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冷的原因竟然是这个!——兼谈麻黄附子细辛汤
今天讲的是张仲景的一个极其经典的方子,先给大家讲个案例,来说明此方的力道。
入冬以来,寒潮一波接着一波,无数人患了外感。我沈阳老家一人到中年的兄弟,患外感,发烧,咳嗽,黄痰,口服了抗生素无效,找中医开了清热解毒的中药无效,迁延不愈。他自己说的:“以前感冒一两周一定好,这次都快一个月了,还没有好的迹象,再不行就去挂水了。”
来见我的时候,听他咳嗽的声音,充满了痰音,整个上呼吸道都是,他说每天必须猛烈咳嗽几阵,每一阵咳嗽,都是一定要咳嗽出若干口特别黄特别浓的痰块,然后呼吸道才轻松些。
看这位兄弟的神态,充满了疲惫,他自己形容整天困倦不堪,白天总是困,晚上还睡不好,脸色淡白,舌头胖大淡白有齿痕,脉数无力。
当时我就判断他此时正气不足是主因了,正因为正气很不足,所以外邪才潜藏入身体,除了流连体表,还直入肾经,缠绵不去,在中医里,这是“太少两感”之证,可以用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调理。这个时候,单纯用清热解表的中药是不行的,因为正虚才是主要矛盾。
于是我写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记得还加了点怀山药、干姜、生石膏和连翘、蒲公英。
然后,他告诉我只喝了一副,就恢复了七八成,又喝了两副,居然完全好了。
再后来,他特别打电话,向我说了很多的变化,他说喝了这个汤药之后,开始是浑身发紧,起了鸡皮疙瘩,然后是开始微微出汗,接着身体就开始恢复了。之前他是个很怕冷的人,冬天比其他人要多穿很多衣服,但是还是感觉“风无处不在”,比如捂得严严实实,才能出门,这种状态至少有十年以上了。他也看过中医,知道自己阳虚,可是吃了很多补肾的药,一点效果也没有。结果这次感冒好了以后,他发现自己不怕冷了,出门穿得和正常人一样了。
这些变化,令他欣喜若狂。我接着建议他,可以继续服用一点中医的滋补的方剂,做为善后调理。
其实,这些效果,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张仲景的经方,实在是精到,真的是奥妙无穷啊。
那么,到底什么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呢?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条文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我现在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方子是怎么回事儿,在什么情况下用。
这样的患者,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正气不足,最主要的,是肾气不足。其实有的时候看病没法儿细问,有时候问患者也不说,但是,我们必须心里要有数,很多时候,这样的患者,也正是在房事过后,感受外寒,才患病的。古代管这叫“夹色伤寒”等等,各种名称不一,但是核心都是讲在人的足少阴肾经最虚弱的时候,外邪乘虚而入,侵袭到了肾经,我们叫外邪直入少阴。而这个方子,也是古人用来治疗“夹色伤寒”的主方。
当然,也有平素各种消耗,导致肾气不足,然后感受外寒的。
外寒来了,侵袭的是太阳经,这是身体最外表一层的防线,如果肾气虚馁(něi),外寒同时直中少阴,这是身体最里面的防线,此时这种情况,就叫做“太少两感”,大家要记住这个词。
我所见到的太少两感的情况,有房事过后受寒的;有天气寒泠,去趟水受寒的等等。
记
得有个朋友,说他一直怕冷,肚子凉,打嗝,各种不适,已经好多年了,百药不效。我和他聊天,问他是怎么发病的,他讲了,我觉得太典型了。就是大家出去旅游,走得浑身发热,然后景点有那种鱼缸,里面有很多小鱼,你把脚放在里面,小鱼帮助你清除皮肤污垢。他看到这个好玩,觉得凉快,就掏钱尝试。结果,他说把脚放进去以后,正好赶上一阵风吹过来,浑身立刻打了冷战,然后就觉得身体开始逐渐冰凉,不舒服,回酒店就开始发高烧,从此患上此病。
这就是典型的太少两感,走得很热,毛孔开张,然后外有冷风侵袭太阳经,足下有冷水侵袭少阴肾经。
有的中医说:张仲景的六经,和经络的经没有关系。我觉得是有关系的,我遇到的很多太少两感的病例,就是足部受寒,然后发病的,这与足少阴肾经走行于足部是有关系的。
像那个足部做鱼疗的朋友,回到酒店就高烧,这就是张仲景讲的“始得之,反发热”,多数患者会发烧,但是也有的不会这么典型,正气特别不足的,只是会开始发点烧,然后就不会了。我开始讲的那个病例,那个兄弟就是如此,尽管好像“感染”的情况挺严重了,后来也没有发烧,这是身体组织不起来抵抗了,所以,仲景讲的是“始得之”。
另外,张仲景说这样的患者会“脉沉”,其实我们只要理解,是正气不足,肾气虚弱就可以了,无论如何,此时的脉是无力的。
而舌诊,张仲景没有讲,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后世的应用来总结。这种患者的舌象,基本都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的,不是那种很红的,而且,往往会有齿痕。而舌苔,基本是满布的,是薄白的,但是也有厚腻的,多数是白色的舌苔,偶尔也有微黄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指征,就是患者总是感觉很疲惫,白天总是精神不振奋,总想睡觉,张仲景说是:“但欲寐”。这样的人,是肾气不足,阳气不旺,因此白天无法振奋,实际上你让他睡,他还未必能睡得着,尤其是晚上,但是白天就是总想躺着,脑子里昏沉沉的。
有了这些指征,如果再加上患病之前受寒的经过,我们就可以判断这种太少两感之证了。
这种病症,如果没有药物帮助身体解除外邪,很多患者的病情会持续很多年,一直没有改变,直到我们用对了药物,才霍然而解。这也是我一直觉得奇妙的地方,像我讲的这两例患者,都是如此,太少两感引起的后续状态持续了很多年。
那么,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
有什么神奇的呢?
