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文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文学家范文1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琬璐.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论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建构[J].黑龙江史志,2014(9):41-43.
[2]史哲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双向思索[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4-26.
当代文学家范文2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当代价值 发挥路径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79-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琬璐.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论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建构[J].黑龙江史志,2014(9):41-43.
当代文学家范文3
关键词:媒介即讯息;文学理论;新变
一、借异而识同
“媒介即讯息”包括“人的延伸”“媒介技术论”“新尺度”“媒介感知论”和“媒介环境论”等诸多内容,这一理论使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产生了诸多新变。
(一)文学理论的变化
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影响,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新增了关于媒介的篇目,具体有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王一川《文学理论》、佘向军和成远镜主编的《文学理论》以及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等。限于篇幅,不便逐一展开列举。这些教材都受到了“媒介即讯息”观点的影响。总体来说,媒介理论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媒介新尺度”引发文学本身的种种变化。在文学构成论中,新增了电子媒介或影视文学等内容,文学活动论中出现了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内容,这些变化都促使文学创作出现新的文学标准,即以媒介传播为准则。当代文学理论教材中设置专章论述电子时代的文学,意在说明如今是一个电子媒介占主导权的时代。“在以影像为主导的文化工业影响下,不少作家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影视剧的特色在自己的创作中展开想象和叙述。”[1](P114-115)不少作家创作便于影视改编的文本作品,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及其关系也在发生着颠覆性变革。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尺度”,“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2](P33)。文学的语言、文本、形式及内容在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其媒介的传播特性,以便创作出更好更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故媒介传播成为电媒时代文学创作的新尺度。其次,“媒介即讯息”丰富了文学理论内容,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既包含技术美学理论,也包含形式美学内涵,因为麦克卢汉正是从新批评的美学原则来对媒介问题进行讨论的[3]。麦克卢汉的媒介形式在文学理论教材中具体表现为文学形式的变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文学表现形式也出现很大变化,由以前的纸媒时代,到如今盛行的各种电子读物、影视作品甚至各种小视频,都是新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有些作家或评论家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理论和思维的延伸
“媒介即讯息”理论衍生了许多研究文学的新理论,如媒介存在论、媒介哲学论、媒介技术美学论等。例如:王一川提出“文学媒介论”,他说在《庄子天道》中早就指出书是用于传输的媒介,而书中的语言在于其所呈现的意义,当时的书是用于传输语言的媒介,即“媒介优先”。若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媒介”就是一种形式,而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即为内容,用于呈现意义的语言也是内容。但麦克卢汉并不认为如此,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和技术的同一,具有整体性,即技术是人感官的延伸,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冰冷“工具”。其整体性思维对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也有所启示。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影响所改变的都是所有感知之间的比率。”这是整体性思维的第一层内容,即在处理问题如技术的后果时所采取的一种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和系统性的观点和方法论[4]。可见,“媒介即讯息”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论,也提供了许多文学研究的新思维。
二、籍无而得有
麦克卢汉善于考察媒介构成的环境,并将其分为主体感知环境和客体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急需研究者们精准地感知电子媒介的社会环境下所创造出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故反思“媒介环境论”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正视“媒介即讯息”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媒介环境论”是“媒介即讯息”的内容之一,它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环境的营造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王咏梅[5]学者在《现代文艺学范式的媒介中心论转向》一文中指出,从文艺学学科建构及发展的角度看,有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尤为突出:第一,文艺传播学的建立与文学传播媒介的兴起;第二,“媒介诗学”的出场与本体论文学媒介观的建立。关于第一方面,目前出版了许多关于文艺传播媒介学的著作,如孙宜君的《文艺传播学》、文言的《文学传播学引论》等。关于第二方面,最具标志性的是张邦卫提出了“媒介诗学”理论。面对消极影响,我们要正视其存在,通过其他途径弥补不足。王咏梅呼吁理论家和作家们在强调传播媒介的同时不要忽略文学表现媒介的研究特质。