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烟王——褚时健的管理精髓
先生去年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剧本店,在GY,剧本店大概有六七百家,像他们这种小店,比比皆是。
本以为他们是做着玩玩,没想到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疫情的洗礼,竟也带动了店里的客源。
他们从没有经验,到慢慢摸索,到不断创新带动客源,面对如此大的竞争,他们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寻求突破,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正如褚时健先生在《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一书中所讲:“我一直有个意识,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
虽然他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店,但是既然决定要做,大家不畏艰难,本着做好的原则不断前行。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作者是先燕云、张赋宇。先燕云是中国作协会员,遇难《女性大世界》杂志主编。张赋宇曾是资深财经记者、报社总编辑,现为百人传媒董事长、专栏作家。
这本书主要以褚时健的成长史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一生,不论是从困难、辉煌、折翼还是到第二次登顶,他始终如一,坚持干好事情。
他的一生经历形成了他思维习惯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利益平衡、经济效益、以人为本。而褚时健的一生,好像做什么都会成功,这得益于他的应然性思维模式——该怎么做,他往往首先不考虑约束条件,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的约束条件。
一、利益平衡
因为编制问题,单位大部分同事都是合同制,而这种模式,刚开始觉得无所谓,待久了,就会产生不公的想法:为什么同样的工作,编制内的员工年底会有绩效奖金,而合同制员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编外制的员工做的事情并不少,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差?
褚时健也曾面对过这种问题,员工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导致大家工作情绪不高,所以他就慢慢摸索出新门路:他认为与人合作,必须给人利益,而且适当让渡利益,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之所以他不断强调“利益平衡”,是褚时健小的时候,每遇荒年乞丐到他们家乞讨的时候,家里本不宽裕,但妈妈还是要给乞丐半碗饭。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妈妈也总要接济一下困难的村邻。
这两件事情,在他心里形成了很强的暗示,对他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就拿征粮这件事情来说,别人都征不到的情况下,他却每次都能提前完成任务,他是怎么样做到的呢?
首先,他采取“怀柔政策”,告诉大家他也是农村长大的,知道一亩地的产收是多少。同时通过数据说服大家,如果给农户定900斤,农户的口粮就紧了,要饿肚子;定600斤,褚时健就完不成任务;定700斤,农户的口粮绰绰有余,褚时健也能按时完成任务。最后他用“商量”的口吻问农户:这个情理上也能说得通,你们看怎么样?而不是向其他征粮的同志一样,采取强制措施。
他的学问并不高,但不影响他成为一个谈判专家。他的经历成了他一生的烙印,养成了他顽强而特别的现实主义性格。
利益的产生是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只有一个人赚钱的生意。这种现实主义色彩浓郁的个人风格,是褚时健管理哲学的基因之一。
褚时健遇事从不推脱,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与之斗争,他才是真正的智者。
二、经济效益
父亲意外身亡后,少年时代的褚时健,帮母亲挑起了家庭重担。他帮母亲蒸酒的经历,形成了他的“经济效益”的理念。他从小要学会计算一百斤包谷要出多少酒,烧多少柴才能盈利,这样他才能积攒学费,继续读书。
而如何多出酒少烧柴,他要找方法。
“经济效益”是一个动态关系,它反映的是投入产出比,褚时健很早就掌握了这个动态模型,不能只强调收益,也不能只强调成本,而是应该寻求一个最好的比值。
他在曼蚌糖厂做管理者的时候,对效益理论运用的炉火纯青,他任副厂长的第一年,不仅填平了20万元的亏损,还有了8万元的盈利。
就在这个小糖厂,他实现了搞企业的梦想。
他并不是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手”,但他所到的地方,一路的记录都是一两年就有起色,并不是她有什么神奇之手,而是善于学习。
在褚时健身上,我们看到了他遇事不推脱,不向困难低头的气势,也看到了他遇到问题潜心钻研的突破精神。无论是在糖厂、烟厂还是种出“最好吃的橙子”,他都从最初的门外汉,成为技术专家,最终成为管理上的行家。
他善于学习、懂得思考,也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和孤独。
而我们工作中,有多少人还在遇到问题就抱怨、止步不前?又有多少人会像储老一样潜心钻研?
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理念, 无论文化差异有多大,都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褚时健的管理哲学中,“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以必须抓住“人”。在他的管理实践中,其他所有的成本都是下降的,只有“人”的成本是上升的。
他把“人”分为四个层面: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决策人。
工具人:说的是员工必须服从管理,听从指挥。经济人:说的是每个人都有正当的利益诉求,管理者要理解员工的利益诉求。社会人:则强调为员工创造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决策人:则是说不论作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他们都是不同层次的决策者,他们的决策都是为了同一目的。
他在文化层面上,充分认识员工的觉悟程度,尊重员工的敬业、创造精神,而不是把他们放在需要时时鞭策的低层次上。注重加强人才管理,为员工创造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禇时健说:“我这一生就讲一点,要负责任。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价值。不管境况如何变化,对自己、对事业、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不变。”
褚时健的思维具有非常强的问题导向性,这种思维模式让他顺藤摸瓜,发现问题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展开。他是一位既有胆识又有谋略的领导者,他头脑清晰、性格坚韧,遇到问题总是展现出一种自信而沉着的气质。
写在最后:
现在太多人,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储老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生活上,他有一种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工作上,他不向困难低头,遇到问题潜心钻研。他本着“做好”的原则,交出一次次漂亮的“答卷”,让人为之鼓舞与振奋。
储老先生总是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当成一种历练。反观我们,做事情瞻前顾后,一点打击都会心态崩盘。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努力,多向优秀的人学习,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切都不算晚。
网址:亚洲烟王——褚时健的管理精髓 https://mxgxt.com/news/view/467109
相关内容
亚洲烟王褚时健去世!一生大起大落,与新加坡有特殊渊源从“烟王”到“橙王”:褚时健的两段人生路
“烟草大王”褚时健,在《褚时健新传》忠告:退休后最好的活法,不是戒烟戒酒,而是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
褚时健传奇的内核是永不放弃的“企业家精神”
褚时健的日历
从烟草大王到中国橙王 褚时健的传奇人生
王石评褚时健有“匠人精神” 牵线《褚时健传》
一位《中外管理》90后记者眼中的“90后”褚时健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属牛”的褚时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