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欧美的Glambot,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发布时间:2024-12-28 10:24


文|王若晔

2022-2023年度电影频道M榜盛典在4月13日落下帷幕,与此同时,一组电影频道为群星拍摄的IVC短片(Instant Video Content=即时视频营销内容),却让网友纷纷拿起手机表示“报警了”。

“报警”理由分别是:“把胡玫导演拍成了微商讲师”、“郑恺被拍得像是酒店大堂经理”、“王宝强和陈永胜像极了房产中介销冠”、“不知道的还以为刘晓庆在盛典现场求雨”、“怎么把邓超的内裤痕都拍出来了”、“周冬雨驯服野生四肢珍贵录像带”……

向来以胆大闻名的“抖人”将明星们的慢镜头动作一一拆解并加以点评,相关抖音评论区充斥着以“损”为中心思想展开的幽默调侃,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脱口秀表演。

而这已经不是国内IVC短片第一次遭到吐槽,2019年时尚COSMO盛典、2022年GQ年度人物盛典等活动,都曾借用IVC短片概念为出席的明星打造独家影像物料,但网友看完给出的反馈意见都是“不如不拍”。

这次电影频道M榜盛典的IVC短片,还特意借鉴了时下欧美各盛典中最受欢迎的高速慢镜头拍摄模式——Glambot,依旧弄巧成拙成了网友眼中的“脱口秀素材”。强营销属性的Glambot短片来到中国后水土不服,究竟是在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谁来拍?

2020年第62届格莱美的颁奖典礼红毯上,国外采用高速慢镜头的拍摄方式,为几乎每一位到场的明星制作了一段短则3秒、长则也不超过11秒的IVC短片。

晃动裙摆、挥舞双臂、抛出飞吻、跳跃转圈、食指和中指并拢从额角划向天空,诸如此类的经典pose在高速慢镜头的处理下重新焕发生机。短片中,明星们动作弧度被瞬时拉长,细微的面部表情也能被捕捉得一清二楚,动作、眼神、礼服搭配上适合的BGM,巨星风范十足。


Billie Eilish、Taylor Swift、Ariana Grande等明星的成片和拍摄花絮被搬运至国内视频网站后,播放量迅速达到百万,引发近千条讨论。可以说,除获奖名单外,格莱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速慢镜头贡献的这些精彩纷呈的IVC短片。

格莱美利用高速慢镜头来打造IVC短片的创意,最早由加拿大导演Cole Walliser提出。2016年他首次尝试在格莱美颁奖典礼红毯实践这一创意,后被广泛运用在奥斯卡、艾美奖、金球奖等其他国外知名颁奖典礼上,并大获成功。这些由Cole Walliser拍摄的IVC短片被业界统称为“Glambot”。

目前为止,国外盛典上的每一次Glambot短片拍摄,Cole Walliser都会亲临现场,调试机器、与明星沟通机位和镜头、手把手教明星摆动作和做表情。Cole Walliser既是Glambot的导演,也是摄像师,更是短片负责人。

虽然根据电影频道陆续发布的视频内容推测,这次的M榜盛典就是为每一位到场嘉宾拍摄了一组Glambot短片。但也可以在花絮视频中看到,现场掌镜的并非Cole Walliser,而是另一位盛典工作人员。失去了Cole Walliser的Glambot还能称之为Glambot吗?


曾为大型展会活动服务过的摄影师程尚告诉骨朵,“Glambot实际是指一架拍摄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搭载了一部Phantom 4K Flex高速摄影机和一只徕卡Summilux镜头,可以拍摄出1000fps的高速连拍画面。”M榜盛典是否沿用的这个设备暂时未被透露,但这一技术并不难实现。

只是与此同时,Glambot还要依据拍摄对象的位置、着装和动作的不同,通过横推、左摆、右摆等12种预编程拍摄模式,来适应不同的拍摄对象。相较于一般的定格拍摄,Glambot进一步实现了人机交互,十分强调摄影师对现场的把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Cole Walliser在每一次Glambot拍摄时都要来到现场,站在Glambot旁参与指挥。

M榜盛典的Glambot短片未能由Cole Walliser亲自操刀,或许正是国内外短片风格迥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作为Glambot的“生父”,Cole Walliser更知道Glambot要怎么操作才能拍出完美的短片。

怎么拍?

但如果说没有Cole Walliser就拍不了好看的Glambot短片,也有些言过其实。电影频道官方抖音账号发布的多条Glambot短片中,不乏有惊艳镜头的出现,得到了网友的认可和好评。


比如张婧仪、刘些宁、陈瑶和王佳怡等女明星,都选择了甩裙尾的动作,裙尾落下的那一刻看向镜头,大裙摆和冷艳的眼神相互配合,充满美感。男明星中则是刘之冰最为出彩,一套武打动作行云流水,高速摄像机清楚地记录下了脸部肌肉随着肢体动作起伏抖动的状态。

反观被网友诟病的几则Glambot短片,仰头挥手的刘晓庆、抱胸站立的梁汉文、“扇了镜头一巴掌”的谢子然都是优雅不足、搞笑有余。

更为开放的国外盛典中,Glambot短片也时常定格明星们“奇形怪状”的动作,却鲜少出错。一方面,国外明星在摆出夸张动作时,往往会搭配更为夸张的造型来辅助动作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现场导演需要提前沟通、协调明星的动作和运镜安排。


