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老总于冬聊电影之道 畅谈与香港导演的磨合
于冬
于冬+徐克
于冬+尔冬升
于冬+陈可辛+黄建新
年仅40岁的于冬很坦白地表达了自己对香港电影人的欣赏。
我跟很多香港导演聊,他们都说,中国市场是他们退守到最后的家园。我也经常说,香港导演是游牧民族,文隽很认同我这句话。他们是很彪悍的游牧民族,内地市场是最后、最珍贵的家园。我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吃完草就走了,要为这个家园留下点资源,留下来跟这个家园的人一起合作。
南都记者 方夷敏 发自威尼斯 实习生 王睿
许鞍华的新片《桃姐》在威尼斯电影节赢得超好口碑,夺“狮”呼声很高,该片的出品人之一、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CEO于冬也信心十足。他此次带着《桃姐》的主创、博纳影业的海外发行团队、国内宣传团队一行声势浩大地来到威尼斯电影节,不仅仅是为《桃姐》造势,还为另一部展映电影《白蛇传说》进行海外发行和销售。《桃姐》在威尼斯首映成功的当天,他收到从国内传来的消息:博纳出品的《窃听风云2》国内票房突破2亿元!人逢喜事精神爽的他,在威尼斯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时显得踌躇满志,他描绘了博纳影业未来三到五年的版画蓝图,信心十足地说:“博纳的股价迟早会回来的。”
情感篇
于冬年仅40岁,他掌管的博纳影业如今已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民营电影公司。去年12月,博纳影业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于冬出任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CEO。与同是电影业大鳄的华谊不同,博纳更多地专注于香港电影在内地的发行———在内地发行的香港影片,有80%都是博纳发行的。近几年,博纳开始投资电影制作,与多位香港导演合作,推出了《十月围城》、《窃听风云》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合拍片。长期以来,于冬与香港导演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合作模式。他很坦白地表达了自己对香港电影人的欣赏,笑言:“徐克是我的张艺谋,尔冬升是我的陈国富兼冯小刚。”
在这次采访中,被问到与陈可辛的“拆伙”风波,他没有回避。2009年,陈可辛、黄建新联合于冬重金打造了“人人电影”工作室,于冬曾豪言这个工作室3年要赚20亿元票房。这一华丽组合的第一击就是《十月围城》。谁都没有想到,打响漂亮第一仗的“人人电影”竟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宣布散伙。如今于冬谈起这段往事时,将其归咎于“《十月围城》的命太硬。”在他看来,如果第一部戏不是《十月围城》,他和陈可辛没那么容易散伙。他突然说:“电影是一种很宿命的东西,它有自己的命,有自己的气息。从这一点上说,做电影就是捞偏门的,绝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选择
“香港导演珍惜资金,珍惜老板香港演员也很专业”
南方都市报:这两天心情特别好吧,《窃听风云2》票房那么好,《桃姐》也赢得了口碑,商业艺术齐丰收。
于冬:对。今年是博纳的一个大年,去年上市前启动的项目都在今年上半年开花结果,取得了好成绩,《龙门飞甲》、《大魔术师》还有《窃听风云2》这些电影都是很早就定好开机时间,签了导演、演员。《桃姐》也是去年年底定下来拍的,都很成功。
南都:从陈可辛到尔冬升再到许鞍华,博纳选择的合作导演多数是香港导演,为什么?
