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王毅主任结束慕尼黑安全会议后,便展开了对匈牙利的国事访问。如今,在结束匈牙利的访问后,王毅主任已经抵达此次欧洲之旅的最后一站——莫斯科站。然而,在王毅主任的专机还未抵达莫斯科上空的时候,俄罗斯人又再次提到了我们熟悉的一组词语——同盟关系。
日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一场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普京可能会与即将到访的王毅主任举行会谈。佩斯科夫指出,中俄关系具有多层面性,本质上是同盟关系,双方之间要谈的议程非常广泛且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这次在谈及中俄关系时,直接将中俄关系定义为“同盟关系”,这与前不久俄外长拉夫罗夫说的“中俄合作无上限,中俄不结盟胜似结盟”相比,很明显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直接将中俄关系等同于“同盟”,这一说法很明显违背了中方的“不结盟”政策,也对中俄关系进行了错误的解读。
事实上,中俄关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结盟,还轮不到俄罗斯人来抢答。我们都知道,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都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点,中国外长秦刚在上任之初就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重申过了。如今,时间才刚过一个月,俄罗斯方面就避重就轻,丝毫不把中方的话放在心里,强行把中国与俄罗斯捆绑,成为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这与中方一直强调的“不结盟”政策很不一致。
尽管中俄两国曾明确说过,中俄之间的合作没有上限,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底线,而中俄合作的底线就是坚持“三无”原则,即在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展开各项合作,如果突破了这一底线,那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调就变味了,不再是单纯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而是变成了存在利益捆绑关系的军事同盟,这明显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绝非中国所想。
一直以来,由于中俄两国的“不结盟”立场,无论西方如何过度解读,都不会影响中俄两国在军事和经济领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关系。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国内政界人士和媒体在对中俄关系的认知上就逐渐产生偏离,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俄将联手对抗西方霸权”,同时还希望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
固然,中俄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加强合作和交流并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尤其是俄罗斯深受西方制裁和孤立的背景下,俄方这样炒作中俄关系是“同盟”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想把中国拉到己方阵营,加深西方阵营对中国的误解和仇视,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动机。
而且,在俄方这种宣传之下,就连俄罗斯国内不少人都不可避免地对中俄关系认知出现了偏差,认为中国是支持俄罗斯的。例如,去年12月份的时候,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就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发声,呼吁更多人加入对抗北约的斗争中。而他之所以用中文,就是觉得中俄关系这么好,料定很多中国人也是支持俄罗斯立场的。
当然了,俄罗斯人将中俄关系定义为“同盟关系”,那也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俄罗斯或许已经忘了,王毅主任这次远赴莫斯科,除了深一步深化中俄双方的战略合作外,还带着另一个目的——即敦促俄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实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前两天,王毅主任曾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中指出,中国即将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发表一份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和平方案,这份和平方案包括:尊重世界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重视各国合理的安全关切、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以及反对使用生化武器等主要议题。而俄罗斯交战方之一,中方必然会拿出这些方案同俄罗斯进行探讨,至于谈不谈得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总而言之,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并非说说而已,无论中俄关系再怎么好,再怎么铁,也不能突破了“三不”原则的底线,而俄罗斯方面多次强调中俄“同盟关系”的举动,不仅不会拉近中俄的距离,恐怕还会影响到双方之间深厚的友谊。俄罗斯人应该明白一点,即便在不结盟的前提下,中俄两国完全可以战略互信,推动双边关系走向新的高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