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张怡宁】故事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4-12-21 14:32

(国乒)【张怡宁】故事完整版

张怡宁再度登上《乒乓世界》封面

讲述张怡宁的故事:《张怡宁:北京的符号,中国体育的符号》

有香港朋友要为张怡宁拍一部电视片,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把北京的四片水连在一起,就是张怡宁了。
  不是吗?
  她的童年时代,生活在陶然亭,那里的湖光树色之间,一定有过她嬉戏的身影;
  她的少年时代,打球在什刹海,她在那里立下了成为“乒乓大王”的志向;
  她的青年时代,奋斗在龙潭湖,那里是中国体育的大本营,也是中国乒乓球的大本营;
  她的成年时代,加冕在未名湖,北京奥运会的灿烂星光中,她的光芒最为耀眼……
  记得在雅典奥运会夺取单打金牌之后,张怡宁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北京的孩子……”,所以,张怡宁是北京的符号,在她身上,具有一个现代北京女孩儿的全部特点。
  北京女孩儿性格爽朗心直口快,绝不会矫揉造作和搬弄是非。
  记得第一次“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晚会的时候,珠光宝气的明星阵容里包括刚出道的刘翔和张怡宁——刘翔穿了件多半是从他师父身上扒下来的西服,虽然很不合体但好歹是件凑合着能出席晚会的正装,而张怡宁则穿着运动服就上了台。
  她大大方方地、又有点儿大大咧咧地走上台,张口就说:“能获得‘劳伦斯奖’我很高兴……”,惹得台下大笑——因为“中国十佳劳伦斯奖”和号称“体坛奥斯卡”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面对笑声,张怡宁并不在意,说了声“对不起”接着感谢所有人所有TV,她没觉得该脸红、也没觉得不得体、更没觉得很丢人——说实话,她压根儿就没觉得得不得奖有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央视跑乒乓球项目的初元澎老师对我讲起他第一次采访张怡宁时的情形——那应该也是张怡宁第一次被采访——第八届全运会,15岁的张怡宁连续击败各路国手,赛后她对我初老师直白地说:“我想像李菊他们那样成为世界冠军!”初老师追问她“需要几年”,她回答“四年五年吧……”。
  看来初老师的确是我老师,我也的确有资格当他学生,因为我俩对少年张怡宁的印象是一致的:利索、大方、痛快——北京女孩儿。
  所以,这个北京女孩儿夺取奥运会冠军之后的表达方式都是心直口快型的:感谢过上苍、感谢过教练之后,她冲到初元澎老师掌管的摄像机面前——现在我初老师在国际体育电视界也是个大腕儿,专门负责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转播信号制作——向所有看电视的“我们”飞吻……
  换了任何明星摆这样的POSE,或许都会让人觉得有点儿造作,但是,没有任何人反感张怡宁。
  无疑,张怡宁具有当代北京女孩儿的一切优点,她就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讲述张怡宁的故事:《张怡宁的成长文本》

(张怡宁分别在《乒乓世界》杂志,00年第3期、01年第8期、03年第2期、04年第9期、05年第11期、06年第8期、07年第5期、08年第3期和第10期登上封面。)有关详情请看:《乒乓世界》电子版09年第12期——http://www.sportspress.cn/yls/magzine/jing/ppsj/2009-12-21/1942280.html

回顾张怡宁的荣耀:《“宁”者为王 “宁”视天下——张怡宁职业生涯辉煌战绩回顾》
有关详情请看:《乒乓世界》电子版09年第12期——http://www.sportspress.cn/yls/magzine/jing/ppsj/2009-12-21/1942280.html

记录张怡宁的点滴:《星光耀乒坛璀璨十九冠——张怡宁19个世界冠军图片回顾》
开场:诗文《女孩》
她走来
断断续续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支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支送给了谁
却从来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象一条蓝色的小溪
                            ——海子《女孩》

有关详情请看:《乒乓世界》电子版09年第12期——http://www.sportspress.cn/yls/magzine/jing/ppsj/2009-12-21/1942280.html
讲述张怡宁的故事:《李富荣眼里的张怡宁:知错就改 能攻能守 认真投入贡献很大》

