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与李光弼:名将命运对比

发布时间:2024-12-23 14:38

顶级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都以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再造之功”的美誉,这个称号实际上就是“功高震主”的同义词。然而,这样的荣耀却并未让他们免受猜忌和诽谤的困扰。安史之乱爆发后仅一年多,李光弼便在抑郁自责中去世,名誉也大受损害。相较之下,郭子仪却活了30年,备受尊崇。这是为什么呢?虽然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卓越的名将,但郭子仪在资历和地位上却高于李光弼,因此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在大唐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战争中,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实际上就是总指挥,因为天下兵马元帅就是后来的唐代宗。然而,尽管应该继续统一指挥接下来的平叛战争,却未获得完全的信任,没有被指定为主帅。由于缺乏正式的主帅,战局难以顺利打响,很快,包括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内的九节度兵败相州!战后,责任被推卸到了郭子仪身上,导致他失去了指挥军队的权力。尽管失去了兵权,郭子仪仍然对唐朝忠心耿耿,没有抱怨的言辞,也没有给人留下把柄。

762年,唐肃宗迫切地召回郭子仪出任河东节度使,稳定局势。然而,肃宗去世后,又被中伤,夺走了他的兵权。郭子仪成为各类谗言的焦点,情况十分危险。他采取了自救措施,不仅靠谨小慎微、不发牢骚,还需要自我辩解。郭子仪心知肠疼,一般的中伤虽然可恶,但并不能使他陷入绝境。惟一可能让他陷入绝境的中伤,只有一件事情...。原来,在肃宗时期,张皇后多次怂恿肃宗废除李豫,另立太子。最终,在李辅国、程元振等人的帮助下,李豫才得以顺利登基!。随后,李豫和程元振通过暗杀李辅国的手段,夺取了大权!。很显然,如果程元振散布谣言,将郭子仪与张皇后或李辅国扯在一起,那么郭子仪将会面临毁灭的命运!。因此,郭子仪主动将肃宗交给他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肃宗,以示忠心。代宗深受感动:重臣忧虑,使我感到很惭愧,请您以后不必再担心了!。此后,虽然郭子仪依然没有掌握军权,但至少暂时摆脱了生命的威胁。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受到压制的名将们。尽管一直担心武将们的强大,但在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朝廷与武将之间的矛盾还能够掩盖住。随着安史之乱基本平定,朝廷与宦官站在一边,依靠程元振等宦官,打压众将。襄阳节度使来瑱,因得罪程元振而被杀害!。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因畏惧程元振的陷害,忧愤自杀!。功劳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的仆固怀恩,也受到宦官中伤,被逼反叛!。此时,不仅是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这样的帅级将领面临危险,就连其他统兵节度使也备受打压!。当然,总体上来说,李光弼的情况仍然要好于郭子仪。平叛之后,李光弼被誉为中兴第一,备受尊崇。三月,天子还赐予他铁券,并在凌烟阁绘制他的画像。相比之下,郭子仪仍在督修肃宗陵墓,默默无闻,依然遭受中伤。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导致了双方命运的逆转。挺身而出的郭子仪和缺乏施展兵权的李光弼,命运发生了逆转。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平定。然而,大唐重兵皆在河北、中原,关中空虚。

当年冬天,吐蕃趁机入侵,一举攻破长安!天子被迫出逃!。无奈之下,朝廷只得紧急召回各将勤王!。李光弼也接到了赶赴陕州行在的命令。然而,在这时,李光弼和其他将领一样,都心怀报私仇的念头。众将被迫害,多是由于宦官程元振,大家都对这个卑劣的宦官深恶痛绝。郭子仪与李光弼在古代历史中的表现这次吐蕃的入侵是由于程元振瞒报国情,为吐蕃提供了突袭长安的机会。李光弼等大将因为拖延不前,反而失去了兵权,而郭子仪则挺身而出,勇敢地拯救了局势。朝廷意识到郭子仪的价值,于是任命他为关内副元帅,并派他前去救援长安。尽管郭子仪失去了兵权并且部曲散尽,但他义无返顾地带着二十余人出发,开始勤王。尽管郭子仪已久不统兵,但他的威名仍旧赫赫,他设法集结周边的军马,并且虚张声势:郭子仪率领大军前来勤王长安了!吐蕃不敢与之交战,只得撤离长安。

