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明星与科研专家同框,刺痛了谁的神经?
不担心你才思枯竭担心你被庸众捧杀最怕尚在格局有限时先被周围的夸奖淹没站在一级台阶上却以为窥见了天光
一
最近,一个“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在这个榜单里,有莫言、屠呦呦这样的诺奖得主,也有袁隆平、钟南山等科研学者。比较“扎眼”的是,则是一些当下炽手可热的网红和明星。
有声音疾呼:把网红和大师并列,是对中国精神的亵渎!并列举了袁隆平、杨利伟等人的事迹,强调这才是中国精神。
评选榜单
我不知道网上传播的榜单截图是投票阶段还是最终结果,但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义正言辞、慷慨激昂。
先不说这个评选本就不是官方主办,而是一些媒体联合发起的,本来就不能代表“中国精神”。
即便是官方主办,网红就真的不能和大师并列吗?
网红也是中国人,也是有着一定代表性的公众人物,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之徒,怎么就不能参加评选了?
这就好像是在学校里选班干部,你可以不给那个你认为德行有亏的同学投票,但你不能剥夺了人家参选的资格。
真正可怕的,并不是网红与大师同框的表象,而是这张同框榜单所代表的意义:
以人气和流量为导向的价值观念已经强大到脱离了娱乐行业的范畴,转而向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领域进军。
二
人气和流量所导向的价值观念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
名利。
把它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了。
可事实是,我们的下一代甚至我们自己,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
有个调查说,现在孩子们最想从事的职业居然是网红。
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孩子们看到,这个社会对网红的认可程度很高,没有门槛,赚的还多,何乐而不为?
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网红和主播
我们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当然没有严重到每个人都成了不辨是非的脑残粉。
我们所受到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结果期待。
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期待着一个显著的结果,而且达成这种结果的速度越快越好。
比如看一本书期待能变得深刻,
跑步游泳期待能一斤斤的瘦下来,
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能够被回复,
对一个人好期待他也能报以同样的回应,
发一条心情和说说期待能被点赞,
写一篇朋友圈推文期待它能10万+(是我本人没错了……)
如果预设的期待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没有实现呢?
对于结果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如果再以见效速度作为衡量指标,那么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偏差。
具体的例子就不举了,以免有人对号入座。
三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其实是想摆明一个观点:
网红和明星的高收入和高曝光度,其实是我们自己成全的。
因为我们对于结果的期待不仅体现在自身行为上,也体现在社会事件的参与中。
是否能参与进去并发表观点,是人们选择“圈子”的一个潜在决定因素。
当人们关注到一个原本自己并未参与的事件时,也是有所期待的:
期待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期待学到知识,
期待打发时间,
期待能够自由发表意见,
期待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
那么,两个话题,你对哪个更有兴趣: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能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范冰冰因为逃税被罚款9亿元。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对于第一个话题是完全插不上话的。
那么这两条消息同时出现在网络上,第一条我只会点开看一看,而第二条我会在后面跟个帖回复。
和“我”一样的人一旦多了,那么这两条消息在网络上的呈现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那个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话题,会成为热点。
热点将会为媒体和热点话题人物本身带来大量的曝光度,随之而来的则是流量。
而在新媒体时代,流量和利润基本可以划等号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流量小生和网红都是吸金能手,动辄就是千万的收益。
我们成全的。
四
主办这次评选榜单据传是一些“知名媒体”,难道都是些无知浅薄之辈吗?
显然不是,非但不是无知浅薄,他们大多精通于新媒体运营,在把握用户心理方面造诣颇深。
那么他们难道不知道把网红和大师同框竞选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当然知道,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正如前文所说,科研专家在网络热度上的优势远逊于网红明星,一般情况下是引发不了爆点的。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有多少人知道“屠呦呦”这个名字?
即便现在知道了这个名字,可网络上关于屠呦呦的新闻和消息又有多少呢?
主办方作为新闻媒体,发起一个以“改革开放”为话题的评选活动,固然是想传播正能量,但也不能全是赔本赚吆喝。
可以说,从运营的角度上,这个“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已经算是成功了,即便现在网络中众口一词的批判,主办方也赚了。
因为从数据流量上看,只要有互动和参与就足够了,至于是褒奖还是漫骂,who care?
反正有这些网红和明星在前面扛住大众舆论的抨击,主办方安安全全的躲在幕后数钱就好,顺带着策划下一次爆点话题。
觉得我老浅胡说八道?
那你知道这个评选活动是哪些媒体主办的吗?
人家不会让你找到的,这就是手段。
篇外
多聊几句。
一直以来,娱乐圈的收益问题都饱受争议。一些演技不在线在颜值在线的明星,随随便便拍个口水剧都能赚个几千万;而我们中科院的院士所能得到的国务院最高的奖励也不过一百万。
不过我想到的则是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方面:只见过明星因为酬劳问题而拒绝出演某个影视剧,但很少听到某位科研专家因为嫌收入低而放弃了某个科研项目。
这个问题我没想通,但偶然想起之前读过的金庸小说,倒给了我一些启发:
“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与诸君共勉。
- END -
本篇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网址:网红明星与科研专家同框,刺痛了谁的神经? https://mxgxt.com/news/view/315883
相关内容
演员与科研专家,和为祖国付出生命的人同框,大家觉得违和吗?明星网红红毯同框比美
明星与网红有什么不同?沈梦辰与“网红”同框,这差别……
学生“理想职业调研”:从想当科学家,变成网红明星,值得深思
科学家与明星:谁更值得关注
科学网— 院士专家追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篮球明星与网红同框,引发热议
科学网—科学家与明星
明星代言与网红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文体明星走红,科学家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