我认为,它除了beta以外,还能带来一定的alpha。

但是,还有一些行业指数型的基金,也有值得配置的阶段;

比如说,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一个主题初期上涨的时候,有可能主动选股的基金跑不赢指数。

因为指数基金仓位更高一点,它的beta更加纯粹。

在上涨的初期,市场有可能是不分好股票坏股票的,差的股票有可能涨得更好。

所以这个时候也有可能阶段性的会买一点指数,也买一点主动选股的基金。

7、我的交易型仓位占比非常低,这一部分仓位的存在是因为,A股市场确实有的时候不够成熟,有一些交易性机会是比较明显地可以把握到的。

但这种确实操作上它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你要领先于市场的预判。

第二个你还要有很强的交易能力,因为这是个交易性机会。

所以,这个也不是我投资的重点,我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压降这一部分仓位。

经历券商、保险资管、公募三大平台

专注于基金研究与FOF投资

六里:先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过往的从业经历?

李彪:我从2008年开始做基金的研究和投资。

2008年到2012年,我在某家券商工作,刚入行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团队的大部分人是偏股票研究和投资背景,基金研究和投资主要是我来做。

那个时候,我做了很多量化的分析,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定性的访谈也做了一些,但是不如后来成体系。

2012年到2017年,我在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基金部,那个时期公募基金公司还没有FOF这块业务,当时市场上真正做FOF业务主要是保险。

在FOF领域,几个大的保险资管被称为黄埔军校。因为他们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完整,资金量也很大。

我在2012年加入的时候,这家险资的权益基金的投资就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说我的基金研究,FOF的研究和投资,是上升了一个层次。

选人的体系更加的完善,资产配置的体系也有思考。

和基金经理的互动很多,选人体系更加精细化。

并且,在保险资管的时候,我开始管一些比较大的账户。

2017年,我加入汇添富基金。

正好这三个平台,一个是券商,一个是保险,一个是基金,我觉得是各有特色。

但不管是在券商做FOF,还是在保险做FOF, 我们都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评判基金经理,去构建FOF组合,相对在基金公司做FOF,还是会有些“距离”。

而在汇添富基金,我们的FOF投资团队,叫资产配置中心,它其实就是汇添富大的投资团队里面的一个小团队,和股票部、固收部都是平行的。

在合规风控前提下,股票部所有的研究报告对我们都是放开的,权益、债券基金经理和我们也经常一起开会。

相当于公司所有的研究员都是为我们服务的。他们的信息,他们调研的结论,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这就直接提高了我做资产配置的准确率。

数据来源:基金2022年一季报及各年年报,截至2022/3/31。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不仅知道基金经理的业绩,

还能了解中间决策的过程

做FOF有三个层次,资产配置,策略配置,管理人精选。

之前我们在管理人精选上修炼很多,到了基金公司以后,对市场的理解、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则有了更高的提升。

还有一点是,离基金经理更近了之后,不但能知道基金经理业绩是怎么来的,还能知道这个中间过程他是怎么决策的。

比如说,大家都会听一些研究员推荐个股,那不同的基金经理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有的买三个点,有的买五个点,有的一个点都不买,大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离基金经理更近,对基金经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另外一点,我们的资产配置中心2016年底刚组建,2017年我加入,它是从零起步的,那么在路演营销、业务开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方法体系说得非常清楚。

比如怎么做资产配置,什么叫资产配置?什么叫策略配置?怎么选人?这会使我有一个更加深入思考、提炼的过程。

所以总结来说,在不同的三个平台做FOF,券商资管是一个起步、入门;

保险资管在选人上打下了基础;

到基金公司,在选人和资产配置上,都更加地成熟和完善。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投资目标

根据大的目标制定长期战略资产配置

六里:刚才提到FOF的几个步骤,从资产配置到策略配置再到管理人精选,能不能详细拆解,具体地介绍一下?

李彪:我们可以把FOF投资类比成股票投资。

假设我管一个股票组合,第一步肯定得从投资目标出发。

不同的账户有不同的要求,预期收益要求不一样,风险承受也不一样,甚至对最大回撤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像是现在大量从银行出来的资金, 就是要求低风险、低回撤的情况下力争实现绝对收益。

拿到这样的产品,你心里得想,通过什么样的资产配置,它大概是合理的,它能作为长期的一个战略资产配置。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首先会应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成熟的资产配置模型(比如风险平价模型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统计方法。

我们会用过去很长期的数据来验证一下。

比如说固收+,权益资产配置不超过20个点,那么为什么是20个点,不是15个点,也不是25个点呢?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拿资产配置模型去验证过。

我们做事还是比较踏实的,我们会老老实实地拿过去10年、15年的数据去算一下,

到底它的长期中枢应该是多少?合理的投资范围是多少?

