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

发布时间:2024-10-18 13:54

引言:

说起唐宋诗词,人们会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辛弃疾。而说起唐宋散文,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

那么这里说到的“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曾巩。

“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最早出自哪里?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正是从他的这本书开始,“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开始出现。茅坤编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找几个学习、模仿的榜样,从唐宋写散文的人里挑出了他觉得最好的八位,组成了“唐宋八大家”。

下面我将分八篇文章,分别介绍这八位文化巨人,第一篇,就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说起吧!

童年经历

韩愈,字退之,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三岁时父母双亡,跟随哥哥生活,12岁时哥哥英年早逝,靠嫂子抚养长大。从小生活艰苦的韩愈发奋读书,立志以后要考取功名。

求官之路

1.19岁到长安,认识司马王马燧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18岁的韩愈来到京城长安,此时的他父母双亡,哥哥也在几年前过世,一个人来到京城无依无靠。不过他的哥哥在生前曾经和北平王马燧共事过,有一天韩愈看见北平王乘坐马车出行,他壮起胆子,上前拦住马车,告诉了北平王自己是他以前同事的家属。北平王也是好心,让韩愈去自己府上做客,并且帮助韩愈在京城安顿了下来。

2.四次参加科举考试

安顿下来的韩愈,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想要考中进士。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很难的,拿宋朝的科举考试与它作对比,宋朝历经300多年,科举考试产生了4万多名进士,而唐朝历经290多年,一共产生了4千多名进士,两个朝代历经的年头差不多,但是宋朝选出的进士人数是唐朝的十倍,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真的很难,每年选出的进士多则三四十人,少则十几个人。所以有一句话叫“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能考中进士,那都算年轻的。

韩愈的科考之路,就非常地艰难,他在五年间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前三次都没有考中,等到第四次参加考试的时候才考中进士。

这次能考中,还要多提一下当时的两位监考老师。主考官叫陆贽,是一位放在整个唐代都很优秀的大政治家,他选拔人才,很看重文章是否有真是的内容,韩愈的文章符合这样的要求。其中一个副考官叫粱肃,他曾经是韩愈哥哥韩会的好友,也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的文章风格跟粱肃是一致的。

既然两位考官喜欢的文章的风格,正是韩愈所擅长的,在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第四次考试的时候,韩愈顺利地进士及第。考了这么多次,不能说韩愈没有才华,只能说韩愈不适合科举考试的内容,当时的考试内容主要考察韵文写作,对仗工整,辞藻优美华丽,韩愈不擅长写这个。韩愈喜欢写言之有物,有思想内涵,表达个人见解的文章。这次很幸运,遇到了两位赏识他的伯乐。

3.三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

不管怎么说,韩愈总算是考中了进士。可是按照当时唐朝的规定,进士及第,只不过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马上让你当官。还得再通过吏部举办的考试,才能有官可做。于是韩愈又参加了吏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结果呢,又连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上。

4.三次给宰相写信

韩愈心想不考了,干脆另辟蹊径,韩愈直接给宰相写信。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正月二十七日开始,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三次给宰相写信。当时朝廷内有贾耽、卢迈和赵憬三位宰相,不知道韩愈这三封信是全都寄给一个人,还是分别寄给三位宰相。

韩愈写的信内容大致是说自己很有才华,但是不能为官,想要得到一个赏识。结果这三封信寄出去以后,仿佛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反正没有一个宰相回复他。

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朝廷选拔人才做官,有一套自己的程序和规矩,不能轻易打破这个规矩。

5.转投幕府

不过当时唐朝还有一个规定,对于那些考中进士,但没有通过吏部考试的人才,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到地方方镇的节度使做幕僚。

在唐代由中央向地方派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就是地方大员,统管地方的军政要务。

韩愈先后在汴州(今河南开封)节度使董晋、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身边做幕僚,主要职责是协助节度使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

韩愈对这个工作很不满意。因为韩愈刚来上任,就发给他一张作息时间表,每天要按照这个时间表上班,可能韩愈感觉自己像个“工具人”一样,没有自己的业余生活时间,多次反映增加休息时间,结果也没有得到批准,韩愈因此很苦恼。再有一个原因是汴州和徐州经常发生兵乱,韩愈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所以韩愈不想再干了,经过多方请求,韩愈上调回京,担任了四门学博士。

