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心怡医生的科普号
发布时间:2024-12-21 12:21
精选(0)
全部(11)
视频(0)
直播义诊(0)
病例(0)
医学科普 浅谈手上最常见的凸起(肿物)-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一种充满透明粘液样液体的纤维囊肿(图1,图2)。大多数情况下,腱鞘囊肿是良性的。体操运动员好发腱鞘囊肿,这可能是由于反复对手腕施加压力所致。它们起源于手部骨骼和肌肉之间的结缔组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此外,很多发生腱鞘囊肿的患者曾经有过腕关损伤,因此推测重复性损伤是腱鞘囊肿形成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结缔组织的退化是导致腱鞘囊肿形成的原因。就像腹部的“疝气”一样,腕关节处的结缔组织在受伤后形成一个薄弱点,关节囊开始渗出液体,这种液体逐渐聚集而形成囊肿。有研究表明,腱鞘囊肿内粘液样物质是关节中化学物质的混合物,这就支持关节液从手腕进入腱鞘囊肿的观点(图3)。腱鞘囊肿常发生于手腕(最常见于手腕关节背侧)或是手上其他部位,如手腕下方、手指根部或手指末端关节处(图4)。那么,手上长了腱鞘囊肿会有什么症状呢?腱鞘囊肿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下产生的凸起(肿块)。它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囊肿直径通常为1-3厘米(也可以更大),有时可以移动。少数情况下,这种凸起可能会变小,甚至可能会消失,但在另一个时间又再次出现。这可能与关节的活动水平有关:休息时肿块的大小通常会减小,关节越活跃,囊肿越大。大约35%的囊肿除了外观外没有其他症状,而有些腱鞘囊肿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并因关节运动而加重,这可能与肿物占位压迫有关。大多数患者通过既往的外伤史、外观和症状可以确定手部生长了腱鞘囊肿,您不必过度焦虑。如果您不确定手上的凸起是否是腱鞘囊肿,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以明确诊断。例如,医生可能会询问您凸起或肿胀有多久、疼痛的程度、生长的速度等,同时通过按压等检查评估肿块的质地,必要时需要您进行X光或超声检查来排除一些其他的情况,如骨肿瘤或关节炎。那么,手上长了腱鞘囊肿该怎么治疗呢?过去,有不少患者会尝试使用外力(比如用手指或一本很重的书按压)来试图粉碎囊肿,这样的方法是不推荐的!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并且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可以阻止囊肿复发。采用手术方法(尤其是当囊肿疼痛,影响功能,或导致手和手指麻木或刺痛时)是能够比较彻底缓解症状的方法,也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复发。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可以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局部麻醉就可以完成手术。手术后医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您适度制动关节活动2-6周,然后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当然,对于较小的“凸起”,或仅是 “凸起”而没有明显症状腱鞘囊肿,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随访。密切关注肿物的生长情况,以确保其外观和引起的不适程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适当的固定。固定将有助于缓解症状。活动通常会导致腱鞘囊肿的生长,因此腕托或固定支具可以减轻疼痛,减轻症状。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1.5万人已读 图文文章 手上长了个肿块要不要紧 在生活中,有人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手上长了“一团肉”,或是一个“块块(包块)”,而且多数时候这样的团块不但不会消退,反而会慢慢长大,甚至会带来一些不适症状,不知该怎么办。严格来说,手上任何异常生长的肿块或包块都是肿瘤,当然, “肿瘤”这一术语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是恶性的或癌症。事实上,绝大多数手部肿瘤都是良性或非癌性的。