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周边居民饱受噪声之苦 广场舞扰民如何破解?

发布时间:2024-12-24 02:21

图片

图说:入夏以来夜间广场舞扰民现象又有反弹回潮 照片由徐驰、李晓明拍摄(下同)

申城入夏以来,市民群众早晚户外文体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不少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成为市民唱歌、跳舞的露天舞台,而由“广场舞”引发的噪声扰民投诉又有反弹回潮。

近期,不少市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家门口的马路街角、口袋公园和公共绿地内,恼人的“广场舞大军”纷纷“卷土重来”。不少“舞队”配备大功率喇叭伴奏,肆无忌惮地播放着音乐,有的队伍甚至还“比舞”“拉歌”,“魔音贯耳”使得周边居民不堪其扰,虽向相关部门反映之后有所整治,但效果不一。对此情况,记者进行了调查测评。

现场

环镇北路乾溪辅道小花园

限时限地控制音响

“我家旁边的小花园,已经成了露天舞厅,每天一早一晚,好多人来这里跳舞。”家住大场镇的徐女士反映,附近环镇北路乾溪辅道小花园里,广场舞每天噪声扰民,早晚都睡不好觉。

徐女士说,这个小花园距离自己楼栋不足50米,她住在四楼,每天早上7时不到小花园就有人唱歌跳舞,伴随着动感节拍,将她和家人从睡梦中吵醒。卧室测得最高分贝数超过60。晚上6时开始又有许多人聚在小花园跳舞,广场舞、交谊舞、民族舞,各种舞蹈在此争奇斗艳,音乐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噪声分贝超过70。周边居民每天忍受这些噪声,实在是苦不堪言。

对于徐女士反映的情况,晚上8时,记者来到环镇北路乾溪辅道小花园实地探访,此时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广场中央正是跳交谊舞的时间(见上图左 李晓明 摄)。近百名市民将小花园挤得满满当当,正随着轻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小花园的一个角落里,还有十多名市民正跳着动感的民族舞,整个花园宛如一个露天舞厅。周边道路上停满了各式非机动车,一名经常在此跳舞的市民表示,自己专门骑车从5公里外赶来,觉得这里跳舞的氛围相当好,时间一长成了习惯,跟这么多有共同爱好的“舞友”一起跳舞非常开心。

图片

记者注意到,小花园一边毗邻环镇北路,另一边与居民小区相隔了一段距离。数百平方米的小花园广场里,两个角落都安装了音响,也有个别市民会自带音响播放音乐,现场音量最高超过了80分贝。不过到了晚上9时,广场音响停止播放,随着跳舞的人群逐渐散去,花园也渐渐恢复平静。

居民反映的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是否有整治措施?对此,大场镇相关部门表示,原先该区域广场舞主要在社区内,噪声扰民问题较突出,投诉很多,因此大场镇相关部门同周边居民和广场舞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由大场镇城运中心在该广场内安装广场舞音响,尽量远离居民密集区,以便控制音乐的传播范围及音量,避免广场舞噪声扰民的情况发生。音响开启时间为7:00—11:00,17:00—21:00,并做好周边居民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属地公安会加强日常巡查和点位管理,在各社区做好文明宣传,倡导文明健身。

图片

爱辉路长江西路路口公共绿地

“三步走”整治见效

去年7月,本报曾报道了位于宝山区爱辉路长江西路路口的公共绿地内,数十名男女引吭高歌、劲歌热舞,宛如“舞林大会”,让周边小区的居民饱受噪声之苦。如今现场情况如何,相关部门是否采取了整治措施?

前晚8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爱辉路长江西路路口,对该处公共绿地的广场舞现象进行回访。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去年相比,这里已是“今时不同往日”,耳边听不到劲爆的音乐,眼前也看不到一支支参加民间“舞林大会”的广场舞队伍。记者打开手机“噪声检测”,显示最高峰值为68分贝,系统判定环境噪声值为“正常”。

为何此地情况大为改观?对此,张庙街道表示,整治广场舞并非“一日之功”,针对公共绿地内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张庙街道第一时间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着手开展“三步走”整治行动。

一是深入排摸,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河新村派出所抽调精干人员现场蹲守,深入排摸唱歌摊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综合行政执法队同步开展整治先期告知工作,引导降低噪声,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是依法处置,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通河新村派出所和泗塘新村派出所分别约谈、宣教居住在辖区内的广场舞“领队”等负责人,督促其规范行为,做好带头作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督管理所和通河新村派出所组成联合行动小组,对该绿地开展了连续一个月的巡逻检查,确认露天“广场舞会”已销声匿迹。

三是密切关注,积极稳妥应对。同时,开展关于绿地噪声扰民的12345投诉件的梳理,并根据整治情况,认真做好市民的回访反馈工作。

图片

大木桥路零陵路路口1个街角

扰民现象回潮

去年11月,本报曾刊登报道《高分贝、“人从众”!十字路口4个街角均遭广场舞“霸占”周边多个小区居民不堪其扰……》,反映大量市民会聚集到大木桥路零陵路路口,路口的4个街角都被广场舞所占据。大功率功放设备持续不断地“输出”高分贝音乐,令周边居民烦躁不安。报道刊发后,引起斜土路街道重视,下决心整治噪声扰民的广场舞乱象。