于冬: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延续,2003年CEPA以后我就是发行港片最多的,跟香港导演合作也是最久的,这些导演也信任我,愿意把电影交给我。现在的市场环境,不是没钱找他们啊,很多人都提着一箱子现金去尔冬升房间让他拍戏呢。但他们希望有好的团队,有专业支持,有信任,还有创作空间。博纳是一个专业公司。再者,我觉得内地导演和一些电影公司都没有像香港导演那样经历过高峰低谷,香港这批人在(上世纪)80年代点石成金,拍什么都赚钱,年产量300多部。到了90年代市场滑坡,那是点金成石,好几家上市公司都下市了。1998年金融危机,一班导演跑去韩国,跟韩国合拍,结果韩国市场、韩国导演起来了,把他们打了出去。他们又跑去日本,很快日本本地电影也起来了,又把他们打出去。现在,内地电影起来了,这批导演就跑到内地来。
我跟很多香港导演聊,他们都说,中国市场是他们退守到最后的家园。我也经常说,香港导演是游牧民族,文隽很认同我这句话。他们是很彪悍的游牧民族,内地市场是最后、最珍贵的家园。我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吃完草就走了,要为这个家园留下点资源,留下来跟这个家园的人一起合作。
南都:对于这个观点,香港导演有达成共识吗?
于冬:慢慢都理解了。一开始他们觉得香港编剧压箱子的那些故事拿出来就会有人投钱,现在不是了。内地导演像徐静蕾,1000多万元投资的《将爱》卖了2亿;《武林外传》,电视剧翻拍的戏,还是那班演员,卖了1 .8亿;《让子弹飞》卖六七个亿……他们听说过,没见过。一开始很多香港导演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他们最大的障碍在于拍不出内地的感觉,不了解内地观众的需求。你以为内地观众很喜欢那些恶搞的喜剧吗?那些喜剧只能靠大牌撑,最多收1亿票房,2亿都很难。但是,姜文一出手1亿美金!冯小刚一拍《非诚勿扰》就是4亿!这就是地气。
南都:那你为什么还找这么多香港导演合作?是觉得他们对预算和市场的控制力比较好?
于冬:我觉得非常好,香港的监制制度比内地完善很多。他们经历过大起大落,所以很珍惜资金,珍惜老板。他们管老板叫“金主”、“饭碗”,有投资人才有饭开。香港很多制度特别有意思,比如这个戏的演员戏份还没拍完,下一部戏要开了,那么下一部要让上一部。他们管这个叫“关机戏大”,永远是下一部戏让上一部戏。这个在内地是没可能的。香港演员也很专业,他会打电话给下一部戏说,我后面会还给你多少天。还有一点,比如像华仔(刘德华)、伟仔(梁朝伟)这些大牌,如果他们今年接了两部戏,他会跟后面的一部说:你不能在前一部戏之前上映。这都是制度,是行规。而且港片在香港院线上映,不管是大片小片,都是两个礼拜,时间会错开,不会在档期上欺负你。你就算是大片也要在我上映两个星期后才能上映。不会像内地这样有哪部片提档的事。内地的制度还是有很多欠缺。香港导演、演员对合约的尊重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永远不会在一部片子上映前出来说这部戏不好。他也许不会夸这部戏好,但会说很感谢我的合作者。但内地演员就会这么干。这是砸自己饭碗。
2.旧怨
“如果第一部不是《十月围城》,我和陈可辛没那么容易散伙”
南都:合作难免有摩擦,《十月围城》时你跟陈可辛合作但很快拆伙,有没有总结一些经验?
于冬:陈可辛是个非常好的导演。我希望我能有我的冯小刚,所以很想和他合作。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他爱好计算。他很清楚内地市场的机会,很在意内地的发行,他跟我讲的观点都是对的。我们很投缘,情投意合。他对电影的理解和分析都有很独到的观点。他是制片人,我是发行人,中间需要一个既懂制作又懂内地市场、审批的人,就是黄建新。我们非常希望打造这样的“梦幻组合”。这是我们在理想状态下刻画的蓝图。
但第一部戏就遇到了《十月围城》,这部戏的命太硬了,如果不是它我相信我们还会合作开很多戏。《十月围城》我真的说不清楚。有时候电影是个很宿命的东西,做电影是偏门的,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有自己的命,有自己的气息。《十月围城》剧本在陈德森手上已经10年了,这次华表奖时我也跟陈德森说:它的命太硬了,我们压不住它,它之前已经克死了两个老板,还好我的命比这个戏还硬,我活了下来。开拍前我们都觉得这部戏很好,演员也很好,但在拍摄过程中,所有灾难性的困难全都遇到了———片场被封,导演状态出问题,黄建新被三爷(韩三平)叫回去拍《建国大业》,陈可辛亲自上阵,但拍不完,后来刘伟强回来帮忙。我和陈可辛都很感谢刘伟强,他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这个戏,陈可辛弄了个梦幻制作队伍,我组建了个梦幻投资团队,中影、五大卫视全部参与,你说它硬不硬?这么多人都压上来还是很难压住它。烈马驯服后往往就是一匹宝马,票房口碑丰收,但也出现了种种不愉快,所以我们散伙了。这个不赖陈可辛,赖这部戏。陈可辛会慢慢地理解内地的,因为他懂得制片和发行的关系。
南都:碰到特例导致无法继续合作。以后呢?
