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张桂梅的慈悲与力量,不是你们理解的创伤应激综合征
特约作者:依菲
电影看完后,我很震惊。带病在身的张桂梅校长,明明还在用尽自己的生命教书、救人,却已经有了一部明目张胆颠倒和扭曲她的“传记”电影。
我知道,这是一个倾向于不负责任地解构、批判、质疑的扁平化和娱乐化世界,要说一个人是伟大的,或值得尊敬的,仿佛都是用滥了的口号;然而张桂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一代女性。无论我们相不相信,这个时代确实有高山一样的女性存在着,无可置疑地事实性存在着。
是高山,就并不依赖我们的期望与评价而活。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创作团队是以草芥的视角,对高山进行了太多恶意想象。我只能尽量理性地写明,这部电影存在哪些价值观上的局限与硬伤。
大概挑出了三条。首先,他们理解不了在父权制社会下,一个有爱且有力量的、能够改变社会的中年女性领导者;其次,他们理解不了这位女性领导者身上的慈悲与力量的真正源头;最后,他们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子(大概只有草芥才这么执着于要居高吧),理解不了这些“边缘山区”“小人物”的彼此照顾与帮助,把那里的人们之间爱出爱返的关系,硬生生刻画成了一个试图填补空虚生活的女控制狂,非要去拯救大山里的落后愚昧众生。老套的启蒙视角。
先说第一条。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父权制社会里,大部分领导者、开创者、改革者……都由中年男性充当。我们把一些词赋予他们:独立的,强大的,不怒自威的,高瞻远瞩的,受人尊敬的。那如果站在领导者位置上的,是一个中年女性呢?糟糕了。他们很吝啬,不愿意把这些特质赋予那些开创了一番事业的女性。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把贬义词加在她身上:无力的,脆弱的,情绪化的,讨人嫌的,过度控制狂的……
减去好品质,加上坏品质,影片中的张桂梅校长,就成形了。作为一名教学有方的老师,一名受人敬仰的校长,却毫无威严,几乎可笑。她声嘶力竭地拿着喇叭叫学生们起床,不分场合地大吼大叫,却没有人听她的。学生们讲她的坏话,老师们吐槽她是老巫婆。这一切仿佛都在呼应人们对女领导的常见的恶意想象:“她真讨人嫌”。
假设,有一部关于男性的事业传记片,却不拍他如何周旋于社会上的不同力量,去克服困境,解决具体问题,而只拍他面对压力时精神状态极差,工作时打盹,下班后酗酒,在酒精幻觉里沉迷去世的妻子……光是想想就知道,没有人会这样拍,除非是在抹黑。而一个做出了实事的女性,她到底如何筹款,如何教学,如何沟通,如何脚踏实地经营出一所学校?电影故意忽略了那么多值得深究的具体细节。
这就要说到第二条。创作团队理解不了,一个脱离了男人的女性,如何能够去爱那些不是自己丈夫,不是自己孩子的人?如何能够去爱这个不够完美的社会?想象一个有力量的女性领导,已经难如登天了;还要想象一个被如此多前后辈上下级都热爱着的女性领导,这简直不可能!
当我们谈张桂梅的事迹,根本没有人要把她与一个早已去世的丈夫紧绑在一起。我们看见的是她,是充满热情,满眼笑意的她;而不是一个幽灵般的亡夫。现实中,张桂梅从不受困于过去,而电影非要走人鬼情未了的路线,给胡歌扮演的亡夫加了过多的柔光滤镜,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女人,抚摸一个过度英俊的男人笔挺的山根。这些片段根本不像是平等的夫妻,而是大型“偶像宠粉现场”。总之,最有力量的,永远是男人;给女人力量的,也得是男人。
大概这些人要理解一名女性,是永远不能失去男人的在场的:那些哭泣的苦难女孩子们,是受了男人的苦;完全独立生活的张校长,没有男人在身边,怎么解释呢?哦,主创们灵机一动:那她一定很怀念男人,她做事业的动机找到了!那些大山的女孩们,是被坏男人害了,被家里的爸爸哥哥给勒索了;而张校长这样有力量的女性呢,也是可怜的,因为她失去一个爱她的好男人。
看吧,所有女性的喜怒哀乐,都与背后的男人息息相关。他们塑造不来只与自己的梦想有关的,高山般的女性。因为既为高山,就不可能依赖任何一片云。
真实的张桂梅在采访中说过,为了让学生们生活得更好,自己“把命搭上都是应该的”。她不仅关爱学生,也同样关爱老师,甚至关爱福利院里的孤儿。她自己睡在学校宿舍里,为了离学生们更近,为了在晚自习时与单科老师们交流,为了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喜好,谁在食堂少吃了菜,她都能记住,都能叮嘱。这样一个中年女性,不沉浸在私人小家庭,而是身体力行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到底何来力量,去爱这些人呢?