6.回到京城,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

在唐朝,中央的学校叫国子监,在国子监里分好几种等级。第一等的是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还有一个叫太学博士,招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再就是四门学博士,招收五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还负责招收一部分平民老百姓的子弟。

34岁的韩愈,终于回到了京城,成为了一名“京官”,四门学博士是他在中央机构任职的开端。

得到官职以后,韩愈表现得兢兢业业。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争臣论》)

韩愈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在担任四门学博士期间,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师说》。就是那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7.写推荐信,改任监察御史

可是四门学博士这个官职,工资低。而韩愈家人口多,老婆、孩子、侄子一家等等在内,在长安一共有三十多口人,都要指着韩愈来养。长安物价有那么贵。所以养不饱这么多人,于是韩愈又起了“跳槽”的打算。

他给当时担任工部尚书兼京兆尹的李实写了一封推荐信,为自己谋一个理想点的官职。李实这个人名声很不好,韩愈为了求官,口是心非的在信里夸了他一大通。

果然谁都抵抗不住被“拍马屁”,这招果然奏效了,在求李实不久,韩愈被推荐为国家的监察御史,专门监察百官。这个职位,挣得工资要多了一些。而且虽然官不大,权却不小。

为官之路:两次同样的轨迹

都说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韩愈的为官经历让我们看到,他分明是在重复着同样一条轨迹:

给朝廷上疏,被贬到地方→新皇帝继位,重新调回京城→上前线,建立功勋

就是上面的这三步顺序,韩愈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将这“三步走”重复了两轮。

第一轮:

1.韩愈上疏《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被贬到阳山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韩愈刚刚担任监察御史不久,正逢京畿地区大旱。

李实,就是韩愈为了求官派他马屁的那个人,他隐瞒实情,向唐德宗说:“今年虽有旱灾,可是庄稼长得又肥又大。”

所以,虽然是遇到灾荒,农民却无法减租减税。老百姓甚至要拆毁自己的房屋,贩卖砖瓦木材以及抵押刚长出的麦苗,缴给政府。

身为监察御史韩愈,不顾及李实的面子,给皇帝写了一篇《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向皇帝说明了现在干旱严重,农民收成不好的实情,并且建议说:“京畿地区的农民穷困悲苦,今年应缴捐税及草料粮食而无力缴纳的,请准予延长到明年蚕事完毕后或小麦收割时补缴。”

不料韩愈上疏以后,反遭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唐德宗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

虽然被贬到了地方,但是韩愈心情尚可,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精神,在阳山县做了很多实事。

为了对韩愈表达感谢,阳山老百姓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韩”,比如姓张的话就叫张韩,姓李的话就叫李韩。

当地有座山,一直没有名字,老百姓就给它起名贤令山。意为有贤德的县令,还是夸韩愈。

在阳山期间,韩愈有时间反省自己的过往,写了《五箴》。

韩愈在阳山,在文学创作上也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倡导孔孟之道,写作古文,创作诗歌。在古文领域,和柳宗元并称“韩柳”,在诗歌领域,跟孟郊合称“韩孟诗派”。此时韩愈在社会上有了巨大影响力。

2.唐宪宗继位,韩愈被调回京城

元和元年(公元805年),唐宪宗继位,唐宪宗是唐玄宗之后,唐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十五年,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元和中兴”。

唐宪宗先后任命李绛、崔群、裴度和武元衡为宰相。

李绛、崔群和韩愈是同一年考中进士。裴度跟韩愈一起参加过博学鸿词科考试。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春,韩愈获赦免,于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

回到朝廷,先后担任国子博士、都官员外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比部郎中、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官职。在此期间还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3.一介文官上前线,讨伐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宣布自己为新一任节度使。按照朝廷规定,节度使应当由朝廷指派,吴元济的行为,是公开向朝廷叫板。

唐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然而战争进行的不顺利,朝廷内部有人说接着打,有人说求和。