  九运会乒乓球的女单决赛是张怡宁对王楠,我记得张怡宁一度以2比0领先(当时是21分制,5局3胜),后来被王楠把比分追了上去。打到第5局的时候,张怡宁就完全崩溃了,王楠大比分20︰5领先。最后一个球,张怡宁打都没有打就把球摁在桌子上了。给运动员发奖的时候,我对张怡宁说:“你这样做太不应该了,完全没有斗志没有风度,你回去必须要好好检查,要好好总结。”她当时就没吭气。
  比赛结束后,我跟女队主教练陆元盛讲,这个事要好好地处理,年轻运动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从竞技体育的角度看,一个运动员的作风和斗志是非常重要的,哪怕你落后得再多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分。只有这样的话,以后在大赛中比分接近的相持中才能咬得住,不能说落后了就不要了。女队在全运会的比赛结束后也开了会,张怡宁在全队做了检讨,她的检查稿还在《乒乓世界》上刊登了。
  当时作为主管乒乓球的总局领导,是我提出来的要对她“禁赛”,三个月不能出去打比赛,好好反思。我记得后来张怡宁专门到我办公室来,就这件事情承认错误并做了检讨。我认为对于这件事情,我处理得是对的。因为我当运动员的时候,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1960年的时候在天津比赛,我在场上意气用事,发脾气。比赛结束后领队张钧汉在总结的时候就批评我,他说:“如果你再这样打球发脾气的话,我以后就不让你参加比赛了。”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运动员不让参加比赛还练什么啊?从那次张钧汉批评我,我自己做了认真总结,一直到我退役,再也没有发生过打球意气用事,发脾气的情况。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觉得像她这种情况应该好好处理,这也说明乒乓球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在比赛中找问题的方作方法是有传统的。
  自那次之后,我印象中张怡宁在大赛中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这说明她在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了,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克服这个毛病。可以说,张怡宁是知错就改,处理得非常好的。张怡宁能成为乒乓队的领军人物,是因为她确实具备了一些好的条件:首先从技术上讲她的打法比较全面,没有明显的漏洞,能攻能守,能近台也能中台,对女子运动员来说,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第二,从一个运动员的气质上来看,她也是不错的,打球比较冷静,能稳得住。好多次我看她比赛,也是比分落后,打得比较被动,包括横滨世乒赛决赛跟郭跃打,上来也很被动,但她能慢慢地适应调整,能抓住转机,这是很难得的。谁都会碰到困难,如果你顶不住,就可能一泻千里,但是张怡宁能够顶得住压力。另外从平时训练中来看,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训练非常认真,非常踏实。作为一个领军人物,一个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功夫没到那个程度,也出不了这么优异的成绩。所以一切优异的成绩,最终还是归功于平时对训练的认真,对事业的热爱,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可贵的。就发挥稳定而言,我认为她是现役女队选手里的代表性人物。
  张怡宁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保持领先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邓亚萍和乔红一样,张怡宁和王楠在一个时代也成为了中国女队的“双保险”。从她现在的技术情况、身体情况来看,如果她选择继续打,我认为没有太大问题。但她也不可能打一辈子球,她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如果她有自己的想法选择退役,我们也应该尊重她。反过来看,张怡宁如果选择退役,其他年轻运动员也会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也许会有更多的新人涌现。

讲述张怡宁的故事:《再听李隼讲张怡宁的故事:她结婚,我有一种自己嫁闺女的感觉》
她结婚,我有一种自己嫁闺女的感觉

  最近这几年,听李隼讲故事有点上瘾了,他用诙谐生动的北京话讲述张怡宁成长的故事、师徒之间的情谊,曾经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雅典奥运会的激战当中,也曾经让我们惊心动魄地重温北京奥运会张怡宁对冯天薇的那场绝地反击。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最后一天中午,周到做东,我们在青岛当地小有名气的“海港渔村”请大隼(李隼)吃了顿便饭。席间,李隼开玩笑地跟我们说:“我跟夏娃说了,我再聊不出什么故事了……我和张怡宁现在见面都不是很多,差不多都是神交了……”

  如今,当爱徒大婚出嫁,一个“张怡宁时代”即将褪去的时候,在国家队的训练场边,在这块师徒俩曾经并肩战斗的地方,李隼还是再一次讲起那些过去的事。

  “老干部”

