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送礼变味:学生不送不懂事 老师收礼有压力

发布时间:2024-12-28 20:27

  博士生:过年“不表示”,就是不懂事

  大学老师:收的不是礼,收的是压力

  贵重土特产让师生关系“变味”?

  春节来临,随着大学生、研究生陆续离校返乡,一些大学老师开始遭遇“远方的压力”。

  “学生这两天回老家了,给我寄来一个海鲜大礼包,折算成现金恐怕有好几百块。退回去,让学生难堪;收下来吧,心里不踏实。”沪上一所高校,记者无意间听到一位年轻“海归”教员在诉苦。他向同行请教,该如何妥善处置来自研究生的“重礼”?

  在如今的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给导师送礼,越来越多,有些已经超出了“意思意思”的范围。学生春节给导师送上一份表示感谢的礼物,也是人之常情,但却使很多老师为难。有人提出,为了净化学术领域的师生关系,应效仿国外的一些做法,明文限制学生送礼、老师受礼的行为。

  研究生的年前顾虑

  过春节,应该怎么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感谢?比起中小学生,大学里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这个问题上更焦灼。

  今年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小李说得直接:“过年‘不表示’,就是自己不懂事”。在他看来,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和中小学里的师生关系截然不同。无论是平时在实验室做课题、指导学术论文,还是毕业前帮着推荐工作或推荐给海外名校,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是重要的领路人。但至于送什么作为答谢,李博士却犯难了。“我还没正式工作,送购物卡肯定不合适。据说有师兄曾送过,被当面退回了。”想来想去,“土特产”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礼品,毕竟,只是一点吃的东西。

  可在互联网上,因为收到学生礼品而“吐槽”的大学老师不少——无论是烟酒、海鲜礼包还是年货礼盒,一些所谓的“土特产”,其实市场价格不菲。

  对学生来说,“土特产”或许只是表达心意的方式,但很多大学老师,尤其是一些海归老师心里很清楚:如果换个地方,这可能是丢饭碗的事。

  香港“礼尚往来”启示

  “当年我去香港读博,导师就跟我们这些内地学生明确说过,送礼超过100港币,就是行贿受贿。”在国内一所大学任教的王善勇,最近在科学网上写了一篇博客,专门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香港一所大学读书时,有位内地的博士生感觉一门课程准备不充分,担心自己过不了,于是赶在考试前,往这门课的任教老师邮箱里放了一个信封。据说信封里装了1万元港币,而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希望老师给他透漏点考题,1万元港币作为回报。

  香港的这位教授收到信后很震惊,但处理也很果断。他立马报告系主任,系主任马上通知香港廉政公署。随后,教授给学生回了信,说没问题,可以约个时间谈谈。最终的结果是,这位学生当场落网,被判入狱半年。

  “在香港,学生确实很少会在过年前给老师送礼,香港没有这个氛围,学生也明白,不恰当的送礼会给老师带来麻烦。”香港中文大学的年轻教员李骏康告诉记者,哪怕师生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孝敬老师的礼品通常只是一盒巧克力或一盒糖果。

  今年过年,李骏康也打算去看望自己读博期间的导师。因为是登门造访,加上自己已在大学任教,不再是学生,所以他考虑买一瓶酒送给恩师。“基本上我导师收了我的酒,要给我红包了。”说到这里,李骏康不由笑了起来。其实,香港本地很讲究礼尚往来的传统:只要学生给老师送礼,那么当老师的就必须“还礼”,给学生一个和礼物差不多等价的红包。

  拿捏好情与法的平衡

  正在美国一所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的留学生陈先生,这两天也在准备给自己的导师“送礼”。由于导师是一位女士,他打算送上一条丝巾,在问候导师的时候介绍一番“中国年”的传统文化。

  “丝巾就是最普通的那种,如果太贵,导师不会收的。”这位留学生告诉记者,美国很多州的州法以及大学的员工手册上都有明确规定,严禁教师收受学生的贵重礼品。

  以密歇根大学为例,学校教务处就对大学管理层和大学教员、雇员的行为有一系列的明文规定。“大学是一个很大也很复杂的社区,所以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大学的教员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而和大学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因此,密歇根大学的员工守则上,写有针对“送礼”的专门规定:任何管理层、办公室人员以及教员或大学的其他雇员,都不得接收来自本校学生的价值贵重的礼品,这些人员也同样不得接收和学校有商务往来人士的珍贵礼品。

  “虽然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有些不一样,中国人一直有礼尚往来的传统,但老师接受学生的任何礼品,在情和法之间一定要拿捏好平衡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张轮认为,无论在哪类学校任教,老师都不得收受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现金或购物券,这是职业的底线;而针对硕士生或博士生送来的土特产等年货,一方面,老师不必过于“敏感”,认为学生送礼就一定有企图,误会本来很美好的师生情;另一方面,老师最好能采取一些办法给学生立下规矩。“如果我遇上这事情,可能会找个时间把实验室或同门的学生都找来,然后明确说,有同学给老师送来了食品或礼品,大家图个高兴一起吃。”张轮认为,透明处理,可能是教育学生又不驳学生面子的好方式。

  但无论如何,大学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师生间的礼品往来不管出于哪一种动机,都该遵循一个基本前提:不能让师生间纯净的关系变味,更不能让学术染上商业气和江湖气。(记者 樊丽萍)

网址:高校送礼变味:学生不送不懂事 老师收礼有压力 https://mxgxt.com/news/view/558635

相关内容

高校师生礼品往来变味:不送不懂事 收礼有压力
教师节送礼之累
刘力扬发新片收大礼 老板送吉他鼓励创作
送奢侈品送金条,粉丝圈的送礼文化让人震惊!
微博之夜送礼田曦薇上热搜:高收入人群送礼这么抠
曾经的学生变同事!校长深情“表白”全校老师
从何炅看明星收礼现象,收礼的不可怕,那些送礼的才可怕
如何给层次比我们高的人送礼?
星太奇:顾老师收到“特殊礼物”,和芬都的师生关系破裂了
常宝华给师父马三立送礼,马老让他以后别买东西,这茶叶我喝不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