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的父母,做到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26 13:27

  来源:奴隶社会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597 篇文章

文中配图来自影片 Her

  作者:路路,《她书单》的联合主理人,资深出版编辑,热爱阅读,关注女性成长、女性故事。本文来自:她书单(ID:she-reads)。

  作者写在前面:

  刚刚过去的高考中,人工智能成为试卷中的热门话题。毋庸置疑,未来将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同存的世界。我们将如何应对?

  李飞飞,这个被称为“AI 教母”的华裔科学家,用她严谨的科学思维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情感,在《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一书中,带我们走入计算机视觉领域。机器,如何像人类一样,对某个场景做出相应的判断?

  比如,我们可以从人的不同表情判断出悲伤和快乐,继而猜测原因。机器,是否可以学会像“优雅”的人类大脑一样思索?

  李飞飞也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特别是父母对她投身科学坚定不移的支持。在今天为教育焦虑的大环境中,令人耳目一新:

  怎样守护孩子的好奇心?怎样帮助孩子找到生命中的“北极星”,使他始终保有追求未知的热情?

01

  李飞飞出生于 1976 年,她一路的成长力量,更多汲取自家庭。她的父母乃至外祖父母从小就鼓励她多尝试,多看书,无需束缚于自身性别和周围观念。

  这让她无所顾忌地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男生聊航空航天,战斗机等等,因为她深知,不管她怎样叛逆,父母总是站在她这边。

  她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他像自己的同龄人,完全没有为人父的压力和焦虑,他可以花几个小时带女儿去野外捉蝴蝶,观察水牛,捕捉竹节虫。

  甚至,在女儿出生的那天,他还一时兴起去公园观鸟,结果完全忘记了时间,故而给女儿起名“飞飞”。

  他的这份心无旁骛、自得其乐的好奇心,深深影响了李飞飞,塑造她了对世界永无满足的渴望之心。

  而母亲,和父亲的性格完全相反,她聪颖好学,头脑敏锐,但囿于特定年代的家庭身份无法继续深造,苦闷的她渴望逃离社会制度和规则。

  她告诉李飞飞:

  我当然要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但这么做不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也不是为了符合某种意识形态,甚至不是为了迎合某种虚无缥缈的规则。我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

  她自幼就沉浸在书海之中,也热切与女儿分享各种类型的书:不仅有《道德经》,还有《第二性》《双城记》《基督山伯爵》等。

  显然,这样的书单是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老师找来了母亲:

  您女儿特别聪明,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让我担心的是,她推荐的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还有这些杂志,又是关于海洋生物,又是关于战斗机……她没有重点阅读符合课程价值观和理念的文学作品。

  “是吗?所以呢?”

  母亲完全站在了李飞飞这边,坚定回应了老师的建议,然后起身告别。

  在李飞飞看来,父母亲最有共鸣的理念,就是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他们有着体制内的体面工作,在周围朋友拼命往上爬,聚在一起聊职务聊头衔的时候,二人在一旁保持着自尊与高傲,不参与任何相关话题。

  也是这份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清高和坚守,让他们做出了带着孩子离开的决定。

  15 岁时,李飞飞和母亲来到美国,和三年前先行一步的父亲团聚。

02

  一家人来到美国新泽里州的一个小镇开始了移民生活,是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还是父亲已经找到了优越的工作可以负担家庭?

  都没有,从刚到美国到李飞飞研究生毕业,十几年间,他们的家庭都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父亲的英文水平接近于零,日常表达也非常吃力。来到美国后,他先是在一家照相馆工作,后来又失业了。母亲则是在一家店里做收银员。

  李飞飞课堂上使用的是从二手市场买来的坏了的计算器,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她都会算错结果却找不到问题所在。课外时间她就在饭店打工,补贴家用。

  一家人就这样在贫困中彼此支撑,度过了李飞飞的高中时光。

03

  父母精神的支持是重要的一方面,另一面,是李飞飞内心的自驱力。

  李飞飞的偶像,是爱因斯坦。

  刚到美国时,父母会在周末带着她四处游览。有次他们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看到了一尊熟悉面孔的半身像,当她辨认出是爱因斯坦时:

  周围的世界似乎消失了,我读着镌刻在高高的大理石底座上的碑文,呼吸骤然变得急促起来......每一个字都让我身体发抖,心灵震撼,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这份对偶像的崇拜和追随,让她在贫困和歧视的生活夹缝中,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递交了申请普林斯顿大学的申请,并如愿以偿被录取,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她在书中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了这一事件,其实她当年的数学成绩是满分,以全校排名 5% 的优异成绩毕业,新泽里州莫里斯郡日报还报道了此事。