这个方子里面,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分别能升发阳气、温补阳气、通达阳气。麻黄是散外寒的,可以解表,祛除太阳经外感之寒,而附子是温里的,这味药非常神奇,是温阳的大药,做中医的,如果掌握不好附子这味药,可以说水平会永远不及格的。我在使用这味药的时候,往往会配上干姜,所以我使用此方一般会加九克的干姜。
而细辛这味药,大家的解释是具有辛通的作用,可以增加麻黄和附子的散寒之性,我一直觉得细辛是可以启动肾中阳气,祛除外邪的,总之这三味药配合,力大无穷。
正如张锡纯在讲伤寒方的时候说的:“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个方子的原方,是: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在一般中医多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减份量,大致一般用麻黄六克、细辛六克、附子九克。当然,有火神派中医,会增加份量,比如附子会用到很大的量,这是每位医生不同的心法,业余爱好者不要猛浪尝试。
对于普通人,一般可以是这样的份量:麻黄三克、细辛三克,制附子九克。
这里面的制附子,是经过长时间炮制的,药性比较弱,毒性已经去除得很干净了,有的医生主张不必先熬了,我亦赞同。
如果再精细些,可以先熬麻黄,然后去掉水上的泡沫,再下其他药。
我给文章开头的那个兄弟用的份量,也就是这样的份量,麻黄和附子都只用了三克,没有多用,加上了三十克的怀山药,用来辅助正气,加干姜九克,用来辅助制附子温阳。然后加上生石膏连翘诸药,是因为这个患者寒热并存,仍有少许热邪。
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子,虽然仅仅三味药,但是张仲景提供的是思路,只要是符合这个汤证的患者,用了以后,立杆见影,会有改天换日的效果,经方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平日消耗很多,所以肾阳不足的人很多,这样的人,如果受寒,很容易出现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且,并不是仅仅表现为外感病,还有很多杂病,也与此相关,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中医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加上各种药物来辅助,临床效果也非常好。
有人这样评价,说这个方子是经方中的经方,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份。可惜的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此方,不敢轻易使用,所以使得一些可以轻易解除的疾病,陈年累计,变成老病,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有时间,我们一定多多讲讲这个方子,让大家从更多的方面来了解此方!
《伤寒论》里面的经典方剂,是中医宝库里面最璀璨的明珠,真希望这些财富,我们后世能够好好继承下来,让它们为解除老百姓的病痛发挥更大的作用。
曾经有朋友问我,现在日本人把张仲景的这些方子都注册下来,做出成药,卖向全世界,占领了市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我的回答是:张仲景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为了造福世人的,如果我们不做,而是由日本人做了,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我们应该觉得耻辱,对不起祖宗,我们没有做好。但是,别人做了,我们也要鼓掌,为了人类的健康而鼓掌。
网址:他怕冷的原因竟然是这个!——兼谈麻黄附子细辛汤 https://mxgxt.com/news/view/463398
相关内容
工友兼邻居就是初代搭子,满载“附近”的力量台湾小生黄维德:我不怕和赵薇传绯闻(附图)
邓超宣布和鹿晗解除“父子”关系,原因竟然是这个!
周星驰重利益轻人情的原因曝光,原来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王晶
黄海波拒绝曝光相亲细节 只为保护当事人
韩剧《金助理怎么突然这样》高收视率原因——原来是因为这个
谈谈生女的六大原因
黄晓明也蹭流量?原来他们是亲戚啊!黄晓明竟然有个奥运冠军表妹
拒绝和圈里人谈恋爱的十大明星,这才是过日子的人啊
导演张纪中与妻子因为“茶叶风波”上了热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