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一批打工妹并不是“外来妹”,没“关系”你都当不成……

发布时间:2024-12-26 15:39

统筹:晶报记者 马骥远

采写:晶报记者 李婷菊

摄影:晶报记者 高雷

我们已经迈入了2018年的门槛

在这一年里

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新年

我们的思绪不禁回到39年前

1979年的元旦

那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但是

宝安县的一些农家女子

已经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从社员(农民)变成工厂工人

是的

她们就是深圳历史上的第一批打工妹

而她们打工的工厂“上屋热线圈厂”

也以深圳历史上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载入史册

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先声

1978年12月18日

直到很多年以后,江惠群才意识到,1979年的新年对她和很多乡亲来说意味着什么。从那一年起,她们的身份不再是社员(农民),而是变成了——打工妹。而这个群体将会成为构成深圳这座新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12月18日,宝安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办公室的门前,在村委和村民的共同见证下,上屋热线圈厂以敢为人先的胆识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协议,这就是编号为“001号”的引进港资协议。自此,全国第一批、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上屋热线圈厂正式诞生。

这一天,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日子。

热线圈厂旧址。石岩街道办供图

打工,不是想打就能打得上的

由深圳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加工厂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香港电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签订的编号为“001号”的协议,宣告了上屋热线圈厂的诞生。协议书规定:创办“三来一补”企业“上屋热线圈厂”,由石岩上屋大队提供生产工人,香港怡高实业公司(香港电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提供资金、设备、原材料,进行补偿加工贸易,并支付工人工资。

当年第一批入厂的女工江惠群,如今已是71岁的老人了。她告诉记者,当年她老公叶玉荣在供销社搞业务,外出开会认识了当时位于文锦渡的深圳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老李,听老李说香港怡高实业公司的王老板想要来内地投资办厂。叶玉荣从中牵线,推荐王老板把厂址选在了石岩公社上屋大队。

“当时很多人都想进厂做工,但不是谁都能进的!得有点‘关系’才能打得上这份工!”江惠群说道。当时工厂只招25名女工,想进去的有七八十人,江惠群因为老公叶玉荣有“招商引资”的功劳,她才得以进去。当年她32岁,算是年长的了,女工们大多都是小学学历,十八九岁。

赵带容也是当年的女工之一,如今回忆起往事她仍然记忆犹新。欢迎仪式上,上屋大队干部讲话,感谢香港老板的投资,欢迎派往工厂的技术员指导女工们做工。赵带容说,“大队干部告诉我们,技术员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技术员是香港人,用粤语跟即将进厂工作的女工们讲话,女工们都听得很认真。

线圈厂创办初期,条件很艰苦。生产设备也很简陋。虽然港方投资了30万元,但并没专门修建厂房,只能利用石岩公社不足200平米的办公楼作为装配车间,一楼就是原先的大队办公室,二楼就作为生产车间。

最初,整个工厂只有一条生产线,第一代生产线即使放在当时也是比较落后的,初期港商到内地办厂并没有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线引进来。25名女工分两排,面对面就坐,运用脚踏、手摇和低级的电动机械进行生产,产品就是电热吹风机的发热线圈,每个发热线圈的代加工费是5角钱。夏天热了也只能吹头顶的两三台风扇。

江惠群向记者展示的这张彩色照片是她当年和工友们一起在宿舍门口拍摄的。

打工工资是种田的10倍

从香港派来的两位技术员一男一女,男的被女工们尊称为“戚先生”,女的叫“梅珠”,他们一个一个地教女工如何操作机器,如何用铜线做线圈。从“打线”到“切线”到“串线”等工艺,花了一个多星期,二十几名女工全部学会了其中某项技能,生产线便可以开始运转。

那时没有周末的概念,每个人都希望多做多赚钱。据赵带容介绍,她从女工做到了“拉长”,管一条生产线,负责领材料、出货,刚开始那几年每年可以赚400-500元,过了几年有700-800元。她1987年离开厂子的时候是800元工资。而江惠群记得,她因为年龄比别的女工都大,所以,做了质量检查员,她坐在生产线末端,女工们一道道工序完工的线圈成品要经过她的检查才能打包。她回忆起那时的工资,记得一天能赚七八角,一个月就有二三十元钱,一年下来可以赚将近300元钱。工资仍旧是上屋大队负责发放,但相比于进厂前,工资却有天壤之别。

