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物质俘虏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4-05-13 16:51

原标题:被物质俘虏的生活

叶克飞/文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当下,“人被物质所俘虏”是备受关切的话题。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多的物质需求、过于内卷的竞争模式,各种信息渠道的狂轰乱炸,让人们深陷于精神内耗。提倡“简单生活”“回归自然”的心灵鸡汤,也因此被许多人所信奉。他们认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过去,生活反而更为和谐,人与人如此,人与物也如此。

许多生活错觉由此产生,许多人相信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认为自行车比汽车更能承载,觉得炉子比暖气更温暖。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些说法都未必经得起推敲,但从心理层面来说,这种“错觉”早已根深蒂固。

人对过往生活的美化是一种思维惯性。学者王小伟则希望在《日常的深处》一书中,通过对生活的刻画,从怀旧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1980年代以来人们熟悉的那些东西如何诞生又如何消失。他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当年的东西如此金贵,甚至仿若家庭成员,而如今的物件则被商品化,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

放下意义

《日常的深处》并不是一本怀旧的“老物件传”。王小伟更希望“透过澄清物品在社会当中扮演的角色,尝试揭示我们曾经是如何生活的。整本书的逻辑是一出《灰姑娘》。灰姑娘在魔法失效以后,隐遁逃走,王子想要发现灰姑娘的真实面目,就要拿着这只鞋去试。人生也差不多,生活的最初面目,也要透过各种物件去苦寻。”

王小伟在书中坦言:“仿佛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回到曾经相对贫乏的过去。当然,我清醒地知道他们不是真要回到过去,只说明他们真的‘想’回到过去。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特别值得玩味。想回到过去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很矫情的,是想要变得年轻,而不必承担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成本。除了这个较为偷懒的想法之外,对过去的追忆也有体面的部分。这个体面的部分就在于今天的人总感觉到被外物所累,为获得吃穿住用行诸多物品感到疲惫,他们想要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东西越多越累是一件很反常的事。八九十年代的人同样需要这些东西,基本的电器品类在当时也逐渐流行开来,但并没有让人那么烦闷。每添加一样东西,常常令人精神百倍。以前一台电视百家看,越看越热闹。现在每个人守着大屏幕,常常感到孤独。这种孤独的成分非常复杂,需要细致的精神化学分析才能刻画清楚。”

书中讲述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涵盖了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住”就从买房说起,讲述人与房子的关系,直至人与空间的关系。王小伟还提到了生活中的那些老物件和老设施,比如已经逐渐远去的录像厅和打印店,渐渐成为“老人专用”的电视机,还有学校和医院。当然,还有现代人无法离开的手机与微信。

这一切自有存在的价值,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日常的深处》有着相当出色的克制,没有让这种探寻流向廉价的抒情,也就避免了心灵鸡汤化。王小伟甚至揶揄那种心灵鸡汤式的意义探寻,他在书中坦言:“人生有什么意义以及什么是幸福的人生,或许压根就是一个错误的问法,就像问男生孕期有什么感受一样。人生不必有什么意义。不能因为我们想问什么,人生就必须有什么。追问人生意义通常是一件非常自大的事,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配享生活的。”

也就是说,只有放下对“意义”的执念,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如果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也就无需去追问“意义”。毕竟,“不总结生活通常是好生活的一部分。偶尔你睡不着觉,试着总结生活,并凭空制造出很多问题,总结生活通常是坏生活的一部分。”

更应该追问的是“日常”,包括那些日常现象和日常用品。它们曾经如此深入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却有可能渐渐远去甚至完全消失。它们的“经历”,恰恰见证了生活的变化。

王小伟就在书中提到,“你吃了吗”是老一辈中国人非常喜欢的打招呼方式,但年轻人显然没有这样的习惯。这是因为老一辈有着深入骨髓的饥饿记忆,这种记忆左右了他们的行为模式。当下人们在聊天时经常问出的“你买房了吗”,同样也是基于内心深处的执念,这种执念完全出于安全感的考量。