金惠敏先生在《关于麦克卢汉的研究》一文中也提到:“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考古式地复原麦克卢汉,而且还有企划将麦克卢汉作为一种值得借鉴的媒介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美学,就是人文,就是文化。”[6]旨在说明,研究者不仅要了解媒介的内容,更要学习其中蕴藏的研究方法,创作独具特色的当论作品,最重要的是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正视“媒介即讯息”带给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价值。张利群先生基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提出了文学媒介生产论,更加系统地将文学和媒介相结合,凸显了媒介在文学中的地位作用,以便加速建构体系完善的文学理论批评机制。文学媒介生产论相对注重文学生产与消费这一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可判断受众的反应(受众审美),受众的审美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故媒介即讯息理论自带文学价值。正如受众推动了许多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随着媒介的进化,受众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自身具有文学性,他说一切媒介均是主体感官的延伸,而感官是受众审美能力的体现,审美需要主体充分调动其感官,这也是进行文学创造活动的基本要求。
(二)共同打造文学理论新环境
“媒介环境”会延伸一个新的文学理论环境。按照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技术与媒介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媒介技术既引发事物的尺度变化、模式变化等,又会重组、塑造和控制人或事物的发展,即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既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又在无形中反作用于人类事物。就像“微信”“微博”等媒介“微”环境中出现“微”文学现象,有大量研究“微信”朋友圈空间私密性的作品,也有诸多研究“微博”话语权力与传播功能的评论性文章。这就容易引发理论泛滥,不利于“文艺高峰”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麦克卢汉的理论,批评与反思同在,这也正是我们建构并完善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
当代文学家范文4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原因;措施
从大学生激进反事件到热议复旦大学投毒案,从扶不扶老奶奶到“东莞挺住”,高校大学生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现象,正通过网络媒体制造属于当代人的风云变幻。但是,在这自由的针砭时弊中,在这张扬的愤世嫉俗中,我们却发现大学生“跟风倒”、功利化、信仰缺失等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如何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大学生群体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在整个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代表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根本特征,体现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根本倾向,统率并约束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具体地来说,就是大学生群体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根本立场、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独特的价值认同观。到目前,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社会的公开透明化及社会舆论的自由化,高校大学生愈发重视社会现象,关注社会问题,热衷表达社会观点。但是,在对社会现象的观点表达中,部分大学生是不以事实为基础、证据为基准的实事求是性评价,而是以自我为基础、利益为基准的自我维护性评价。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评价中,某些大学生思考问题的导向是这个现象与我自身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则淡然处之,跟风亦然。如若有关,则判断现象关乎自我利益的利弊何方。最终,常出现仅从自我利益的角度出发,大放言辞,在根本上扭曲真实评价的现象。而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缺乏正确、全面、独立、体系化的价值观,部分问题上存在着唯利是图、人云亦云的错误价值导向。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存在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固然有其自身认识上的偏差,但也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社会伦理道德、家庭与高校教育、自我认知偏差、网络新媒体等多重影响因素。
1.市场经济功利化的社会影响。市场经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机制也对大学生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大学生公平进取,营造了比较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在社会舆论导向上强调个体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形成个体本位观念和利己观念,对世界和自我产生错误认知。这些让大学生在进行某项行为时,总是最先考量自我利益,如高校大学生热衷研究各项考核评定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学生组织内部成员习惯性以“学生官”自诩。这一切正如毒瘤般在高校中恶性生长、快速繁殖,影响到高校文化环境的营造,制约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温室家庭教育与高度自主的高校教育落差。自21世纪起,高校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所占比例日趋增长。这些大学生多生长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温室花园”中。其所生活的环境,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等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悠,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也应运而生。一方面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逐渐社会化,环境逐渐公开化,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判断能力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当面对现今高度强调自主性,鼓励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的高校环境时,两相对比,落差极大,大学生极易失去心态平衡,感觉到失去了家庭的呵护,失去了自我中心地位,出现对高校教育环境迷茫无措时一无所靠的困顿感,因而他们中的少数人会选择性地自我封闭。在与他人相处中,以自我为中心,常引发矛盾、冲突;对待他人的批评,好采取逃避或者过激的行为。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独立自主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约束其形成体系化的核心价值观。
