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先知》:这是我思考1000年的书,爱、美与生命是我的主题

发布时间:2024-12-19 01:09

在《明星大侦探》第五季第八案《X学校“杀人”事件》中,那些渴望拥有完美继承人的富豪,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了一模一样的“完美小孩”,而另一位则会进入永久的休眠。

他们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精心设计着孩子的成长,却也让孩子失去了他们原本的人生。

关于这种家庭教育关系,节目中出现的诗歌《论孩子》,给出了最好的解释。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自身渴求所得的儿女。 他们借由你们而来,却不源于你们; 他们伴随你们左右,却不属于你们。 ……

这首《论孩子》出自纪伯伦的散文诗选《先知》,由果麦文化出品,囊括了小圣经《先知》、智慧箴言《沙与沫》和16封书信 ,附有18副作者亲笔插画,展现纪伯伦式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

展开剩余 88 %

《先知》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人公,直接抒发观点,就像一位博学的“先知”在对世人进行谆谆教诲。这就使得纪伯伦本人的“先知”诗人形象,与《先知》中所呈现出来的作为叙述者“我”的“先知”形象融合在一起。

书中的“先知”言论,实际上也就是纪伯伦本人想要表达的“先知”哲学:在“神圣”失落的现代社会中,重新树立“生命神圣”的信仰, 建构“爱、美与生命”的美好愿望。

1、“先知”意识的形成:内心富足是基础,他人肯定是动力

“先知”,原指具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在《圣经》中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规定惩罚,进行教化,劝人补赎等。

在纪伯伦《先知》中,穆斯塔法就是一个“先知"形象,传达神的智慧,教育众人如何面对生死、婚姻、善恶等。

而纪伯伦的“先知”身份,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深藏于潜在意识之中了。

1883年,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的一个偏僻山村——卜舍里。他的家庭并不是那么幸福,母亲卡米拉是二婚嫁给了纪伯伦的父亲伊萨克·哈利勒,两人还经常吵架。

为了躲避父母无休止的争吵,纪伯伦选择在大自然中寻求慰藉,在这片小山村中寻找精神庇护。

卜舍里美丽的风光,如同那山顶白雪一样始终闪烁着神圣的光辉。 我有我的黎巴嫩,我只满足于它净洁无瑕。

在纪伯伦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黎巴嫩的美丽风光、动人故事等等。纪伯伦从黎巴嫩的独特风情中汲取力量,体会神圣之美,由此,“先知”意识萌芽。

1895年,母亲卡米拉带着孩子们离开了小山村,开启了美国的生活篇章。但他们的生活依然很困难,刚开始靠沿街兜售商品,后来开了一家小干货店勉强维持生活。

而12岁的纪伯伦也在这里遇上了他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三个贵人,加强了他的“先知”意识

第一位贵人是波士顿先锋派艺术的支持者雷德·霍兰德·戴伊,他非常欣赏纪伯伦在文学和绘画上的天赋,带领纪伯伦进入波士顿的文化圈。来自外界名望之士的肯定,让纪伯伦在贫困生活中又找回了自信,认为自己是东方文学的天才,坚定了“先知”意识。

第二位贵人是约瑟芬,与纪伯伦谈过一段短暂的恋爱。约瑟芬经常称纪伯伦为“我(可怜)的先知"、“我的天才”,营造了纪伯伦“东方先知”的浪漫因素。

第三位贵人是玛丽,是纪伯伦携手一生的好朋友。她不仅给予纪伯伦物质上的帮助,还坚信“他是命定的天才”,在精神上支持他、鼓励他,为纪伯伦践行“先知”意识起到巨大作用。

从最初纪伯伦内心“先知”意识的萌芽,到三位贵人对他的“先知”身份予以肯定,对“先知”意识进行鼓励,让纪伯伦感受到了内心世界的富足和外界的爱与美好,让他在西方社会树立了东方文学的自信,也推动了“先知”文学创作。

2、“先知”意识的核心:爱、美与生命

20世纪初至今,一直存在着一场盛大而奇妙的文学现象“纪伯伦风暴”。甘地、披头士、冰心等人都深受其影响,把他的作品视为人生经典、心灵解药。

纪伯伦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出众, “先知”形象也能够让大众广泛接受,除了在形式上与《圣经》同样表现出神圣性之外,还因为“先知”形象蕴涵着独特的哲学内涵:爱、美与生命

纪伯伦在《大地之神》中,通过三位神对生命神圣性的质疑,解释了“什么是爱”,揭示了“爱”的神圣性;又在《论爱》一文中,说明了“如何去爱”。

除了自身,爱不给予;除了自给,爱不索取。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之于爱,便已足够。

