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张国伟:一场破开无聊生活的黑色幽默

发布时间:2024-12-27 19:32

图片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

如果没有张国伟,也许大多数人都很难将世界跳高冠军、科学发明爱好者、段子手三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对应在同一个人身上。

脑袋碎西瓜、龙吸水、骑着猪赛跑……张国伟近2400条抖音视频里,诸如此类的段子挑战随处可见,而他的训练视频却寥寥无几,观众们有时通过视频里的塑胶跑道才能想起,原来他还是个跳高运动员。尽管张国伟本人多次强调他对于跳高运动的热爱,但难以否认的是,他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已逐渐成为“喜剧之王”的代称。

图片

图片

张国伟抖音视频

“感觉怪怪的,我再看一遍。”

张国伟的视频中,充斥着一种奇诞的、割裂的喜剧氛围。这种割裂不仅来自于他自身专业运动员经历与搞笑视频风格的大相径庭,更来自于他在社会规范下的身份角色中不按规则的跳脱。自然,割裂感也带来了风评的两极化。喜爱者称其为枯燥生活的解压范本,质疑者厌弃其是哗众取宠的流量骗贼。只是挪开盖棺定论的放大镜,我们能否用更加平和的视角看待这一场看似无用的黑色幽默?

割裂的认知:

世界冠军可以做搞笑博主吗?

张国伟走红缘起,始于一条“龙吸水”视频。2019年,“龙吸水”视频走红网络,张国伟站在卫生间里,双手将1.5L的可乐瓶塞入口中,然后疯狂旋转,可想而知,可乐喷溅的到处都是。张国伟仍不死心,屡败屡战,却也屡战屡败。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却不知镜头里这个看似沙雕的男孩,其实是跳高世界冠军。

自2011年登上跳高赛场以来,张国伟一直不断斩获佳绩。初登赛场便是全国冠军,并屡屡打破全国纪录,2015年更是以2米38的成绩获得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跳高比赛亚军,随后的国际赛事中成绩依旧十分瞩目,被称作“中国跳高之光”,却在2020年遗憾宣布退役。

图片

获胜的张国伟

“对不起,我真的跳不动了。”张国伟发自肺腑的遗憾与不舍,并未得到太多的宽容与谅解。负面舆论一面倒地奔涌而来,称他是为了更好出席商业活动、接节目才放弃的跳高事业,贬斥其为跳高圈的跳梁小丑,并认为,对张国伟转型做搞笑博主的妥协,就是对流量的妥协。

自然,批评与不解并不全是空穴来风,张国伟退役后参加了多档综艺,如《你真的太棒了》《密室大逃脱》,而跳高赛场上人们总是先于成绩而认识他,记住了那个爱穿亮色衣服,喜欢做“白鹤亮翅”的少年。

退役的真相我们无法得知,但无数质疑与非议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公众对张国伟身份认知的极度割裂。

世界冠军和搞笑博主,真的可以是同一个人吗?

事实上,人们并非不能接受世界冠军仍享有其他的社会身份。就在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中,王濛转行解说,一句“我的眼睛就是尺”吸粉无数;谷爱凌在滑雪之外积极参与时尚、美妆等多个领域的活动;杨威、田亮等奥运冠军凭借《爸爸去哪儿》中略显笨拙却可爱的新手父亲形象成功转型……一目了然的是,公众期待运动健儿们利用自身的身体美与专业素养,为日常生活开辟新的视角,任何正面形象的尝试都会被看作是“一次成功的转型”。

图片

王濛:我的眼睛就是尺

至此,问题的症结不再是体育冠军转型是否能够被接受,更重要的是,体育冠军的转型,为什么仍在社会普遍期望的镣铐下起舞,公众认知到底允许体育健儿们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

这个问题至今并没有能够盖棺定论的答案,但能够确定的是,搞笑博主远不属于社会期望划定的界限之内。

古往今来,喜剧段子一向与“低俗”“恶搞”紧密相连,尤其在短视频平台兴起后,算法带来的流量权重的增大使得创作者们自发用各种无厘头的噱头迎合流量喜好,如郭老师、徐勤根之流更是借着搞笑视频发展出广阔的私域流量,人们对段子的宽容度在反转的挑战中不断被降低。而当张国伟这般享有盛誉的世界冠军尝试转型搞笑博主时,公众对运动员的幻想被一条条喜剧段子硬生生戳破,留下一地的无所适从。

在国伟退役后,曾有其忠实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复杂发言。“我也曾经非常热爱跳高,知道那有多难有多苦。看到田径赛场上再也没有张国伟的身影,只剩下抖音里的搞怪与卖傻,我真不知道我是该恭喜还是该惋惜。”张国伟视频下的负面评论中,大多都是曾为他过往的辉煌成绩引以为豪的粉丝们,他们被割裂的不仅是对跳高运动员的认知,更是自己曾附着于运动员汗水之上的年少幻想,随着张国伟身份的转变付诸东流。