在过去,物品不仅仅是物品

许多人怀念的“从前慢”,未必是真心希望慢,而是一种物质匮乏与知识匮乏时期的被动要求。王小伟在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他小时候经常与父亲抢电视看。父亲喜欢看美国译制片,他则喜欢动画和武侠,两人经常会为此争执。如果争得激烈,父亲就会一气之下将电视关掉。此时,王小伟就会拿起遥控器狂按,想尽快将电视重新打开。父亲则会告诉他,最好过五分钟再开,电视不能一下开一下关。

这个细节会让许多“70后”和“80后”有共鸣,因为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父母往往会对家电有这一“五分钟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那一代人会约定俗成一般遵循这个原则。从早期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彩电与空调,都是如此,冰箱门的频繁开关也是无数家庭禁止之事。它实际上都是匮乏年代的思维模式,因为当年任何一件电器都来之不易,许多人认为一样电器可能要用一辈子,所以倍加爱护。但因为知识层面与物质层面一样匮乏,所以就会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爱护。

但这种“五分钟标准”,在某种意义上确实代表着生活的缓慢节奏和由此产生的喘息机会。王小伟就慨叹道:“今天这个五分钟突然间丢失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再也没有这五分钟。所有的东西都处于二十四小时待机状态,随时点亮、立等可取。所有的技术都不再需要人的照顾,都不配花心力。这几十年过去,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它的金贵性,就连五分钟都不配停歇。这或许反映了生活底层的逻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长辈囤积物品也是这种思维的反映,许多年轻人都曾慨叹,为什么长辈什么都舍不得扔掉,比如用完的茶叶盒、旧袋子等,宁愿十几年不用,也要堆在阳台或者柜子里。王小伟讲述了自己回老家的经历,他试图对各种旧物拍照,将之留下。他有一对高中时买的石膏狮子,“石膏这种东西惰性非常强,既不发霉也不腐烂,但是岁月从它身上经过,还是有所腐蚀。石膏已经变得非常蓬松,整个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孔洞,轻轻一吹,狮子的眉眼就全部消失了,吓了我一跳,才知道时间其实还是蛮锋利的。”

他还发现,门上挂着的手提袋看着好好的,但一摸就碎,变成粉末。还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常见的洗脸架,曾经是无数家庭早晚洗漱的地方,但王小伟家里这个已经瘸了腿,颜色也已变淡。

但反过来想,一个人的一生恰恰是由其用过的、正在使用的和从未使用但业已拥有的东西所构成,看着这些东西,似乎也就见到了故人。而且,“这些满载过去的物件,其实是储存在未来之中的。老人们经常说,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能用得到。这提示了我,未来用不到的东西,就真的无处安放了。对老人来说,旧物实际上是不是将来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

也就是说,在过往的社会,物品并不仅仅是物品,并没有被单纯工具化,而是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憧憬,是人们真正的伙伴。比如说起当年的自行车,许多人想到的场景是父亲骑车带着孩子,或者丈夫骑车妻子坐在后面,孩子坐在前面的车杠上,它意味着家庭的紧密连接。但到了今天,它已经失去了这种意涵,变成了相对纯粹的代步工具。

同样,当下的许多物品,对家庭并没有密切的连接作用,反而起到了隔绝作用。比如手机和微信,看似让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但实际上隔绝了彼此。一家人坐在一起,各自玩手机的场面十分常见。

真正的简单生活不是断舍离

过往人们并没有刻意追逐技术的迫切需求,他们更多需要的是“惜物”。正如书中所说:“在和父母有限的交流当中,我大概理解所谓‘现代生活’应该就约等于‘美好生活’。‘60后’小时候物质并不是特别充裕,他们所理解的现代生活曾经仅限于‘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现在这些东西早已实现,但我观察到他们并没有觉得生活特别美满。现代生活的便利性所产生的幸福感,常常要通过忆苦思甜来实现。”

