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心理学关系模型,摆脱人际关系困境
有的人越想保持人前光鲜,却越容易弄巧成拙;
越想证明“我是专业”,越得不到外界的认可;
越想证明“我能行”,越失去贵人相助的可能;
越想保持“完美人设”,越是只有距离感和孤独感。
在朱琼、刘夏、杨海霞3位国际专业级教练共同创作的《过有选择的人生》这本书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关系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思维应变度,摆脱想做好却做不好的人际关系困境。
一,戏剧三角模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模型叫卡普曼戏剧三角。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会扮演三个角色。受害者、拯救者与迫害者。
当身边有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周围的人为了维持三角形的稳定,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三个角色会循环往复,从而会让人产生情绪内耗。
1.拯救者。
拯救者会认为“你不行”,主动承担其对应的事,也因为让自己很疲惫,可做了很多也不一定被别人看见和认可。时间长了,拯救者会转变自己的角色。
2.迫害者。
拯救者原本是认为“你不行”,好心去帮忙,结果你还是不行,于是心生出“我很行你太差劲了”的看法,感慨你为什么做不好自己的事,总是依靠别人。
3.受害者。
拯救者原本觉得“你不行”,做了很多,却发现还不行,于是有了“我多此一举”,“我不行你行”的无助感,更有我一做就会错、吃力不讨好的崩溃。
二,赋能三角模型。
1990年美国行为科学研究出摆脱戏剧三角的“赋能三角”心理模式,新的三个角色是:创造者,挑战者和教练。
1. 受害者➡创造者。
我们从关注自己受伤了,转移到关注自己现有资源和优势上,将希望别人拯救自己,转换为“为自己负责,自己去创造希望”的主动模式。
创造者相信“我不会永远无助,我会变强大,我可以说不,我为我负责。”
2.拯救者➡教练。
我们将注意力从“自己很能干”,转移去发现“对方需要鼓励和试错空间”上。当对方没做好,我们不是去证明自己行、自己有用,而是去引导对方“你也行、你怎样更好”。
教练相信“我不会永远伟大,我承认自己焦虑和疲惫,我愿意做个称职的副驾驶”。
3.迫害者➡挑战者。
我们不再指责和证明对方没有自己厉害,而是温柔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们可以从指责、控制、要求他人,转换为挑战自我,邀请“创造者”一同进步。
挑战者相信“我不会永远正确,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恐惧,不把这种情绪强压给别人。”
在人际关系中,要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了前半句,就能做到包容;理解了后半句,就敢活出自我。
网址:用一个心理学关系模型,摆脱人际关系困境 https://mxgxt.com/news/view/452398
相关内容
用心理动力学解读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怎么摆脱一个人的纠缠关系
心理学家:你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你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如何增强人际关系
红网夜读|摆脱内心的困扰,迎接美好的人生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职场人怎么处理好人际关系
数据库系统原理——ER模型与关系模型
张蕴岭: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