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引力波计划的发起人
他是马云徐小平罗辑思维的座上宾
他是中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他选择博雅小学堂作为唯一在线教育平台
今晚开课
与世界精英教育同步
给中国孩子们最好的物理启蒙
这是国内第一次由物理学大师给孩子们深入浅出亲授最深奥的物理科学,这四节微课将让孩子们心智大开,重新建构对宇宙万物的观察视角,训练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想象力、逻辑和思辨能力。他们将和李淼教授在线共处1个月,直接向顶尖科学家发问。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李淼是谁,看下图你就知道他又多火!☟
展开剩余 90 %
李淼读书会现场
这阵势,明星们的新片发布会也不过如此吧!
李淼教授物理学讲座现场
他还和前段日子火翻天、当当京东亚马逊卖断货的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对谈《<三体>中的物理学》☟
李淼老师已经被马云、徐小平和罗振宇(是的,就是你脑子里闪过的那三个大咖)邀请给他们开小课单独洗脑啥是引力波,啥是暗能量,啥是量子力学。
和这些大佬们做同学是种什么感觉呢?对大佬们来说,听大师讲课无非多了一些新知,但我们的孩子获得的却可能是一颗创造新世界的种子,一个念头,一个抱负。
李淼量子力学微课今晚开课
长按识别海报上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接购课
别让李淼教授等你太久哦
下面的这篇文章表达了李淼教授对教育的一些个人观点,他相信天才的存在,更相信天才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获得成功。成功是洞见和耐心组合的结果,而洞见的获得需要机会,这个机会往往就是遇到一个好老师。
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就的是洞见和耐心
我们常说这个人聪明那个人好笨,甚至经常骂对方是脑残。不进入认真讨论的语境,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聪明或不聪明,智商是否足够高,是不言自明的事。其实,智商就像美,并不容易说清楚,或者,干脆说不清楚。
有一个好玩的当今十大天才名单,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名列第一,他就是那位智商高达230的人。在这个名单中,前三名全是科学家,可见自然科学最牛。嗯,第一名陶哲轩是数学家,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物理学家。请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脱帽致敬。
第四名罗斯纳是一位剧作家,恭喜文科生。第五名卡斯帕罗夫是俄国国际象棋大师,智力竞技项目终于进入名单了。第六名詹姆斯·伍兹,大家比较熟,美国男影星。事实上,我喜欢的朱迪·福斯特智商也很高。不过,我对这份名单很怀疑,因为美国人的比例太高。
坦率说,我对后天改变智商的信心不大。我不怎么做智商测试,但也做过两三次,每次的结果差不多,140左右,据说科学家的智商在130到150之间,看来我处于中游。如果爱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60,我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智商着急,毕竟5万人中就有一个爱因斯坦的智商,但一百年过去了,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天才只出了一个。
智商能通过训练提高吗?似乎不能。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春期的智商和成长到读大学年龄时的智商有高度的相关性,这说明智商有很大程度的先天性。智商和遗传有关吗?似乎有一定关系,但没有定论。
非常特殊的技能应该有一定的先天性,例如音乐才能,但没有后天持久的训练,似乎很难达到专业水准。有一个所谓1万小时定律,加拿大记者兼作家格拉德韦尔在其著作《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通过很多案例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专业技能不长期练习是不可能达到纯熟地步的,这包括那些号称天才的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训练?至少1万小时。这就是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
我倾向认为天才是存在的,但也觉得练习1万个小时是天才实现自己的必由之路。我以为的那些自己经过努力也追赶不上的人,要么是在我从事的行业之外(如莫扎特),要么可能花了比我更多的时间“做练习”,如著名弦论家爱德华·威腾。无论如何,很难想象即使我做了同样多的“练习”,我能够成为威腾。
