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村庄发展得法、成绩斐然,各项工作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因之集各种荣誉于一身,百姓俗称为“明星村”。但是,半月谈记者走访部分这样的先进村发现,高光之下,“明星村”也有自己的烦恼,不止一位村支书向记者倾诉了他们当“盆景”的辛苦。
我的烦恼谁能懂?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再到各种荣誉于集一身成为“明星村”,共享脱贫成效,分享脱贫的经验本无可厚非。同时,通过展示自己的做法,让参观者明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只要葆有一股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自己也能成为下一个“风景”点。那么,如此风光的“明星村”又何来“烦恼”?谁又给了脱贫“明星村”烦恼?
恰如文中这位村支书所言:“明星村”高光之下烦恼多!细数“烦恼”,一是写总结“难”。表扬自己固然重要,恰到好处地表扬上级更重要。要是没领会上级领导的意思,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二是来观摩的多、要赞助的多、想采访的多。这个“坑”的尴尬?“你方唱罢我登场”,“观众散去,表演者还得收拾‘场务’”,“观摩”者能够得到多少启迪?“参观”又能为“明星村”带来何种收益?假以都这样喜欢看“亮点”,将别个“亮点”当成了香饽饽,谁会耐得住性子夯实自己“里子”?
正所谓“面子”容易“里子”难。扶贫的“亮点”是能接地气、能示范、可复制的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扶贫的“差异化发展”决定了扶贫攻坚的路径各有迥异。诚然,“肥皂泡”再大、再是光鲜,终归都有“破灭”的那一时刻。其根本在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特色产业,积极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在于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在需要雪中送炭的时候,没有人搭理;村子成了“典型”,不少人就想过来沾点光、分杯羹,领导的新想法新思路也就纷至沓来,显然是扭曲的政绩观作祟。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换个角度来说,脱贫攻坚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根本目的不是暂时摆脱贫困,而是要永远告别贫困、告别贫穷,全面奔向小康。需要把解决眼前问题与长远问题、表面问题与深层问题、物质脱贫问题与精神脱贫问题相统一,建立有利于脱真贫、真脱贫、永脱贫的长效机制;需要培育区域整体发展后劲和潜力,而不是给脱贫“明星村”徒增烦恼。更不能把扶贫成效停留在搞表面工程、观赏工程、面子工程上,让“盆景”伤“风景”,伤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避免“花架子”,找到更多的“金点子”。“明星村”的烦恼,对广大基层干群没有多大意义。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不劳民伤财,才能以务实的风气赢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文/鱼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