3.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的影响。艾利斯的ABC理论最早提出了主体自我认知,该理论说明:当人们遭遇事件A(activating events)而造成不安的结果C(consequence)如焦虑及抑郁时,大部分是由他们的信念系统B(belief systems)与事件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把大学生自我认知定义为:当大学生面对诱发事件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在现今的高校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我所面对的困惑或问题,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认知偏差。如遇到分歧问题时,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就是绝对正确的,别人都应该认同”;看到社会黑暗,便一贯哀叹“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构建,更制约着高校大学生青想的实现。
4.公开化网络新媒体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国民视野更加开阔,生活更加精彩。与此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一方面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公开化的特征,大学生易受到不良事件、环境的影响。如继马加爵案件在网络曝光之后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全国东莞扫黄案件的网络实时跟踪之后的“东莞挺住”跟帖,这一切表明大学生正通过网络新媒体关注社会时事,表达自我观点。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独立、系统、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总是会出现错误的、极端的认知。因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完善中,我们需要积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力量,灵活运用媒体宣传。
三、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措施
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文化环境构建、信息渠道传播及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多重交叉问题。我们需要大学生自身不断完善其核心价值观,更要不遗余力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其成长成才。
1.“青,中国梦”为理念的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样的阶段需要正确的思想理念引领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先进思想结晶,在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活动、社团建设、素质讲座等途径鼓励大学生畅想青春志,共筑中国梦;通过社会实践、基地见习、课堂讲授等途径倡导大学生凝心聚力,毅行青春,激发其不断挑战自我、发掘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汇聚正能量。
2.“体系化和定制化”有机结合的高校教育指导体系建设。虽然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但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其产生的原因各异。因此在现今阶段,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要追求“体系化和定制化”的有机结合,即在教育指导体系建设中,要以“多力量、细步骤、深发掘”为理念,不断完善工作。首先,要充分调动高校行政工作人员、课堂教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同学等多方力量,建立高效畅通的横向沟通渠道,确保大学生信息传达。其次,明细大学生心理指导教育流程,公开透明化咨询业务,做到大学生“有处可求,有求必应”。最后,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问题,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在进行深入了解、细致发掘之后,再进行系统疏导教育。总之,在高校教育指导中,要追求“点面结合”,鼓励高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共同指导。
3.巧妙运用新媒体,创造活力E文化。网络新媒体、移动SNS平台,这些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周边环境的主阵地,更是其表达自我的主舞台。因此,在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我们要以“创造文化,宣传思想”为理念,在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宣传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创造活力E文化。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大学生自主进行网络环境管理和社交互动。同时,更倡导大学生依托网络新媒体,自主开展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能够积极负责地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人生价值。
4.“常省己身,三思后行”的自我体验式成长。由于缺乏独立思考,大学生习惯性照搬他人观点,易出现“跟风倒”“绝对化”等错误认知,影响其对周边事物的正确评判。因此,在完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中,更需要大学生本身的自我反省与提高。如面对自由公开化的网络新媒体,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对待外界的不同声音,要三思后行,忌轻信权威、大众等。只有“常省己身,三思后行”,才能不断成长,思想方能愈发成熟。
参考文献:
[1]杨业华,湛利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2]岳宝华.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5).
[3]郭韶敏.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0(12).
