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剧场叙事之力与中式美学突围
《江/云·之/间》
《战争与和平》
《迷幻》
◎贾力苈如果说2023年中国戏剧的主题词是“复苏”,那么2024年的中国戏剧正式进入提速发展状态。随着国际戏剧节的全面回归,这一年的中国戏剧在国外名导名团来华、本土戏剧人原创、演艺新空间与跨界尝试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活力。跨城追剧再成现象,观演形式不断出新,本土创作在经典故事新表达、地域文化特点、中国式美学等维度制造着热点,口碑与市场佳作频出。与此同时,在新技术、新形式、新空间的助推下,中国戏剧围绕“如何讲好本土故事”,渐趋形成充满生命力的多元格局。那么,如何在数字技术、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重构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选取属于剧场的、关注现实的独到视角,构建观众对创新的观演形态的审美兴趣与期待,为年轻受众提供难忘的剧场体验,越发成为剧场寻求未来之力的关键问题。中外交流国际戏剧节回归,展现审美新变国际戏剧节全面回归,是2024年中国演出市场回温的重要标志之一。乌镇戏剧节、阿那亚戏剧节、焕新再出发的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时隔四年回归的ACT上海当代戏剧节,以及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老舍戏剧节、大凉山戏剧节、蛇口戏剧节、国际独角戏剧节、会昌戏剧季……从城市到乡村,戏剧传承着仪式与节庆之味。同时,戏剧节展也日益成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音乐剧继续在演出市场扮演重要角色,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天桥国际音乐剧展演等的举办,让不同语种的音乐剧汇聚在一起,形成文化交流的活跃景象。剧目方面,今年来华演出的国际院团数量明显增多,铃木忠志、西奥多罗斯·特佐普洛斯、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山羊之歌”剧团、欧丁剧团等在中国具有一定观众基础的名导名团重回视野。罗伯特·勒帕吉与机械神剧团的《887》、彼得·布鲁克遗作《暴风雨计划》、德国邵宾纳剧院《哈姆雷特》等口碑之作,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妈妈咪呀》等,再次引发跨城追剧现象。舞台影像放映继续担当加速全球戏剧交流的重要媒介,“新现场”持续在多城举办放映活动,如北京人艺高清戏剧放映计划、首届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等。今年是十足的中外交流纪念大年,迎来中俄建交75周年,中挪建交70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马(马来西亚)、中巴(巴西)建交5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战争与和平》的上演,因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的逝世,更增添了一份纪念色彩;法兰西喜剧院《司卡班的诡计》呈现莫里哀剧作经典舞台演绎的魅力。引进国外名团名剧,不仅强化了戏剧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同时也是通过了解他人确认自我的过程。近年来,中国话剧艺术无论是创作方法、风格流派还是观念意识,与国际舞台之间的关系早已告别百年前单方面“引进来”的格局,表现出新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外国剧目选择在中国进行全球首演(如今年在乌镇上演的汤姆斯·理查兹导演的《依娜娜计划》),著名导演在中国开启新作全球演员招募(如罗伯特·威尔逊在会昌开启驻镇创作计划并进行新作演员招募),中外合作剧目排演模式不断出新(央华制作、中法合作《悲惨世界》等)。我们还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戏剧“走出去”。自去年《翻国王棋》成为首部版权输出海外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今年以上海本土故事为题材的原创音乐剧《蝶变》实现了海外驻场演出,话剧《我不是潘金莲》俄语版在俄罗斯国立民族剧院演出,此外还有大量民族舞剧赴海外演出。当中国戏剧将自身置于更加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更应意识到,一方面,对于“引进来”,我们要更加关注这些国外剧目在观念与技法上的新变,其背后有哪些全球化的审美演变趋势,又有哪些戏剧艺术本体寻求自身发展的有益经验。今年的引进剧目呈现两个值得关注的特征。一是对于如何讲故事的再思考。无论是先后在乌镇戏剧节和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演出的法国柯林国家剧院《海边》,还是去年首次来华赢得口碑、今年在京沪两地演出的巴西仓库剧团《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两部作品同样是对于民族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述,在视角、结构和层次上,都有意识将“戏剧如何讲好故事”作为剧场表达有效性的实验。第二个逐渐显现的特点,在于剧场叙事中不断强化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意识。