《瞬息全宇宙》男主演关继威在红毯上就以大跳的动作入镜Glambot,《寄生虫》剧组在面对Glambot镜头时同样选择了集体跳跃的动作,这两则短片的成片效果都非常好。运镜拉远景、镜头不动而让明星去动,保证了画面的协调。

对比同样是跳起来的邓超,在跳起后,镜头不仅上下晃动而且拉了一个近景,邓超的耍宝成果因糟糕的运镜大打折扣。Cole Walliser就曾表示,有时候红毯环境嘈杂,以致于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向明星解释信息。拍摄Glambot短片时的绝大多数压力都来自于沟通动作细节,因为现场只有一次拍摄机会,动作和运镜一旦没能完美搭配,拍出来的就是废片。

从Cole Walliser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拍摄花絮中看得出来,也有许多国外明星第一次接触Glambot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动作。Cole Walliser就会根据明星当天的服装造型、人设关系、性格特点与明星一遍又一遍商讨动作细节,力求做到明星和镜头的双向奔赴。


以及,在动作不出错的前提下,拍摄环境同样重要。国外的盛典现场,工作人员统一以深色西装入镜,即使是充当背景板也十分注意自己的仪态。而M榜盛典拍摄的Glambot短片中,明星在红毯前美美亮相,背景是穿着各种颜色常服、举着手机“追星”的普通市民,高级感荡然无存。

总而言之,想要拍摄出一组质量尚佳的Glambot短片并非易事,除了服装、造型等客观表现力,与摄影师沟通动作细节、在现场协调拍摄环境也尤为重要。目前看来,M榜盛典缺少的不只是一位能帮明星答疑解惑的专业Glambot导演,也缺少一群能当好背景板的群演。

拍什么?

随着广告和营销行业的内卷,IVC概念应运而生,指依托于大型品牌事件营销需求具备TVC品质制作的强时效性影像物料。Glambot短片就归属在IVC短片这一类别之下,能在60秒内完成视频的拍摄和导出,为盛典、红毯、庆典等活动加强社交传播力度。

除了2023年的M榜盛典引进了Glambot,国内的IVC短片拍摄花样一直都在推陈出新。2019年时尚COSMO盛典就已在红毯入口处设置了一台先前从未在盛典中被使用的360度环境星空摄影机器。


只是,由于机器摇臂悬挂位置超过了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身高,俯拍之下明星们一个个都成了霍比特人。走上红毯的明星们,又或许是因为事先都未接触过360度环境星空摄影,所以站在定点迷茫不知所措,多位久经沙场的明星在面对镜头时浮现出躲闪的眼神。

镜头在360度全景围绕时,也并未与明星有所互动,刻板地绕完一圈就等于完成了任务,以至于最后成片效果完全没能达到预期。360度环境星空摄影在创新和技术层面都不输Glambot,不同的是Glambot强调明星与镜头之间的互动,这恰恰是360度环境星空摄影所严重缺失的部分。

程尚说,“Glambot把明星与镜头的互动放慢,通过快摄慢放的技术把看视频的人拉进红毯,拉近明星身边。”明星望向镜头的同时视频速度放慢,那一刻你会有一种在屏幕前与明星对视的错觉。360度环境星空摄影尽管有慢速、有回放但却鲜少有对视,有互动。新鲜感、高级感、互动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都是Glambot长久风靡欧美各大盛典的原因。

2022年GQ盛典的内场红毯也参考Glambot,设立了一个高速慢镜头。但镜头位置过高、运镜晕人、明星不知道怎么做动作等问题同样再次显现。


可见,流行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对自己来说最好的。就如,2022年GQ盛典的高速慢镜头惨遭滑铁卢,2019年GQ十周年盛典拍摄的“名利场晚宴”的系列IVC短片却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实现了大众的传播刷屏,引发了一场社交平台的营销地震。

无论是M榜盛典、时尚COSMO盛典还是GQ盛典,如今国内盛典都在前赴后继的吸纳Glambot的成功模式,试图打造出国内首屈一指的IVC短片。

其目的当然不是供网友一笑,而是为了打破盛典在传统意义上的距离感。利用明星星光、极强时效性的物料、饱满有趣的创意以及大众参与感,拉起盛典的宣传节奏。尽管,这次M榜盛典的Glambot短片褒贬不一,但因此发酵的数十条抖音热点、微博热搜,都在为盛典热度添砖加瓦。

回顾国内盛典的传播内容,IVC短片仍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假使此时谁能“痛定思痛”创新出适合中国盛典模式的“Glambot”,那么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给盛典带来热度的同时,为盛典赚回良好口碑。

网址:风靡欧美的Glambot,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https://mxgxt.com/news/view/549993

相关内容

BTS男团让欧美音乐圈刮起韩风,但为什么中国风在欧美不流行?
曹德旺“出走”之后:遇美国工会水土不服
台湾的中生代艺人为何在很长时期内在大陆发展得顺风顺水?
中国欧美韩国饭圈文化在应援区别
戳爷为什么叫小土豆、小马丁、小t、大鹅?他在欧美圈的地位如何
欧美明星的中文外号怎么来的?中国粉丝的脑洞
欧美明星音乐人为什么纷纷加速在中国搞“副业”?
震惊!《魔法坏女巫》北美票房破纪录,中国却“水土不服”?
亚洲“自由”第一国:当地盛产水果和美女,色情行业是合法的!
俄美中欧在中亚:政策比较与相互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