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艺术,深刻纠缠
(电影《高潮艺术》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养眼一对
也许同性恋电影更能够把一段爱情表达得清晰。比如两个女人,没有男女外形的巨大差异,你才会更加注意她们本身气质的差异,清楚看到她们化学反应的过程,最后走在一起你才会觉得是爱情修成正果而不是别的什么。或者这样解释:我看到两个女人缠绵在一起从来不觉得美丽,如果她们让我觉得美丽了,一定是因为我感到了她们的气场,真的觉得她们是养眼的一对。
很少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能让我感到这种爱情气场。比如中国的《蓝宇》,胡军和刘烨好象一个比一个卖力地凝视啊,拥抱啊,怎么看怎么是两个不相干的人。还有《大胆的爱,小心的偷》里那对女同志,一个是膨胀的性感,另一个却身形瘦小气质单薄,根本就不是能压得住对手的角色。
《高潮艺术》(High Art)的一些场面,就让我感到了爱情气场,当那个不漂亮却阳光的女孩,和那个面部线条坚硬的女摄影师渐渐走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摄影师太男人啦,她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男人,如果“男人”这个词能不被男人独占的话。比如,在卧室里,她仰靠在床上,双手交叉于脑后,沉定地直视对面坐着的女孩,“这种表达欲望的姿态,绝对是男人的”。(这句评论借自向我推荐该片的赋格)
所谓改邪归正
《高潮艺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来自阳光地带的女孩,她是摄影杂志的小编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曾经著名的女摄影师,她现在沉沦于毒品。两人彼此吸引,渐渐走近对方的世界, 比如女孩开始吸一点毒,摄影师开始重新拍点照片。最后女孩觉得两人还是一起归于她的阳光世界比较好,她想把摄影师彻底拉出来。她几乎成功了,“几乎”就是一个悲剧专用词。摄影师有个旧情人,是一个过气的女明星,摄影师在向旧情人要求分手的时候,死于赌气般的吸毒过量。
这个故事令我想起了社会学一定理,或者说,听一社会学家说过的定理,这社会学家喜欢玩学术,其所谓学术就是简单意思复杂表述,那个被复杂表述的定理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意思:好的变坏容易,坏的变好很难。——这句话,我的理解,这是因为坏的比好的更让人舒服,比如吸毒为什么是坏的,因为这是一种比较舒服的状态,大家才乐于沉沦其中,也就无法自拔。
所谓风动心动
电影里有几场戏让我心有戚戚。
两人情愫已生还没挑明的时候,都回家和旧爱折腾。
女孩和男友的对话:
男友:你跟那摄影师呆不下去。
女孩:我没跟她上床。
男友:你不是正努力要上吗?
女孩:我不知道。
男友:你最好要知道。
那边摄影师和旧情人的对话:
摄影师:我不能继续这样。
旧情人:你又要跟我分手。想跟她上床就上,我无权过问。
以上两场戏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还有另外两场,两人动心后回家挑各自旧爱的毛病。
女孩抱怨男友:你总贬低我的朋友多么虚伪白痴无意义。
那边摄影师对旧情人说:你没听我说话。
这又验证了我的那个理论:当你潜意识里想改变的时候,总能找到改变的理由。或者说,不是风动,是你的心动。人还是那个人,人一向贬低你的朋友,人也一向不听你说话,只是,当你想留人在身边的时候,这些不过是调情斗嘴的话题,当你想弃人而去的时候,这些就成了无法忍受的问题。
所谓深刻纠缠
我几乎忘了对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了。应该是平淡,不是很打动我,觉得它不属于我会推荐给朋友的片子(当然写到这里我已经让它把我感动了)。可是为什么赋格对这么影片评价颇高呢?我相信对于电影的感觉和个人的经历、心境有关。那么我不由得猜想,打动赋格的是什么呢?
问了赋格,他说,他喜欢这电影,因为它平淡而深刻,对摄影师和旧情人的关系表达尤其深刻,一种深刻纠缠的关系。
我同意,的确如此。
我也知了,赋格喜欢深刻纠缠。
另:看到我的这文后,赋格三更半夜回了一文,声明他其实不喜欢深刻纠缠,那么他喜欢什么呢?
以下是赋格评《高潮艺术》。
《相濡以白粉,不如相忘于快门广角镜》
文/赋格
张捷同学在夹叙夹议中时不常地来些“定理”、“公理”,看似不费气力顺手拈来,却总能击中要害,让人回味。比如这句:吸毒为什么是坏的,因为这是一种比较舒服的状态,所以大家才都乐于沉沦其中。是啊是啊,说得非常好,诸如吸毒啦同性恋啦搞艺术啦,这类题材很容易被大惊小怪地对待,这片子好就好在,它让人觉得边缘人也是人,是有平常心的人,他们的沉沦,并不是扮酷或与社会作对,不过是图个舒服。
张捷同学意味深长地问道:我相信对于影片的感觉和个人的经历心境有关。那么我不由得猜想,打动赋格的是什么呢?坦白说吧,对片中两人感情关系,“赋格”兴趣并不太大,倒是更关注她们对各自事业的态度。──呵呵,这是不是体现了男女看待事物的不同呢?