这段话也很好地说明了开头所提到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教育问题,父母与孩子分别是都属于自己的个体,双方都是自由的,父母不应该以爱之名,去“占有”孩子的思想与人生选择,更多的应该是尊重与爱护。

在《论美》一文中,纪伯伦从不同的人对美的言说中,透露出美才是人类应该遵循的最大原则,是这个世界永恒的存在。

当生命揭开面纱,露出圣洁的容光,美就是生命。 而你们既是生命,也是面纱。 美是永恒,凝视镜中自己的容颜。 而你们既是永恒,也是镜子。

在《论死亡》一文中,纪伯伦提出了东方人对于生死的看法。生与死是生命中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它们形影不离,只是从不同层面来彰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是生命的动态体现,而死则是生命另一种意义上的显现。

如果你们真想洞悉死之灵魂,那就向生之肉体敞开你的心扉。因为生与死本是一体,正如河海本是同源。

从本质上来看,纪伯伦所关注的“生与死”,表现为肉体的死亡与灵魂的永生。当肉体存在时,灵魂会受到物质的羁绊与束缚;当肉体死亡时,世俗的枷锁从此消褪,而灵魂得以获得自由,实现“永恒”的意义 。

通读全书,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爱、美与生命”,这也是纪伯伦 “先知”意识的核心。就像纪伯伦在《论教育》中说的那样,智慧是不能传递的,能够传递的是忠诚和仁爱。以爱与美为支撑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爱、美与生命”是实现救赎的根本,也是最强大的心灵力量。

3、“先知”情怀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爱与美、灵与肉构成天才诗人纪伯伦长久的主题,被视为是这个世界永恒的力量和存在的根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人类永远也规避不了的问题,。

纪伯伦强调的“爱”的属性,与泰戈尔的观点一致,都认为“爱不是占有,也不是被占有,爱只能在爱中满足”,强调爱的无私与奉献

就像《围城》里的孙嘉柔,故作温柔、费尽心思地接近方鸿渐,婚后却把这份“爱”转变为极强的控制欲,就连方鸿渐的工作去留、回家次数都要加以干涉。当爱只剩下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这份婚姻也就走到了尽头。

反观《围城》之外的作者钱钟书与妻子杨绛,总是相互包容,相互扶持,为对方着想,迎来一段甜蜜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生活。

而纪伯伦眼中的“美”不是一种具象事物,人们提到的“仁爱和温柔,非凡、可畏之事物”等,都只是“美”的表现形式,是人们的内心需求。

他所强调的是看待“美”的方式,这种“美”应该是来自灵魂深处超越自我的精神快感,超越耳濡目染的视听感受,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永恒。

正如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品德,“助人”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乐”则是“美”的精神体现,它不仅仅是得到帮助的人心里感到快乐,还有施助者内心的充实感,以及这种精神感染他人所带来的更多的“助人为乐”,这是加倍的“美”。

在“美与生命”的关系中,纪伯伦还说:

当你抵达生命的中心,你会在万物之中发现美。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会期待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又一个奥秘。

生命关乎生与死、灵与肉的转换关系,死去的是肉身,留存下来的是灵魂,而生命的这种光彩本身就是一种“美”。

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肉体依然存活,但缺少灵魂,仿佛死去一般;有的人肉体死去,但精神永存。

纪伯伦强调的“生命永恒”,主要是指生命精神永恒,告诉我们的不是贪图享乐,而是敬畏生命。

我们在《先知》中得知“先知”形象和“先知”意识的形成,领会“先知”意识的核心:爱、美与生命,让灵魂得到安慰和洗礼,并从中感受到“先知”一样的情怀。

纪伯伦说:这是我思考了1000年的书。

他完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思索,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爱。或许在下一个1000年,纪伯伦的“先知”意识依然熠熠生辉。

网址:纪伯伦《先知》:这是我思考1000年的书,爱、美与生命是我的主题 https://mxgxt.com/news/view/308911

相关内容

张伯伦:我不仅睡了2万个女人 还跟每一个女人都睡1000次
纪伯伦告诉你: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我年轻时的万里旅行——《热爱生命》读书分享会在上海图书馆举办
艾丽丝·门罗:我想我唯一能把生命派上用场的就是写小说
纪念韦伯诞辰160周年:《韦伯政治著作选》及纪念套装上市
张伯伦真的和20000个女性发生过关系吗?篮球皇帝本人是这样说的
文学史,电影史,文化史:20世纪美国人文学科变迁的概述和思考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
张伯伦的意思
韦森:韦伯“铁笼”比喻让人思绪万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