唐代宗回到长安,握着郭子仪的手感叹道:我是太晚才利用你,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因此,郭子仪也被赐予铁券,并将其画像收藏于凌烟阁。在这次危难中,郭子仪与李光弼展现出了不同的表现,使得两人的命运产生了逆转。相比之下,李光弼因为拒绝率军前进,朝廷对他十分不满。尽管朝廷不敢追究李光弼的责任,却任命他为东京留守,要他前往洛阳,以监视其行动。然而,李光弼疑心重重,不敢就任,反而率军返回徐州,试图获取江淮财赋以自用,似乎有意割据。朝廷派使者到徐州安抚他,以求安抚其心情;而郭子仪则将李光弼的母亲送到长安居住,并且后代其弟,可能是出于想安抚其心(甚至可能是以其家属为人质)。与其与朝廷微妙的关系相比,李光弼手下对他的态度的改变更加使他陷入 passiveness。在安史之乱时,李光弼以忠义统军,深受士兵拥护。如果只是宦官的诽谤,众将未必会与朝廷站在一边,一同进退。

然而,如今,李光弼先是不率军救援,后又不敢前往朝廷,自己的过错已经昭然若揭!因此,田神功等将领不再对其敬畏,使得李光弼更加被动。郁郁不得志之下,李光弼提前向朝廷进呈遗表,自述其志向,言辞中充满了自责和沮丧的情绪。764年七月十四日,李光弼在忧郁和自责中离世。青山依旧,李光弼虽然走了,但只是早了一步。而郭子仪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随后,鱼朝恩继续不断陷害郭子仪。宦官们的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毫不顾及大局。郭子仪面临着鱼朝恩挖掘他父亲坟墓的深仇大恨,朝臣们担心他会采取极端行动。然而,郭子仪却选择了不予追究,他回应道:“我带兵作战时,也曾无法阻止士兵挖掘他人坟墓,现在轮到别人挖了我父亲的坟,或许也算是报应吧!这并非是有人对我存有恶意!”这一举动令人刮目相看。后来,鱼朝恩邀请郭子仪共进宴席,郭子仪身边的人劝他谨慎,认为鱼朝恩必定是谋害他。然而郭子仪却拒绝了众人的请求,只带着几个家仆前去。

鱼朝恩对此感到惊讶,问道:“你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回答道:“有人告诉我说您想害我,但我并不相信。” 鱼朝恩被他的坦诚所感动,泪如泉涌:“如果不是您是一位有智慧的长者,又怎么能不产生怀疑呢?” 郭子仪的宽容和深谋远虑,使他在世人议论纷纷中依然屹立不倒。郭子仪不仅对待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的宦官表现出宽容,还懂得提防那些尚未得到大权力的“潜在小人”。在他生病期间,各路官员纷纷前来探望。当卢杞前来探望时,郭子仪提前让侍女退下。家人询问他缘由,他解释道:“卢杞相貌丑陋,内心狡诈。如果我的侍女看到他的相貌而笑了,那么将来卢杞权势滔天,必然会对我家进行报复!”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郭子仪正是如此!郭子仪在八十五岁时因病在家中离世,凭借着宽容和预见,他依然屹立不倒。他多次抵御吐蕃的进攻,重建了大唐在西北的防御体系,还带兵平定了周智光等叛乱。

郭子仪的宽容与深谋远虑不仅使他能够善终,也为大唐的稳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他的贤能和领导才能被认为是大唐能够平定安史之乱、从阴影中缓过来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郭子仪这样一位良将贤臣,大唐恐怕难以为继。

网址:郭子仪与李光弼:名将命运对比 https://mxgxt.com/news/view/442167

相关内容

郭子仪与李光弼:名将命运对比
中兴名将郭子仪:五福老人郭子仪拜寿的故事
郭子仪简介
团结合作的名人事例
郭子仪八个儿子的结局是什么?分别叫什么名字?
李世民与郭子仪关系如何
鱼朝恩挖了郭子仪祖坟,郭子仪不怒还替他说话!
郭子仪和高适什么交情
郭子仪晚年期间从不关家门,儿子:东西快被偷光了,郭子仪:保命要紧
43岁天后米娜恋上26岁偶像柳弼立 米娜柳弼立相差17岁堪称母子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