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贾樟柯:女性电影人的群体崛起引人注目

发布时间:2024-12-25 04:56

【专访】贾樟柯:女性电影人的群体崛起引人注目

“我最欣赏的女导演是阿涅斯·瓦尔达,她真是伟大的女性,是一个天才,同时还很坚韧。”

《半边天》五部短片中的女性

金砖五国的电影计划还在继续。《时间去哪了》之后,由贾樟柯监制,聚焦“当代女性情感与社会”的影片《半边天》,已经在5月10日全国上映。

这部影片同样以五个短片所组成,分别由刘雨霖、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丹妮拉·托马斯、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萨拉·布兰克这五位来自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的五位女性导演进行执导。对她们来说,这是一个给出统一主题的“同题创作”,除了关注各国社会当代女性,没有任何附加限制。

《半边天》海报

在给出主题后,作为监制贾樟柯曾有过担心,如果这五位导演给出的剧本里出现相似的故事,还需要去要求她们进行调整。不过非常惊喜的是,五位女导演分别给出了完全不相同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讲述的是当老年人去寻找人生第二段感情的时候,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应对。巴西的故事,将镜头对准LGBT群体,当一名女性在运动场上获得成功时,就连她的性别都会被旁人质疑。俄罗斯的故事,用非常极端的情况讽刺了如今根本没有办法去认识到对方的网恋。南非的故事,则是一名艰难生活在大城市的女性,如何回到过去带给她伤害的原生家庭以及母亲进行和解。印度的故事,讲述的是非常普通的家庭里,身为家庭妇女的女性如何获得公婆、丈夫、孩子的尊重与珍视。

这些关于女性的故事,都是这些女性导演对生活进行观察后得出的思考。在金砖五国的社会发展当中,女性平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贾樟柯在过去可能并没有如此直观的认识,在《时间去哪了》的放映阶段中,他才发现各国的观众、影评人,都不约而同的向他们提出下一部要不要考虑拍摄跟女性主题相关的影片,这引起了他足够的重视,“我们国家发展阶段和社会情况都比较接近,看来女性问题时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毋庸置疑,它一定是有共鸣感的。”

印度短片中的母亲

在影视行业当中,女性导演本身也是一个“稀有物种”。就算当下女性电影主创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编剧、制片人等不同领域内。“因为在过去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一个特别男性的职业,就像以前的地质队,确实有职业特点,风餐露宿、居无定所,还有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贾樟柯认为,女性担任导演的阻力比男性大得多,“包括家庭观念,因为电影工作方法本身,女导演确实照顾家庭的时间会缩短,甚至被剥夺了,这里女性面临的挑战就比男性大多了。”

通过短片集合长片这样的创作及放映形式,这五位女性导演的作品能够形成对话,达到高于单一短片进行放映的力量。这样的由金砖五国共同进行五部短片的创作,在未来还将延续下去。贾樟柯表示,下一部的主题已经想好,将会是“邻居”。而在未来,第四部将会展开更多的实验和探索,“比如说是不是五个国家写一个故事,由不同国家的导演执导不同的段落。至于这五个故事,是发生在五个国家还是一个国家,都还在探讨的过程当中。”

《半边天》监制贾樟柯

界面娱乐对话贾樟柯:

界面娱乐:《半边天》是《时间都去哪了》的续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这次将主题定为女性?

贾樟柯:选用女性主题,是在《时间都去哪了》发行放映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有很多观众,问我们说下一部拍什么,会不会是拍女性。这些都是观众自己提出来的,比如最早首映时南非的文化部长就问我们要不要一起考虑拍女性。然后巴西的大使,以及其他电影节放映、院线放映时的观众、影评人(都这么说)。

我回去想,为什么这么多人提出想要拍女性?当然我自己也很感兴趣女性的问题,但后来一想,就是我们国家发展阶段和社会情况都比较接近,看来女性问题时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毋庸置疑,它一定是有共鸣感的。

另外,当然跟电影自身有关系,因为这几年全球电影节当中,女性的呼声非常高,女性电影工作者们不停地在发声,争取更多的关注。她们也呈现出非常杰出的才华,而且这种事全方位的,除了导演之外,编剧、演员、制片人等女性电影人的群体崛起是很引人注目的。因为在过去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一个特别男性的职业,就像以前的地质队,确实有职业特点,风餐露宿、居无定所,还有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是最近几年,是女性工作者她们在电影节呈现出很杰出的能力。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后,我们就确定用五位女性导演来拍女性故事。