比尔·盖茨从中学到大学二年级,由于机缘凑巧,肯定花了1万个小时练习编程,否则很难想象他能够那么成功。
我还觉得,足够多的练习确实是能够将一门手艺做好的必要条件。有人问我,你什么时候觉得你变得聪明的?老实说,不是在考上大学之前,甚至不是在大学期间。我觉得我有两个感觉明显的变化,一是读研究生期间,一是做博士后期间。假如我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每天花5个小时学习数学物理,那么我总共花了大约1.5万个小时,这么多的练习才让我知道什么是物理研究。后来又花了1万小时我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物理研究。
成功的因素还有机会和环境,没有这些,你也没机会去做1万个小时的练习。盖茨有了父辈的支持,才可能在中学就能得到用计算机的机会。一个反例是Christopher Langan,一个智商高达195的人,最后只能在一个马场工作,原因是他没有得到机会。
所以,1万小时定律带来的好消息是,如果你花了两万小时(我觉得在物理领域得有两万小时以上),如果你的智商只有120,你可以达到智商是150的人花了同样多时间所达到的水平。坏消息是,如果你不成功,你只能抱怨自己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当然,也许你没有好机会,例如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
谁比谁傻多少?这是时代的一句名言,绝大多数人不认为高智商有什么了不起。在某种意义上,智商高的确不等于将来的成就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见过太多的长大了很失败的神童。智商不等于智慧,充其量智商是小智慧而已,而我们寻常说的智慧是大智慧。
研究科学在需要智商的同时更需要洞见和耐心,相信这三个因素都是形成智慧不可或缺的,因此爱因斯坦说过,也许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不是聪明程度,而是他的气质。气质,也许就是洞见和耐心的综合。
李淼量子力学微课
今日开讲
课程时间:3月19日起 每周六晚 19:30-20:30
授课形式:微信授课
适合对象:7岁以上孩子及家长
课程内容
第一课
世界是不确定的
在我们日常经验看来,世界运行是确定的。比如说明天你会看到太阳照样升起,扔一块石头,只要你知道扔出去的角度和速度,你可以预先知道这块石头会飞到哪里。
其实,真实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眼中的确定性是大量粒子叠加的结果。如果你将石头仔细分解,一直分解下去,变得只有原子和分子,这个时候,你扔一个原子,没有人能够知道一秒钟后它会在哪里。
这是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有人说,微观世界不确定与我们无关。错了,物理学家最近发现,也可以造出很大的物体,我们无法预知下一刻它会在哪里。不确定性和所谓“同时”在很多地方也有关。一个原子可以同时在很多地方,只有当我们用“眼睛”去看它,它才会出现在一个地方,但这个地方无法预知。
著名的薛定谔猫和不确定性以及同时在很多地方类似。一只猫可以同时是活的也是死的吗?
第二课
物质为何不会经常爆炸
没错,很多时候,物质不会自发爆炸的,一只椅子不会突然爆炸了,也不会突然塌缩成一小团物质。当然,炸药被点着了会爆炸,那是特殊情况。
物质不会突然爆炸或突然塌缩很重要,在物理学中,这叫稳定性。假如这个世界不稳定,地球就不会存在,山山水水就不会存在,人类也不会存在。
在物理学中,物质能够稳定地存在,居然与量子力学有关,居然与不确定性有关,同时,还和两个粒子之间力与距离的关系有关。神奇吧?确实很神奇。事实上,物质稳定不仅与量子力学有关,还和空间是三维的有关。如果空间多出一维,像《三体》中写的那样,就不会有地球和人类。
第三课
量子可以用来干什么?
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例如半导体中的二极管,没有它,就没有电讯工业革命,其实我们的手机中也有量子力学。
很多地方都有量子力学,只是我们看不见。我们会谈到一些虽然我们看不见,却很有用的量子应用的。
第四课
会有量子计算机吗?人类大脑是量子的吗?
物理学家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确定的,是,会有。什么时候有?鬼才知道,也许20年后,也许30年后,甚至100年后。
量子计算机能够做什么?这就像你们的妈妈爸爸小时候会问,智能手机能够用来做什么?那时,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智能手机可以代替照相机、摄影机、电视机、图书馆、电话,更想不到有微信。
量子计算机是比我们手里的计算机:智能手机更加强大的东西。为什么会更加强大?因为量子计算确实很强大。
那么,人脑是不是很强大?在我看来比一部智能手机强大多了。为什么?我会解释。那么,人脑是量子的吗?这是一个科学家没有共同答案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我相信人脑是量子的,某种意义上是量子计算机。
科幻电影中的量子力学理论
★购课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