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富
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文章第71次入选
近日,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农村学校学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学生占近三成。而这些儿童中,超一成农村完全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不见一面;还有7.9%的受调查学生称,父母离世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7月23日新京报)
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庞大的呈现不同问题的弱势群体。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按照父母均不在儿童身边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902万人,完全留守状态的学生占26.1%,按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4000万的总数进行估算,农村学龄完全留守儿童的数量约1000万人。此外,还有缺父留守儿童约1100万人,缺母留守儿童约200万人,三类留守状态学生的总数达到2300万人。其中问题最为集中,也最为严重的当属近千万的“完全留守儿童”。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双双外出打工,长年不在身边,这些完全留守儿童所依靠的多数是自己年迈体弱、文化程度偏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少数由亲戚照料。隔代的祖辈照看与亲戚照料,主要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这类较低的物质生活层面,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学习、人际交往等的了解、沟通、教育与引导等精神关怀则往往处于“空白”。亲情的长久缺失与留守监护人的隔膜,让一些留守儿童只能如“野草般地生长”。性格孤僻内向、自卑偏执,逆反怨恨,自我放任,沾染恶习,甚至违反犯罪等问题表现突出,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
如何破解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实现同一片蓝天下的健康成长?社会关爱与学校行动必不可少。建立由县级政府牵头,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资助中心,由村委会、社区中心组建的留守儿童之家,以及由学校、班级所组建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亲情缺位可能面临的经济与心理问题。
然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只能作为有效补充的外部因素,真正发挥关爱功能,促使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是亲情,是父母朝夕相处的教育与引导。通过政策导向、制度破解,让长期“缺位”的亲情逐渐“归位”“到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让亲情能够经常伴随并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才是破解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关键所在。
真正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父母还给孩子,创造让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条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发展县域经济的优惠措施,鼓励、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这样的“雁归工程”是近年来不少地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难题的有效举措。在家门口既能挣到钱,又能抚育好孩子,可谓“一举两得”。
开放城市教育资源,接纳更多随迁子女,为农村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除入学赞助费、择校费,放宽异地高考限制,尝试“租购同权”的入学制度,破解城镇与农村户籍壁垒,努力破除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降低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抉择难度,为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儿童共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不能不说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明智之举。
作为国家层面的关爱行动,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对于监护情况差的留守儿童,地方公安机关应及时会同村(居)民委员会联系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责令其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其进行教育、训诫,要求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这既是顶层设计对家庭教育的强烈呼吁,也让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之责有了法规底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