因为手部包含多种不同的组织类型(皮肤、脂肪、神经、血管、肌腱、韧带、骨骼及指甲等),所以可能会发生组织来源不同的肿瘤,例如发生在皮肤上的痣或囊肿,发生在骨或软骨上的骨疣、骨软骨瘤等等。然而,其中只有少数是常见的。手部和腕部最常见的肿瘤是腱鞘囊肿。它是由关节囊或肌腱腱鞘包裹充满润滑关节或肌腱的滑液并逐渐膨胀而形成的,是一种充满凝胶状液体的良性囊肿。它们最常出现在手腕掌侧或背侧,但也可能出现在手指关节周围(图1)。第二常见的手部肿瘤是腱鞘巨细胞瘤。与腱鞘囊肿不同,这是一种实性肿块,可以发生在附近有腱鞘的任何地方。它们通过皮肤下的软组织缓慢生长扩散,甚至可以环绕手指生长。这可能与既往外伤刺激腱鞘开始异常生长有关,但也可能没有任何诱因(图2)。另一种常见的肿瘤是表皮囊肿。它也是良性的,起源于皮肤的一次可能的损伤,使皮肤细胞进入到了皮下。皮肤细胞通常会分泌角蛋白(一种保护性蜡状物质)。当皮肤细胞被困在皮下时,它们会继续制造角蛋白并继续繁殖和死亡脱落。这些死细胞和角蛋白就会被困在皮肤下并开始形成囊肿(图3)。随着角蛋白脱落细胞的增加,囊肿会不断长大,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囊肿(纤维囊里面充满了干酪样的物质)。此外,手部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肿瘤,如脂肪瘤、神经瘤、神经鞘瘤、纤维瘤和血管球瘤等(图 4)。它们几乎都是良性的。骨刺可以由关节炎或外伤形成,摸上去像一个硬肿瘤。此外,外伤后的异物残留,如玻璃或木质碎片,也会引起反应,在手上形成肿块。手上长了肿块该怎么办? 大多数人发现手上有肿块或肿块时,首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是否患有癌症。其实,手部癌症非常罕见。最常见的原发性手部恶性肿瘤是皮肤来源的,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或黑色素瘤。其他癌症非常罕见,但包括软组织或骨骼的肉瘤。当然,癌症也有可能从身体的其他部位扩散到手部,例如肺癌或乳腺癌。对于四肢的任何癌症,通常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做出明确诊断。如果怀疑手部恶性肿瘤,可以进一步咨询专业的医生,通过仔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拍摄X片等),来缩小患肿瘤类型的可能性。由于手部肿块大多数都是良性的,治疗一般基于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意愿。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肿瘤是复发率最低的一种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另一个优点是术后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手术通常可以在门诊局麻下进行,多数不需要全身麻醉。对于明确为良性的肿瘤,一些患者可能会选择不做任何治疗,与肿瘤共存。当然,当肿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大,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也会使手术变得复杂,因此,如果选择不进行手术,患者应与外科医生应与外科医生充分讨论风险、收益和后果。医生的合理信息和建议,将有助于患者就治疗计划做出最佳决定。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883人已读 医学科普 改善手部瘢痕(疤痕)的家庭治疗 手作为人类从事生产活动重要功能器官,有“第二大脑”的美誉,维持手部的正常功能和外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外伤(甚至是手术本身)都可以产生手部的瘢痕。事实上,瘢痕是任何受伤或手术后的正常反应,属于身体治愈受伤结构的方式,手自然也不例外,但由于手部结构的特殊性,瘢痕组织可能仅涉及浅表皮肤,造成外形的改变,也可能涉及皮肤下的深层组织,包括神经和肌腱,导致感觉、功能的障碍。因此,手部的瘢痕的治疗需引起病友们的重视。 瘢痕化愈合的过程一般来说,当手部皮肤和深层组织愈合后,瘢痕会经历几个不同的演变阶段。虽然最初的皮肤疤痕可能很小,但在接下来的 4-6 周内,瘢痕通常会扩大并变得更红。活跃的(增生性)瘢痕通常是红色、凸起、坚硬、厚实的(有时候这种变化可能与感染混淆)。此外,最外层组织往往较为松动,而较深层组织则保持固定,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在经历过增生变红的阶段之后,瘢痕会在接下来的数月内逐渐变小、颜色变白,直到最后,大多数人的瘢痕会变得相对柔软并更接近自然肤色(图 1)。