因为理解不了,所以主创团队潦草交卷了一份零分答案:她不爱;她装的。她唯一爱着的,只有自己死去的丈夫。她之所以为那些女孩子的命运奔走繁忙,只是因为她没有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可以去爱!
——为了表达这一点,在电影的尾声,导演让张桂梅的扮演者海清,对一位自己经常PUA的女老师(而这位女老师曾经在剧情里质问张桂梅:你以为你真的很无私吗?你不过就是在逃避自己没有家庭罢了)承认:是的,我只是在逃避。电影让“张校长”亲口承认,自己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女孩子,她们还都这么爱她感恩她,都是因为张校长想要逃避失去老公的痛苦,一心扑在工作上,向学生们抓取。
主创们好像连付出和索取的基本定义,都没有搞清楚。他们大概是在以“四处大小爹”时的心理,以己度人,硬生生拍成了张桂梅在自欺欺人地“四处大小妈”。然而,当妈和当爹的难度,可是不一样呢。
爱就是来自爱,不是来自仇恨和对立。这就是第三条了,对张桂梅教育事业的动机的扭曲,还在于丑化了她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老师们和学生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对立的。班上的女学生们,会因为一个比另一个成绩好,彼此嫉妒就打了起来。还有大量以性别为轴心的事实颠倒,比如把酗酒的父亲改成母亲等,已有太多人谈及,就不再赘述。
电影对张桂梅的行为动机,也做了巧妙的颠倒。电影说,先是丈夫给了张桂梅力量,再是张桂梅用这份思念,拯救贫困的人们。但实际情况是,丈夫死后,自己查出肿瘤,无钱治疗。在生与死的抉择之间,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先给了张桂梅治病的钱与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救活你”,她才出于感恩,开办学校,用实际行为来回馈这座大山里的父老乡亲——她并不出生或成长于这里,却被这里的人们如此地接纳着。
“我活着要干什么?我要回报。”人与人之间,本来是一个善意流通的圆。当张桂梅的女高开办后,这里的爷爷奶奶们,是这样感恩张桂梅的:“我孙女读高中了,我可以放心地死了。”
电影的改编里保留了捐钱的情节,却是在她操办学校以后。看在她快把自己累死了的份上,大家才去帮了帮这个可怜的、没有老公的事业狂。
电影里的张桂梅,是一个扮演拯救者的索取者。片里的人们都操持云南口音,而张校长的标准普通话太过突兀(在实际的纪录片影像中,辽宁出生的张桂梅讲话也总是有活泼的语气词的),继续强化她作为一个格格不入又思想僵化的女领导形象。她的内心孤独而苦闷,与女学生们的相处温暖不了她的心,所以总要回到她的小家,去思念亡夫。由于白天与晚上、表面与内在的张桂梅太过割裂,电影别有用心地引导我们思考:为毫无血缘的女学生们的命运而不顾自己死活的张校长,和渴望与丈夫在客厅里跳华尔兹的小女人,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电影暗示,后者才是真的。她为了“逃避”自己没有家庭的事实,才成为了一个工作狂,名为奉献,实则向她们索要家庭的温情。
我建议大家,还是去看看张桂梅本人的采访吧!看看她发光的眼睛,她无时无刻的笑容,她的皱纹,她的气场,她散发的能量,她身处学生之中时有多么亲切又活泼地叫她们“姑娘们,起床了”。她是一个对所有哭泣的人,都会立刻张开怀抱,给与安慰的人。去看看她在自己的事业里多么容光焕发,看看她多么爱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又多么爱她。没有爱出,何来爱返。
实际上,女高的老师们这么评价张桂梅:“她什么都没有,但又什么都有。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富有。”这部电影,把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拍成了一个苦大仇深的贫瘠之人。而一个只知道逃避和索取的人格,真的能做得出任何事业,并帮助和鼓舞到任何人吗?
在那么多个层次上,他们都理解不了张桂梅。
还好,本是高山,就并不依赖我们的期望与评价而活。扭曲与抹黑,都改变不了张桂梅。她作为事实存在着,这就够了。
关于作者:依菲是一名有文学与社会学背景的自由写作者,关注领域包括且不限于文学评论、文化研究、教育平等、性别权利等。
网址:《我本是高山》:张桂梅的慈悲与力量,不是你们理解的创伤应激综合征 https://mxgxt.com/news/view/502118
相关内容
宋佳与张桂梅的亲密瞬间:女性团结的力量宋佳与张桂梅合影:公益事业新篇章的启示
1990年,张桂梅和丈夫的合影,6年后去世,悲痛不已!
张桂梅与宋佳同框,这张合影背后的教育启示是什么?
当演员泪洒现场,张桂梅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坚韧之光:张桂梅的人生故事
《山花烂漫时》宋佳晒与张桂梅校长合照,两人同时捂嘴偷笑太可爱
“燃灯校长”张桂梅:亏欠了家人,却改写了2000多女孩的命运
“17岁的张桂梅”:汲取“青春为谁燃烧”的崇高力量
《山花烂漫时》:以现实笔触,传递张桂梅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