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和《我的阿勒泰》:“写作是让你用另外的眼睛去看世界”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实习生 陈静怡
散文集也可以改编为电视剧?作家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被改编成8集电视剧后,火爆了!
李娟在“阿勒泰的李娟”抖音账号形容自己是“平时不说话一说话刹不住综合症患者”“不作报告不讲课不喜欢签名”“直播几乎是唯一的社交”。
《我的阿勒泰》是怎么出炉的?原著作者对作品满意吗?近日,李娟在阿勒泰一处牧场和凤凰网主持人进行了一次露天直播对谈,为不少书迷解了惑。
李娟的文字,把读者带到一个朴素、自然、人迹罕至的世界
李娟在作家中是一个另类,被称为是“野生的李娟,天生的作家”,她高中辍学,做过裁缝,也曾到处打工求生,因为爱好写作,坚持记录生活中打动自己的人和事,获得众多读者喜爱。她的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散文奖,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是李娟更早时期的作品。
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书封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我的阿勒泰》散文集和电视剧保留了同样的一个吸引人的开头——“这几天,温度一直降到了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大雪堵住了窗户,房间阴暗。家中只有我一人。天晴无风的日子里,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口通向院门。再接着从院门继续往外挖,然而挖了两三米就没有力气了。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够通向我的家。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
李娟的文字,把读者带到一个朴素、自然、人迹罕至的世界。也许因为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文学教育,她的文字不受拘束,反而有种野生的、浑然天成的美。
李娟说,她写的是一个渴望成为的自己
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去深山采木耳……他们生活在戈壁、草原、森林、雪山,与骏马和牧人为邻。
在直播对谈中,主持人问李娟,《我的阿勒泰》散文有小说化的生动人物、情节,是有这种意识把它写的像小说吗?李娟说,她想把它写成一个别人愿意看的东西,也许是因为自己天生的讨好型的人格,就像一个小孩希望得到别人的喜爱,她做不到很嚣张地、狂妄地、尽情地表达,而是每写一句话都会想到别人在看这句话,会不会喜欢。“我承认这个是不好的,可能会损伤我的很多东西,损伤我的某种智慧的东西,损伤我的自尊,但是写作的时候我很依赖这种东西,因为这是我和别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截屏
李娟承认,自己对《我的阿勒泰》这样的作品感情是很复杂的。有的时候很讨厌自己,很讨厌《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这样的书,就是因为写得太讨巧了。李娟说,她正在写一个渴望成为的自己,写的那些细节其实是很短暂、很偶然的,不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她在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所以渴望这是常态,会在文字里尽力地去渲染、放大、延长它,可是过很多年后,回顾那些年这些东西都是沧海一粟,它并不是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要无趣、悲哀得多。李娟说,写作是让自己用另外的眼睛去看一些事情,用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去包容一切。
“城市有城市的纯真,牧场有牧场的纯真”
很多人看了《我的阿勒泰》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感到很治愈。牧民们虽然生活清贫艰苦,但没有压力没有内卷。
在城市和牧场都有过生活经历的李娟,谈及这个话题时说,“城市有城市的纯真,牧场有牧场的纯真”。牧场的地理环境、气候比较恶劣,土地比较贫瘠,也比较偏远,这个时候人要生存下去必须要互助,一个人无法生存,必须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所以这时人和人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但人在城市里、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就不用担心这些了,每个人做好自己的那份事情就可以了,用不着去维系那样的人情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人并不是失去了某种纯真,而是他们更有安全感了。当下大雨的时候他不用担心房子会漏雨,当刮大风的时候他不用担心屋顶会被吹跑,这种安全感会让他们独立起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可能会不满足现状,会很向往这种田园的生活,但是真正追求田园的有几个?留在城市里其实是一种权衡利弊的选择。
“乡村有乡村的自由,城市有城市的自由,不用盲目去追求远方的生活,不要觉得只要改变了环境,你的生活就改变了你的一切,其实不是的。”李娟说。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网址:李娟和《我的阿勒泰》:“写作是让你用另外的眼睛去看世界” https://mxgxt.com/news/view/4670
相关内容
原著节选|李娟:我的阿勒泰新京雅集——从李娟的《阿勒泰系列》读到慈悲与欣喜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把残酷埋藏在诗意里
《我的阿勒泰》:原野、星空和时间的芳香
关于《我的阿勒泰》,导演想说的都在这里了
作家李娟在文坛早已是传奇
《我的阿勒泰》豆瓣8.8分、带火新疆游,“返乡剧”成新风口?
她笔下的北疆,网友看完直呼:太治愈
作家左昡推出新作《我的世界》,聚焦外卖骑手子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