由于大多数瘢痕需要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成熟(稳定),因此一些瘢痕修复手术(将瘢痕最小化以接近正常外观的手术)要到那时才能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活跃的增生性瘢痕大多表现为红色、凸起、坚硬和厚实的组织硬结。与此同时,瘢痕部位可能会变得过于敏感,并会(在关节等活动部位)限制运动和功能。大多数抗瘢痕治疗手段的目的就是去抑制这样的增生性瘢痕。 虽然瘢痕治疗的时间可能根据受伤或手术的类型而略有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您的伤口愈合并拆线,您就可能会需要开始针对瘢痕的治疗或管控。这些治疗可以在家中进行,包括: 1. 将硅胶类贴片或凝胶液体放置在疤痕上(图 2)。硅胶片可以清洗和重复使用。硅凝胶干燥后会形成非常薄的一层,并会留在弯曲的皮肤表面,适应性的随皮肤活动。硅胶疗法最好每天使用 12-24 小时,持续 3-6 个月。 2. 当皮肤和深层组织中的神经受到损伤或手术的影响时,产生的瘢痕可能会比较敏感,利用不同材质的物体按摩、振动和摩擦瘢痕可以减轻瘢痕的敏感性,帮助皮肤和神经耐受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力量。这种“脱敏”疤痕的过程可能需要长达 4个月的时间。一旦皮肤和修复的组织愈合,它就可以开始。 3 瘢痕按摩有助于产生光滑、可移动的并可以帮助放松任何看起来“卡住”的更深区域。您可以在瘢痕出涂抹凡士林或护手霜后再进行(朝向瘢痕组织方向按摩),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坚持 3-6 个月。 4. 对于关节部位的瘢痕,早期开始锻炼计划可以防止附近关节僵硬,并促使肌腱在皮肤下滑动,避免肌腱的粘连。 5. 在瘢痕达到成熟稳定(粉红色、红色、凸起、厚实和敏感)前,应避免阳光照射,否则会增加色素沉着。 最后,对于烧伤或更严重的伤害所造成的瘢痕往往需要更专业和积极的治疗,例如手部(肢体)的烧伤瘢痕,可以采用压力绷带或手套进行治疗和管控,同时瘢痕内药物注射或是手术治疗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外观和功能,建议进一步咨询专业的医师。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606人已读 医学科普 小朋友的外伤(擦伤)如何第一时间处理减少瘢痕 儿童天性活泼爱玩闹,但又常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生活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切割伤或擦伤(如手足、头面部)是常有的事。对于他们来说,小的割伤和擦伤是童年和成长的一部分,而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爸爸妈妈来说,事发突然,往往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往往会导致伤口的愈合不良,甚至是瘢痕的增生。事后再花时间精力治疗,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懊悔不已。其实,对于一些小的切口伤和擦伤,可以第一时间在家中(现场)进行急救或处理,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使伤口良好愈合,大大减少瘢痕发生的几率。大多数割伤和擦伤表现为皮肤开口,或是一定范围表皮的脱失,露出粉红色的真皮,并可能会流血或渗出少量淡黄色的液体。这里对爸爸妈妈们有几点建议: 1. 安抚您孩子的情绪,消除孩子的紧张和恐惧,让他知道您可以提供帮助,并给予配合; 2. 如果手头没有无菌的纱布敷料,可以尽量用干净的布或绷带按压伤口几分钟来止血(在此之前,应彻底洗手); 3. 可以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伤口,但不要擦洗伤口,尽量清除伤口区域所沾染的污垢颗粒,因为不彻底清洁的脏切口或刮伤会导致疤痕增生。 4. 可以在伤口局部涂抹抗菌软膏(如百多邦)保护伤口。 5. 对于伤口在手足部位或者伤口渗出液体比较多,容易渗入到衣服上,可以紧贴伤口部位用油性纱布(防止纱布和伤口粘连),外层以干纱布覆盖伤口(吸收伤口渗液),并用弹性绷带固定(后期可每天检查该区域并保持清洁和干燥,如纱布渗染,则更换纱布)。 5. 不要在磨损处吹气,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如果出现以下切割伤和擦伤,可能存在较为深在损伤,应该在上述简单的处理后尽快就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一步治疗: 1. 大量出血,直接按压 5 到 10 分钟后不能止血。如果流血剧烈,请始终保持压力 5 到 10 分钟,不要停下来观察伤口。