不可否认的是,许多老人始终活在过去的思维里。书中提及中国人的着装演变,从古早的量体裁衣,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喇叭裤,再到之后不分场合任意穿着的西装,直至今日的年轻人无比注重着装搭配。如果说年轻人的着装追求的是“美”或者“特别”,那么老人眼中的着装就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书中写道:“在老人眼里,一种衣服对应一个现实:列宁装对应的是轰轰烈烈的世界革命,西装对应中国大踏步地融入世界”,但在年轻人的世界里,“穿上《海贼王》中的服饰就很麻烦,我们明确知道这种服装所对应的现实是虚拟的,不是当下发生的,服装和现实匹配不上。在老一辈人眼中,这通常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王小伟总结道,这可能是老人的一种骄横偏见,“老人接受了一种生活的惯性,认为现实是别人设定的,自己穿好设定场景的皮肤就行。青年人的主体性更加自觉,想要自己设定现实。说cosplay仅仅是出于好奇和审美的趣味是不准确的,它或许表现了年轻人对当下现实的不屑和对抗,也展示出他们对平行现实的想象和生产能力。”

饮食同样如此,当下许多城市老人的饮食习惯已经相当健康,对粗粮的摄入量相当高,口味也很清淡,但内心对肥肉等食品还是相当馋。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时期,吃肥肉曾经是一种奢侈。这一情结并非中国人独有,早期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打野牛,肉瘦的一概扔掉,专拣肥牛吃。至于爱吃瘦肉,其实是食物充裕下的挑食症。

书中写道,“老一辈人很愿意和年轻人分享饥饿记忆。‘极端饥饿’富有超越性,其实没办法直言传达,主要还是要用心体会。据说肚子刚开始饿起来,人会焦躁,到处找吃的;再饿下去,人的生命感会下降,精神凝滞板结,人会变得像植物,逆来顺受;再继续饿着,人将患上浮肿病,很快就会倒毙。困难时期,河南、安徽有些村的情况很严重,挨饿的主要是农民,而城里人配有口粮,尚能果腹。农民挨饿的情况不算新鲜,天旱地涝就可能歉收,但导致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分配。”

包产到户之后,饥饿问题得到解决,农民也能吃饱饭了。但正如书中所言,“饥饿的影响不会马上消除,饥饿是一种慢性病,它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

这种物质匮乏时期对一切的“珍视”,往往被人们视为“对生活的热爱”,但这很大程度上是错觉。同样是错觉的,或许还有走红的“断舍离”。

说到“人不为物所累”,许多人都会想到断舍离,认为只要去除多余物品,就能让人生幸福。但《日常的深处》显然不接受这种断舍离的生活,王小伟认为,如果一个房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几样东西,那它并不适合生活。物质的断舍离未必会带来内心宁静,它也许只是在刻意拒绝生活。

真正的生活理应充满活力,需要以各种物件来装点。就像那些描绘家庭温馨的照片,总不会离开阳光洒入的厨房,还有那些瓶瓶罐罐。

所以,现代人的为物所累,本质上是对物品不够珍惜,仅仅将之视为用完即弃的商品。所以,要想不为物所累,最需要做的不是扔掉东西,而是恢复自身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地用一个东西去实现一个功能,我们是在与物‘交往’。”

所以,“怀旧的真正价值在于提示我们,手机以及其背后的现代化承诺,还不够让我们获得持久的幸福”,同时“人生路越走越辛苦,跟成年人狭窄的生活态度有关”。

书中揭示了一个许多人原本明白却在内卷中刻意忽视的道理:“主流的叙事告诉你,费劲、辛劳地学习陌生的知识,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个叙事里面悄悄嵌人了一个价值序列,它否定当下生活的合法性。对农村的小孩来讲,努力学习是为了跳出农门,这就把自己乡土性的生活排在价值序列中的最底端……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都感觉到缺乏和不足,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松弛。这看起来令人振奋,但文质彬彬的叙事中藏匿着系统性的暴力,意图消灭一切非现代的生活方式。”

但事实上,人类所追求的意义感和充实感,并不基于科技的进步,也不源于物质的丰盛,而是来自于日常的深处。

责任编辑:

网址:被物质俘虏的生活 https://mxgxt.com/news/view/4082

相关内容

被物质俘虏的生活
以物的视角观看人的生活
探索财经世界,追寻品质生活丨与21财经共度读书日
在生活中感到憋屈的女人,十之八九有这3种特质
安宁,才是生活的答案
新疆“土陶村”的新生活
哥们轻松俘获2个女孩,网友顿时酸了:这么容易就给了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逢时
博物院丨白釉凭几:老祖宗的懒人“家居”好物
张铎谈婚后生活,透露与陈松伶多年无子,竟遭鲁豫质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