  第一次见面时我就觉得她跟别人不一样,那会儿她的外号叫“老干部”,因为她去哪儿都端着个茶杯。当时王晨是国家队主力,一般的小孩儿刚进队见到主力都会发怵和回避,但张怡宁不是。王晨她们在屋里聊天,她就拿个茶杯坐在那自己喝自己的,根本不怵这屋里坐着国家队主力。所以我一看,就知道这孩子绝对与众不同。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所有的运动队里都有一种大队员欺负小队员的风气。尤其在竞争比较激烈的环境中,有的小孩儿根本不敢赢大队员。但是张怡宁也不这样,她的观念就是:你欺负我,让我给你买水,我可以去给你买,但是在球场上我一定要赢你,哪怕只有一次机会也不会放过你。我赢你一次,你让我买水;我赢你两次,你让我买冰棍儿;我赢你三次,你就老实了。

  激将法

  小时候为了锻炼她的心理,我会经常吓唬吓唬她。她第一次去黄石集训,状态不是很好。当时60个人集训,她差不多在三组前或者二组末,成绩在40名左右的样子,前面几十个她都赢不了。有一场好像是对白杨的比赛。她们两个水平差不多,发挥好了可以赢。但是她之前打得一直不太好,我就成心当着很多人批评她。先骂了她一顿,给她骂懵了,然后我说下午这场球如果赢不了,我就永远不带她出来打比赛。这种话对于一个刚进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严厉的,毕竟还小,她也不一定能懂教练的意思。想到万一赢不了教练就不带了,这压力得有多大啊。我就是成心试探她,看看她能不能扛得住。其实我最早选定的苗子是刘佳而不是张怡宁,但当时刘佳就怕了,听我那么一说彻底崩了。只要我给她做场外,她就哆嗦得不会打球了。但是张怡宁就表现得太棒了,完全投入到比赛里,而且越打越好。

  兴奋过度

  她从小跟别人不一样,还因为她觉得只要别人打得好她就非要比别人打得更好。比如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的时候,她不知道在哪儿用仪器测了个兴奋度,告诉我她的指数是90,后来我一打听,说那个指数到60的时候就已经是高度兴奋了。这说明当时她已经兴奋过头儿了。女团决赛,王楠打得很好,李菊也打得很好,她就觉得自己一定要比这俩打得还漂亮。上场之前我给她别号码布的时候,发现她整个人都是抖的,就是已经兴奋到失控的地步了,所以后来输了那场球。受了挫折之后她自己能慢慢调整,关键时候渐渐能把持自己,在想赢的时候能兴奋,也能扛得住压力。到了雅典奥运会,很多人都担心就剩张怡宁一个人了,会不会紧张的失常。但是张怡宁绝对不会这么想,如果就剩她一个人了,她反而会发挥得更好。