于冬:极特殊的特例,你看我跟谁都能笑的,怎么会跟人家结仇?我永远不会的。其实“人人公司”还在,我跟陈可辛的合作永远存在。陈可辛是我心中一个很好的导演。
3.心愿
“这些导演经历过潮起潮落,所以很珍惜和我的友谊”
南都:那跟刘伟强、尔冬升他们合作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
于冬:(大笑)我经历过这个事以后,永远再不会有那么难搞的事情了。
南都:你说想找个“博纳的冯小刚”,现在你心目中的人选是谁?
于冬:这么说吧,现在徐克是我的张艺谋,尔冬升是我的陈国富兼冯小刚,麦庄(麦兆辉/庄文强)不用说了,后起之秀,潜力无限。我的这些导演经历过潮起潮落,经历永远影响他们的理解和判断,所以他们很珍惜和我的友谊。徐克对我说,我今年都60岁了,我再帮你拍至少5部戏,再监制几部。他对我很好,恩重如山。他想拍的戏我都愿意投资,像《龙门飞甲》这种。
南都:博纳跟这些导演的合作是松散式的合作吧?有签导演经纪约吗?
于冬:肯定会签约,但现在还不能讲。我没有绑定这些导演、不让他们跟其他人合作。香港导演也不会愿意被一家公司绑住。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信任,我们之间有共同的方向。《窃听风云2》的成功就是导演、监制、演员和发行团队一致努力(的结果),要是有任何一方出问题,可能就开不成了。
南都:现在请施南生(注:香港著名制片人)过来,她在博纳是什么样的角色?
于冬:我第一次到香港就认识了施南生,当时她在主持一个论坛,在场的还有陈嘉上、程思远等人。当时我刚发完文隽的《我的兄弟姐妹》,茶歇时间我去给施南生递名片,我说我是内地的发行。她对我的印象很好,后来她去寰亚做执行董事时拍了一部香港片《老鼠爱上猫》,内地很多公司要去抢着做发行。她说:我们不要走老套路,不如试试让于冬来发行。结果成绩很好,之后所有香港电影公司都来找我。
南都:后来你怎么邀请到她来博纳?
于冬:2007年我做风险投资时,和她聊起博纳上市的事,她觉得很欣慰,她说,“看到小于冬一天天长大,现在要做上市公司了,第一个想到就是我,我也愿意帮他。”她很看好中国市场,我很感激她。因为她我认识了徐克导演,也有了合作,她帮我打开了很多香港的关系。
南都:你觉得她为什么肯帮你?
于冬:最让她感动的是博纳买完他们的片还能分钱给他们。他们以前和一些内地电影公司合作,从来没拿到过一毛钱,但博纳分账给他们,都是几十万、上千万地分。对于当时我们这么一个小公司来讲,几千万是个大钱了,我都可以跑路了,哈哈!我们还把每天的票房汇总日报,其他公司从来没有,2003年时的日报制度不像现在用电脑统计,(那时)都是手工写然后传真出去,不管多晚,我们都把平均票价、场均人次拿出来。后来他们就根据我们给的数据画曲线来分析内地市场。所以之后所有香港电影都来找于冬。到现在我们的日报制度还在坚持。
理智篇
1.投资之道
“如果每年有十部戏,有五部是由我来一票决定的”
南都:你对《桃姐》此次在威尼斯拿奖有没有信心?