资产配置其实它还有一些含义。

打个比方,你做出来的三五年的中枢是这样,那短期基于未来一两年对市场的预判,你要不要做微调?加一点还是减一点?

比如说我今年先定一个基调,是要进攻、防守还是中性?

这就是对长期战略配置的一个动态微调,也可以叫做战术的调整。

策略配置:坚持策略分散,风格均衡

那么往下走,比如说,FOF组合决定要买80%的权益基金。

首先基金它是分不同的风格的,有价值型的,有GARP型的,有成长型的;

还有其他风格,比如说大盘、小盘,这些都是风格的维度。

如果要配基金,是80%放在价值里面,还是成长里面?

在不同风格、区域市场,甚至不同的行业和主题怎么配置?

有一些基金它是偏大消费的,有些是偏高端制造的,有些偏周期的,你怎么配置?

本质上,这就到了第二个层次,策略配置。

策略配置,首先你得把不同的基金、定义成不同的细分策略。

比如说,风格是一个维度,大小盘是一个维度,高盈利低盈利是一个维度。

区域市场比如港股、全球投资基金,不同行业主题比如大消费、医药、“新半军”、周期等等,我们都把它定义成不同的细分策略。

细分策略本质上我认为它就是一个smart beta,它其实就是特定风险上的暴露。每一个细分策略我们建立起一个重点池。

策略之间怎么配置?我们总结了几个经验性的原则。

第一个我们要坚持策略分散,

第二个要坚持风格均衡。

进一步说,比如说我价值、GARP、成长到底应该配多少?

我们尝试着用一些资产配置模型去做过计算,但是这个计算的结果不是那么的有效,因为数据的输入会影响结果,权重变化比较大,不稳定。

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坚持这两个原则,策略分散,风格相对均衡。

其他的动态调整作为战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除了在仓位上做一些适时调整,还有在风格上动态的、适度的调整。

整体均衡是调整的基础,比如说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价值、GARP、成长型的基金,我都会有;

但我会动态调整他们的权重,因为市场风格在变化,我们也要顺应市场风格的变化,在行业、主题的配置上进行一些动态的调整。

这是第二个层次,策略配置。

积累策略重点池,

精选不同市场各风格下优秀的基金经理

平时的研究积累,我们就会去更新充实这个重点池。

这个重点池就是基于策略细分的。

比如说价值型选股,全市场我能不能找到10到15个优秀的价值型风格的选股能力很强的基金经理。

每一个细分策略,我们都会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积累出重点池名单,并持续动态更新。

到了第三步就是具体选人了。

因为这个名单已经积累出来了,假设价值型我最终要配20个点,我就到这个名单里面看一下,哪三五个人可能是我最想要配的。

结合他的能力圈,再结合他的更精细化的风格,就把他买进来。

基本上就这三个步骤。

资产配置决定中长期的中枢、范围;策略配置,决定细分策略之间的权重;选人,决定具体选哪个基金,买哪个基金经理。

2021年下半年就开始调仓,

增配价值型基金,压缩新能源基金

六里:看了你过往季报的调仓情况,2021年三季报的时候调进去了一些价值型的基金,结合刚才讲的三个步骤,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去进行这个方向上的调整?

李彪: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我希望整个组合的风格要进一步均衡。

我们看过去几年市场的一个脉络,2017年、2019年、2020年主要讲的是核心资产,就是长期的优质资产,高ROE的资产。

2021年表现得主要是高景气的资产,主要是“新半军”,以及少量的部分的周期。

当时,我的组合经过过去几年的表现,2020年表现很好,2021年也是正收益。

到2021年下半年,我觉得整个组合还是比较偏长期优质资产以及高端制造的高景气的资产,它在这种价值类资产上,有是有,但是权重不够。

另外,经过几年的上涨,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很难找到太便宜的资产,这意味着投资的难度是在上升的。

所以,我希望组合更均衡、更防守一点,这个是主要的出发点。

具体到选产品和基金经理层面,

比如某只当时调进去的金融地产基金,是一只行业和主题基金;

它的契约就规定他只能投这些领域,基金经理长期也比较优秀,从长期历史业绩看,它稳稳地跑赢沪深300。

当然,它的超额收益可能没有那么高,因为它只能在这几个板块里面选。

但是它的胜率比较高,可靠性比较强,风格不漂移。

目前来看,今年以来有收益的资产主要是稳经济相关的,

但稳经济的很多资产,不管是地产还是银行,建筑建材还是煤炭,它和低估值的基金的持仓有很大部分的重合。

所以价值型基金今年以来表现是很好的。

FOF应不应该有一个风格?

