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重大象”蜕变成“冰上飞象”,奥运冠军任子威的拼搏底色
“中国短道,是你永远可以相信的‘国之尖刀’。”
赛事结束,任子威2月17日凌晨在微博上发出一段感言。从7岁接触短道速滑到24岁成为奥运冠军,经过十几年的磨炼,那个怀揣金色梦想的少年不断成长,终成为一把锋利的不可阻挡的“国之尖刀”。
2月5日,任子威与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时隔2天,任子威再次带来惊喜。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任子威以1分26秒768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任子威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员,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冠军。
从平昌到北京,过去4年对任子威来说,是人生中最艰难的4年。在专访中他告诉南都记者,备战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不光是训练强度大造成的身体疲惫,再加上疫情的背景,一直处于封闭训练状态,自己的心理状态也会有所起伏。
虽然想过放弃,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为了国家,小苦难都是无关紧要的,我能活动一天,就为国家多付出一天”,任子威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赛后采访中也表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充满了希望,随时可以为国家付出一切。”就是这份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一步步走过低谷。
回忆起2018年初入选中国短道速滑队平昌冬奥会大名单时,任子威自述,“平昌冬奥会,是我的第一次冬奥会之旅。那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当看到国旗在奥运村升起的那一刻,我瞬间知道了为国而战的意义。兴奋、紧张、期待交织在一起。在平昌冬奥会,我为自己立下了接力摘金、个人项目拿牌的目标。”
但遗憾的是,在平昌冬奥会,这一目标没有得以实现。在1000米预赛中,任子威第二个冲过终点,但却遭到犯规判罚无缘下一轮比赛。之后男子短道速滑500米的1/4决赛中,任子威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晋级半决赛,但半决赛中,由于未能将领先优势保持到最后,最后无缘A组决赛。随后在男子5000米的接力项目中,任子威与队友武大靖等获得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
4年后的北京,任子威迎来家门口作战。他说,“家门口的这届冬奥会,相信对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希望能够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展现中国运动员的精气神。”在赛道上他一骑绝尘,将一枚接力金牌与一枚个人项目金牌收纳囊中,兑现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心愿。
当南都记者问到这次冬奥会感想时,任子威坦言,“真的非常开心和激动,埋头苦练了这么久,能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上夺冠,特别骄傲。虽然比赛过程中有遗憾,但这也是未来敦促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任子威在领奖台上。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无心插柳”:晚放学练滑冰,诞生奥运冠军
任子威最开始与短道速滑结缘,是妈妈的一次“无心插柳”。任子威刚上一年级时,母亲由于工作较忙而无法按时接他放学,让他学习短道速滑的初衷是“为了让他晚点放学”。
“老师,你有什么活动就让他参加,我就能晚接一会。”
而正巧任子威的小学是短道速滑培训基地,再加上任子威从小活泼好动,于是妈妈便把任子威送到冰上运动培养基地学习滑冰。
但不承想,就是这样一次“无心插柳”,竟让任子威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十几年,在汗水和拼搏中,终成长为一名奥运冠军。
在培养基地的训练中,任子威的伯乐王北铭教练发现了任子威的潜能,认定了这一颗“好苗子”,“他不仅能吃苦,意志品质顽强,而且他的潜能大。以前我带他比赛的时候,我一刺激他,他就能滑疯了。他天生适合做竞速类的运动员。”
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严格要求下,2007年1月,不到10岁的任子威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取得了前六的好成绩,也在短道速滑这一项目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在中学阶段,任子威考取了哈尔滨师大附中,这所学校在哈尔滨当地被誉为是“冰上世界冠军的摇篮”。在13岁时,任子威成为了哈尔滨体工队队员,走上了职业滑冰之路。