[4]张艳鄂婷.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5]焦翠丽.构建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
当代文学家范文5
内容;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3―0065―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法是一种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方法,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技能进步与知识累积下来详尽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下面,笔者就档案袋评价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设定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的目标
档案袋评价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的最大差异就是其拥有十分灵活的评价类型。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档案袋中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同的。实施档案袋评价法最为基础的就是要设定评价目标。根据小学语文的特点,教师可以为档案袋评价设定下列目标:1)档案袋中累积的资料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哪些方面持续地改善,从而提升学习自信心。2)档案袋评价要与学生的语文学习相联系,直接展示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以便让学生可以自我反思。3)在固定阶段后开展综合性评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检验教学效果,给教学计划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准确的依据。帮助学生更加准确认识自己。例如,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袋来进行“每天多认识三个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档案袋来将自己从广告牌子、包装袋、故事书等上面认识的新字通过摘抄后集中存放到档案袋中。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一同进行交流,评选,看看谁识的字又多又准。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建立档案袋的目标,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识字写字方面的进步与成长,并且还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计划依据,以便教师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
二、选择小学语文档案袋的内容
小学语文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是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将目标设定为提升课外阅读能力档案袋。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大家统一的资料以及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资料。大家统一的资料是每一位学生都会累积的内容,通常来说都是教师统一设定的,这些内容引导着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原则。而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资料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的,其目的是为了展现每一位学生的自我个性,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课外阅读方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阅读推荐卡”,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带动与影响的作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精彩的书籍与大家一起分享,并且由学生们选择自己最期待阅读的书籍。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激发制作“好书推荐卡”同学的信心,还能够让学生关注到更多更好的书籍。2)与语文成绩记录和反思相关的内容。为了展现学生在语文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成长情况,教师可以搜集记录学生作业表现,选择每次考试试卷以及订正正确答案的记录纸、语文错题集等作为语文成绩记录与反思的资料。
三、制定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标准
当代文学家范文6
【关键词】汉语人名;语言;精神理念;价值取向;儒家文化
前 言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汉语人名,也被深深地烙上了儒家文化印记。笔者抽样调查了20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85名,女生115名;汉族165名,少数民族35名;城市97名,农村103名;干部家庭88名,工人家庭51名,打工务农家庭61名。调查分析发现,有近70%的人名凸显着深刻的儒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充分传达出积极入世,外美内修,“穷则独善其生,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理念。具体包括五种类型。
1、能者理念,能人强士的价值追求