FOF天然就应该是一个均衡的风格

六里:换仓调整的时间点、节奏有什么讲究吗?

李彪:时间上,我们会时时刻刻看我们的组合,看它到底是不是适合现在这个市场的风格。

有没有哪些风险,要不要做一些防范,每天、每周、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做检视。

但是什么时候调整,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研究,除了研究人也在研究市场。

幅度上, 我们的组合调整也不会去大开大合地变化,因为大幅切换一旦做错,它很影响你做投资的状态。

我们调仓更多是通过小幅的调整。

季报会一次性体现出来,但平时我们在一点一点地调。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FOF应不应该有风格。

每个成熟的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那么FOF,应不应该有偏价值型的FOF、偏成长型的FOF?

我自己的理解是,FOF不应该有一个特定的风格。

因为如果我长期就是一个价值性的FOF,我长期就是一个成长的FOF,那别人为什么还要买FOF呢?

他直接去买价值型的和成长型的基金就行了,FOF还要多收一道钱。

所以我认为长期来看,FOF的风格天然就应该是一个均衡的风格。

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始终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根据宏观政策、流动性、风险偏好等去做一定的动态调整。

长期来看,FOF就应该是一个均衡的、动态的、对市场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风格。

想要高长期复合回报,就要少犯错

必须要控制住波动和回撤

六里:在控制组合波动层面上,均衡配置各个行业是一个方法,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方式?

另外,控制波动的另一面可能也意味着损失一定收益,有些基金经理可能觉得公募基金不太讲波动,主要追求收益,有些则认为要给大家一个比较好的持有体验,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李彪:首先,波动和收益的关系,你问很多人说,这个组合波动这么大,你怎么不去控制?他会回答你盈亏同源。

如果波动不是这么大,那涨的时候就涨不了这么快。

在成熟市场可能的确如此,因为市场更有效;但回到A股,在波动本身比成熟市场更高的基础上,如果再采取一个高波动的做法,那就很容易引起共振。

比如说,今年别人跌20%,你可能跌40%甚至50%,20%和40%的跌幅的杀伤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去年1块钱的基金一下子就跌到6毛钱,想要再回到1块钱,那和8毛钱回到1块钱的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认为,一个基金要取得长期比较高的复合回报,就必须要控制住波动和回撤。

如果能做到中等偏低的波动和回撤,那长期可能是占便宜,不吃亏的。

管理FOF组合要守正出奇

守正更重要,选好长期能赚钱的人

在我自己管理FOF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我的风险偏好还是有点高,未来我还会采取各种措施把它进一步降低。

一个FOF组合要怎么控制住组合的波动和回撤?

第一点,还是要回归到投资的本源,就是你要选择好的基金。

所谓好的基金,不是短期弹性很大的。

我的底仓,就是我长期看好的那些人,它是比较稳定的。我长期看好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风险偏好偏中低,综合能力比较强,组合比较分散。

这一类人大部分是偏均衡性的,就是他的风格是偏GARP型的。

这一部分人,我很多时候会将其作为我的底仓,轻易是不会动的,除非我认为他状态不行或者有其他问题,我才会换掉。

如果这些基金经理拉长到三五年来看,确实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复合年化回报,那整个组合就没有理由做不好。

如果组合大部分或者说一半以上都是这种人,已经打好了这个基础,那这就是守正。

“正”守到了,不管是基于风格策略的调整,行业主题的调整,还是个别换一些人,都是一些出奇的方面。

守正出奇两部分,守正更重要。

第二点,确实要借助于策略分散、风格均衡。

因为A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风格的轮动性很快,而且很难预测。

2017年、2019年、2020年基本上是一个风格,就是涨核心资产。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一开始涨半导体、涨5G,后来主要涨“新半军”。今年又涨低估值。

所以,如果你要试图去把握这个市场的风格轮动,100%的去做轮动,其实效果也不好,因为它很难。

做风格轮动和做择时其实没有太大区别,难度是一样的。

所以,我就建了一个策略和风格相对分散的基础组合,来应对市场快速的风格轮动,我认为它是有效的。

第三,更优秀的组合就是要求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再做一个适时的动态调整。

这个动态调整是考验FOF基金经理能力的地方。

比如,底层的基金经理,你要持续跟踪优化。

有些基金经理掉队了,就要剔除,再换一些新人进来。

整个组合,老中青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要不断地发现一些新人。

又比如,碰到市场调整,能否尽早预判,并通过仓位和组合的调整有效应对。

要做多大幅度的调整,什么样的频率,怎么预判市场风格的变化,怎么预判行业主题性价比的变化,这是比较难的。

全市场基金占比60-80%,

GARP会占比更多一点

六里:你的这部分底仓,占比会占多少?