如米洛·劳《每一个女人》和勒帕吉《887》中所传递出的强烈自传气息,通过难辨真伪的叙述方式,探寻围绕现实议题的、更有效的剧场表达。另一方面,对于“走出去”,中国戏剧本身具备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关键是故事应该怎么讲,这一点将我们引向对本土创作者探索与尝试的聚焦。本土戏剧改编IP化、地域特征与类型化叙事今年的本土戏剧创作稳定输出,经典复排、新作创排成果丰富。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茶馆》《雷雨》依然一票难求,国家话剧院《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再掀观剧热潮。新排国外作品不断拉近观众与当代世界剧坛的距离,既有《悭吝人》《三姐妹》《三分钱歌剧》等经典剧作新演绎,也有北京人艺《华沙旋律》《迷幻》,四川人艺、国家话剧院先后搬上舞台的诺奖作家约恩·福瑟作品《而我们将永不分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父亲》《事实的有效期》《生之代价》,周可戏剧工作室《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等多部当代经典本土排演与观众见面。本土原创方面,莫言获诺奖后创作的首部话剧《鳄鱼》上演;《苏堤春晓》《受到召唤·敦煌》探索传统题材新表达;《翻山海》《戎夷之衣》《江/云·之/间》等兼顾口碑与市场之作,在情感与主题上带给观众独特体验。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国话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等平台持续发力,形成了一批潜力作品。与此同时,本土创作力在改编IP化、地域特征与类型化叙事几个面向上,呈现出鲜明特点。改编IP化,主要是指今年本土戏剧创作上,一方面,经典文学、获奖文学、经典电影改编保持热度,《千里江山图》《乌鸦与麻雀》《一日三秋》首演或重排上演;同时,改编类舞台创作,取材IP化不断升温,这主要表现为对热门影视剧的改编,且以悬疑类型为主。剧场里不仅有希区柯克、东野圭吾、阿加莎·克里斯蒂等经典IP,更有包括《消失的她》《唐人街探案》《太阳黑子》《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等热门影视剧,逐渐成为改编题材新宠。这类创作,往往具有一定书粉、剧粉观众基础,同时原作类型化的叙事特点,意味着情节要素背后有着观众与市场达成契约的条件支撑。由此,创作者如何不断打破观众对此类型的期待,尤其是实现对剧场中观众预期的超越,成为改编能否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舞台在构建悬疑叙事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区别于影视和文学的、不可替代的方式,依然给创作者留有大量实验空间。地域性特征,主要是指舞台演绎中地方性特点的浮现,这在今年沪语方言剧目中表现得尤为出众。沪语版《长恨歌》焕新再演,沪语版《雷雨》、沪语音乐剧《爱情神话》等赢得不少观众偏爱。不仅如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剧目对新南方写作和新东北文学的关注、作品的改编,表现出审美与市场敏感度。不同地域特点的戏剧作品交流,也是今年演出市场的重要议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完美陌生人》《红楼梦》《事实的有效期》等在北京演出,北京人艺《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部作品赴南方(上海、南京、苏州)演出,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捉迷藏》在北京首次亮相,香港话剧团多部作品来京,包括《小岛·馀香》《暧昧》和即将在2025年开年上演的粤语版《天下第一楼》。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地域、方言中更是有着传统文化的韵味与肌理,戏剧演出中地方性特点的浮现,是传统文化与美学在剧场里的回声,不同地域文化又终会共同汇聚成剧场里的中式美学。回望2024年,对于中国本土戏剧发展是一个纪念大年,也是悲欣交集的一年。今年是西南剧展80周年、《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老舍诞辰125周年、欧阳山尊诞辰110周年、郑榕诞辰百年,黄佐临逝世30周年。今年以来,刘锦云、魏明伦、顾威的相继离世,唤醒中国话剧百余年发展的文化历史与记忆。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程砚秋诞辰120周年、“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等,再次提醒我们,关注本土戏剧发展中话剧与戏曲的共生与互动关系。中国戏剧有着深厚的美学文化积淀,当我们将故事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再次抛给中国戏剧与戏剧人,将会激活更加多元的创作活力。国家话剧院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今年进行到第三季,今年围绕明代冯梦龙“三言”传奇叙事展开的命题创作,青年导演发挥巧思,《金钗案》《杜十娘》《十五贯》等,以年轻受众审美为导向,以音乐剧类型、穿越模式、剧本杀游戏思维等作为重述故事的方法,突破原作全知全能的视角,将传统话本技艺与市民通俗叙事的魅力,转换为今天舞台上讲述故事的新思路。