《时间都去哪了》

界面娱乐:电影行业里现在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主创都是女性,但其中唯独女性导演的比例特别少,增长速度也相对缓慢,你觉得这种全球性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贾樟柯:因为你要打破行业的习惯,总体上给女性更多的上升通道,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特别电影伴随有某种体力活动,确实男性有一些这方面的优势。包括家庭观念,因为电影工作方法本身,女导演确实照顾家庭的时间会缩短,甚至被剥夺了,这里女性面临的挑战就比男性大多了。为什么我们说关注女性,要呼吁给女性更多的机会,因为她在成为导演的过程里,受到的制约相比男性大很多。但我觉得,最大的还是一种不信任,因为这些特点所形成的不信任。

界面娱乐:你最欣赏的女导演是谁?

贾樟柯:阿涅斯·瓦尔达。她真是伟大的女性。她跟我讲故事,她第一次去戛纳电影节,自己拉着自己的拷贝去,因为她没有入选,就去了戛纳。她找了一家电影院,然后在那个电影院租了两个场次,自己放。她还说,她拿不动那些拷贝,下了火车就把拷贝寄存到车站的箱子里,她去找好酒店谈电影院,都谈好了,再从火车站把拷贝拿出来。听她讲这些故事,我首先觉得她是一个天才,同时还很坚韧。而且她确实有那么漫长的创作时间,直到去世前还有新作产生,这个值得所有的导演学习,不仅是女性导演,男性导演也应该学习。

第72届戛纳电影节海报,致敬阿涅斯·瓦尔达

界面娱乐:可能大众对这五位导演的认识不太清楚,你是如何找到她们并确定合作的?

贾樟柯:这五位里面首先是刘雨霖。我很喜欢她的第一部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我觉得她年纪这么小,对于中国人家庭内部的理解很到位。然后是俄罗斯的导演(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她是我们平遥电影展第一届罗西里尼奖获得者,作品《苏莱曼山》获得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也是那一年全国瞩目的女性导演。巴西的导演(丹妮拉·托马斯),她是跟《中央车站》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长期搭档的,她是沃尔特·塞勒斯很多片子的编剧,他们也联合导演了三部电影。我和她在巴西有很多次交谈,一直想跟她合作。那印度的导演(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呢,她们整个团队是《摔跤吧!爸爸》的团队,我跟阿米尔·汗那边也很熟悉。唯独比较陌生的是南非那边,因为平常接触不太多,南非的导演(萨拉·布兰克)是通过我们南非的合作制片公司推荐的,我也很喜欢她的作品,她是一名女性思想的研究者。最后就决定她们五位一起做。

《半边天》

界面娱乐:这个主题其实特别抽象,你怎么给她们交流这个“命题作文”?

贾樟柯:其实对我们来说,一直不说这是命题作文,其实叫同题创作。因为这个主题是很宽泛的,女性里面可以包括很多角度,有很多类型,可以发掘不同的故事。说实话,最初我心里有过一个预案,就是当五位导演的剧本送过来的时候,可能我要协调一下故事,因为既然是女性,可能她们的关注点是一样的,那时候我可能就得协调一下,比如两三个人都写同一个问题怎么办。结果,五个剧本完全不一样,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我觉得现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了,所以我跟同事们说,这说明我们选择的五位导演都是很有个性的,都有自己的兴趣点。

界面娱乐:所以她们关注的主题,其实相差非常大。

贾樟柯:对,首先我们这两年选择的主题都是比较不具体的,既然是同题,应该有更大的发散思维,发散想象的空间。另一个呢,我觉得五个国家都是电影创意大国,也有那么悠久的传统和文明,观众潜在的某种意识,也希望能看到同样的社会情况下,不同的智慧反应。(我们)也想保护这种差异性,如果更加具体的命题的话,相对来说怕束缚到这个思维。

界面娱乐:你觉得她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不是跟各国的社会特征是一致的?