李彪:整个组合是两大部分,一块是全市场基金,一块是行业和主题基金。

全市场基金,我希望,它能够占到比一个比较高的权重,比如60%到80%之间。

历史上,我管的2050这只基金有时候波动有点偏大,就是因为全市场基金偏少,行业和主题基金买多了。

行业和主题基金,波动和弹性偏大,未来我还是会把它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比例。

全市场基金里面,基本上是价值、GARP、成长三种风格都有,

但是GARP会占比更多一点,具体的比例,很多时候取决于过往经验和对市场的判断。

大概上来说,这三类基金是相对均衡的。

长期行业配置以主动选股型基金为主

行业ETF主要是短期交易性机会

六里:这类行业主题基金,比如说新能源也好,国防军工也好,是把它作为行业beta的一个放大作用吗?

李彪:这个问题很好。

大部分时候,它是一个单一行业或者单一主题,我买它肯定是想抓它的beta,因为它肯定首先是一个细分beta的暴露。

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买光伏指数?为什么不买新能源汽车指数?

如果把这一类基金和指数型的行业主题基金放在一起看待,大部分时候,我是倾向于买主动选股的行业和主题基金。

因为我认为,它除了beta以外,还能带来一定的alpha。

但是,还有一些行业指数型的基金,也有值得配置的阶段;

比如说,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一个主题初期上涨的时候,有可能主动选股的基金跑不赢指数。

因为指数基金仓位更高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它的beta更加纯粹。

所以在上涨的初期,也有可能阶段性的会买一点指数,也买一点主动选股的基金。

但从长期来看,我肯定是以主动选股型的行业和主题基金更多。

六里:以前你也配过煤炭ETF,还有券商的LOF,这一类是不是在行业上升初期去抓这个机会?

李彪:我凡是买指数和ETF,它基本上都是基于一个短期交易的机会。

短期交易的机会,我并不看长期,一般就是看1到3个月,希望通过短期的交易,能去增厚一些收益。

但坦率地说,因为历史上也做过一些,但发现成功率其实也不是那么高。

所以即便参与这种交易性的机会,我也会严格控制它整体的占比。

因为这种确实操作上它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你要领先于市场的预判。

第二个你还要有很强的交易能力。

所以,这个肯定不是我投资的重点,我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压降这一部分仓位。

如何选人,

看投资价值观、风险偏好、性格等方面

六里:回到刚才讲的第三个步骤,管理人精选,你在研究调研这些基金经理的时候会最关注他哪几个指标?

李彪:中长期持续的收益能力是核心,我们总结下来需要具备一些特质:

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价值观。

有一个合适的风险偏好,不能风险偏好过高。

这个风险偏好其实和投资价值观,和性格都有关系,这里面也要涉及到对他性格的一个了解。

然后是投资方法论。

投资方法论就是怎么做选股,怎么构建组合,怎么做交易。

这个方法论是不是稳定,是不是清晰。

能力就是选股的能力,组合管理的能力,然后交易的能力。能力在过去的历史上有没有得到验证。

比如选股,在组合里面前十大,我们可以首先从量化的方式去分析。

比如,过去五年出现在前十大里面的股票,如果在你持有期间稳定地跑赢了行业指数,或者跑赢行业指数加多少个百分点,那我们认为你选股是成功的。

成功的概率有多高,你的胜率有多高?

包括你长期喜欢超低配某些行业,那这些行业在你超低配的这一段期间,有没有跑赢全市场呢?

这些都是量化可以算出来的。

这几个方面就是价值观、性格、风险偏好,投资方法论,投资能力,

还有两点就是你的学习和进化能力。

还有职业态度,是不是足够勤奋,足够严谨,这些方面就是我们了解的核心。

但是怎么样去了解到这些信息就比较复杂一点,可能有定性和定量。

发掘新基金经理,

数据分析、同业评价、深入调研

六里:你历史上调研挖掘过不少新人基金经理,对于这些新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筛选出来?