比如说那个面部线条坚硬的女摄影师,在其声名如日中天、前途无量之时突然退出江湖,作了一次“事业自杀”的选择,为什么?摄影师的女朋友,那个永远处于半昏迷状态永远念叨着领衔主演法斯宾德影片之昔日辉煌的过气女星,她也抛弃了自己的事业,但好像总是不甘心,为什么?
再如那个摄影杂志女小编,正爬着事业的梯子,不得不隐忍原先满口学院派“拉康”、“德勒兹”后现代名词术语的高傲心气,忍辱负重地到这商业气味浓重的杂志社做一名小卒,甚至是打杂──她如何摆平这种内外矛盾?
还有,女摄影师如何再次实现自我否定,重新在摄影界亮相?她又如何摆脱与过气女星深度纠缠的关系,在情感上实现自我解放?而女小编是如何颠覆了自己异性恋的既定路线,同时颠覆了女摄影师同性恋的既定路线,还颠覆了女摄影师事业冬眠的既定路线?
这些问题都非常的耐人寻味,妙的是三人各自的“To be or not to be”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又跟她们之间的情欲关系牵扯在一起。
标题High Art是一双关语,很难翻译。所谓high art字面上指“纯”艺术、“高雅”艺术,也就是雕刻芭蕾悲剧等等殿堂艺术。先别说摄影、电影这些出身可疑的东东能不能算high art,如果有谁以为当今世界还存在high art,那他肯定是天真了过头。当下的形势是“艺术等于乱搞”,影片在这种无奈的大背景下探讨艺术的纯洁性,把创作动机的纯真度与作品的艺术价值联系起来,不管怎么说,这种“古典”的态度还是很令人敬佩的。尽管不大可能得出什么有说服力的结论来。
High的另一层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吸毒吸“高”了的感觉。女摄影师放弃她的艺术和公众生活,安于吸毒的舒适状态和私人空间,那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的艺术”呢。
当然女导演还是有她自己的立场的。我们看到那个上班时怯怯地翻着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小秘,而跋扈干练的女总编当年也不过是一打杂的小秘,还有,女摄影师在洗手间嗑药时遇到一位在学界混的旧相识,后者言谈流露出的学术界的“圈子”气味,与杂志社的“圈子”味儿没有两样,安排这些小细节肯定是别有用心的。
说到这里,话又说回来了:事实永远比虚构的东西曲折动人。其实“赋格”之所以喜欢这个电影,最主要的原因是片中这个女摄影师强烈地指涉了一位现实中的女摄影家,南•戈尔丁。当初看这个电影的前后正好看到戈尔丁的一本摄影集子《性依存的叙事曲》,震惊,震过了好几年还觉得惊,以至于再看任何新闻纪实的、描写人物的、叙事性的照相,统统觉得做作。戈尔丁只拍她身边的朋友包括她自己,他们吸毒、乱搞、易装,总之是堕落的边缘化的一群,她拍他们角度完全是“反新闻”,因为她跟他们一样,所以不是由外向内窥看,而是像照镜子,看看自己,也看看旁边的人。她拍自己被男朋友打后毁了容的惨相,拍最要好的女朋友得了爱滋后一天天走向死亡的过程。她走上拍照的路,起因是十几岁时卧轨自杀的姐姐没有留下像样的照片。后来她最要好的朋友也死了,戈尔丁不停地拍她,像要死死抓住什么她最终也没能抓住的东西。
电影里没有交代女摄影师最初为何选择了摄影,但她的工作哲学显然是戈尔丁式的:形而下,从自己出发;作品主题也是性关系双方的互相依赖和牵制。电影里女摄影师贴在洗手间墙上的照片有些就是戈尔丁手拍。
像戈尔丁这样的草根后来居然功成名就,她的照片登堂入室成为社会公认的“high art”。当代艺术风向之无厘头,这大概算一例。她成名后的片子多少变得轻柔空洞,这令人遗憾也不遗憾,毕竟,死去的亲友一去不返,一个人的青春也是一去不返,艺术上的成功和代价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张捷同学说,那个女摄影师太男人啦,她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男人。这个评价太到位了。如果“男人”这个词容易产生歧义的话,可以改成“阳刚”──搞摄影的,不管男女,都得有这样一种阳性的气质,即一种探求、审视、占有的欲望。电影把女摄影师写成一个“男子气”十足的女同性恋,让摄影和性密不可分,是一神来之笔。当女小编在床上重新激活了女摄影师那长久以来被白粉腐蚀了的欲望时,我们看到,女摄影师手中的照相机也重新焕发了战斗激情。
──相濡以白粉,不如相忘于快门广角镜,这就是《高潮艺术》给我们的启示,哈哈。(/张捷)
转载请注明:ITOTII »
原文链接:http://www.itotii.com/6499.html
网址:高潮艺术,深刻纠缠 https://mxgxt.com/news/view/500271
相关内容
高潮艺术,深刻纠缠量子纠缠与爱情:一种深度而神秘的联系
孩子和保姆一同消失,危急时刻父亲却与第三者纠缠不清?
怎么摆脱渣男的纠缠?
原来聂远和沙溢的“纠缠”这么深!
分手后已经纠缠了应该怎么做?
林心如霍建华人设崩塌,曾和娄艺潇张馨予纠缠不清
如何应对小三纠缠?情感导师深度解析,满满干货助你走出困境!
纠缠后怎么挽回(如何挽回纠缠不清的感情?)
女人纠缠男人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