如果布被血浸透,请在旧布上放一块新布继续按压。 2. 估计伤口的深度或长度超过2cm 3. 颜面部,尤其是靠近眼睛的伤口 4. 尖锐物刺入伤,致伤物较脏或是生锈的物体 5. 伤口嵌入污杂物,如泥土、石头或砾石 6. 伤口边缘的皮肤参差不齐或边缘分离 7. 由动物或人咬伤引起的伤口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576人已读医学科普 瘢痕究竟是什么? 几乎每个人都有获得伤疤的经历(有的人甚至有两次或更多)。那么,瘢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疤痕与正常皮肤不同?一般来说,瘢痕几乎都来源于各种形式的创伤(伤口)— 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这样,因为瘢痕是人体通过正常愈合过程来修复皮肤或者其他组织器官的自然结果。 但有趣的是,有些动物受伤后可以再生自己身体的部分(如肢体或尾巴)而不留瘢痕。在遭受到创伤、烧伤或小损伤后,我们身体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血,然后形成血凝块。最表层的血凝块逐渐变干变硬形成干痂,这可以保护伤口不会遭受进一步的袭扰。而血凝块的下层部分则成为容纳成纤维细胞的场所,这些细胞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用瘢痕组织去取代结痂。虽然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的(主要是一种被称之为胶原蛋白的蛋白质),但它们的外观和感觉却有所不同。1998年,Warwick大学的两位数学家John C. Dallon和Jonathan A. Sherratt在《数学生物学简报》中的一篇论文中解释了原因:“在人类和其他皮肤紧绷的动物中,胶原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具有交叉编织的结构,而在疤痕组织中,其与皮肤平面平行排列。”也就是说,正常的皮肤组织是由彼此随机取向的纤维构成的,而瘢痕组织中相同的纤维则沿彼此平行的单一方向排列。这实际上十分符合进化的规律:开放的伤口使身体容易遭受各种侵扰,例如疼痛和感染。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机体不会像往常那样缓慢的修复皮肤,而是通过快速的反应用瘢痕来修复伤口。打个比方:如果家里屋顶上有一个洞并且正在下雨,隔壁正好有个镇上技术第二好的木匠在场,那就不值得去等镇上技术最好的木匠赶来帮忙—尤其是这位技术第二好的木匠可以在一半的时间内以一半的价格完成工作。虽然活不是最好,但可以尽快保护身体不再受外界环境的袭扰。虽然有些伤疤值得被引以为傲,但绝大多数伤疤可能在外观上令人不快。现在还没有特效的手段可以完全避免瘢痕形成,不过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瘢痕的出现。比如,较大的伤口往往意味着较大的瘢痕,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是会建议患者采用清创缝合的方式来关闭创面 — 减少伤口两端之间的距离可减少结痂,从而减少瘢痕。另外一方面,如果瘢痕特别难看,整形外科医生多会建议患者“修复”瘢痕。在这一过程中,瘢痕组织被完全去除,皮肤被重新缝合。虽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瘢痕,但是医生可以在可控的条件下努力减少瘢痕的出现。其他的一些治疗方式,比如化学剥脱或皮肤打磨,是去除最外层的皮肤,让皮肤在这种可控的损伤中愈合,从而获得新生的皮肤组织和外观。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观,但没有一种方法是真正消除了瘢痕,只是调整、改善、或重新安排,使其能被人接受。理论上,只有皮肤移植才能彻底去除瘢痕,即便如此,新的瘢痕也会出现在移植皮片的边缘。因此,在医学界尚未取得突破之前,不少人仍需要对伤疤保持容忍的心态。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1367人已读医学科普 皮肤伤口形成后如何预防瘢痕增生? 与胎儿时期的无瘢痕愈合不同,成年人伤口愈合时,瘢痕增生很常见,这与成年人发育成熟的免疫系统有关。也就是说,成年人已经失去了胎儿时期无瘢痕愈合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纤维瘢痕性修复(normal scar)。而一旦伤口修复的过程失去了正常的调节,就会产生病理性的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其特征是胶原蛋白沉积过多,从而导致外观上的愈合组织变厚增粗,以及常常起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组织增生。