李彪:有各种渠道,

数据肯定是一个渠道,比如不断地扫描他近期的表现,有一些露出苗头的就能观察到。

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同业的推荐,

因为内部人认识还是比较透彻的,只是他愿不愿意如实跟你说。

还有同行的一些评价,因为基金经理之前一般是研究员,做研究员的时候覆盖某些行业。

同行其实也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他的研究能力怎么样,选股能力到底行不行。这些都是给我们的一个提示。

FOF需要花时间,它对投资的要求难度很大,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比如你要有资产配置的能力,然后再有选人的能力。

选人这一块要花大量的时间,这其实是很考验功力的地方。

看的人足够多,花的时间足够多,足够勤奋,对每一家公司都弄得比较细,有能力的新人总是有可能被你发现的。

整个组合会否老化?

适当地寻找一些新锐

六里:你的组合里面十年管理经验以上的基金经理比较少,是觉得新锐基金经理可能更有冲劲儿,或者说他的基金更有弹性吗?

李彪:我们会考虑是不是整个组合会老化,

是不是全是老面孔,没有新人,这个我们要防止,我们会适当地寻找一些新人。

但是十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比较少,这里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就是全市场十年以上管理经验的人也不多。

去年底开始更注重防守

全年来看,组合要更加均衡

六里:回到市场本身,在基金的选择上,你觉得今年的市场应该怎样去构建这个组合?

李彪:今年我们其实看法没有太大的错误,但是做的其实可以更好。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过去几年的上涨行情推动资产普遍上涨,一个普遍的观点是越来越难找到特别便宜的优质资产,这使得今年延续大幅上行的空间较小,这是我们去年底的判断。

过去几年,你只要选择好的基金,又符合市场风格,其实就可以赚钱了。

但去年底我们判断牛市思维需要调整,所以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更注重防守端的策略。

今年整体比较谨慎,但现在跌了这么多,我觉得风险释放的差不多了,

整个下半年我们相对可能比较看好,全年来看组合首先要更加均衡。

当然短期能不能快速反弹,这个也挺难的,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控制高端制造的权重

稳经济、低估值相关的资产可能有机会

具体来看,风格上一些行业和主题基金,比如我们说的高端制造本身还是波动偏高的,

因为它是单一行业主题,而且过去估值又比较贵,今年以来杀的也比较厉害,所以它长期就是一类高波动资产,这一块的权重要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如果不想做过多的减仓,那价值型的基金以及均衡的基金要增加配置,行业基金可以适当的减一些比例。

价值型基金今年整体又比较受益于稳经济,稳经济这个预期我认为还没有走完。

因为现在经济运行的压力和疫情的冲击,倒推回去大概率会在稳经济上有更大的作为,不管是基建还是地产,放松的力度要更大。

所以,这些稳经济相关的,低估值相关的资产,可能还有机会,整体是这样一个判断。

像消费、医药这种长期的优质资产,医药因为跌幅已经足够大了,我认为,它已经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了。

消费还是要看疫情,如果疫情形势持续好转稳定,随着下半年经济的企稳,消费可能会开始表现。

自我评价:整体风格均衡偏成长

对新的产业趋势的接受度比较高

六里:刚才讲选经理的时候,有一条会看他的性格和投资方法是不是匹配,如果让你来谈自己的性格或者风格,你会用哪几个词来描述?

李彪:我的风格整体是均衡偏成长,

一方面我不是那么极致,但是,我肯定不是特别保守的一个人。

我对新的产业趋势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也还是比较敏感的。

我会努力把我的组合做得更均衡,但它还是会有均衡偏成长的风格。

我的从业时间比较长,在FOF领域也算资深,我觉得看问题,包括看基金经理,观察力还比较强。

从业这么多年,有幸能发现不少优秀的基金经理,也希望能和广大投资者一起,与优秀的人同行,分享他们在投资道路上的成长和收益。

网址:“牛人挖掘机”汇添富李彪的FOF投研体系 https://mxgxt.com/news/view/559657

相关内容

明星基金奖揭晓!汇添富基金荣获三年海外投资明星基金公司大奖
汇添富外延:2016年年度报告摘要
合富永道|汇添富明星基金经理杨瑨汇添富文体娱乐5年风格漂移严重,托管行工商银行躺枪
基于数据挖掘的社交网络分析与研究
数据挖掘方法与股价预测
哪个明星喜欢挖掘机
新媒体平台如何深度挖掘观众行为与喜好研究指南
网络社交媒体数据挖掘与情感分析
轮式挖掘机替身与明星的差别
〖治学探微〗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