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方言的流播与闽台文化认同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的魅力往往靠着语言的魅力来体现,方言及其负载的地方文化也是如此。闽南文化是世界各地闽南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文化,其语言表征就是闽南方言。作为汉语中最为活跃的方言之一,它随着闽南人的流动,已经成为一种跨地区、跨省界、跨国界的交流工具。
一、闽南方言的历史形成
一种语言的形成与其相应的社会的形成是共时的,语言的迁移同样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流动相依存。不过,语言的传播还与传播地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集体性迁移与先到为主是语言流播发展的两大重要条件。闽南方言是随着古代北方汉人迁入福建南部地区,在传承古代汉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那么,闽南方言应该形成于什么年代?这就要从汉人入闽说起。历史上被称为“闽”的古代福建,长期居住着古闽人。战国时期,战败的古越人流入福建与古闽人融合,形成闽越族。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朱买臣兵出四路入闽,灭了闽越。据《史记・东越列传》载,汉廷采用秦代迁徙六国豪强的策略,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闽越人北迁,闽地空虚,中原汉人大量入闽同时带来古代汉语当始于这个时期。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一场汉语大融合大演变的过程。据《晋书・地理志(上)》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中原混战,人口骤减。此后,西北郡县居民东迁南渐,潼关东西、黄河南北华胡杂处,戎狄各半,中原地区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朱芳圃在《晋代方言考》(《东方杂志》二十八卷三号,1931年)中说:“即汉时一方之言,至晋时或变为通语……中原方言,几无一焉。此何故乎?盖中经大乱,人民迁徙,互相融化之结果也。故方言之剧变,当在汉未丧乱、三国纷争时代。”可见,晋代的汉语与上古汉语已有很大的变化,如果北方汉人是东晋之后才进入闽南地区的,那就不可能形成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方言。徐通锵在《历史语言学》一书中曾运用“语言年代学”方法,得出闽南方言从上古汉语分化的年代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时代。他的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研究是基本一致的。此后,梁朝太清时期、唐初和唐末,以及南宋末都有过大批量的汉人进入闽南地区。不同时期的汉人把当时的语言特征相继带入闽南方言,促进了闽南方言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闽南方言特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情结
闽南人崇乡重祖,十分强调祖先记忆,注重文化之根,表现在语言之中,就是坚守语言的历史传承。
首先,闽南方言中保留了具有典型特征的古音古词和古汉语语法特色。上古汉语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多舌音”,这些重要的语音现象还都保留在闽南方言中。例如,在闽南话中,“痱”、“房”、“浮”、“饭”等字读b、p声母,不读“f”声母;“朝”、“竹”、“丑”、“抽”、“治”、“赵”等字读d、t声母,不读“zh、ch”声母。闽南话的这种发音与上古汉语语音是一致的,没有经历中古时期这方面的语音演变。在韵母和声调方面,闽南方言保留了完整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较好地继承了中古音系的特征。从词汇看,闽台两地的闽南方言还继续保留着大量上古汉语语词。例如:浇水叫“沃”、晚上叫“冥”、咀嚼叫“哺”、跑叫“走”、走叫“行”、媳妇叫“新妇”。闽南方言说“鸡母”(不说母鸡)、“鸡翁”(不说公鸡)、“人客”(不说客人)、“臭酸”(不说酸臭),也是沿袭了古汉语的说法。因为上古汉语早就有“中心语+修饰语”这样的构词方式。《诗经》里的“桑柔、羔羊、树杞、树桑、树檀”就是“柔桑、羊羔、杞树、桑树、檀树”;古代著名的“城濮之战”就是“濮城之战”。北魏张丘建《算经・百鸡题》就说“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直到元朝,关汉卿还在《刘夫人庆赏五侯宴》中写着:“我道鸡母为何叫唤,原来见此鸭雏入水,认他各等生身之主。鸡母你如何叫唤?”另外,闽南方言中现行的语气词“乎、尔、未”,也别具存古特色。
其次是通过文白异读方式显示闽南方言紧跟通用语(或称“官话”)的发展。闽南方言的存古特征使得它与唐宋之后的通用语差别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语言的要求,闽南人于是增加了字的异读音。闽南方言常用字中约有40%有文白异读现象,在汉语各方言中,闽南方言在这一点上最为突出。例如,闽南话“学习”的“学”与“学堂”的“学”读音不同,后者为白读音,白读音存古;而文读音接近同时代的通用语,与学堂教育有很大的关联性。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表现出闽南人的语言适应力,以及注重正统教育努力维系与大文化联系的思想。
三、闽南方言与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
唐宋以降,闽南地区经济文化已经十分发达,闽南人开始向外拓展。一是向西,进入潮州;二是溯福建海岸线北上;三是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浮海而东全面开发台湾岛。早在三国时期,孙吴即曾派官兵渡海入台;有唐以来,泉州渔民就把澎湖和台湾岛作为停泊处和移居点。公元12世纪,南宋政权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加强对澎湖、台湾的行政管理。《诸蕃志》记载:“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当时澎湖居民如有争讼,须到晋江县裁决。近代以来,闽南地区向台湾的移民从未停过。尤其是17世纪初漳州海澄人颜思齐和17世纪中叶泉州南安人郑成功的先后入台,带动了两大批次的闽南人入台,其后入台者更是不计其数。传自漳、泉的台湾之语就是闽南方言,今日台湾的汉族居民83%以上都能使用闽南方言。追溯闽南方言的历史,以及烙在闽南方言上的闽台一体性的区域文化,可以得知两岸同胞同祖同根,源远流长。流行于闽台两地的民间戏剧、曲艺、音乐,如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布袋戏、答嘴鼓,以及刚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遗的“中国民族音乐瑰宝”南音,都是以闽南方言来说唱的。
千百年来闽南人致力台湾宝岛的开发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海峡两岸已经凝结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闽南民谚曾说:“一下传,到台湾;一下谤,到吕宋。”(“吕宋”即“菲律宾”)这句话是指新闻事件传播的速度很快,一语道明闽台两地联系的紧密。我们有必要以闽南方言为切入点,阐释两岸文化共同体的历史形成与演变,把闽南方言作为联系两岸亲情的纽带,作为闽南人共同的文化身份证,从学术上、从语言文化中揭示深藏于闽南人心中的寻根思想、民族情缘,推进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
网址:闽南方言的流播与闽台文化认同 https://mxgxt.com/news/view/532925
相关内容
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
龙岩与闽南文化同源及其表征
为什么莆田人,不认同自己是闽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闽南有什么不同
娘惹文化与闽南文化 的交融和碰撞
幼儿园活动与闽南传统文化的结合探究
【刺桐文脉·最闽南】闽南“泉”味道:来泉州“吃桌” 品闽南生活
闽南菜
信俗文化搭桥 台胞组团赴闽谒祖恳亲
【东南早报】“闽南小吃的海丝基因:传承与创新”美食论坛近日举办传承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