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丹青:我只是拼命别受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18 19:49

《国学研究院》布上油画 180×225 cm 2001年(画中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四导师以及当时任教务长的吴宓,此画拍出1344万元的价格。)   《国学研究院》布上油画 180×225 cm 2001年(画中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四导师以及当时任教务长的吴宓,此画拍出1344万元的价格。)

《丝袜与党龄》布上油画 138×92cm 2009年 《丝袜与党龄》布上油画 138×92cm 2009年

陈丹青在纽约,1992年(摄影_艾未未) 陈丹青在纽约,1992年(摄影_艾未未)

陈丹青 陈丹青


  2000年回国的陈丹青,“意外地”成为了一位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以及鲁迅研究者,而作为艺术家的陈丹青,却日趋陌生,他还在画画吗?

  文_杨知宜

  尚是去年十一月,偏居长安街东南角的中国油画院平时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却在那一天拥挤不堪。10年来陈丹青奔走公共言论空间所积蓄的影响力得以体现:现场人满为患,高官、媒体,中国绘画界的当权派、在野者,妈妈推着婴儿车,一个挨着一个,一幅画作一幅画作看过去……看客的“本业”与一个油画家的“本业”终于在此相遇,人们沉浸其中,兀自热闹且喧哗着。

  “十年间,实在画得太少了,总量不及纽约一年的工作;写又写得太多,迄今,连篇累牍的字数上百万。事情怎么会弄成这样呢?”—在《归国十年》个展前言的初稿中,陈丹青这样写道。

  归国十年,画家陈丹青才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而这十年来的第一本画册也在今年年初推出。

  这十年里,尽管陈丹青新书不断,新闻不断,产出的画作却只百余件,作品几乎在展览上绝迹,也没有一本新画集。除了《西藏组画》,很多人说不出陈丹青还画了什么。

  此间十年,中国艺术创作环境一变再变,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屡创下天价拍卖纪录的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方力钧等人已成为有市场标杆作用的艺术明星。虽然人们鲜有听闻同样负有盛名的陈丹青的作品拍卖消息,但他的《国学研究院》、《西藏组画·牧羊人》于2007年分别拍出1344万元、3584万元的天价—这些告诉我们,他其实早已是一位“千万级画家”。

  十年间,陈丹青的画作,多为写生,尤值得一提的是,自1997年,他开始创作写生画册,用画笔精细再现了中外画册中的画面,由此展示“二手现实”。

  “我不会想:我要画美术史,然后找出相应的画册;我也不会对着画册一笔笔画,同时想:看哪!这是美术史!但我得承认:当我画第一幅‘书籍静物’时,我已被带入美术史游戏,犹如打牌。每个书架上排列错置的画册已经是一副现成的牌。1997年,我取出这些牌,自己玩起来。”这是2006年陈丹青对自己的画册写生与艺术史关联的阐释。

  至于个人的体验,陈丹青说,写作能带来快感—那么,躲进画室,点起一根烟,帘子后面作画的人,他所感受到的,是什么?太多人为此感到好奇。

  “偷得半日,立刻关起门来闷头画画,循规而蹈矩。而当闭嘴描画时,我再三庆幸画画比我所能想象的幸福,更幸福。”在陈丹青的诸多述说之中,所谓明确的、扑面而来的幸福,几乎只有画画—

  2003年初秋,“非典”过去,带一帮学生去北郊二道沟小村十余日,与知青时代相逢,不免感动自喜:能在画室画人体,多么幸福,能在村子里画农民,尤其幸福啊……

  2005年寒假,缩在团结湖教工宿舍,临窗无聊,忽然手痒,画了几幅画册静物。那幅《唐太宗与王原祁》是我头一次“写生”书帖,也是头一次以油画临摹青绿山水,捏着极小的笔,点点戳戳,瞧着半边画面渐渐葱茏起来,一时以为我就是王原祁;而几幅女人体也逐渐放开,不自量力学着委拉斯凯兹……

