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豫剧大师马金凤谈品格与艺格

发布时间:2024-12-24 03:22

从豫剧大师马金凤谈品格与艺格
摘要:提起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人们就会想起一个山东人的名字――马金凤。马金凤,著名豫剧大师,“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豫剧五大名旦。她是公认的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是什么让她走上艺术之巅?本文从马金凤的艺术人生着眼,剖析艺人的品格与艺术成就的关系。
关键词: 豫剧马金凤创新融合

一、豫剧分五派,马派树一帜
作为一名艺人,能在艺术表演形式上独创一派,是水平能力的象征,亦是功成名就的象征,是作为艺人追求的至高目标。这一目标往往追求者趋之若骛,但实现者凤毛麟角。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豫剧同许多戏曲种一样,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五大名旦为代表的表演流派,常派属豫西调,激昂奔放,代表剧目《花木兰》;陈派属祥符调,古朴典雅,代表曲目《三上轿》。马派属豫东调,刚健明亮,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崔派属豫西调,深沉含蓄,阎派细腻委婉,代表曲目《秦香莲》。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来说有正面的激励意义,每一类派别的表演特色都是直接促进豫剧成长的重要因素。个人流派是戏曲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梅香自苦寒,汗水艺结晶
有一首歌唱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确是这样,在艺术领域,要想有所造诣,不经过一番刻苦的探索和磨练,是根本无法创造奇迹的。也就是说,提升艺术品质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炼人性品格的过程。当一个人品格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艺术品位自然会达到这个高度。
马金凤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苦艺人家里,原姓崔,小名金。其父崔合利是当时颇负盛名而又穷困潦倒的艺人,她艺名“花蛾子”,绰号“盖九州”,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
1930年随父到河南开封拜豫剧名演员马双枝为师,改唱豫剧。9岁时曾被卖入开封卢殿元戏班,更名为卢金凤。被赎出后随继父姓,改名为马金凤。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
14岁正式登台演出。在她少年时代,嗓子并不好,也没有忘记被戏霸踢下台头部留下的那块伤疤。为了练腔,她抱着水罐扣着脸高喊,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天长日久,她的前额竟被水罐边沿磨破了皮,形成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就这样整整坚持了9年,终于练出了一副金嗓子。”马金凤不断自觉钻研探讨,广泛吸取百家之长,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梆子戏的传统剧本《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并被梅兰芳收为弟子,送马金凤一凤冠。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的锤炼和加工。
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融青衣、

从豫剧大师马金凤谈品格与艺格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网址:从豫剧大师马金凤谈品格与艺格 https://mxgxt.com/news/view/454582

相关内容

追忆豫剧大师马金凤
​她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嫡传弟子,她是从南阳走
巨星陨落!家乡人缅怀豫剧大师马金凤
豫剧大师马金凤今晨逝世 河南文艺界人士和广大网友深切缅怀
豫剧大师马金凤家中很多戏迷、同行花圈,老人家艺德高尚受人敬仰
豫剧大师马金凤,曹县人,“帅旦”的开创者,享年100岁,葬于新郑
马金凤大师喜添新弟子
马金凤大师与洛阳的不解之缘
刘景亮:闪光的金凤凰——瞻仰一代宗师马金凤
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青岛去世 90年舞台生涯名震梨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