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话
从在北京中关村二小的一间门面房的培训学校到如今一年有数亿元收入,占据全国50%以上的出国培训市场份额,成为涉及英语基础学习、IT培训、网络、出版、基础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教育集团,不可否认新东方创造了教育产业的一个奇迹。
10月17日到20日,包括新东方董事长、创始人俞敏洪在内的多位新东方顶级精英的福州之行获得了满堂掌声,火爆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场明星演唱会。昨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新东方董事长、创始人俞敏洪,听他说新东方精神以及此前一直悬而未决的新东方和ETS纠纷——
见到俞敏洪已经是上午10点以后,甫见面他便一再说抱歉,他说他这七天走了四五座城市。
俞敏洪面庞瘦削,但身体却是很结实,我们已穿上毛制衬衣,他却还是一件短袖衬衫。寒暄几句,俞敏洪很快就进入他的谈话状态,思维清晰、不假太多思索,且语速极快,没有套话,就像是在拉家常,或是在讲故事,于是很快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新东方精神:北大精神的一种传承
记者:在昨天的讲座中,开始的时候有点乱,您说了些话很快就把全场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这是否就是你开创的新东方的教学风格?
俞敏洪:英语只是技能,而人生的精髓不在于技能。所以如果说新东方的精髓只是英语,那只讲对了一半。我认为新东方做任何事的前提条件是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新东方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传达给学生,学生希望能够听到一两句让他浑身颤抖、让他为之奋斗两三年不懈怠的话,激发学员们的潜力,使他们的能力实现达到最大化。我们希望新东方的每一个老师都能传出自信的、奋发的信息,这也是新东方的最高理念。
记者:您觉得那么多学生前赴后继地奔着“新东方”而去,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他们?
俞敏洪:新东方给学生们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一个平台、一种氛围,两三百人凑在一起学英语,想一想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劲头。在这里也有很多的学生最后志趣相投,成双成对了。这些就是为什么新东方一年能有几十万学生的关键。
记者:您多次强调你们最初的团队的精神来自于北大的精神,新东方的精神是什么,与北大精神又有什么关系?
俞敏洪:新东方的精神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明白,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传承了北大的精神。北大的精神是什么,简单地说是自由与民主的人文氛围,在新东方里很多人因为工作中意见不一与我针锋相对,大声地争执,但通过吵架大家都有所收获,之后大家还是乐呵呵的,大家都是朋友兄弟,这就是最初创业给我带来的淋漓尽致的快乐。所以新东方有着很浓重的人文气息,我们的学员也是这样,他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初在新东方所学到的单词,但是他却还记得新东方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过、激励过他的话,而正是这种“励志”精神,使新东方的学生从心底对社会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新东方超出其他众多同类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ETS事件:与巨人过招的至少是半个巨人
记者:新东方和ETS的争端前段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牵动着成千上万考生的心,能不能谈谈这件事?
俞敏洪:就ETS事件本身,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在积极地配合他们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与他们谈判,表示了我们合作的意向,虽然最后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心态摆得很好,我们所做的不是把原来的判决推翻,而是尽可能减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我们会很平静地等待事件的最后的裁决。必须承认我们原来是使用了街边小贩手里的教材,但是我们是从小个体户开始壮大的,小个体都在用小贩的东西,但现在新东方做到了全国最大,于是他们的矛头指向我们,我们感到骄傲,因为和巨人过招的至少也是半个巨人。
记者:你的意思是不是说ETS事件对新东方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俞敏洪:应该说,这个过程让我们双方都学到了许多东西。让ETS也真正地了解了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必须用国际化的行为、国际化的眼光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去跟他们打交道。可以说ETS帮了我们,催我们早日走上国际化的正轨。我相信到最后ETS还是会愿意和新东方合作的。
与福建的缘分:计划办一所学校
记者:新东方在全国开办了许多分校,但福建的学生总是很辛苦地要赶到北京或者上海去学习,您对福建有没有进行过调研,是否也计划在福建办分校呢?