  这样的陈丹青,显然更令一众同仁期待,他们忧惧他的才华被分食,盼着他收心,拾起蒙尘的画笔,没日没夜画下去。《归国十年》的序言中,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感叹栋梁之才不作栋梁之用,是令人遗憾的事。“我相信他在画外的一切涉足与积累日后终会在油画上更加显露出来……我相信唯有油画才能真正成全并证实他的全部才情,我们需要一个油画的陈丹青。”

  陈丹青又怎会不知?—“我知道画画不得间断,每幅油画湿淋淋闪烁着,等着画家第二天再来,我知道已经抛掷十年光阴交付电脑与键盘,再不画画,便是对过去四十多年的背弃。”

  而就算背弃与归从,都全然无经营之意,十年,我们概括他游离、穿梭、越界,其实真正说起来,都没有那么一本正经,一切都只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就像日出和日落本身,甚至连“成长”这类的词都太有意义,因为他“只不过是在继续老下去”,以一个画家的身份。

  正如他说,自己“只是一个画画的”,画画之外,偶有写字、发言,那也是因为“不能画一幅画表达对考试的怨恨”。

  一切都被规定了,何来责任?

  南都周刊:这些年,你和这个国家的关系怎样?

  陈丹青:我是北京一介合法居民,这就是我与“国家”的关系。

  南都周刊:你曾写过,出得国门,“整个人自由了,但关键是,接下来,你拿自由做什么?”而回国后呢,称心如意吗?

  陈丹青:回国后得到部分言说自由,虽然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会奉命删除若干字句,但仍然能够言说,能够出版,尚未被完全禁止。这就好,这就是国家的进步,至少进步到略微接近—注意,我说的是“略微接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言说状况。

  我不觉得住在这国家“不称意”,不觉得有离开的理由。

  南都周刊:十年后再回想,清华事件算是你这十年中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吗?

  陈丹青:没那么严重。辞职只是私事,谈不上转折点。媒体渲染这件事,不是因为我,而是全社会对教育不满。但大家都知道,不会有一件事、一句话,足以使今日教育发生“关键的转折”。

  南都周刊:清华事件之后的公开发言,是基于对时代的责任感吗?

  陈丹青:一个人被要求做他厌恶嫌烦的事,于是犟了几下,骂了几句,就算责任感?太严重了。事实是,虽然我曾被封为“责任教授”,却不知道责任在哪里:一切都被规定了,我连续四年招不到半个研究生,何来责任?

  南都周刊:现在的你,多被人看见的一面是写作,画画是否已不能完全表达自己?

  陈丹青:我不能画一幅画表达对考试的怨恨。就算能,那一定是很糟糕、很滑稽的一幅画。

  我只是拼命别受社会的影响

  南都周刊:对于时间,你现在是否有种紧迫感?

  陈丹青:活到近六十岁,瞧着时间少下去,顶多有点芜然,谈不上紧迫感。谁不会老下去呢?

  南都周刊:你曾说,中国一百年来,整体看,除了个别人物,没有哪一代是自我完成—要不给时代糟蹋,要不自己糟蹋。那么,严苛一些地看待,你算是被糟蹋的其一吗?

  陈丹青:我的父辈,全被糟蹋了,就是说,在他们的壮年,二十几岁到将近五十岁,都在挨整,或者整人,都在荒谬的岁月中,荒废一生。我很幸运,青少年吃点小苦,壮年晚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我可没被糟蹋,虽然我也并未“完成”。

  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仍在被糟蹋。他们还在考政治,考外语,就是不折不扣的被糟蹋。无可自救,只有熬。若干家伙可能会脱颖而出,大部分都给废了。

  南都周刊:面对你在社会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许你无意于此),你是否有给自己祛魅的打算?

  陈丹青:我可从未想象自己在社会上有“巨大的影响力”,归国十年,我只是拼命别受社会的影响。

  南都周刊:对于话语权这个东西,你怎么看?