文章:《启蒙教练赵建国:我很幸运,赶上了这么个天才》
启蒙教练赵建国
  我很幸运,赶上了这么个天才
  我的一个学生和宁宁(小时候叫她宁宁)的舅舅是同事,他们原来都是首汽的司机。宁宁的舅舅喜欢打乒乓球,经常和我那学生一块儿打。1986年,我在当时的东城体校,办了一个体育幼儿班。幼儿班刚办了有两个月,我学生带着宁宁还有她舅舅、她父母一起,到了我那儿。
  我的学生说:“赵教练,我给您带一个学生来。”
  宁宁一到我那儿就挺兴奋的,看见那么多小孩儿在打球,她特别高兴。我就逗她说:“你喜欢打乒乓球么?”她说:“我喜欢。”我说:“你会打么?”她说:“我行。”说着就拉着她舅舅想打几个球让我看看,一点儿都没发怵。
  我一看,她的眼睛很有神,看着就很机灵。她也不害怕,还要给我表现表现。我说行,先跟着我这儿上一堂课吧。这一堂课下来我一看,这孩子从体型上属于灵巧型,另外给我突出的印象就是胆儿大,敢说、敢表现,不像有的小孩儿遇到生人还有些扭捏,所以我看着就比较喜欢。
  当时她还不会什么,就是她舅舅陪她玩会儿。过了一段时间,她很快就能和训练了两个月的小孩差不多了。我一看这种情况,就和她家长说,我看这孩子是挺好的材料,留下来在我这儿训练吧。
  一开始的启蒙训练包括:托托球、做模仿动作、打打多球,慢慢地建立动作。她都练习得很认真,所以很快就在幼儿班里,显出她比别的小孩儿学得快,掌握基本技术也掌握得更好。所以后来幼儿班结束了,她上小学一年级,从我们幼儿班介绍到崇文门附近的铁路一小。
  小学的这段训练中她是很认真的,另外她也不怕吃苦。我当时要求她每天回家摆动作去,一天摆500个。虽然很枯燥,但她都能认真完成。有时多球训练时就问她:“怎么样,宁宁累不累?”她说:“我不累,您再给我发一盆多球吧。”她老有这种要求。
  打完多球以后,开始打单球。我们都知道,简单的多球训练是定点的,容易掌握,刚开始打单球有困难。打单球时,我让三四个小孩每人手里拿两个球,就让她们对着打。别的小孩儿就是拿两个,打完就下去排队去。到她那儿,她的小手攥着五六个,就为了多打几个。这就说明她非常喜欢,非常渴望好好练。这件小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当时经常训练到一半就停电,一停电就练不了了,做完身体训练然后就放了,因为怕伤到小孩儿的眼睛。有一次我爱人带着我家孩子到体校来找我,在街上碰见俩小孩边跑边喊:“今儿停电了,今儿不练了!”就是和宁宁同班的小孩儿。孩子们的想法都不一样,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就是想玩儿呢,喜欢玩儿。一听不练了,好像给她们解放了一样。但是张怡宁没有这样,她是想办法要练。作为教练来说,自己有心的小孩儿就自然多陪陪她,多给点儿机会。
  她在我这的时间是1986年到1990年,从学前班到小学四年级都在东城体校训练,一直是我带。这段练习当中,礼拜天休息,小孩儿该做作业,该玩儿,有点别的兴趣。但是周日我们停训的时候,她家长总带着她来练习。一到休息日就和我说,您把球室钥匙给我们,我带宁宁加加班。我说行,然后再吩咐一下练习什么,配合我制定的训练计划。这4年多的时间里,星期天都是她舅舅陪她练,这孩子的个人时间全用在训练上了。她也喜欢,她也不怕累不怕苦,不知道苦。从她小时候的训练态度上来看,超过其他的小孩,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了,她的训练时间比别的小孩自然多了一些。另外她的悟性特别好,教练教了以后她就认真训练,这样的话她在掌握技术动作、打基础的时候比别的小孩儿就牢固一些。到1989年,一般横板快攻的技术她都掌握了。
