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发布时间:2024-12-20 06:52

记者 陈晨 见习记者 刘志坤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缅怀逝去的亲人时,我们该如何看待死亡?

对很多医者来说,他们会永远记住自己送走的第一个病人。但陈健鹏印象更深的是他成为医生两年后送走的一个病人。惨烈,是陈健鹏对当时场景的形容。

一位位患者的离世让陈健鹏思考,一个人应该怎样离开?是进行毫无意义的抢救增加病人痛苦,还是让病人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公里?一位位患者的离世也让陈健鹏觉得,人不应该像一只把头埋进沙漠里的鸵鸟假装死亡不存在,而应直面死亡,更好地活在当下。


受访者供图

肿瘤病房里的一场“戏”

“赶紧过去,12床不行了。”护士的喊声传遍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这是2012年的一个普通周一。一大早,科里正在进行交接班,几乎所有的医生在听到喊声后,赶到了12床。

患者是一位肺癌晚期的中老年患者,入职两年的陈健鹏是他的主管医生。

实际上陈健鹏早就预判到这名患者的死亡,但作为医者,他认为应该尽全力抢救。

半小时的胸外心脏按压,没有从死神手里抢回患者的生命。医学上,此时可以宣布患者临床死亡。

就在陈健鹏准备停下时,患者的两个还在读大学的孩子扑通跪下,一人抱住陈健鹏的一条大腿,“陈医生,你救救我父亲,我还没好好跟他说话,还没跟他告别……”面对家属如此强烈的抢救意愿,陈健鹏告诉记者,“我们不得不再去做没有意义的抢救。”

又是快半个小时的按压,忽然“咯噔”一声,陈健鹏的心一沉,他判断,患者,或者说逝者,肋骨断了。陈健鹏停了下来,即使家属仍在苦苦哀求。

晚上回到家,陈健鹏觉得胸口特别疼,他想到了患者临终那刻的痛苦。更觉得,医者用治病救人的本能,全力以赴上演了一场以临终者痛苦离世为代价的戏给活着的人看。

过去大部分家属都存在这样一个生死观,以为全力抢救就是尽孝,医学也在积极配合过度医疗,这个过程会让病人增加无端的痛苦。“不应该这样。”从那时起,陈健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副主任医师

“死亡,有时是一份礼物”

“世间没有哪一种帮助的意义,大过于帮助一个人好好地死。” 2014年年底,陈健鹏从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泪流满面。

陈健鹏想,帮一个人好好地死,就是帮助他好好活到生命的终点,“我忽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2014年,陈健鹏开始致力于安宁疗护。

“病人在我们眼里不应该是一个会喘气的瘤子,应该是一个有着各种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独特经历,对身体、心理、社会甚至对人性都有一定诉求的人。”陈健鹏说,安宁疗护做的,不仅仅是给病人装在瓶子里的药,还有一双伸出去安抚病人的手以及温暖人心的语言。

很快,2015年年初,陈健鹏关注到一名卵巢癌晚期患者黄甜(化名),还有两三月的时间,她的生命就要走到终点。

多种原因叠加,陈健鹏果断请假一个月,赶到潍坊临朐,为黄甜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指导她用药,指导家属如何更好照顾她,以及帮她解开心结,完成心愿。

30岁左右的黄甜已婚未育,母亲早早离开,父亲再婚后,她跟父亲和继母的关系并不好。

从确诊癌症晚期到生命走到尽头,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黄甜的生命还剩不到24小时时,她说了这么一番话:我不再惧怕死亡,有你们给予我的这些美好与爱,这辈子值了。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得癌,然后离开。

确诊癌症晚期后,黄甜跟过去追名逐利的生活彻底告别,爱人对她不离不弃,陪她感受了日出日落,她还完成了跟父亲的和解……她觉得,患病后这一年多的生活比过去30多年的生活都要精彩。

从黄甜身上,陈健鹏看到,死亡有时是一份礼物,当我们知道生命的终点时,会加倍珍惜眼前人,加倍活出生命中的美好。

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一项全球死亡质量排名报告,在80个国家及地区中,中国大陆排名71,尽管这一排名在2021年升至53名,“中国的死亡质量非常差。”陈健鹏认为,原因之一是安宁疗护理念未在中国大力推广,“我们是一个还没学会好好告别的民族。”

好好告别的黄甜,成为陈健鹏的一颗启明星。不久后,他创立了公益组织——济南市启明星生命关爱中心。从2017年起,启明星团队开始推广生死教育,目前已拥有500多名志愿者,做过300多场活动,帮助300多个有临终患者的家庭进行安宁疗护。


受访者供图

生死两相安

2020年,陈健鹏收治了60岁左右的结肠癌晚期患者董国良(化名),他的生命还有两到三年。

两年后,抗肿瘤治疗到达一个节点,董国良的病情急转直下。

陈健鹏觉得,是时候对董国良进行安宁疗护了。但实际上,董国良在确诊之初就开始参加启明星团队的活动,早就接触过安宁疗护理念。

在启明星团队帮助下,董国良列出了最后的四个心愿。

首先是减轻身体痛苦。2022年五一前夕,董国良腹部积水严重,特别痛苦。在省立医院B超室放假的情况下,陈健鹏帮董国良联系到就近的一家医院,成功插管将积水引出体外。

在启明星团队得到很多关爱后,董国良列出的第二个愿望是回报社会,捐献遗体。但癌症晚期患者的癌细胞全身转移,大部分器官不能用,唯一可以捐献的是眼角膜。启明星团队上门,告知董国良和家属遗体捐献的流程,并为他们联系好红十字会。董国良离世两小时内,红十字会上门取到了眼角膜。

“董国良的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陈健鹏说。

跟很多中国人一样,董国良的第三个心愿是落叶归根。根据董国良进入无尿期的症状表现,医护人员判断他的生命可能会在48小时内终结。家属告诉陈健鹏,已经陷入昏迷的董国良,其实一直想回家。

不过有个情况,为了排出积水,董国良腹部一直插管,没法穿寿衣。

陈健鹏将管拔掉,进行必要处理,保证董国良能完好穿上寿衣。在回到家两小时后,家属给陈健鹏发来消息,董国良安详地走了。

离世前,董国良曾悄悄告诉陈健鹏,他已经接受自己即将离世的现实,但与他感情深厚的妻子一直无法接受,董国良的最后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离世后,启明星团队能够帮助妻子走出哀伤。

“安宁疗护不是在患者生命终结的时候就结束,还要继续安慰活着的人。”陈健鹏说,启明星团队的心理咨询师留下了董国良爱人的联系方式,经常跟她交流。

董国良去世后,一次陈健鹏收到其爱人发来的信息:陈医生,我最近特别思念丈夫,经常半夜惊醒,觉得特别孤独和恐惧。

收到信息后,陈健鹏和团队的专业人士上门,对她进行了几次心理辅导。

“安宁疗护的最终目的是生死两相安,离开的人没有痛苦或尽量少痛苦的,有尊严地离开,活着的人也不再有遗憾。”不久后陈健鹏再次收到对方发来的信息:你们帮我打开了好几个心结,我不再恐惧了。

网址:生死观 https://mxgxt.com/news/view/353066

相关内容

庄子的生死观:死是大地赐予的休息
《法网群英》即将大结局 观众抉择吕颂贤生死
奇门遁甲观变化,九星八门看生死!
生死讼粤语第01集免费在线观看
生死契阔,只为再见佳人一面,此情可待成追忆, 观毕,泪水涟涟
国公府大门,我生便死守,死亦魂牵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死之间徘徊
生死桥
《人生大事》 人生除死无大事
“沈雨轻笑,生死未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