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是一所名人辈出的名校,除了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演员刘晓庆、钢琴演奏家李云迪等艺术家外,还有因为超女大火而涌现出的李宇春、何洁、谭维维等大众明星。
由此带来的火爆招生“盛况”,没有亲历过的家长朋友们可能体会不到。
热门专业渐渐演变成敛财工具,而敛财就在这近20年间形成了“产业标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打分,统一分配。
这样既避免了同专业老师内部的“不良竞争”,也统一了“行情”,不至于因为分配不均导致有的饿死,有的撑死。而这个统一价位是多少呢?
在此次被调查的邓芳丽“教授”调至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后,每名外省考生收费25万。
这些钱来自于周边或有关系的培训学校、艺考培训班的“进贡”,当缴纳完费用后。邓丽芳等人会根据钱财的多少来分配这一届考入学院的名额,给钱多的,多几个名额,少的,也“雨露均沾”分配少几个名额。
这不是此次“主人公”们的“创举”,也并非艺术类招考的孤案。
2016年,四川音乐学院吴李红教授案。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孟新洋案。 2015年,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刚一案。 2014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院长王红星案。这些“教授、院长、书记”们利用职务之便捞取钱财贿赂,以“艺术”之名行苟且之事,最终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让我们担心的是,没有被立案调查的潜在蛀虫们,还远远不止他们。
导致这其中腐败频频发生的缘由很简单,报考人数大大超过了学院招生人数,渴望成星、成名的学生、家长挤爆了艺术学院的大门。
近几年报考学生都超过了10万人,而招生不过是3000人左右。
而艺术类考试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评分老师觉得好不好,考生有没有艺术细胞,就可决定考生的未来。
这简直就是一群“待割的麦子”,这是此次被调查的邓芳丽的原话,他们把收受家长、学生的钱财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麦子”。
学生们除了要在艺考之前早早“拜师”,送上每小时800、1000甚至数千的“课时费”,得到老师们的“真传”作为敲门砖,还要在正式考试的时候私下安排给老师的进院费,这是每个艺考人都知道的潜规则。
这些钱财会被收到好处的老师,去帮助家长搞定考场外负责分号、叫号的工作人员,让“目标考生”进入安排好的“考场”,这个考场里几乎所有评委,都会被事先打好招呼,或者心照不宣的彼此照应,给与这位考试“高于真实水平的分数”。
而那些不愿意或者无力支付高额钱财的考生们,就算不会被刻意压分,也会被其他“超长发挥”的艺考生们挤压下去。
这就是这些年艺考的现状,虽然这次川音三位“教授”被调查,但是并不会改变这个行业的状况。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奉劝盼望孩子必须走“艺术之路”的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三思的原因。
家长朋友对于孩子学艺术,考音乐学院有什么想倾诉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告诉御猫老师!
【育儿知识每天更新,请点个关注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