有报道称,手术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率在40%至94%之间,烧伤后这种疤痕的发生率在30%至91%之间。这种瘢痕显然会妨碍正常功能,并且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心理和美学问题。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对增生性瘢痕发生的潜在机制仍知之甚少,因此,迄今为止尚无一种特效的疗法来治疗增生性瘢痕,对其防治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近期发表在Burns&Trauma的一篇文章回顾了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策略)。尽管如此,相较于对瘢痕形成后的被动治疗措施,在伤口形成后通过主动干预来防治增生性瘢痕已越来越多的得到学界的共识。 目前已知的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遗传易感性,伤口大小和深度,解剖部位以及伤口皮肤的机械张力(图1)。一般认为,如果伤口愈合发生在14到21天之间,只有三分之一的伤口会形成瘢痕;而一旦伤口愈合超过在21天,则约有78%的部位会导致瘢痕增生。由此可见,完成伤口愈合的时间是预测增生性瘢痕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受伤后皮肤伤口是如何愈合的:正常情况下,皮肤伤口的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依据时间先后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炎症反应期,增殖期和再生重塑期。由此可见,任何干扰甚至破坏皮肤愈合这一连续进程的因素(如感染,伤口范围较大,皮肤深部生发层的破坏)均有可能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此,受伤后应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并尝试如下的措施来尽量促成皮肤伤口的无瘢痕愈合:1. 在积极止血的情况下,尽早去除致伤物(如热源、异物),彻底的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去除坏死失活的组织、血凝块并减少细菌负荷可以稳定伤口,减轻炎症反应,使伤口获得良好的愈合条件;2. 如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将开放性伤口变为闭合伤口,对于创面较大难以闭合的情况,也要尽量缩小创面,并采用合适的敷料或自体组织(如皮片或皮瓣)覆盖,创造相对封闭的愈合环境,缩短愈合的时间;3. 采取有效的减张措施,包括手术切口减张、缝合减张和皮肤辅助减张等,尽量避免机械性张力对愈合过程的干扰4. 积极的伤口护理,定期消毒清洁伤口,避免感染的发生。5. 在伤口愈合后酌情采用压力、硅酮等干预措施,可以进一步防治局部组织增生。图1. (a)足背足撕脱伤。(b)伤口愈合一年后,在深部损伤处对应观察到增生性瘢痕参考文章: Eri Shirakami, Sho Yamakawa, Kenji Hayashida. Strategies to prevent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a review of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based on molecular evidence. Burns & Trauma, 2020; 8 (1) DOI: 10.1093/burnst/tkz003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1267人已读医学科普 明星也长脂肪瘤 近日有报道称,某位来自好莱坞颇受欢迎的演员通过破纪录的10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切除了324个脂肪瘤!那么,脂肪瘤是个什么病变呢?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一种良性软组织肿瘤,理论上只要有正常脂肪细胞存在的地方都可出现(但与正常脂肪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十分常见。有报道称,每1000人中就约有1人发生脂肪瘤。患者往往是偶然间发现自己身体某一部位的皮下组织中出现了一个或多个柔软、无痛的结节样团块(大小通常为1-10cm不等)。当然,有时候脂肪瘤影响到其他器官,如关节、神经或血管等,则可以出现不适的症状。