  陈丹青:我有一小点“话语权”——假使“这个东西”是指我能够发表一点言论的话——全是你们媒体上给我的。近年我在自行减少这类权力,我要省时间画画。

  南都周刊:当时査建英初见你,觉得你是一个三十出头面容俊秀的男子,侃侃而谈雄辩之至,一个作画之人,口才如此之好!这是你心中的自己吗?

  陈丹青:你大概没见过真正有口才的家伙—查建英可能也见得少——我哪里算是会说话的。有些讲演我事先要花十几天准备讲稿,有些上台信口胡说,实在太差了。不过我不太在乎。差就差,人不可能装得比他自己更好。我也不知道我“心中的自己”是怎样的。我没那么自恋。

  南都周刊:“文革”记忆对你看待当下的中国起到什么作用?

  陈丹青:那些记忆的作用是:“文革”的有些部分,例如严重的匮乏,例如国家和社会形态的全盘失序,总算过去了;另一部分“文革”遗产,例如疯狂,例如人性的扭曲,例如公然的野蛮,从未终止,而且发扬光大,变本加厉:“文革”时期没人自焚,没有黑砖窑,没有小姐,没有嫖客,更没有哪个群体,尤其是官僚群体,忽然发不义之财,而且上亿。

  南都周刊:你怎样看待自己在这十年的成长?如果说有成长的话。

  陈丹青:到我这岁数,什么成长不成长,只是在老下去嘛。

  能活着,能画画,就是福气

  南都周刊:你在《退步集》中回顾1978—1980年的中央美术学院,算是当代艺术家打捞起来的极珍贵的记忆,对比彼时和今日,艺术及艺术家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陈丹青:中国绝大部分艺术家的“存在依据”,即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其他国家,别说欧美,就是印度中东南美,艺术家只是个体,没人管饭,自生自灭。成功的优秀的艺术家,全社会尊敬,差的艺术家,请便,你自己玩。

  南都周刊:你曾在纪念徐悲鸿的发言中说,他之所以为大师,是天时地利人和,亦可反推,对这个时代,你曾否生出失落?

  陈丹青:不失落。我没想当大师。我居然能画到今天还在画,谢天谢地。

  南都周刊:谈及徐悲鸿时,你也曾对画家乃至艺术家的身份地位问题发表过意见,在你看来,艺术家应该在这个社会中得到怎样的待遇和尊重?

  陈丹青:真正好的艺术家,自会得到尊重—随便哪种社会,随便哪个时代—徐悲鸿当年的地位,因为“当年”,道理我已说过了。

  南都周刊:归国十年,你是否做到重新认识身处艺术中的自己?

  陈丹青:是的,我重新看待自己。我没想到写了这么多。没想到。

  南都周刊:有一次讲座你说,“我现在算是处在一个低潮期”,这是一个艺术家自我规避的后果,还是自然来临的?这会否令你低落,你会认为自己正在错失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么?

  陈丹青:什么叫做艺术家的“自我规避”,我没想过。“低落”常会有,一阵子不画画了,颜料挤出来,一笔笔开始画,手很生,情绪就会低落,觉得这手不是自己的。如此而已。你得画下去,慢慢又会了,顺了,如此而已。我错失很多,但错失又怎样呢?我没要那么多。能活着,能画画,就是福气。我要求很低。

  南都周刊:对自己在艺术上的其他可能性,还会继续探索吗?对于可能要面临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的消逝,有恐惧感吗?

  陈丹青:艺术不是“探索”。至少对我不是。我不用“探索”这类词,太文艺了。创作、灵感、激情,也太文艺了,十五岁时读到这类扯淡,也许会激动吧。

  当然,画得不好,会不开心—恐惧倒不至于—但会继续画。对艺术,我只有一个态度,就是,保持做。

  轻蔑艺术的是权力

  南都周刊:你曾说,对于当代艺术,重写美术史是要紧的,重写的可能性有多大?

