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朋友圈中沉默寡言的人,你们在微博“放飞自我”了么?
为什么我们在朋友圈和微信的形象差别会如此之大?
导致这种社交形象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朋友圈已经五天没有更新了,在旁人眼里,我是个安静的看客。
可我的微博好友都知道,我非常贫嘴,经常在微博首页上刷屏,活跃到招人烦。
其实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发微博无比积极,段子和吐槽齐飞。可一到朋友圈,就变成了个“岁月静好”的人,经常好几天才更新一条。
这种反差太大,让人不禁怀疑“这是我认识的同一个人么?”
为什么我们在朋友圈和微信的形象差别会如此之大?导致这种社交形象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熟人太多,没法讲真心话
微博和朋友圈都可以分享和互动,但区别在于,微博空间更大,获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陌生人;而朋友圈则是熟人的天地,更狭小和私密。
如果要作比喻,微博像是个大车站,人群密集,熙熙攘攘,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不会被关注,大家只注重做自己手头上的事。
而朋友圈则像是一节封闭的车厢,大家面对面而坐,空间拥挤而狭小。使人们不得不去注意身边人的行为,想到有几双眼睛盯着自己,我们也自然做不了出格的事情。
这个道理说来奇怪,微博是完全开放的,看到自己状态的人会更多,按说风险更大,但正是因为空间之大,我们才会有“被忽略感”,认为地方大,没有人会注意到自己做了些什么,所以更加随心所欲。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微博“放飞自我”,或大肆吐槽,或大倒苦水,从不考虑别人会怎么想。是因为我们知道,微博上认识我们的没多少,没什么人会认真看自己,也很少有人评论我们。
微博上的我们,不被关注,自由自在,可以随便表达观点。而朋友圈却会放大“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心理学名词:
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
微信中有同学、老师、家长,所有人被锁在一个小屋子里,面面相觑,相互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我们想发一句吐槽,却担心别人会曲解;我们想抱怨一句,却担忧老师对自己印象不好;我们想大倒苦水,却害怕家长突如其来的关心。
在朋友圈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
所有的顾虑漂浮在这个小房子里,左看右看,还是选择了闭嘴。既然说不了真心话,不如在朋友圈一直安静下去,做一个文静懂事乖巧的小孩子。
因人而异,你想“传播”还是“分享”?
在微博上,用户更具有隐匿性,满足的是用户的尊重需要和价值实现需要。而微信因为是熟人关系网络,重在沟通和分享,所以更多满足用户的情感和归属需要。
微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我们可以在微博里,与生活中不可能碰见的陌生人对话。
平台的自由和广阔也更容易滋生“爆炸性传播”,信息经过用户的多次转发,一传十、十传百,便会引起非常热烈的反响和讨论。因而微博更适合价值观的输出和观点的扩散。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看法被更多人关注,不如认真编辑一条微博,然后等待它的疯狂爆炸吧!
明星的一条微博能被转发上万次
相比于微博的单方面传播,朋友圈则更侧重于“分享”。
朋友圈中,人们的互动性更强。不难发现,我们在朋友圈中发布一条状态,收获的赞和评论总会比微博的多上好几倍。
因为陌生人只是萍水相逢,熟人之间的感情却需要维护,一个“赞”,更多的是代表关心和问候。有时也会变成衡量自己人气的标准。
所以如果你想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迫切的想与人互动,就快快发条朋友圈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尽情享受亲朋好友们的关心吧~
来源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任雨萱
网址:那些在朋友圈中沉默寡言的人,你们在微博“放飞自我”了么? https://mxgxt.com/news/view/312337
相关内容
泪目!那些在朋友圈纪念单田芳的中年人王志飞婚礼深情放言:我飞多高,线都在她手里
加微信了没?哈利伯顿朋友圈&微博动态中文:我爱你们 中国的好友
饭圈公敌,那些微博营销号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娱乐圈中有友谊吗?娱乐圈中有那些明星是好朋友?
那些年我们混过的圈子
全民社交时代,是什么让明星们在微博“真情实感”了?
在娱乐圈中,你知道他们之间有哪些是真正的朋友
全民社交时代,是什么让明星们在微博“真情实感”了?
谢娜过生日明星好友微博送祝福 再现强大“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