此时韩愈写了一篇《论淮西事宜状》。提出继续打,并且提出自己的作战主张。比如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战线不要拉的太长。还要动员当地的老百姓打仗,他们对地形、对手比较了解。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朝廷任命当时的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相当于最高统帅部的统帅,负责处置讨伐淮西的叛军。任命韩愈为行军司马,相当于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

韩愈作为行军司马参战。主要负责协助处理人事关系,献计献策。

在那次大军出发的时候,韩愈先行出发,他去了汴州,要去说服一位汴州的节度使韩弘,他拥兵自立,一直不是很尊重朝廷。韩愈跟他谈谈,韩弘接受了韩愈的想法。服从裴度调遣,配合出兵攻打吴元济。

在平淮西的战争中,韩愈审时度势,提出一个奇袭计划,自己愿意率领1000人,奇袭蔡州,但是裴度没有同意。

另外一位大将李愬(sù),也提出了同样的奇袭计划,裴度同意了。李愬果然就成功了,活捉吴元济。这说明虽然不是韩愈率军出击的,但是他的计策至少是可行的。

吴元济被捉住以后,韩愈又代宰相裴度写了一封劝降书,劝降另外一位反叛的藩镇将领王承宗。

结果王承宗向朝廷献出部分地盘以表示谢罪。

1000多年前,这枚存放在法门寺的佛指骨,让韩愈愤而上疏。

这时有人建议,给这些前去平叛的将士们,建个“英雄纪念碑”,也就是“平淮西碑”,表彰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建碑就需要有碑文,由谁写呢,当然非韩愈莫属了,他既文笔好,又参加了平叛。

接到这个任务后,韩愈既兴奋又紧张,花了足足70多天的功夫写成碑文。得到唐宪宗的称赞。

可是后来有一个人不满意碑文上的内容,甚至想要推倒这块碑,他就是李愬的手下石孝忠。石孝忠认为李愬在平叛过程中功劳很大,他奇袭吴元济的大本营,对捉住吴元济立有大功,可是碑文中却没有如实反映,很不满,一怒之下,就把石碑推倒了。

石孝忠被抓了起来,关进大牢,等候审理。可是石孝忠还不消停,他在狱中居然杀死了一名狱卒,惹得唐宪宗大怒,把石孝忠招来当面询问。

石孝忠向皇帝说了自己的上级李愬,在追杀吴元济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石碑中却却都没有反映出来。

唐宪宗也是一个很通达的皇帝,确认情况属实后,下令磨平了原石碑,然后派一个叫段文昌的文人重新写了一篇碑文,增加了很多将士们在平叛过程中英勇作战的细节。

第二轮:

1.韩愈上疏《谏迎佛骨表》,被贬潮州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导致了韩愈被贬到地方。唐宪宗信仰佛教,他想把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奉迎到皇宫膜拜。

什么叫“佛指舍利”?“舍利”从梵语翻译过来,意思是释迦摩尼的遗骨。据说释迦摩尼圆寂之后,留下了八万四千颗舍利,古印度的时候阿育王为了宣扬佛法,就把这八万四千颗舍利,分送到全世界各地去供养。法门寺就是其中一个供养场所。

1000多年前,这枚存放在法门寺的佛指骨,让韩愈愤而上疏。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宪宗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要把存放和供奉在法门寺的这枚佛指骨,奉迎到皇宫里,要供奉它,要顶礼膜拜。

他派宦官把佛指骨奉迎到皇宫,供养三天,然后再送到长安当时的各大寺院里供奉。

宦官迎接佛骨回长安,留在皇宫里三天,然后依照顺序,送到各寺轮流供奉。亲王公爵,大官小民,瞻仰膜拜,顶礼布施,争先恐后,唯恐来不及,甚至有人倾家荡产捐赠,也有人在臂上头上点燃香火,灼伤自己,作为奉献。

刑部侍郎韩愈上疏《谏迎佛骨表》恳切劝阻。

在《谏迎佛骨表》一文中,韩愈在陈述历代皇帝信奉佛教,无益于自身和国家之后,“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并言“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绝不怨悔。”

唐宪宗李纯看到奏章,大为震怒,交给宰相们传看,准备把韩愈斩首。裴度、崔群纷纷给韩愈求情。

正月十四日,唐宪宗把韩愈贬至潮州(广东省潮州市)