  宁宁不像一般女孩子的性格,就跟男孩子一样,特别活泼。我们在东城体校训练的时候,旁边就是东单公园。公园跟训练馆就隔个栅栏,但是考虑到她们年龄都比较小,怕他们出事,所以不允许她们去公园玩。那时候训练到下午3点钟的时候都会休息会儿。有一次,再集合的时候就见不着人了。回来之后一审,去公园了。再问谁出的主意,说是宁宁。当时宁宁在那个班里已经是说了算的了,所以大伙都跟着她。那次“违纪”,我让他们站成一排,用个小木板,一人屁股蛋儿上给一下,到宁宁那象征性地多给了一下。
  东单体育场里有一个攀登架,还有一次也是在休息的时候,她蹭蹭蹭爬到最高的地方,给我吓一跳,当时她还只有五六岁。我也不敢大声喊,怕吓着她,就在下面保护着,让她慢慢爬下来。下来之后我就跟她说,这可不行,教练平时安排你们身体训练的时候行,但是自己绝对不能上。
  1989年正好是第40届乒乓球锦标赛。咱们男队输给瑞典队了,当时欧洲弧圈球形成得比较早,对咱们直板快攻的威胁比较大。我看了之后,觉得作为一个业余体校的教练,也要跟着国际形势,跟着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不能老墨守成规。既然弧圈球对咱们的直板快攻有这么大的威胁,为何不从小把这个技术传授给小孩儿呢?所以后来在我们体校就教给小孩儿弧圈球技术。我跟她讲站在中近台怎么打,怎么发力。后来她就慢慢地上了路子,开始加大动作幅度,加摩擦。
  当时我没敢跟她讲她学的这叫弧圈球,后来才告诉她现在练得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弧圈球技术。在北京市,一般都是到了四五年级才开始加弧圈,但是当时我感觉宁宁掌握这门技术掌握得比较牢,技术动作也比较好,所以就让她大胆地用。
  我跟她说比赛当中不怕你输球,但是你要敢用新技术。咱们学一个技术动作,在平常的训练当中掌握了,只有在比赛当中敢用那才叫真的掌握了,比赛当中要是不敢用,那就等于没学这个技术动作,是假的。我就是这样不断地要求她,一局比赛能用上一板就用一板,能用上两板就用两板。最后她在比赛中也很自然地能用出来了。
  宁宁第一次参加北京市业余体校的少儿比赛,我就告诉她大胆用,输了就输了。(她第一次参加北京市的比赛不是正式比赛)1989年她打过小年龄组的比赛,1990年开始正式参加北京市业余体校的比赛了。李佳薇从1987年到1989年和张怡宁一起都在我这个班里练习。1989年那次是李佳薇拿的冠军,决赛里2比1把张怡宁赢了。那时候张怡宁很不服气,我说没关系,既然能在比赛里用出弧圈了,就已经很成功了。
  后来到了1990年,她的弧圈球练得比较熟练了,李佳薇就打不过她了。后来张怡宁和李佳薇这么多年打比赛再没输过球,就是因为最早的这么一次,她输了。张怡宁有这个特点,她输过对手之后肯定要仔细地琢磨,输了一次就不想输第二次,这个能力是特别强的。从四年级开始,每年的业余体校比赛,包括北京市的青少年运动会,她都蝉联了单打冠军,没得过第二。
  宁宁有一次在北京市比赛里跟一个直板争冠军:第一局赢了,第二局输了,第三局又落后。她打着打着呢,自己就哭了,对方一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当时没什么暂停。捡球的时候我跟她说,好好打,能打什么样就什么样,输了也不要紧。后来她慢慢又赢回来了,那是宁宁第一次拿冠军。
  北京市当时叫四级训练体制,一级是专业队;二级是北京市运动学校,就是什刹海体校;三级是各区体校;四级是学校。学校给体校输送,体校给运动学校输送,运动学校给北京队输送。我们有时候是自己招生,训练到四年级左右,然后送到北京市运动学校。每年他们也就收四五个小孩儿,这四五个训练两三年之后,北京队去挑,每次挑两三个就不错了。张怡宁从小就一直没走什么弯路,一层一层往上打。打小,我就教她两面弧圈,到后面带她的教练也都认可,所以也按照这个思路去培养她。其实我没做什么,一般业余体校的教练都是这样的任务,只是我比较幸运,赶上了这么个可以说是天才的运动员。

