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迭代看微博逆袭之路:强社交转为弱社交、关系驱动转为技术驱动

发布时间:2024-12-25 17:17

相信这两天各位同学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微博第三季度财报刷屏:微博月活跃用户为2.97亿,同比增长34%,创下今年最大增幅。三季度微博总营收达11.8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同比增长156%,远超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在大家眼里,微博好像是突然之间重回主流视野,尤其互联网圈这批最早用微博的用户,在转战微信以后就几乎不用微博,大家普遍都觉得不敢相信,但财报披露的却又是真真实实的数据,从亏损5年到大幅盈利,活跃用户连续10季度增长超30%,微博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曾在不久前接受采访时披露微博逆袭的原因:首先是坚持移动为先的战略,第二是在三四线城市打开局面,扩大了用户覆盖广度,第三是图片、视频、直播等多媒体产品的及时布局和持续优化,第四则是在实时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交兴趣网络的功能。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还是有很多吃瓜群众表示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曾经用过的那个微博,即使运用以上策略也难以做到今天的逆袭,而他们忽略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微博产品本身的迭代,整个产品逻辑的重设是微博二次爆发的基础,只有看清楚这一层变化,才能真正理解微博的逆袭之路。

从强社交关系转为弱社交关系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把博客和微博拿出来对比,但其实从新浪内部来说,这已经是两个逻辑完全不同的产品。博客时代,虽然个人也能生产内容,但是传播渠道依然是编辑,虽然博客依然是个很成功的产品,但并没有在媒体行业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微博产生最初是模仿Twitter,这些产品看上去是通过140个字符让内容创作门槛降低,吸引到更多普通人来生产内容,但其实最具变革性的能力在于,用户不仅在微博上生产内容,还参与传播内容,在内容产业由媒体传播内容的方式被彻底打破。而正是借鉴了博客兴衰的经验,曹国伟把微博单独组成一个公司,独立于原有新浪门户网体系,单独运作。

当时微博开始发力时,大洋彼岸的Facebook风头正盛,微博创立之初,也一度向着facebook的方向发展。但这里面最大的悖论就在于,微博是一个公开的平台,而人们并不会在一个公开的平台里社交,一个公开的平台需要传播,但是在“强关系”的设置下,产品利于社交而不利于传播。所以微信推出的时候,微博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用户增速开始放缓。

在走过了一段弯路之后,微博开始进行了产品调整,开始回归微博最开始的属性——弱关系社交媒体平台。

在社交属性减弱、兴趣维度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出现了少数人发内容,而大部分人在看、在评论及转发的情况,这也解决了互联网从业者的典型疑惑:“我和我的朋友基本不发微博了,为什么微博还能如此活跃?”

而当发布者越来越集中的时候,自媒体以及网红生态就开始在微博上出现,并且当微博上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图文、短视频及直播带来的多媒体形态,结合一些热点事件,用户会把微博当成获取内容的第一渠道。当这样一个趋势出现的时候,随着移动技术发展形成广告代言、电商变现、内容付费模式,微博成为了一个内容生态平台。

从关系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对于微博来说,一个绝好的竞争背景是腾讯放弃微博产品,这样使得微博能从恶性竞争里抽离出来,专心调整产品逻辑建立内容生态,从而形成网络效应,提升了内容传播及生态变现效率,最终形成行业壁垒——实时信息网络和社交兴趣网络。

随着微博在内容生产上的网络优势逐渐形成,媒体和明星名人为使新闻获得更广泛传播,集中选择微博作为独家发布平台。奥运会期间,有近300名运动员发布微博,互动量达5800多万。霍建华与林心如婚礼、王宝强离婚等明星公众事件,当事人也是在微博持续发布信息。随着内容生产向KOL、社交、视频和移动化等方向发展,独家内容使微博更高效的获取和激活用户。

于此同时,微博也成为重要的兴趣内容消费平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指出,微博作为兴趣信息的获取、分享平台的地位凸显,在“及时了解新闻热点”、“发表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关注感兴趣的内容”、“获取或分享生活/工作中有用的知识”等方面都是用户首选的平台。目前微博已经开放运营55个垂直领域,其中45个月阅读量超过10亿,18个超过100亿。

尤其当“兴趣网络”特点在微博上越来越重要时,微博产品逻辑又在发生一轮新的变化:优质内容越来越多、兴趣维度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想帮用户找到最合适的内容,就需要非常智能精准化的推荐体系,意味着微博开始由关系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其实微博早就不满足于简单通过关系网络分发和时间顺序分发内容,微博CEO王高飞曾在微博吐槽过,微博目前每天生产的内容数亿条,但是只有极少的内容通过关系流被用户发现,微博的前端产品并不能充分释放其在内容创造端的巨大优势。

事实上微博已经开始引入机器学习来优化核心信息流算法,本次财报上微博就披露了这一信息,并且透露这一算法带来互动率双位数的提升。虽然没有透露太多信息,但据了解,微博内部在这方面投入“不设上限”,其原因,就是看到了机器学习对产品的巨大的提升潜力。 

在机器学习兴趣推荐方面,今日头条是国内非常成功的案例。而在美国,Facebook在数年前引入机器学习后,带来了互动量翻倍提升,比如Facebook照片应用了一套互惠数据应用后,能帮助用户对照片上的好友或家人标记,便于日后搜索。对上传内容进行标记能吸引他人关注,启动对话,而这也正是人们使用Facebook的主要原因。于此同时,这些标记也生成了规模庞大的训练数据,这些训练数据可以被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式,如此积累后Facebook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人类图像识别模式之一。

虽然算法问题目前还存有争议,尤其带来本次美国大选用户极化、谣言传播的一些指责,微博刚开始在这方面的尝试,预计也会在相当长的探索时间内被用户骂,但微博一定会在这方面持续发力,因为微博是否能攀上下一个制高点,技术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网址:从产品迭代看微博逆袭之路:强社交转为弱社交、关系驱动转为技术驱动 https://mxgxt.com/news/view/491255

相关内容

化妆品行业从流量驱动逐渐走向产品驱动 当前线上化流量红利楚顶,未来品牌增长的核心预计将转向产品驱动。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过去10年化妆品行业增长的核...
彭迦信(Cussion Pang)认为转型关键之年:在线音乐已成核心驱动
用强关系与弱关系搞定社交
新技术、新需求驱动 影视文化产业加速变革
社交媒体营销时代的三大新常态操作
从流量到销量:明星代言如何驱动品牌增长
集和王艳——如何玩转社交公益广告?
社交图谱:社交关系再定义?
全链路营销时代,「综艺+音乐」联动如何驱动消费力?
IOSG:社交图谱,社交关系再定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