离开长安前,韩愈写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52岁的韩愈,从长安去潮州,此时有一个儿子四个闺女,一起迁出长安。

在路上走了100多天,终于到了潮州。

当时的岭南节度使孔戣,非常同情韩愈,担心韩愈每月的钱不够,想从自己每月的工资里拨出一部分钱,给韩愈补贴。韩愈不要这笔钱,甚至还把自己在潮州的俸禄捐了出去,用来给当地孩子请老师,办学校。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韩愈《与孟尚书书》)

潮州人为感念韩愈,将这里的笔架山改称韩山,将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2.唐穆宗继位,韩愈被调回京城

唐穆宗做太子的时候,韩愈做过太子下属,唐穆宗对韩愈很欣赏。所以刚一继位,就把韩愈调回京城长安。

返回长安以后,从元和十五年到长庆四年,韩愈先后担任了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

3.镇州王廷凑叛乱,朝廷派韩愈前去第一线宣抚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韩愈担任兵部侍郎。韩愈担任兵部侍郎不久,镇州发生叛乱。镇州的都知兵马使王廷凑,为了成为地方节度使,短时间内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杀死了镇州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自立为代理节度使;第二件是杀死了冀州刺史,占领了冀州;第三件是将新任的成德军节度使牛元翼围困在深州。

然后王廷凑向朝廷索要正式的节度使称号。

唐穆宗勃然大怒,派兵讨伐王廷凑。尴尬的是,15万政府军没能打赢王廷凑的1万叛军。无奈之下,唐穆宗只能任命王廷凑为正式的节度使。

这个任命,由韩愈前去王廷凑军中宣抚。所谓的“宣抚”,指的是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

王廷凑为人凶残,很多人担心作为一介书生的韩愈,此行会遇到危险。当时的宰相元稹说了四个字:“韩愈可惜。”意思是很担心韩愈的安危。唐穆宗也派人追上韩愈,告诫他见机行事,以免危及性命。

韩愈淡然说道:“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命我止步,是君王的仁慈。我拼命一死,是臣属的大义。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二月,韩愈以朝廷宣慰使的身份到达镇州。

王廷凑的军队杀气逼人,个个刀出鞘、箭上弦。

王廷凑说:“这里所以乱成一团,都是他们这些人干出的事,不是我的本心。”

韩愈说:皇上因你有统帅的才干,所以才把成德托付给你,不知道你竟然不能叫他们这些人听话!

“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才,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新唐书·韩愈传》)

有士兵跟韩愈说:“我们也曾为国平乱,凭什么说我们是贼?”

韩愈说:“历代的节度使凡是叛乱的,他们的子孙还有做官的吗?那些忠心耿耿的,他们的子孙都有官职。”

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新唐书·韩愈传》)

士兵说:“我们杀田弘正,不是为了反抗朝廷,只是看他这个人不顺眼。”

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新唐书·韩愈传》)

韩愈说:可是你们杀了田弘正,为什么又要残害他的家人?

“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新唐书·韩愈传》

王廷凑见势不妙,让士兵退下,问韩愈,您希望我做什么?

韩愈说,像牛元翼这样的人,在朝中多的是,并不是他人才难得,而是朝廷顾全大局,不能舍弃他

意思是朝廷不重视牛元翼,你围着深州以牛元翼做筹码,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王廷凑放牛元翼出城,设宴招待韩愈,送他返回。

不久,牛元翼率十余位骑兵突围而出,深州大将臧平等献出城池投降,王廷凑斥责他守城太久,斩臧平等文武官员一百八十余人。

韩愈二月份来到镇州,三月份牛元翼率领着十几个人突围出城了。王廷凑没有派人去追赶,算是实现了对韩愈的诺言。

后来朝廷派人来接牛元翼的家属,和田弘正的骸骨,王廷凑说,骸骨不知道在哪,牛元翼家属秋天再送他们走。

随着不久后牛元翼的去世,王廷凑下令把牛元翼的家属全都杀死了。

“凶毒好乱,无君不仁,未如廷凑之甚也。”(《旧唐书·列传》卷九十二)

