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3点,接到了姚译添的采访回复。
此时《奔跑吧2》刚刚收官不久,他正在英国,从白天到晚上,几乎是沉浸式地投入到学习充电的状态之中。
作为领跑国内真人秀节目《奔跑吧》的总导演姚译添,在面对光环、压力和动力的时候,如何追随初心,继续“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岁,他与浙江卫视初相见
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0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姚译添属于非典型的具有较强逻辑感的文科生,当然学生时代的他好像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跑去做电视节目。
2010年,22岁的姚译添“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浙江卫视,也算是开启了他的电视职业生涯,之后陆续参与制作的综艺有《中国梦想秀》《爸爸回来了》《奔跑吧》等。而在被问及当初为何会选择入这一行时,他依旧率真直爽:“我当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理想,不过既然做了这一行,就一定要认真做好。”
至今姚译添都还记得那次倍感压力的直播节目《麦霸英雄汇》:“第一次做节目就是个直播节目,对我来说压力特别大,也就特别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节目录制当天,他突然发高烧,但因为节目是直播,所以实在走不开,于是就硬撑到直播结束,竟意外发现自己退烧了,当时觉得还挺开心。
如此看来,一开始他就对做节目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投入。
如今处变不惊的节目总导演姚译添,当然也有“行业新人”必经的“手忙脚乱”的时候。
那是一期直播节目,姚译添负责撰写主持人手卡和台本。内容还没做完,但直播马上就要开始了,因为实在太紧张,他最后干脆直接拿了一份A4打印的台本交给主持人,而这让前辈们哭笑不得,至今都是被“吐槽”的槽点。
因为对做节目越来越喜欢,也越来越上心,他开始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取经,不断“充电”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特别是后期剪辑,因为在整个节目制作体系中,它是综艺导演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也是体现其功力深厚与否的重要一环。于是,姚译添开始泡在机房,慢慢地去摸索和实践,从而找到了那种对的感觉和节奏。
“其实是不是所谓的科班出身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有没有用心,而我一直认为所学的任何知识都是宝贵的财富,在将来一定会用得到的。”
26岁,第一次和《奔跑吧兄弟》相识
目前,姚译添是《奔跑吧》节目总导演兼总编剧,同时还是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助理。
如此年轻,就光环加身,自然备受瞩目。
但谁又知道,姚译添其实算得上《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元老级”的制作成员之一,从2014年第一季开始,就一直都在。当时,他是某个导演组的组长,主要负责选择和设计撕名牌的具体场地。
期间,他积累了不少对细节把控的一线经验:“路够不够多,够不够复杂,够不够有趣,还有嘉宾的行动线、标志藏匿点、黑衣人的位置、饮水补给点的安排,以及如果迷路了该怎么办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奔跑吧兄弟》第三季时,他担当了节目的副总导演,独立负责整期节目的制作流程;从第四季节目开始,就成为节目的总导演,并因在节目中与嘉宾“斗智斗勇”,而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知和了解。
不得不说,《奔跑吧》这档节目,确实让他成长得很快。“在这样一个年纪能够参与这样一档节目,我感觉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但同时也觉得肩上的担子挺重的。”
作为综N代节目代表的《奔跑吧》,如何去迭代升级,怎样进行持续性创新,自然是摆在制作团队面前最大的问题,也是姚译添思考最多的一件大事。“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它的主题一定要扎根于社会,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这样就有了‘根’,才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否则就会让人感觉‘轻飘飘’。”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一季节目中会呈现出越来越多“接地气”的主题节目,比如说首期节目“跑到”联合国,为传播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尽了一份心力;推出了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龙舟赛”主题内容;来到山西大同,和工人兄弟们一起做游戏,并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我们做的节目,真的能做到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观众应该不会不买账吧。”
回归初心,继续前行
“越来越多特别优秀的年轻人加入,感觉自己稍不努力,就落伍了。”姚译添如此回应着年龄带给他的压力感。
如何去缓解这种焦虑感,姚译添选择死磕自己和节目,或许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和结果,才让他多了一份制作的底气和创新的勇气。
他曾调侃自己做节目时的状态,明明是一个狮子座,愣是被逼出了处女座的特质,因为每一期节目,他都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做好各种准备和统筹,当期主题、场地选址、游戏道具、艺人行程、商业客户以及后期和宣传,只要和这档节目相关的事情,无论大小几乎都要过他的手,显然他并没有统计过自己一天真正的工作量。
而一旦进入节目总导演这个角色,他就不得不逼着自己坚持下去,好在付出就会有收获,每一期的节目效果和品相都还不错。
就像当初进台有前辈师傅带自己一样,姚译添也在带团队,但不是那种鲜明的“师徒”关系,而是一种朋友视角下的相互促进,毕竟在他的团队里,绝大多数是“85后”,尤其是“90后”占比居多。
“年轻人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大家好像都有用不完的热情和精力。我们经常一起开会,一起讨论问题。有时候,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比我的要好得多,我觉得团队需要一种互相学习和彼此支持的整体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行业是一个苦活行当,身处其中的人自然有着更加真切的体会。所以,做这行的人,大半都是源于兴趣和喜欢,并坚持了下来。
姚译添入行八年,在他看似年轻有为、一切顺遂的背后,其实一直都在默默坚守和拼命。他会主动去学习,无论是专业方面,还是社会阅历方面,不断充实自己。
做到果断而不武断,坚持而不盲目。“一档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一下子就有十几条路摆在你面前,然而并没有人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所以你就要果断去尝试,并坚持到底,不然再好的创意也出不来。”
2018年4月,姚译添回母校做演讲,他说道:“我觉得还是要在自己的内心寻找信仰和支撑,寻找自己的本心,有些执念我们需要放弃,但更多的是坚持自我,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所以,回归行业初心、真诚地对待自己和观众最为重要,“因为你的真诚会直接体现在节目中”。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职业特点,而熬夜、通宵显然是节目行业的常态,由此带来的是行业人在节目集中录制的时间段会普遍“缺觉”,而之后休息时,“补充”成为不少人固定的放松方式。
“工作之余,我喜欢睡觉,一直在努力补觉。同时我也比较喜欢去看电影和各种演出,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因为可以在很多艺术作品中找到新的创意灵感。”
如今的姚译添,少了一份犹豫,多了几分坦然,谈及未来,他好像也更加明确且坚定:“还是好好做节目,做一个‘电视匠人’。特别希望我们能够原创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可以关注社会和广大普通人的生活,能够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