她说:“进厂之前,都是种地的,算工分,年轻力壮的人一天能评到10个工分,而年龄大一点的,或者有小孩要照顾的,工分就低一点,一天就七八个工分,就赚七八分钱。或者做些草席,有人收,几毛钱一片。”相比于进厂打工后一天能赚七八角,工资翻了将近十倍。“总比种地好!”江惠群反复地说。

1979年底,整个厂的加工收入达到了30万元港币,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第二年,生产线就增加到两条,很快又增加到三条。随后,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多重利好下,各类“三来一补”企业在深圳遍地开花,最高峰时深圳曾有上万家这类企业,成为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柱。

新一代女工在升级后的热线圈厂工作的情景。 石岩街道办供图

深圳的“芳华”岁月从这里起步

1988年,上屋热线圈厂就实现了生产半自动化。产品也更为丰富多样,包括吹风机、咖啡壶、多士炉等数十种家用电器远销海外,每年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人民币。1989年,工厂更名为“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

江惠群还记得,活多的时候要加班赶工,加班到晚上9点多,活少的时候就在厂里等来料,有时材料半天不来,大家还会抱怨。基本每天早上七八点上班,下午五六点下班,中午12点到2点可以回家做饭、带孩子、休息。最初的25名女工全部是上屋本地人,因此都住得很近,走路三五分钟的距离,所以大家中午都会回家吃饭。“起码中午可以看小孩,挑水做饭,不像以前种地,早上天亮就出门,天黑看不清了才能回家。”她如此感慨。

评价起当时的女工,江惠群说:“那时候那些小姑娘都很单纯,很团结,很听话,不会闹矛盾。工作的时候可以聊天,谁有笑话都会讲,嘻嘻哈哈就一天。不会像原来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说起当年的趣事,江惠群十分开心。

1987年,江惠群因为公公过世,举家搬迁到罗湖,便离开了工厂。

1996年,工厂新安装了第三代自动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上,上面的传送线和下面的传送带都能够转动。所生产的咖啡壶等产品,在开头放上单个配件,随着流水线转动,由工人进行组装,到末尾已经是一件完整的产品了,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厂房的隔壁就是职工饭堂与影视厅,楼上是员工们的宿舍,当时的工厂人员管理已步入了规范化轨道。二楼走廊两边都是宿舍,因为没有阳台,平日大家就将洗好的衣裳晾在走廊。那时的女工宿舍,墙上贴满了明星的海报和贴画,而男工宿舍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外,还能看到棋盘、球拍等体育用品。


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来源:宝安区文体旅游局)

2003年,上屋电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出口加工区建造了8万平米的厂房,并更名为全能电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拥有员工1800多名。公司紧跟时代脉搏,不断转型升级,逐步走上了高新技术的发展道路,并被深圳科技局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年实现利税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到如今,上屋热线圈厂问世已将近40年了,它的规模与后来深圳特区的发展相比,可谓沧海一粟。但由它开启的“三来一补”大潮,却成为深圳特区创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上屋热线圈厂见证了那一代女工的芳华岁月,也成为深圳芳华岁月的序曲。

网址:深圳第一批打工妹并不是“外来妹”,没“关系”你都当不成…… https://mxgxt.com/news/view/511899

相关内容

姐妹情深!TVB老戏骨韩马利与同届港姐妹妹的深圳之旅
TVB老戏骨韩马利与妹妹上深圳度假!妹妹与翁美玲是同届港姐
易烊千玺:我爸妈也曾是在深圳打工拼搏的人
TVB老戏骨韩马利与妹妹前往深圳消费!妹妹与翁美玲同为一届港姐
TVB 老戏骨韩马利携妹现身深圳消费,妹妹竟是与翁美玲同届港姐
韩马利与妹妹深圳消费揭秘:她与翁美玲同届港姐
TVB演员韩马利与妹妹现身深圳购物,妹妹曾为港姐与邝美云同届
TVB老戏骨韩马利与妹妹深圳游玩,令人惊讶的身份揭秘!
第三章 我是你妹妹
TVB老戏骨韩马利与妹妹深圳消费,其妹曾与翁美玲同届竞选港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