俞敏洪: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回坐火车,总是那班45次,始发站就是福州。所以我很久以来就一直想来福建、来厦门,看看全国高校中最美丽的厦大。但这还是我第一次来福建。在上海开设分校的时候,我们就了解了福建广阔的资源,我们目前计划在今后第三批分校建设中在福州或者厦门开办一个分校,但今明两年是不可能了,目前只能通过远程教学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共享。
对新东方高层评价
第一梯队:还是精神领袖
第二梯队:更加务实
第三梯队:精神和物质的合一
记者:您现在已经退出了新东方的管理层,而侧重于对新东方的发展方向进行整体把握,您能介绍一下新东方今后的发展方向吗?
俞敏洪:新东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几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在全中国甚至跨越中国的短期培训的扩展。新东方现在已经在国内外十多座大城市开设分校、培训机构,做得都非常成功。第二大板块,新东方基础教育领域的组建和扩展,新东方在扬州现在已经有了四千人的中小学校园区,从小学一年级直至高中,把中国的基础教育、考试教育与国外的素质教育和理念教育结合起来。第三大板块是新东方的职业教育板块和长期教育板块。新东方的IT教育在北京至少已经做到第一第二。第四大板块是新东方长期教育这一块,以后想要做成大学的雏形。把四大板块结合起来,新东方就是完整的立体化的教育产业结构。
记者:新东方是如何从原始的粗放式企业转变成为现代企业的?
俞敏洪:新东方最初的时候是我和我的太太一起办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家族企业,但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把它作为家族制的结构,当我在海外寻找到了王强、徐小平之后,很快地走向朋友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我立刻就让我太太退出新东方,而且我认为新东方是人才事业,也就是说新东方想要办长久的话,绝对不是靠我一个人或者我的家族能够办下去的,而是靠一批真正有才华的人,一帮天才在一起干事,确实需要有一个把天才积聚在一起的东西,共同的理念、理想是很强大的维系力量。
记者:在过渡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实现利益与权利的重新分配的?
俞敏洪:我认为比较理想的企业治理结构是,董事会与管理层有50%以上的成员是不重合的,这样既可以保证董事会与管理层的统一,又保证了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执行。新东方管理层的交接最终得以完成,还将成为新东方的历史遗产,会使新东方以后在面临这种管理层交接时,在面临权利、利益交接时,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不会像很多中国企业那样,走上因高层出现动荡而导致企业崩溃的传统老路。
记者:现在新东方创业的第一批元老,如您、王强、徐小平等都退出了新东方的管理层,第二梯队走上管理岗位。从您的角度看,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在理念、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俞敏洪:虽然我们都退出了一线,但我们第一梯队还是新东方精神上的领袖人物。我们对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更着迷,更执著于新东方的人文精神。第二梯队则更加务实些,精神上的力量相对弱一些。现在我们正在培养未来精神与物质合一的第三梯队,既要有现代化的管理,又要有强大的人文精神。
本报记者 宋晖/谢艳荔/郑彦/文/游庆辉/图
网址:本报记者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话 https://mxgxt.com/news/view/477350
相关内容
专访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我与徐小平王强是一辈子的合作伙伴俞敏洪要的是东方“多”选
罗永浩始终“放不下”俞敏洪
张朝阳与俞敏洪:高潮与低谷相伴,勇往直前面对人生
趣店学新东方直播创业,为什么俞敏洪被夸,罗敏被喷惨了?
“ 爱之深,恨之切 ”,罗永浩始终“放不下”俞敏洪
罗永浩、俞敏洪恩怨始末:二十多年后罗永浩仍坚持不懈拆台俞敏洪
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俞敏洪应该如何衡量得与失?
董宇辉晋升,俞敏洪的“中国新合伙人”
俞敏洪,还能在爱与自由中行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