即通过人名寄蕴能人理念。这是汉语人名最传统、最突出的精神理念,是典型儒文化思想精髓的体现,它充分地体现着积极入世、一展抱负的精神情怀,传达进取激进的人生观。
1.1建功立业、兴邦定国的治世精神。可分为以下几组进行探究:①组:徐泽州(泽州:举国泽被恩德)、胡泽民(泽被万民)、孙荣华(荣华:使中华荣耀)、王万熙(万熙:万民熙乐)、周晓魁(魁:众人之魁首)、李想(远大理想)。②组:苏国荣(国荣:振国荣国之志)、董兴华(兴华:振兴中华)、廖国宇(国宇:志在国家天下)、查宏伟(宏伟:宏伟大志)。③组:张国飞(国飞:为国而腾飞)、丁勋(勋:为国建立功勋)、高佑兵(佑兵:以武庇佑治国)、张禹江(禹江:寄寓大禹治水的济世之才)。④组:邓传兵(传兵:传令带兵之能将)、李剑烽(剑烽:借宝剑和烽火象征武将)、蒋杰(杰:国之英杰)、张国俊(国俊:国之豪俊)、钱志臣 (志臣:志在成为治国能臣)、展国英(国英:治国英才)、李富民(富民:使人民富裕)。综而观之,四组人名均蕴含着宏大的治世精神,昭示着用名者未来能磨砺出杰出文才或武才,积极地为国建功立业,成为具有雄才大略、功勋卓著的治国精英。这种治世精神理念在语义表达上常采用四种方法:一是直陈法,即单独借助人之名进行表达,如展国英。二是谐音法,即通过姓名合音的读音,进行谐音表意,如:李想。三是象征法,如:李剑烽。四是故事法,借助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中取材昭示其义,如:张禹江。
1.2兴家望族、大富大贵的耀家精神。这类人名多表达振兴家室、家庭和顺之意,如:史家富(家富:令家室富足)、冯贵如(贵如:使家庭富贵如意)、杜祖阳(祖阳:令祖先宗族荣耀昌盛)、曾耀宗(耀宗:光宗耀祖)、钟家辉(家辉:令家庭增光添彩);蒋家美(家美:使家庭和美幸福)、何家顺(家顺:家庭和顺、和睦)。在表意方式上,较多采用直陈法,如家辉、家祥、祖阳等。此外也采用谐音法,如史家富(谐音使家富),曾耀宗(谐音真耀宗),和家顺(谐音合家顺)。
1.3自立自强、果敢独孓的强者精神。一是自立精神,如:罗立、王果、韩本自等;二是勇者精神,如:杨猛、张强、吴永强、施勇等;三是韧者精神,如:万毅、姚毅然、李岩、赖松乔、李禹江、罗恒菊、江雪梅等。其表意法也有四种:一是直陈式,直接借助其名陈述。如罗立、张强等。二是象征式,借助事物隐喻人名内涵。如罗恒菊、江雪梅、赖松乔,借助菊、梅、松木、乔木等植物象征倔强不屈的精神。三是比较式,如:胜磊(胜过坚挺高拔的岩石),超凡(超越平凡)。
2、达者理念,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其中有传达愉悦人生、阳光心态的,如:沈悦、许乐、和笑开、杨光等。也有传达处事泰然、自得潇洒的,如安然、赵达、赵潇云(象潇洒的白云)等;还有描绘希冀美好未来的,如:李明江、徐月秋、王瑞雪等,通过对优美景物和现象的描摹进行通达精神的昭显。
3、圣者理念,善美儒雅的君子追求
圣者理念就是一种善美仁和的精神理念。
3.1康壮健美的外美气质。这类名字不论男女都突出地传达出身体安康健壮,容貌俊美动人的期望。男性多强调阳刚之美,如:包广帅、严巍、李俊、许彪、郭永康、俞壮、李威虎等。女性多强调阴柔之美。如杜绍婷、高真琰、李佳沫、周莉、谢嘉蓉、李丽聂、绮凤等。在表意方式上,多用直陈式,如:巍、彪等;象征式,如:绮凤、嘉蓉、等。
3.2真善仁和的内美品质
在当代大学生人名中,仁义礼智信五种君子风范,均有呈现。
3.2.1高雅儒士风度。有直陈式的,如:钟文静、胡纯、翟雅心、韩儒音等;有兴寄式(借物咏怀)的,如:李玉(如美玉一般雅洁)、张涵(较有内涵修养)、林兴羽(象白羽一样雅致、高洁),杜月香(象月亮一样芬香)等。
3.2.2和平仁爱品质。有直陈法的,如:阮成美(有君子成人之美的仁爱品质)杨永和(家国永远祥和安乐)毕平(祈求和平安好)等。有比兴寄托的,如:凌向鸽(以白鸽象征和平)、何春燕(似春燕带来温暖和盎然蓬勃的生机)。还有故事法示现的,如:樊尧和(尧和:渴望逢着如尧帝时清和圣明的时代)。
3.2.3正道直行、重义轻利的气节。其人名通常传达正气与英雄精神,带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名人意识。如:郝剑君(其名暗示要成为秉剑直行的君子);晋颜(嵌入颜回之名,慕成高洁人);李宁(直接借体育明星李宁之名,渴求能成为体操明星);自牧(仰慕杜牧);这类名字多用直陈式,如:郝剑君;嵌名式,如晋颜;借名式,如李宁。
3.2.4重礼重德的伦理情怀。如:高淑贤(贤淑)李敬(礼让敬人,亦受人尊敬)。其间,有对男性伦理要求的“三纲”(忠、孝、悌),如:许贤、王忠、孔家顺、李孝宁等;也有对女性要求的“四德”的映现。如杜德容、王言谦、宋仪等。
3.2.5博识多才、聪明敏慧的内美气质。有的注重文才,如:博文(博识强文)、智灵(慧质灵智)、逸飞(才华横溢)、晓书(知书达理)等;有的注重武略,如:武毅;有的追求通才,如:文武、翰博等。此名多用直陈式,如博文;也有象征法,如龙、凤等。
3.2.6诚实守信之风。如:王楷诚,其名直陈端正做人,诚信务实。又如:史耿,传达出做一个秉性耿直者的心声。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名字是几种儒文化义项的糅合。如:“王安义”其名既有希望一生平安之意,又有拥有正义之品。凡此种种,不再赘陈。
结 论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姓名文化的考察,不难发现,不论得名者的出身背景如何,高行蹈世、乐观进取、居安思危、渴求名望地位等儒家精神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亦发现其间更注重于个人修养行为方面,而对国家民族的精神意念渐渐在淡化。大学生人名文化的国民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远意义,有识之士应着力倡导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洪永.名字的文化意蕴[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6).
[2]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概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网址:当代文学家范例6篇 https://mxgxt.com/news/view/484290
相关内容
名人成长故事范例6篇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
赛事报道范例6篇
sns营销范例6篇
德与才的演讲稿范文最新6篇
访谈节目策划方案范文6篇
明星励志故事范例6篇
大明星世界末日范例6篇
职业生涯规划案例——董卿6篇(全文)
网红调查报告范文6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