6月18日晚上8时30分许,记者重返大木桥路零陵路路口附近,在靠近地铁4/12号线大木桥路站4号出口时,看到熟悉的一幕再次出现(见上图右 徐驰 摄):20多名“舞者”或双双成伴,或一人独舞,一名中年男子在靠近地铁无障碍电梯通道旁放了一只黑色功放音箱,一群人跟着旋律在站前广场上翩翩起舞,很是陶醉。

“以前,我们会挑选空的路口跳舞;后面,有人来管了,就只能在这里跳了,都是熟人,蛮闹猛的!”陆阿姨告诉记者,前几天因为中高考停了几天,这两天他们要好好“过把瘾”。

问题改善显而易见,位于大木桥路零陵路其他3个街角路口,已无人“起舞”。记者逛了一圈后发现,原先的“吵闹四角”仅剩下了这“一角”。不过,仅仅一墙之隔的日晖六村小区居民仍反映,喧嚣声和音乐声令人苦不堪言。“阿拉窗门都不敢开,楼下的声浪,实在是忒结棍了……”居民们叫苦连天,记者打开“噪声检测”,系统显示噪声值在86—89分贝之间徘徊,确实比较吵闹,但现场并未看到有管理人员前来劝阻。

浦东大道金桥路路口休闲广场

“热舞”不停歇

“阿拉门口广场上的广场舞,实在是太吵、太闹了!”家住浦东大道2748弄陈家宅小区的多位市民反映,小区西南门口有一处市民休闲广场,紧挨着金桥路近浦东大道路口。每到晚上,这里就沦为多支“舞队”的“固定舞台”,发出的噪声往往要持续到晚上10时左右才能停歇,居民们怨声载道。

晚上8时40分,记者来到现场后看到,放眼望去,并不宽敞的广场上“挤”着大约30名“舞者”。他们分为4支队伍,既有跳交际舞的,也有跳“科目三”的,还有两支队伍跳起了“自选动作”。

抬头看去,距离广场直线距离仅50多米,便是陈家宅小区门口。“别的地方不能放开跳,这里离家近,还有舞搭子,扎劲!”张阿姨告诉记者,每天晚上7时30分,吃完晚饭以后,她就在微信群里“呼朋唤友”,大家一起来路口“过过瘾”。记者看到,由于场地有限,几支队伍离得较近,广场上的多个角落里,赫然放着4台大功率功放机,播放着伴奏音乐,发出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震耳欲聋。

记者打开智能手表的“噪声检测”功能,显示瞬时噪声值为86分贝。系统提示:一天置于85分贝音量中大约1小时45分钟可能导致暂时性听力损伤。记者在现场驻足20多分钟,发现始终没有人员前来引导、管理。

图片

■ 依法行政,落实监管

广场舞噪声扰民备受关注,也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治理是否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记者了解到,2022年6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于广场舞噪声污染防治问题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合理规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区域、时段、音量,可以采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等措施加强管理。

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经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如果违反规定,在说服教育下仍拒不改正的,按规定可以进行罚款。对此,市民呼吁,相关部门应该落实监管责任,严格依法行政。

■ 疏堵结合,长效治理

一边是群众对广场舞的喜爱,一边是周边居民饱受噪声之苦。面对这两难的境地,到底该如何破局?

从记者的采访情况来看,广场舞扰民难题并非无解。一些属地管理部门建立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抓关键矛盾,疏堵结合,最终实现了长效管理。比如对于徐行市民广场夜间广场舞扰民问题,徐行城运中心和徐行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组织巡查队开展网格联合巡查,同时巡查队还通知相关社区居委上门约谈每个广场舞团队的“领队”,签订广场舞不扰民承诺书,要求其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合理调节音量,确保锻炼时间最晚不超过晚上8点半。“最为关键的是音量和健身时间,只要这两者双方能达成共识,矛盾就能解决。”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民晚报记者 李晓明 徐驰

网址:广场周边居民饱受噪声之苦 广场舞扰民如何破解? https://mxgxt.com/news/view/453847

相关内容

宣传沟通加劝导 广场舞难题还能怎么破?
郑州上街区:党建引领“三个广场”建设 解锁居民幸福生活
商品房二楼噪音扰民现象严重,居民求助呼吁加强管理
北京大悦城拟划广场舞区 与大妈协商限制音乐分贝
文化和旅游部解读广场舞“新规”:解决场地不足 确保导向正确 建立管理机制
“夜间施工许可”=“合法扰民”?
刘若英天津广场舞素颜现身,明星亲民形象的背后真相
广场舞热潮:因热爱而舞动的生活密码
国家一级演员眼中的广场舞困局
广场舞的演变与进化——湖北广场舞文化观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