于冬:我觉得《桃姐》不拿奖反而是意外,这种电影就是感动电影节的,很久没有这样的电影了。但今年(威尼斯)大导演云集……如果没那么多高手导演《桃姐》肯定拿奖。
南都:为什么会投资《桃姐》这样一部商业性不强的影片,是刘德华找你的?
于冬:刘德华来找我的,我是绝对相信刘监制的,他是很好的演员,也是很好的监制。去年的《打擂台》我是不看好的,完全是看他面子才投的,但有了意外惊喜,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我们俩都不觉得这部戏会拿奖,都没有去现场。从那以后,我觉得华仔的判断力是很好的。他跟我讲了这个桃姐的故事,还说他愿意降片酬来演,我相信他。
南都:博纳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对你们的动态特别关注和敏感,你们投资影片会比以前更小心谨慎吧?
于冬:在拍电影、搞投资方面,我们是专业的,我们要相信专业、尊重专业规律,没有什么是没风险的。拍电影本来就有风险。为什么投同一个导演的戏,我们可以赚钱别人就赔钱?这就是专业。但资本市场方面我就不懂了,所以我请职业经理人来干。所以我觉得博纳的股价很快会回来的。你能相信当年新浪的股票才一块钱吗?
南都:所有的投资你都会自己把关吗?比如说今年投资的几部片。
于冬:我肯定是有最终的决定权、投票权、否决权。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投资委员会,专门看剧本。大部分戏都有一个审核流程来征询意见,由广告、发行、艺人经纪等所有部门共同决策它的方向和题材。如果每年有10部戏,那有5部都是由我一票决定的。赔钱也好,赚钱也好,我有这个权力。
南都:你对今年的电影市场形势很有信心,但上半年的很多电影其实都没有达到预期票房,尤其是大片。你的信心从哪里来?
于冬:今年的进口片很强大。另外,电影的审片相对收紧了一点。很多电影都延迟拍摄,也有很多电影因为立项改剧本花了很多时间,所以出来得晚了一点,像冯小刚的《温1942故》就是这样,这样就会影响到暑期都上不了片,可能就要等到年底了。这些都会造成电影业的波动,但这还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姿态,要吸纳更多的台湾、香港人才进来拍戏。第二个问题就是题材要逐步放开。只有把题材放开,才可以谈创作的繁荣。电影是个创意产业,不完全是个工业产品。限制了题材的话,产量可能不会减少,但有影响力的、深入人心的作品就会减少。再一个就是题材重复。比如叶问一下子拍几部,比如恶搞喜剧一拍一大堆。以前我们拍100部电影时是这么审查,现在拍700部还是这么审查,这就意味着同类题材多拍了5-7部。现在不缺资金,现在是热钱多、资本融入充足,本来是创作的大好时机。中国电影在未来10年会进入资本时代,多家上市公司并举,资金充足,对于产业发展来讲,现在是个很好的时机,目前最需要的是打开创作空间,放宽创作题材。
2
谋篇布局
“要给投资者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我们不是来圈钱的”
南都:在你们每年投资的这十几部电影里,是不是有一些是允许亏钱但要保持艺术性的?
于冬:博纳到现在就没有亏过什么片子。我上市的招股书里写着,从2005年到2009年底,由我担任出品人的电影一共有139部,我只亏了9部,总共亏了90多万美元,最少的一部亏了2万元人民币,最多的一部是60万美元。我跟投资者都是拿数据说话的。不过,2010-2013年这3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达到这个高度,现在成本大了,风险也大了。今年已经亏了两部戏,一个《我知女人心》一个《不再让你孤单》,但并不是亏了很多,因为投资都不算大。
南都:这两部戏从题材和阵容看都不像是会亏的,你们分析过原因吗?