脂肪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更可能发生在40至60岁之间的人群中,亲戚中有人患脂肪瘤的人得病的风险较高。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肝脏疾病等。有意思的是,单发的脂肪瘤常见于女性,而多发脂肪瘤则在男性中更常见。有研究表明,单发脂肪瘤中大约60%可以检测到基因突变,而多发脂肪瘤中则没有发现这些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脂肪瘤是脂肪细胞的良性肿块,不会自发消退,但极少发生癌变。对于脂肪瘤是否会发展成脂肪肉瘤(真正的间质性恶性肿瘤,由脂肪细胞的癌变产生),学界仍存在不同的观点。那么,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脂肪瘤,需要怎么做?一般来说,对于非重要部位皮下出现无症状、稳定的软组织团块,可以先观察。但如果发现脂肪瘤出现变化,则应进一步求医诊治。这些变化包括:● 肿块变大或突然快速增长、出现更多的肿块● 出现疼痛不适症状● 局部变红或发热● 肿块变成坚硬或不动的团块● 对表面的皮肤造成明显变化 对于这些情况,医师通常会建议手术切除后进行组织学检查,有时候术前需要做一些影像学的检查来明确病变的大小、范围以及脂肪瘤和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关系。当然,对于生长在颜面等特殊部位的脂肪瘤,从美观的角度,也可以进行整形手术切除。通过隐蔽切口的设计、合理皮瓣选择修复切除术后的缺损及减张缝合等措施来减少对外观的影响。参考文章:1. Healthwire Bureau, A Popular Hollywood Actor Successfully Treated For Multiple Lipomas With A Record Breaking 10-hour-long Surgery. February 24, 20202. Marjon Vatanchi, Cutaneous Lipomas. Updated: Jan 27, 2020 (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057855-overview#showall)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2164人已读医学科普 小嵌甲,麻烦大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趾甲“长到肉里”的经历,走路的时候,反复摩擦,十分烦恼。一旦触碰硬物,更是钻心的疼痛。还时不时会发炎,脚趾变得又红又粗,鞋都没法穿,真是太折磨人了!这种趾(指)甲长到肉里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嵌甲”- 趾(指)甲的边角一旦长入紧邻的皮肤软组织中,就会发生嵌甲, 而第一足趾(大脚趾)往往是最容易发生嵌甲的地方。根据英国国家卫生署(NHS)的一项研究表明,嵌甲多发生在足部易出汗的人群(如青少年),此外,老年人发生嵌甲的风险也会增加(趾/指甲随年龄增长而增粗变厚)。那么,导致嵌甲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1. 不正确的修剪趾(指)甲:修甲过短、过深或没有切割成直角(因为倾斜的侧甲缘会促使指甲长入皮肤);2. 畸形生长的趾(指)甲: 如不规则或弯曲生长的甲板;3. 脚趾受压过度:如对脚趾施加很大压力的鞋类(太窄或太紧),过紧的袜子;4. 趾(指)甲受伤:如脚趾的碰击,重物砸伤或反复的踢球(或类似)运动如芭蕾、跆拳道等。这些长时间反复对脚施加压力的活动会导致趾甲损坏,并增加趾甲向内生长的风险;5. 不良的姿势;6. 不良的卫生;7. 遗传易感性。嵌甲形成的早期,趾(指)甲周边的皮肤会变得肿胀,并在受压时产生明显的疼痛,常有液体积聚在趾(指)甲周围。如果没有引起重视,那很容易感染,出现皮肤红肿发热、疼痛、流血及流脓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还可以造成趾(指)甲局部皮肤过度增生变厚、甚至继发趾(指)骨感染和溃疡形成。因此,无论出现哪种症状,都应尽快治疗内生的趾(指)甲,避免症状加重。嵌甲未发生感染时,可先尝试在家中进行护理:1. 温水浸泡趾(指),每日三至四次,每次约15至20分钟(其他时间则保持清洁干燥);2. 用洁净的棉球填塞在甲下,将皮肤从趾(指)甲边缘推开;3. 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如果尝试几天至几周的家庭护理后症状仍加剧,或者伴发感染(局部红、肿、热、痛)导致活动困难,则应考虑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医师可以根据嵌甲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如在局部麻醉保护下部分切除嵌顿的趾(指)甲,或是根治性的切除其下方甲床及周边部分软组织,来避免复发。