贾樟柯:非常紧密。你像南非的导演,她其实谈到了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一名女性成功时候对她的怀疑,甚至会怀疑到她的性别是男是女,这本身就是对女性根深蒂固的一种误解跟怀疑。像刘雨霖,我觉得她在写两代人,年轻一代就比上一代人更加的自由、豁达,生命态度就更加接近自我吗?也不一定。当妈妈讲她要选择平庸,她要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女儿也说妈妈理解她。妈妈这样一种认识,我觉得跟社会结合都很紧密。

我觉得有趣的是,我自己在想象这五个故事的时候,其他四个国家,我觉得改编成(发生在)中国,故事一样成立。我们如果把俄罗斯、印度的都改成中国故事,它存在的社会条件其实都差不多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五个国家确实在差不多的阶段、程度,确实有很大的共同语言、共同性。

界面娱乐:作为监制,你是如何统筹她们五位导演进行工作的?

贾樟柯:确定了导演后,首先是沟通剧本,然后创作上给她们每个人最大的自由。当然还有寻找资金,这是最难的,因为五国合作成本还不算低。有了《时间去哪儿了》,第二部容易一点。

我们也在和几家出品方和海外合作方讨论,现在我们是第二部,希望到第四部的时候,开始寻求一些转变,比如说是不是五个国家写一个故事,由不同国家的导演执导不同的段落。至于这五个故事,是发生在五个国家还是一个国家,都还在探讨的过程当中。

界面娱乐:相比中国,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好像女性的平权意识和活动会更广且更受各界关注,你觉得为什么国内这方面的声音似乎还没有散发到更为广大的大众当中?

贾樟柯:我觉得可能跟我们国家基础工作、显性的工作早在了很多国家前面(有关系)。所谓显性工作,比如去年在戛纳电影节,有一天女性电影人在集会,很多大明星,她们集会在讨论什么?在讨论同工同酬,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中国早就解决了,起码在法律的层面和社会共识的层面上已经解决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女性平权的问题,它可能变得更隐蔽,更在一种思维习惯里。

《半边天》的中国故事由王珞丹与刘蓓

界面娱乐:你认为这样同题短片集合成长片的表现形式,是不是一个将短片这个形式推至大银幕的好形式?

贾樟柯:从客观上来说,会对短片的创作也有促进,但我觉得它跟短片还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短片不是作为独立的短片本身,呈现的方式,跟在共同命题下五位导演她们之间有着互相的呼应关系。另外,观影上还是有区别的,五个放在一起和拆开了放,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这个影片在两年之内,我们是不会拆开放的,之后大家才能作为各自的短片作品,在画展、艺术展这样的展览,或者新媒体上去发布。因为我们首先要把这一次电影行动,就是五位导演对话的这种电影形式完整地呈现出来。

界面娱乐:从《时间去哪儿了》到《半边天》,你觉得这个系列有了什么样的进步?

贾樟柯:第二部的进步,就是是从角色出发,这个角色就是女性,整体性比第一部要进步一些,第一部是抽象的时间概念,所以里面还有科幻片、惊悚片,是万花筒的感觉。这次呢,更像是一个主题下的五个变奏,她们都指向共同的人物,就是女性,所以是不同的女人,但这一点上,应该说比第一部更优雅了一些。

界面娱乐:今年有一部Netflix的短片集形式的剧《爱,死亡和机器人(19.590, 0.18, 0.93%)》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喜爱,你觉得新媒体播放的形式,会不会是短片集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贾樟柯: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这也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动短片(的原因)。因为新媒体,就是电影更多的终端出口,这项新发明是比较适合短片的,只是观众的欣赏习惯,还没有进一步养成。其实说白了,还是没有付费习惯,免费看惯了十几、二十分钟的短片。

(本文来自于界面)

网址:【专访】贾樟柯:女性电影人的群体崛起引人注目 https://mxgxt.com/news/view/479438

相关内容

独家专访|贾樟柯: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活和人的本质
关于贾樟柯作品的浅析
她因贾樟柯电影成名,与贾樟柯基于艺术追求结合,相互尊重理解
贾樟柯的冲突
赵涛贾樟柯的挚爱,中国电影圈的一抹亮色
倪虹洁为何钟情贾樟柯?探究她的电影情怀与艺术追求
贾樟柯的时代凝视
女影迷留言 与贾樟柯探讨"山河故人"情感抉择
赵涛和贾樟柯的别样相识
贾樟柯赵涛婚礼起底 相恋10年始终不承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