于冬:我觉得是策略问题。很多原因。现在竞争对手都在进步,5年前我一人打天下,没那么多戏跟我抢。现在影院多了,片也多了,竞争多了,档期就少了,《我知女人心》最错的就是不应该在春节上,拿到情人节去跟《将爱》平分天下,(不然)起码还有1个亿。
南都:选档期你不是应该很有经验吗?
于冬:有时候也会掉链子。这也是上市带来的压力。当时要压在这个季度里完成数目,所以这也是没办法。总结经验后,《财神客栈》勇敢地从3月份的档期拉到暑假。暑期档是年轻观众看的,3月是白领的市场。这个档期挪对了,所以《财神客栈》有了1亿票房。
南都:年底有两部博纳出品的戏,《龙门飞甲》和《大魔术师》都在贺岁档,不会太密集了吗?贺岁档能消化那么多大片吗?那时还有《金陵十三钗》。
于冬:市场是没问题的,足够的。去年《让子弹飞》6个亿,《非诚勿扰》4.5亿,今年市场还增长了,容量肯定是有。我觉得对于一家公司来讲,自己的左手打右手是大忌,所以我们还会根据年底的情况做一些调整,但《龙门飞甲》不会动。
南都:今年你们的几部戏都是大制作,像《大魔术师》、《龙门飞甲》,是因为上市吗?
于冬:对。很多公司为了上市,透支了很多利润和业绩。我在上市之前已经准备好为上市第一年做好必要的项目储备和利润储备。上市前我们公布了2011年全年预测,实际上已经把这些项目都列进了计划。上市后再拿出来的钱做的是2012年的项目。2011年计划早就排好了,片子还在制作中,钱已经投得差不多了。要给投资者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我们不是来圈钱的,而是有准备地在安排3年计划和5年计划。
南都:今年业绩要做到几个亿?
于冬:今年我就不担心了,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会在130个亿以上,我们今年肯定会超过13个亿。市场占有量肯定超过10%。我的目标是1、2、3、4、6———《财神客栈》(票房,下同)1亿,《窃听风云2》2亿,都达标了,3亿是《白蛇传说》,4亿是《大魔术师》,6亿是《龙门飞甲》。这已经16亿了。另外,我们还积极拓展海外发行,让中文片保持我们在2009年、2010年、2011年海外销售第一的成绩。预计今年博纳可以完成3500万美元的海外销售额。
三年计划
保持每年平均15部的出片量,保持不低于市场总量10%的占有率
在一线城市建设40家影院,合共300张屏幕。目前已开业12家,年底还会再开8家
保持电影海外销售第一的成绩。
五年计划
把博纳打造成集电影发行、电视剧板块、艺人经纪、广告业务于一身的,收入多元化,产业平衡的集团公司
行业展望
“现在是中国电影飞速发展最好的时机,屏幕数量增长是历史上最快的,去年新增1553张,今年增长数量翻一番,至少增加了3000张以上,单是上半年就增长了2500张,下半年至少还有2000张,总量可能会突破1万张了。
在我看来,未来10年中国电影正值发展黄金期,中国的屏幕数量会达到3万张。数字电影帮助了屏幕的发展,过去都是洗拷贝,洗拷贝的成本一个要8000元,现在的数字光盘在减少盗版冲击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数字化发展带来了电影产业的腾飞。美国现在有3 .9万张屏幕,中国从2001年电影产业改革时,只有1300张屏幕,我觉得,不用20年就可以达到3万张。“
(责编: 柳星张)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址:博纳老总于冬聊电影之道 畅谈与香港导演的磨合 https://mxgxt.com/news/view/386371
相关内容
于冬谈与香港导演合作 与陈可辛是情投意合尔冬升对话香港新生代演员 电影人需要内心强大
救场解直锟地产未了局?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收购北京豪宅,两人私交甚笃
【为什么香港电影圈偏...
【博纳影业敲钟:于冬...
这一届的香港金像奖最大赢家不是古天乐,而是他
香港男影星男演员
香港三级电影的四个时代 十大导演及十大经典
李以庄:香港电影与香港社会变迁
市值91亿元 博纳影业上市低于最后一轮估值 于冬已实现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