论起凶狠残忍,喜欢作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没有人能超过王廷凑。

文学城就

1.文起八代之衰

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八个朝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八个朝代,整整六百年,是骈体文开始发展兴盛的一个时期。所谓的“骈”就是两匹马并排驾车。骈体文多用对偶句,而且喜欢修饰,多用华丽的辞藻。

从东汉开始应用的越来越多,人们私人交往写封信,公家发布诏书公文,全部用骈体文。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非常受限制,能表达的意义很少,缺乏骨力。称为“衰”。从东汉到唐朝,整整衰了八个朝代,总计六百年。

韩愈等人的“古文运动”

唐顺宗、唐宪宗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兴起。所谓古文,是效法古代经典以及秦汉时代文章的体制,也就是非骈偶的散文。他们的这种创作,为中国的文学开辟一个新园地。

此外他们还主张“文以载道”。

韩柳以外,如张籍、白居易以及韩愈的门人李翱、皇甫湜等,都写作古文,让古文写作成为风气。

2.文章

(1)论说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是韩愈著名的论说“师道”的文章。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篇文章是以马喻人,韩愈表达自己这匹“千里马”怀才不遇的愤慨,也是控诉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出真正人才。

(2)祭文

韩愈写的祭文也很有名,他的《祭郑夫人文》,是祭奠抚养自己长大的长嫂郑夫人。

再比如他的名篇《祭十二郎文》,是纪念同自己一起长大的侄子十二郎。

再比如他的《祭女挐(ná)女文》是纪念自己不幸死在旅途当中的小女儿挐子。

其中的《祭十二郎文》更是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韩愈的父母、兄长都早逝,韩家儿子辈只有韩愈一人,孙辈只有十二郎一人,两人从小相依为命,感情格外深厚。

在长安监察御史任上的韩愈突然得知十二郎病死异乡的噩耗时,如雷轰顶,竟茫然不知所措。直到七天之后,痛定思痛,才以这篇被后世誉为“千年绝调”的祭文倾吐了叔侄间患难与共、生离死别的无限悲伤之情。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上面是这篇文章最精彩的一段,仅有三十句,句尾依次连用了三个“耶”字、三个“乎”字、四个“也”字、七个“矣”字,每句话都用到语助词!而且反复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莫测。

古人写祭文常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祭十二郎文》却一破常规,而用自由活泼的散文体来抒写无尽的哀思。写得质朴自然,情深语切,感人至深。完全是发自肺腑的至性真情。而在语助词的运用上让文章显得复沓重叠,读起来有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3)墓志铭

在韩愈之前,墓志铭的写法,是非常僵化的骈体文,千篇一律,令人生厌。基本上都是先介绍一下墓主的生平,然后再说一下他有什么功绩,最后来几句押韵的铭文就完事了。

但在韩愈这里,就发生了变化,他用写传记的笔法,来写墓志铭,能够很好地抓住墓主人的生平特点,文字非常灵动,而且形式也是自由多变,甚至于有的墓志铭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

比如韩愈写给好友柳宗元的《柳子厚墓志铭》。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一般墓铭多以纪事为主,容易板滞,韩愈此篇却神采飞动,原因在抓住朋友之义为主线,结合文章成就,极写柳子厚的高风亮节,而又痛斥世俗酒肉之交,处处表现深厚的朋友之情。

3.诗歌

以文为诗: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擅于用写文章的方法写诗,使得诗歌的语言和音节,更加接近散文的特点。

韩愈的诗歌代表作有《山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责任编辑:

网址: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 https://mxgxt.com/news/view/54734

相关内容

韩愈感人至深的一首诗,为何“八仙”之一韩湘子为他送行?
“成语达人”韩愈
恭喜韩雪在韩雪模仿大赛中夺得冠军
当孔明凝视夜空,眼中泛起泪光呼喊“二将军、三将军”之时…
读《资治通鉴》“韩信破赵”:看韩信奇谋,3万兵力破20万大军
《八戒与蜘蛛精:情难解之缘》
三国演义:“魔王”董卓有勇有谋,却为何会在那个大时代早早落幕
胡军在《长空之王》中饰演的角色向试飞勇士黄炳新表达敬意…
看完《浴火之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三位主角各自背负着不同的悲痛与勇气…
邱庆之将军,这霸气与帅气,让我彻底着迷!怎么办才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