为了能兼顾学业和训练,任子威每天早五晚九,凌晨五点“披星”去上冰,放学后继续训练,直到晚上九点“戴月”而归。
回想起儿子当时辛苦的训练,任子威母亲说,“有一天训练结束回家,他跟我说,如果住在一楼该多好,高强度的训练让他回到家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
2014年10月,任子威进入了国家队,成为了国家队最小的运动员,开始了运动生涯中的辉煌征程。
如果说最开始的选择是“无心插柳”,那么之后的任子威之所以能够不断挑战自己、取得优异成绩,却是源于任子威的拼劲与坚持。
任子威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拼搏底色:“拼死也会咬一块肉下来”
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任子威提到,虽然在生活中比较佛系,但在比赛中就会比较拼。“在赛场上我是不会服任何人的,你要是咬到我,我拼死也会咬你一块肉下来。”
事实也证明,任子威的身上的确有着一股拼劲,这股拼劲在赛场上化为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在训练中也成为了他不断精进自己的动力。
据任子威启蒙教练王北铭回忆,任子威在刚开始接触短道速滑时,就表现出了肯吃苦、有拼劲的性格。当时有50多个孩子一起学习短道速滑,任子威在其中年龄偏小。不过虽然他年纪小,但他在训练时却不落人后。王北铭说,“这个孩子的滑法比较凶悍,有一股子勇猛的冲劲儿,用东北话说就是‘虎’。”
从小就有一股拼劲的任子威,在进入省队之后更是刻苦训练。虽然他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但他在队友和教练眼中却是最努力的。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任子威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即使饱受膝伤疼痛的折磨,他也依然坚持在训练场和赛场,从未缺席。
2014年,进入国家队的任子威更是将这股拼劲发挥到了极致,任子威说,“能在平昌冬奥会舞台上证明自己的实力,成为了我每天努力训练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因为这股拼劲,让初到国家队的任子威开始在短道速滑大赛中崭露头角。
2014年任子威首次出战世界大赛,就在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中获得了男子1500米季军和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2016年,在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超级1500米决赛中,任子威排在第一名,以90分的全能积分成为中国队第一位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全能冠军。
中国短道速滑队前主教练李琰这样评价任子威,“勇于挑战,也顶得住挑战,一旦冲起来会给人一种勇往直前、难以阻挡的感觉 。”
如果说,拼搏是任子威的“底色”,那么坚持就是任子威的“信条”。
任子威在十几岁时曾经历过两次骨折,一次是在2010年的黑龙江省锦标赛中,任子威意外受伤骨折,第二次则是在2011年省冰上训练基地比赛中再次受伤。
那时候任子威父母心疼孩子,甚至想过劝任子威放弃。任子威启蒙教练王北铭说:“任子威是个特别能吃苦的孩子,他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身上有种不服输的劲头。”经受着身体上的疼痛,任子威选择了坚持,并在教练的康复训练与帮助指导下克服了伤病,并转年在2012年黑龙江省锦标赛上获得了冠军。
伤痛没有击垮任子威,反而让他树立了更强大的自信心。
在回顾当年受伤的经历时,他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运动员而言,受伤是家常便饭,你要接受它。他说,“我不是选择继续坚持,而是必须坚持,我没有别的选择。喜欢一件事就是要坚持不懈做到极致。我那会十几岁,才刚刚开始,不可能因为碰到一些困难就放弃了。况且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本来也是常事。”
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的任子威身披国旗,在赛场上庆祝。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全能战士:“笨重大象”向“冰上飞象”的蜕变
最开始进入国家队时,由于滑行起来稍微有些笨重,任子威有着“大象”这一昵称。“原来李琰教练带我们的时候起的,因为初入国家队那时,我滑行起来稍微有些笨重,所以大家开玩笑就这么叫了。慢慢的,可能就变成了一个亲切的昵称吧,也都习惯了。”
但如今的“大象”早已不再笨重,任子威也蜕变成为了现如今的“冰上飞象”。“大象”成为了任子威代名词,任子威也赋予了“大象”新的含义——憨厚、敦实、稳重、势不可挡。
而在此次北京冬奥会上,任子威又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号“全能战士”。他参加了五个个人和团体项目,包括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500米和男子5000米接力,累计参与13场比赛,堪称“劳模”,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称他为“全能王”。