  陈丹青:不少事正在重写,大幅度重写,但对这些重写,恐怕还得重写。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写,写成怎样。

  南都周刊:如果说“《西藏组画》完成国家立场到个人立场的转变,当时完全凭直觉,凭本能……”,后来你在艺术上也几经转变,三联画、画书、画照片等等变化,应该不仅仅凭直觉吧?

  陈丹青:开初和最后,都靠直觉,中间的过程,什么都得动用,要想,要比较,要学习,要挣扎,尤其是,反反复复的工作。

  南都周刊:年轻的时候相信艺术至上,但是后来渐渐明白,“有什么东西超乎于艺术之上,比艺术更有意义。”比艺术更有意义的,是什么呢?

  陈丹青:我说过这意思吗?也说得太文艺了。

  一定有比艺术更有意义的事物,更有意义的时刻。前提是,艺术必须在,不然人活着一点没意思。

  南都周刊:你评价艺术在今日中国的待遇,“是对艺术的轻蔑,深刻的轻”,那么当代中国,艺术家算老几?

  陈丹青:轻蔑艺术的是权力。你瞧,文化部等于唱歌跳舞部,排在多后面啊,远远不如财政部能源部之类—不过我不知道有没有能源部—可是在中国,艺术家很算“老几”。你知道吗?部分艺术家是国家官员,部分艺术家则和官员是铁杆朋友,不然送礼这一大块怎么办?

  在欧洲,一座城,甚至一国,顶顶荣耀,永远荣耀的,是某位艺术家的名字,莫扎特、毕加索、达·芬奇、雨果、狄更斯……苏联极权时代,也到处树立旧俄文学家的雕像。可是日常对艺术家,就当他是个艺术家。中国则相反,国家层面,今古艺术名家不过是名列尾端的小摆设,活着的艺术家,倘若知名,则是摇钱树、活招牌,而这些艺术家瞧见当官的,腿就软,脸就笑,肉麻的话,可以编词典啊。

  南都周刊:你出道很早,1982年就去了美国,与同时代的人一下子拉开很大距离。当时作为“后文革绘画”参与者,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陈丹青:1982年,甚至1981、1980、1979年出国的人,太多啦,我认识不少,在纽约或芝加哥或随便什么州混着,聚一堆,和在北京上海一模一样,太没距离了。

  我算是“文革”绘画最后一批作者,又莫名其妙成了所谓“后文革绘画”的某一个。但这都是现在说出来的名堂。当时有块画布分配给你(当时组织分配画布和颜料,我们根本买不起),绷起来,让你画打倒林彪“四人帮”或者随便什么人,你就高兴得一塌糊涂,跟狗一样,你扔块骨头,尾巴就一个劲地甩啊。

  南都周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纽约,你都强调一种姿态上的“逸出”,这种姿态,是有意为之么?

  陈丹青:我不知道我是否“逸出”,我只看见太多老朋友渴望介入—入个党啊,有个职位啊,哪怕露个脸—都来和我商量,对我诉苦。我沮丧的是,多少当年一起玩的刺头儿、捣蛋鬼,如今蔫了、认了,或者,身居官位,拿份稿子念念,还是那张脸,完全不敢认了。有位将近四十年的老朋友——我认识他时他才十几岁—那么哀恳地对我说:丹青啊,带我玩玩吧,有什么展览叫上我吧。我说,我不办展览的。他好痛苦,五官所有部分皱起来。我今年真得帮帮他。

(编辑:SN049)

网址:专访陈丹青:我只是拼命别受社会的影响 https://mxgxt.com/news/view/300429

相关内容

陈丹青:在海外我们都是奴才!
专访陈丹青:为何艺术学院培养不出伟大的艺术家?
陈丹青笔下的陈逸飞
陈丹青:学校教会我们竞争和规则,却没教会如何感受美
专访陈丹青:油画变成产业链了,绘画一点意思都没有
陈丹青:别样的妩媚和精致
陈丹青:我从没忘记自己一直是个老知青
专访|陈丹青:从《繁花》想开去,做一组“视觉上海赋”
陈丹青 : 我不喜欢评奖,奖害了艺术
陈丹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