讲述张怡宁的故事:《张怡宁,你一定要幸福啊!》
有关详情请看:《乒乓世界》电子版09年第12期——http://www.sportspress.cn/yls/magzine/jing/ppsj/2009-12-21/1942280.html

讲述张怡宁的故事:《为做宁姐伴娘果断穿裙子,宁姐夫表面很冷酷,实际上是个很幽默的人》
2009年10月18日,张怡宁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一向中性装扮的小师妹丁宁穿起裙子做了伴娘,张怡宁在国家队同组的队友李晓霞对宁姐夫又有什么评价,《乒乓世界》专访丁宁、李晓霞,听她们讲述宁姐和宁姐夫的故事:
  丁宁:为做宁姐的伴娘果断穿裙子
  今年乒超联赛期间的一天,宁姐在房间里问我:“如果我结婚,你愿不愿意做我的伴娘?”还说:“你要是觉得穿裙子很不适应……”我从有记忆以来就没穿过裙子,她就问我:“你愿不愿意为了我穿裙子,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再找别人。”
  我跟宁姐关系非常好,当时我非常果断地说可以穿裙子。联赛中我就开始留头发了,没办法,再难看我也得留,毕竟要穿裙子,头发要是像我原来那样立着穿上裙子那没法看。虽然现在大家也不太适应,但最起码看上去没那么奇怪。
  很多球迷都问我,为什么全运会的时候换发型了,其实我就是为了当伴娘做准备呢。
  宁姐结婚我非常替她高兴。通过我对宁姐夫的接触,我觉得他人挺好的,我觉得他很像一个文人,不太像商人。我接触过他一两次,婚礼上听说他原来是数学家,后来才从商的,我感觉他身上没有那种商人“凶”的感觉,更不是一身铜臭味的那种人,总体感觉是文质彬彬的。他结婚那天有点紧张,挺正经的,下来的时候跟我们一起聊天挺逗的,是个很幽默的人。
  看得出,他对宁姐非常好,虽然毕竟外人看到的是表面,我觉得他对宁姐非常好,很关心她,也很为宁姐着想。宁姐打球时付出了很多,现在有了新的生活,我很为她高兴,希望在新的生活中,她能更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去一些以前自己想去而没时间去的地方游玩。以前她接触的只有乒乓球,现在希望她能看到更高、更远、更宽广的东西,以此来充实自己。
  李晓霞:宁姐夫表面很冷酷,实际上是个很幽默的人
  我是2001年进队的时候认识的宁姐,2004年当了李指(李隼)队员以后其实跟宁姐不是很熟,后来才慢慢熟悉的。宁姐替李指跟我急过,奥运会前,她也跟我说过,如果想竞争,想打上去应该怎么去做。生活中的宁姐是个没有架子,比较能闹,很外向的人。
  她结婚之前有一次拍广告的时候跟我说,邀请我去参加婚礼,我点头说知道。接着我在济南跑全运会火炬接力的那天,宁姐又跟我说了一次,说这次是郑重地邀请我去婚礼,请柬放在领队那里。她怕我10月18号有事,让我尽量别安排事。我赶紧又说了一遍自己不会有事的。
  看到宁姐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真为她高兴和自豪。
  不管怎么样,她在“另一段人生”上有了新的起点,做了太太以后可能更多的不像在打球的时候是完全自我的事了。生活中,她更多的时候要考虑到另一半的感受,考虑到她婆婆啊什么的,哈哈哈!总之要为别人考虑得更多。
  我觉得宁姐的老公非常有文化,是个非常资深的企业家,宁姐可以从她老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宁姐本身很深层次的东西就具备了,说句心里话,宁姐算是乒乓队比较有文化的人,她老公对她的启发很多,因为她老公也是通过一点点积累,自己创业成为了企业家的。这点有点跟宁姐类似,两个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的成就,我觉得他们两个人应该有很多投缘的地方。
  最近我也看过网上的很多关于宁姐夫的评论,他确实把婚礼弄得很保密,很多人都没看到,但我觉得宁姐夫表面上看起来很冷酷,实际上是个很幽默的人,跟宁姐性格差不多。其实我觉得网上的那些评论没有必要在意,宁姐找的是自己的归宿,肯定是两个人有共同语言,宁姐夫肯定有很多吸引宁姐的地方。我觉得一部分人看见的毕竟只是个外表,其实适合与不适合只有宁姐自己有权力说。
  如果大家真的是关心宁姐,爱宁姐,就应该更多地去祝福她,我也看到网上很多的祝福贴,她毕竟是为国家赢得过这么多荣誉的优秀运动员,她现在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大家应该更加期待。比如期待她如何做太太,或者更遥远些,如何做个好母亲之类的。
  我们下来聊天时,我也开玩笑地跟宁姐说,“当妈妈是早晚的事,赶紧的吧!”宁姐说,刚打完比赛就生孩子?这她得缓缓。这么多年,宁姐根本没有好好放松自己的机会,肯定得放松一段时间吧。她开玩笑说:“别没等放松呢,又来一孩子,更累了!”我们都笑翻了。
  宁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多大岁数,该做什么,她心里非常有数

《乒乓故事冷面杀手》
《宁宁的一天》

(这两个很有趣啦!)有关详情请看:《乒乓世界》电子版09年第12期——http://www.sportspress.cn/yls/magzine/jing/ppsj/2009-12-21/1942280.html

网址:(国乒)【张怡宁】故事完整版 https://mxgxt.com/news/view/394254

相关内容

日本媒体:张怡宁“被教练骗进”国乒一队?北京乒乓4姐妹的命运
当福原爱遇到张怡宁!当她们的故事变成了漫画…
中国女乒三位领军人物:邓亚萍、张怡宁和王楠,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张怡宁:教外国球员打球?先告诉她们什么是乒乓
同样是探班国乒,邓亚萍和张怡宁有着三点明显不同
十四载相濡以沫:张怡宁闪婚背后的幸福婚姻故事
李武军:王楠张怡宁提升收视率 国乒现在不让球
张怡宁介绍
乒乓明星档案――张怡宁
2009年,28岁的世界乒乓球冠军张怡宁嫁给了48岁身价300亿的香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