如果嵌甲是由趾(指)甲变厚引起的,也可以完整的去除趾(指)甲。术后应保持足部抬高(1-2天),穿透气的鞋子,尽量避免运动,以利于趾(指)甲的愈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即使是嵌甲引起发的小损伤,刮擦等也可能导致足部严重的感染,因此,应尽快医治。参考文章:1.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Ingrown Toenails. Sept 26, 2019 (Cleveland Clinic,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2. Ingrown toenail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2020人已读医学科普 “粉瘤”是怎么回事 (皮脂腺囊肿) “粉瘤”,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皮肤肿物之一了。医学上它的专业名字叫皮脂腺囊肿,是生长在皮肤内略微变硬,充满皮脂囊液的肿块。 它们可以发生在皮肤上的任何地方,并经常影响面部,颈部和躯干。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于皮肤清洁不够,皮肤上的污染物或细菌堵塞了毛孔而产生的。因此,“粉瘤”是良性皮肤肿物,不会引起问题。但它们非常常见,至少有20%的成年人可受到影响,其大小范围从几毫米到5厘米不等。正常情况下,皮脂腺囊肿是无痛的,仅表现为光滑的皮肤隆起,有时可在隆起表面中央区域看到一个明显的小破口或深色的斑点(皮脂腺导管开口)。但当囊肿受损或感染时,则可在局部出现明显的红肿疼痛(如图)。那么,长了“粉瘤”该怎么办?发现长了皮脂腺囊肿,最佳的方法是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而不干扰它们,有时皮脂腺开口得以再通,皮脂正常分泌排出,那么“粉瘤”可以自行消失。不建议患者自行挤压肿块试图将其去除,因为很可能将瘤体挤碎并进入皮肤深部。一旦囊肿破裂,多会伴发感染,即使愈合,日后也往往会在局部留下瘢痕。当人,有些人会觉得长了个不大不小的“粉瘤”总令自己不舒服,试图用针挑、摩擦或按压肿块使其消失,殊不知这样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进一步造成皮肤损害、加重感染和疼痛,应该尽力避免。如果 “粉瘤”没有自行消失,甚至还在不断长大,那该怎么办?一般来说,如果皮脂腺囊肿在不断增大、妨碍了日常活动(如发生在颜面部等显眼的位置)或是合并了感染出现不适症状,那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当然,最好避免在发炎时手术去除囊肿,以减少术后瘢痕增生的风险。因此,对于合并感染的“粉瘤”,即感染的皮脂腺囊肿,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局部换药、全身或局部抗炎,例如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抗生素药膏涂抹红肿的皮肤。当感染得到控制,具备手术条件时,医生将力图完全去除囊肿,因为如果部分囊壁保留在皮肤上,囊肿可能会再次形成。当然,对于发生在颜面等显眼(功能)部位或是巨大的皮脂腺囊肿,整形外科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隐蔽切口、精细操作、术中术后减少张力等系列措施控制术后瘢痕增生,以达到去除囊肿后手术区域最大程度的功能外形恢复。最后,对于 “粉瘤”家庭护理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囊肿部位皮肤清洁,以避免感染并防止囊肿复发。可用干净的棉布(棉球)或医用敷料(碘伏棉球)清洗囊肿及其周围区域,再用干净的温水轻轻冲洗囊肿,然后轻轻擦干。-图片引自Web MD (webmd.com/skin-problems-and-treatments/ss/slideshow-guide-to-cysts)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2万人已读医学科普 从“金刚狼”的鼻子说开去 (基底细胞癌) 不久前,“金刚狼”的扮演者休·杰克曼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组图文,证实自己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接受了6次鼻部治疗(图1)。“金刚狼”也会受伤!是什么能让“金刚狼”的鼻子不再“金刚”呢?他得的是一种叫做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皮肤肿瘤。