  读大学后,父母在李飞飞亦师亦友的高中老师萨贝拉的资助下,买下了家干洗店,勉强维持生计。

  语言、文化,以及经济上的差距,都让她和同学无法进入彼此的世界。李飞飞坦然地在书中写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都很有钱,洗衣房里堆满了被丢弃的衣服,她就是靠着这些二手衣服度过了大学生活。

  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活,更加让她沉浸于自己热爱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海洋中,她不断地参加各类讲座和研讨会,阅读爱因斯坦、费曼等思想家的传记,乐在其中。

04

  在对未来的规划中,李飞飞始终觉得自己应该,甚至是必须,要把学业作为获得经济来源的敲门砖,毕业后进入医学、金融等报酬丰厚的工作领域,也可以改善家庭的窘迫生活。

  实际上,她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当时的互联网蓬勃发展,有着数学和物理背景的她受到了华尔街、高盛等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但这也意味着她要放弃对科学的探索。

  在母亲身体的恶化、干洗店的劳累、欠下的债务的纠结中,她告诉妈妈,想接受这些足以改变家庭生活的工作。

  “飞飞,这是你想要的吗?”

  “你知道我想要什么,妈妈。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哪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虽然这时候的妈妈已经很少和女儿有共同语言,但她唯一相信的,就是保护和鼓励李飞飞对科学的执著之心,像在小学时一样。

05

  李飞飞继续攻读了研究生,她和志同道合的同事创建数据库、研究算法,让机器熟悉人类世界……

  而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又加重了:她的心脏状况十分糟糕,已经无法再经营洗衣店的工作。父母只能卖掉干洗店,来到李飞飞工作的地方 — 一家人挤在一间宿舍里。

  她对科学的追求念头又动摇了,她知道,这是一个竞争激烈、薪酬低廉、没有生活保障的职业,而且需要长久黑暗中的努力,但也不一定能看到曙光。正巧在这时,麦肯锡咨询公司来招聘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研究人员,对方对李飞飞非常满意。

  她告诉妈妈,她不能这么自私下去,她需要工作来改善家庭生活,给妈妈更好的治疗。

  就是这次的谈话,让她再也没有质疑过自己的选择:

  “飞飞,你一直在说你走的路很自私,就好像你追求科学是在牺牲我们一样。

  这从来就不是你一个人的路。从一开始,就是我们全家的路。……从我们的飞机离开上海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全家就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这段话读来让人动容。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总说,要相信孩子,支持孩子,但是否做到了如此坚定不移地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不受外界影响,坚定地陪孩子走上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甚至有时,我们也会在心里抱怨:我为你付出和牺牲如此之多,放弃了自我的生活……

06

  李飞飞的父母,没有给她提供殷实的物质基础,一家人一直在为生存奔波;他们也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李飞飞交流,甚至一直不清楚她研究的具体内容。他们给予李飞飞的,就是坚固稳定的爱和支持:不论外界是怎样的评判标准,不管别人怎样看,都不要放弃内心的理想。这份无条件的精神坚守,托举了李飞飞。

  这正是李飞飞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所在:如果一定有什么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那一定是“爱”,这也是她在多年的家庭相携、照顾母亲中的深切体会。

  当我们面对疾病痛苦时,更需要的,不是机器冰冷和精确的诊断,而是医护人员温暖的人文关怀,这关乎人类个体的尊严和情感 — 是任何数据都无法解释、任何算法都无法优化的变量。

  同样,维系我们和孩子关系的,一定是亲情的温暖流动,而不是试卷上的分数和排名,这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多远多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李飞飞的父母,做到了什么? https://mxgxt.com/news/view/509404

相关内容

俞飞鸿爸爸是谁家庭背景曝光家境显赫 俞飞鸿父母是做什么的
破冰行动李飞和李维民是什么关系?两人是父子吗?
成为李飞飞
破冰行动:李飞赵嘉良什么关系 破冰行动李飞和赵嘉良什么时候相认
美国三院院士李飞飞:母亲的坚持让她走上AI教母逆袭路
演员李飞妻子是谁及其个人资料简介(李飞为什么直播卖鱼)
同父同母,看了陈飞宇,再看陈雨昂,才懂什么是老天爷赏饭吃
“AI教母”李飞飞回忆录上市:对人工智能“警惕但不悲观”
从李飞飞团队的研究,理解什么是空间智能?
庄父让鹏飞再复读一年,鹏飞拒绝,鹏飞不想让父母工作辛苦,不想再学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