自然,割裂感的来源不仅来自于张国伟社会角色的跳脱,更来自他不按常理出牌的视频风格。

深挖张国伟的视频就能发现,虽然定位都是喜剧段子,但他没有搞笑剧情的策划,没有刻意抒情的表演,甚至有时没有明确的主题,他的抖音更像是他的生活日记,利用初中生都懂的物理知识,上演了一幕幕科学“轻喜剧”,因此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图片

张国伟抖音视频片段

“国伟每天带你学习新知识。”

无论是称赞或是非议,审判背后难以改变的是,裹挟着人们对超越极限想象的运动健儿们,势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无法走出社会“正面”“负面”角色划分的桎梏。但如张国伟般敢于割裂公众认知,敢于不按规则地在社会规范下的身份角色中不断跳脱,也向人们展现出割裂本身的存在:对他人的社会身份设以期望的桎梏,本就不该成为共识。只有真正直面割裂,才能带来新的转变。

正如我们呼吁世界,呼吁体育竞技对每一种特质的包容,包容张国伟的一些异质与跳脱,也许会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自由而无用:

不该被批判的黑色幽默

“这样的东西有什么好笑的,真搞不懂。”

这是张国伟视频下最常出现的留言。的确,张国伟的视频大多由生活的边角料构成,有时往往只是彩虹糖在水里变色了,记号笔在水里可以变成小蝌蚪等诸如此类的小事。

然而,喜剧的批判性从来不来自于是否真的“好笑”,而记录生活的边角料本就不应该被批判。

张国伟视频饱受好评的一大原因,便是其始终保持着一种无用的好奇心,上演着属于他自身,独特的黑色幽默。咖啡拉花失败了,他就将拉花倒至另一个杯子里,和另一个杯子里的拉花形成“小熊和小兔”的神奇故事;牛奶洒地上了,他第一反应大喊一声:“妈!”;打篮球和别人起冲突了,他用一个假意的亲吻化解尴尬……张国伟总在明知没有意义的小事里,向观众展现看待生活不一样的角度,而现实中的大多数却早早失去了这般无厘头的脑洞,执着于获取成品式的喜感。

图片

张国伟龙吸水

自然,人们对无用搞笑的抵触并不完全来自好奇心的消退。为了获取更广阔的平台流量,许多段子制作者们甘愿自我矮化,放弃描绘生活细节中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追寻荒诞的流量审美,从而创作出太多诡异的搞笑视频。在快手、抖音平台中,不少段子手们利用实现编排好的剧本,配上夸张的表演,诡异的腔调,从而换回追求猎奇的年轻人的关注。

土味与恶搞的背后,是一次次人设与剧情的反转,而在反转中丢失的,是公众对喜剧视频的容忍度与判准力。与其说对张国伟“神经质”的批判是一场铺天盖地的谩骂,更不如说它是人们对“无用搞笑”具像化的恐惧,害怕无用的努力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害怕大笑过后又是一次人设的崩塌。

张国伟的搞笑,看似无用,实则包含了对生活点点滴滴的热爱与不设限的探索。

事实上,“无用搞笑”的博主不止张国伟一人。从快手的凡先生爱发明,再到如今的张国伟,互联网技术赋权使得喜剧视频的呈现与意义建构拥有更多重的可能性,他们或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发掘幽默,或是通过自己的双手粗糙地还原书本理论,而他们的本意,从来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

图片

凡先生爱发明抖音视频

如今,在对搞笑段子的批判与解构中,如张国伟般无用的搞笑频繁出圈,满足人们窥探欲靠的不再是新奇的造型与夸张的对话,而是现代社会凝视下逐渐消失的好奇和探索欲。人们在张国伟视频中观看的,是青年群体积极努力的生活状态与对边界的探寻,感受到的是对生活本质的追求与纯粹热爱,而这正好是都市生活所缺乏、所丢失的。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生活的规则,总是将每件事情的意义划分地非黑即白,人们活在社会习惯的规训之下,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不在规则之外面保有自己的好奇心。张国伟视频的频繁出圈,固然存在着不解与争议,但在拿着放大镜批判细节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每一份无用的好奇心都需要被体面对待,因为正是它们,为世界打破着循规蹈矩的束缚。我们希望,无论是世界冠军,还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平凡人,能够更加勇敢地向规则的边界多迈出一步,即使它看起来毫无意义。

人生的幸福就在于它没有意义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毫不顾忌地兴高采烈。

(图片来自网络)

网址:“喜剧之王”张国伟:一场破开无聊生活的黑色幽默 https://mxgxt.com/news/view/537741

相关内容

英剧·《9号秘事》:真喜剧玩的是黑色幽默
刘仪伟:我的幽默是练出来的
幽默背后的故事:揭晓中国八大喜剧明星
《雪迷宫》:悬疑剧如何融入东北人的幽默与生活
黑色幽默公路喜剧 发布定档预告,定于10月23日上映!
艾迪·默菲:喜剧之王的多才多艺之...@莫斯科龙的动态
爱搞“黑色幽默” 陶喆:不愿与周杰伦相提并论
东北喜剧明星们的才华和幽默感
大张伟的幽默瞬间:综艺节目中令人捧腹的“贴脸开大”
刘震云:我不生产幽默,我只是生活的搬运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