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炎帝与高平文化遗存】神农氏与炎帝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我们经常以“炎黄子孙”自居,也熟知神农氏开启农耕的传说故事,但对神农氏如何与炎帝发生关联却知之不多。历史上最早神农氏和炎帝是分开论述的,后来则合并在一起当做一个人。据称这是汉代史学家刘歆策划导致,主要目的是根据当时推崇的五德终始说,给篡汉的新朝王莽政权制造理论上的合法性。清代学者崔述就在《补上古考信录》卷下中指出:世人“以炎帝为神农”,是“误信刘歆、班固之言”,指出刘歆、班固是“合二为一”的主创者。但随着研究的进步我们认为,把神农氏与炎帝合二为一并不完全荒谬,二者之间更有可能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现在我们一般把神农氏和炎帝看作一脉相承的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炎帝则是神农时代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一。
在上古时代,人类的力量还很弱小,对世界认识有限,野兽、灾害、疾病、战争、饥荒都可以轻易夺取个体的生命,甚至毁灭一个族群。因为人类对周围环境和自身命运几乎是不可控的,要消除这种无力感,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能够对世间运作规律进行合理化解释的思想体系,原始信仰由此而生,巫术就是蒙昧时代的“科学”。开始人类崇拜的对象是天地、自然万物,后来,随着人类中杰出的英雄开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些英雄也被神化,成为崇拜的对象,这就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的由来。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也被尊为“农神”。我国古代的农神崇拜就是从神农氏开始的,神农氏的“氏”并不像“王氏”“李氏”是对某个具体人的称呼,它可以解读为“时代”,就好比我们常说的“那会儿”。不仅如此,我们说“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就是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三个时代。我们不妨这样解读:“燧人氏”就是古人学会钻木取火那会儿;“伏羲氏”就是古人用火烹制渔猎采摘果实那会儿;“神农氏”就是古人开始学会自己种粮食那会儿。
综合各地神农炎帝文化研究,我们大约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情况:在伏羲时代从事采集、储藏职业的部落,在采集籽实的过程中,渐渐探索出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文明,这个人后来被人称为神农,他的部落期初在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后来随着部落势力的扩大,开始进入以河南平原、晋南平原为核心的最古老中国的区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主宰黄河中下游。经过几代的发展,周边又有新的文明兴起,来自关中平原的黄帝部落为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向炎帝发起挑战,炎帝落败,成为黄帝部落联盟中北方部落的首领也即“北岳”,到上党地区繁衍发展。
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则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竹书纪年·周书》记载:“上古帝榆罔凭太行以居冀州。榆罔之后,国为榆州”。清人吴倬信补注《汲冢周书》云:“昔烈山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南宋罗泌《路史》载:“黄帝封炎帝后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从中分析的话,应该是末代炎帝榆罔在山西上党地区活动,今天山西的榆次、榆社等地名的来历就与此有关。后来,黄帝文明发展到了山西,榆罔的后裔参卢接受册封,成为地方邦国。潞即古潞国,参卢的封地古潞国就是现在的长治市潞城县,春秋时被晋所灭。上党地区雄踞太行之巅,自古为“天下之脊”,高平位于上党的核心,周边群峰雄峙,中部有丹河等六条河流冲刷出的平川,耕作条件优越。更为重要的是,高平位于羊头山的阳面,光照条件要优于北麓,成为炎帝部落活动频繁的地方,由此也成为全国炎帝文化遗存最为富集的区域。羊头山上“神农尝百草”,发鸠山“精卫填海”等故事本质上是古人口传心授的“口述史”,这些都记载了炎帝及其后裔在高平活动的情况,为高平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文献支持。(申小锋)
网址:【神农炎帝与高平文化遗存】神农氏与炎帝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481381
相关内容
甲辰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系列活动在山西高平举行炎帝与炎帝陵、舜帝与舜帝陵
蚩尤与炎帝的关系.docx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 税靖秋的回答
华夏一颗璀璨明星—炎帝
甲辰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举行
全球直播!武汉一大学62名师生亮相“甲辰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
炎黄学公开课第十三讲:黄帝与中华文化共同体溯源(主讲人:梁枢先生)
让我们来看看三皇中的三大明星: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
高平炎帝庙会戏剧演出精彩开演 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