面对这个称呼,任子威向南都记者谦虚地表示,“全能可以算是我的技术特点吧,我在日常训练中也是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至于“王”我现在还不敢自居。大家这么叫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希望自己能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正是这种“全能”让任子威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战术选择与配合。2020年短道速滑世界杯德国站男子1500米决赛中,任子威和队友安凯配合,以罕见的“兔子战术”一战成名。在比赛中,任子威扮演兔子的角色,起跑后全力加速和对手们拉开差距,队友安凯则全力压制第二梯队速度。
凭借个人出色的技术发挥,任子威遥遥领先,甚至几乎在比赛中完成“套圈”。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战术”,正是因为任子威全能的特点、出色的技术以及与队友打出的绝佳的配合,最终在短道速滑世界杯中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
在本次冬奥会中,任子威也是与队员的绝佳配合取得了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冠军。任子威回忆,混接决赛那场是他感觉最好的一场,倒不是因为自己发挥的多好,而是那种能和队友一路携手拼搏、最后获得金牌并肩作战的经历,特别难忘感动。
“全能战士”的背后不仅有个人的努力,还有团队的守护,而团队的守护正是他能安心成为一名“全能战士”的底气。
在平昌冬奥会时,任子威曾对武大靖说:“只要我们两个分在一组,哥,我全力帮你。”当年的任子威作为守护者,出色地完成了战术配合。
而四年轮回,历史重演,互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守护。
在北京冬奥会上,武大靖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帮任子威卡住位置,并推了任子威一把,将他往前送。在采访中,武大靖提到,“我必须得保护任子威,那个时候他体力比较好,我就在想,怎么去跟他换命,怎么能把身体的能量发挥出来,能够让他再轻松、再稳一些”。
而这正是体现了中国短道速滑队员之间守护精神的代代传承。正如王濛在解说时呐喊道,“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
同时,教练组和国家队备战保障团队的支持,也是让任子威坚持下来,并不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任子威说,“整个教练组和国家队的备战保障团队,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还是很感谢大家,感谢身边每一个人的付出。”
对于近期安排,任子威告诉南都记者,接下来可能会稍微休整一段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在不训练的时候,他也会看看小说,听听音乐,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尽量地放空大脑,也是给自己积攒新能量的过程。”
在训练之外,任子威也自诩是队内“开心果”,带领着队内欢乐的节奏。在采访与直播中,也无时无刻地流露着自己“耿直Boy”的气息。由于“子威”的谐音与“紫微”相似,因此也有不少粉丝称他为“紫微”,面对这一“爱称”,任子威在直播中表示,“我以为我是尔康呢,万万没想到是紫微”,并提及“我04年的,永远18岁”,他时不时地妙语连珠、幽默回应也引得直播间笑语一片。
面对未来,任子威在采访中也向南都记者表达了他的憧憬,“未来会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好好训练,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减少伤病,4年后继续征战米兰。”
如今任子威已经从最开始进入国家队,因为过年想家而在马路上偷偷抹眼泪的最小队员,成长为了可以带领队员、安抚队员的大哥。
任子威透露,以后会带领年轻人,在经验和技术方面带领他们一起进步,带着短道速滑队重回巅峰。“国家需要我,接下来会陪着短道速滑队一起进步。”
纵使破开前路艰难,“大象”任子威仍继续在冰上飞驰,代表“中国尖刀”一往无前。在今后的短道速滑大赛中,他也将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潘珊菊 发自北京
网址:“笨重大象”蜕变成“冰上飞象”,奥运冠军任子威的拼搏底色 https://mxgxt.com/news/view/555424
相关内容
“冰上飞象”任子威崛起 中国队争金添底气新冬奥·星闪耀丨劳模任子威:努力的大象也能飞翔
冰上逐梦:从冰场新星到冬奥冠军的蜕变之路——曲春雨
冬奥冠军是这样炼成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任子威成长故事
任子威:北京冬奥会上的“短道王” 独揽两金
奥运冠军王柳懿、王芊懿担任深圳无偿献血形象大使
第二金!被移出群聊的任子威:勇往直前的大象,金句频出的梗王
今日人物|东北耿直大男孩任子威:靠兔子战术一战成名的“大象”
“奥运冠军肖像代言:品牌与荣誉的结合”
冬奥头条丨任子威今夜冲击第三金,中国女冰遗憾无缘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