2024年是见证中国戏剧原创力活跃发展的一年,但相较于热闹的演出市场,助力青年创作人才平台的努力、本土原创作品与戏剧人才的表现,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跨界融合在科技、空间、商业和中式美学间探索在讲故事方面,戏剧向来是一门综合艺术,对空间、技术与美学要素的跨界探索,推动着中国戏剧不断提升传播力与吸引力。一方面,数字技术积极参与戏剧创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当跨界成为艺术创作常态,明星参演戏剧(萧敬腾加入音乐剧《胭脂扣》、张震演出《江/云·之/间》、张艺兴主演《受到召唤·敦煌》等),文学、电影、魔术、游戏、装置艺术等与戏剧不断交叉融合,跨界形式不断出新。但对于什么才是跨界的深度融合、什么才是戏剧发展的创新动力等议题,也需要更加有效的回答。2024年,中式美学的突围,成为讲好戏剧故事和让世界看到中国戏剧的重要力量。有人将2018年称为“国潮元年”,自那时起,国风、国潮、新中式等中国式美学逐渐出圈,民族舞剧更是以中国式的审美与身体,接续传统,创新表达。今年,民族舞剧《红楼梦》赴新加坡演出,《咏春》赴法国、英国演出,《只此青绿》赴美国演出,《飞天》在亚洲最大音乐剧节——大邱国际音乐剧节获奖,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舞剧《只此青绿》以舞台纪录电影形式拓宽观众群。舞台上的中式美学正在跨越国界、跨越媒介,形成新的影响力。在网络上,通过抖音戏曲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年轻观众被地方稀有剧种的魅力所吸引。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传统故事表达方式的拓展,让展示和欣赏中国传统的美成为观演双方的一种自觉意识。2023年以来,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都在演艺新空间上发力。随着公共消费空间开辟演艺新空间、小剧场集群发展,“剧场+消费”模式进入成熟期,也同时出现了空间模式同质化、观演过度娱乐化,甚至“媚粉”等现象,新空间演艺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必须面对复制式发展模式能否具有持续创新力等问题。科技发展从未止步,其对文学艺术创作乃至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将继续深入。然而如何将技术用于拓展剧场叙事与观演体验,仍有大量试炼的空间。《受到召唤·敦煌》在上海的演出,同步在兰州、敦煌等八个城市开启第二现场直播;老舍戏剧节闭幕委约大戏《狼烟北平》中,即时摄影与演员的现场表演共同构成繁复的叙事过程;《乌鸦与麻雀》让影像与演员实现多样配合;亮相当代小剧场戏曲节的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时空2》,以经典剧目《大闷》为主要内容,加入AI穿越这一叙事线索,借助未来视角观察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些尝试,都是值得关注的科技对剧场叙事的参与。戏剧发展的美学新变,从来不只关乎或存在于戏剧之内,戏剧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往往与电影艺术并无太大差别。灯塔研究院今年9月的调研数据显示,观众普遍偏好喜剧、悬疑、科幻和动作四种类型的电影,这与当下戏剧市场的品位高度重合。上文提及的今年戏剧创作呈现的地域文化特点,更与当下文学写作中的地方性趋势普遍关联。而全球范围内,不断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独角戏、自传性甚至带有自我解剖色彩的舞台叙述,更与文学艺术领域近年来的内向或内倾趋势(侧重自我内心表达)有着深层互动。而今年被视为“短剧元年”的背后,也有着受众对叙事节奏、视听体验的新需求,这对于剧场里的观演双方,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必将面对一个时空观念更加自由、情节更加浓缩、类型叙事更加成熟、类型复合更加多样、媒介发展更加多元、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追求标新立异的观演生态。面对抵达观众情感、实现技术与情绪的平衡、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这些核心目标,无论是数字技术、商业类型还是中式美学,绝不只是外部元素与修饰。再次回望这一年,《戎夷之衣》借助墨家文化对人性善恶辩证审视,《虚影》返回剧作与文本,对人类语言与AI对话的思考,《万火关》对传统文化进行独特视角的表达,《围雾迷城》借助隐喻关切社会议题……这些本土戏剧创作者的本土表达,才是戏剧未来发展的能量所在。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重塑剧场叙事之力与中式美学突围 https://mxgxt.com/news/view/528595
相关内容
叙事文学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叙事舞剧《了不起的盖茨比》重现爵士之殇
偶像选秀类节目的突围之道
“从广告到系列剧:张口笑(Amy Zhang)如何在商业制作与叙事创作中塑造行业新标准”
《完美关系》如何用行业底色、单元叙事、时代职场解锁行业剧新篇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
借梗韩剧,《颜心记》能突出重围吗?
试论影视作品中物件细节的叙事功能
《爸爸去哪儿》的叙事视角与策略研究
肖永明:事实与建构:“朱张会讲”叙述方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