在亲身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后,“金刚狼”一直在积极提高人们对皮肤癌的认识以及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的重要性。 事实上,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癌症。有报道称,美国每年有400 多万人患上这种癌症。理论上,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得该病,而40岁以上、皮肤白皙的人群或是有反复日光暴晒史的人群患病的风险则会更高。因此,也不难理解这种癌一般发生于易曝光部位的皮肤表面,如头颈部-或是像“金刚狼”的鼻子那样。好在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肿瘤,并且几乎不会转移,所以其危险性不如黑色素瘤或鳞状细胞癌。图1. “金刚狼”扮演者,澳大利亚演员休·杰克曼ins发布再患基底细胞癌。 那么,基底细胞癌一般会有些什么表现呢?它们通常会在皮肤表面表现为有光泽的丘疹,或是珍珠串样的凹凸,其上方或周围可有小血管。有时候会出现破溃,形成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卷曲的溃疡,看上去像是被抓挠后形成的皮肤破溃结痂(图2)。病变的皮肤往往变得十分脆弱,轻微的碰撞或者刺激就会出血,而且不太能自行愈合。尽管基底细胞很少转移,但还是能够侵犯到正常组织,当癌组织侵犯或累及下方重要的结构(比如眼、硬脑膜)则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大约25%有基底细胞癌病史的患者5年内有新发肿瘤出现(“金刚狼”就是这种情况),因此,有基底细胞癌病史的患者每年都应该进行例行检查。 图2. 基底细胞癌的表现 如果怀疑皮肤病变是基底细胞癌,最好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或是皮肤活检术)获取标本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基底细胞癌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冷冻疗法、局部化疗(在病变局部应用破坏性药物)、刮除或者电烧灼、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外科手术治疗及放射线治疗等,治疗的关键是确保皮肤上不再残留癌症。可以说,对于大多数基底细胞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当然,对于浅表性的基底细胞癌,非侵入性疗法如光动力疗法(PDT)也是合适的选择。 最后,由于基底细胞癌可能与紫外线(UV)有关,因此采取一些措施减少紫外线暴露是有益的,包括避光(避免阳光最强时的长时间户外活动)、遮阳(用长袖衬衫、裤子和宽边帽进行保护)使用防晒霜(使用SPF30以上有广谱UVA/UVB防护作用的防晒霜)等等。参考文章:1. Basal Cell Carcinoma, JAMA Dermatol.2013;149(6):766. doi:10.1001/jamadermatol.2013.3682. Recognizing basal cell carcinoma on smartphone-captured digital histopathology images with a deep neural network. Br J Dermatol . 2020 Mar;182(3):754-762. doi: 10.1111/bjd.18026. Epub 2019 Aug 223. Clinical variants, stages, and management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Indian Dermatol Online J. 2013 Jan;4(1):12-7. doi: 10.4103/2229-5178.105456. 戴心怡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2639人已读网址:戴心怡医生的科普号 https://mxgxt.com/news/view/391565
下一篇:冯绍峰自动过滤“幂”闻 提其他女
相关内容
戴心怡医生的科普号#戴心怡[超话]# ...
周亦燃和戴心怡真实名字
网红“医生”频现 内容真假难辨:网上医疗科普不可轻信
戴心怡的真名叫什么?
戴心怡和周亦燃 戴心怡和周亦燃秦苒电视剧
丁香园“明星医生”计划 寻找下一个百万医学科普大V
医学科普这么重要,应当如何避免“伪科普”?
用科普“造”影响力 丁香园启动“明星医生”计划
百万粉丝科普“大V”分享秘籍,“明星医生”传经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